APP下载

超声诊断小儿胶质母细胞瘤腮腺、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

2023-01-03邓之萌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腮腺母细胞胶质

患儿男,7 岁,出现无诱因呕吐,7~8 次/d,外院MRI 检查提示:右侧额顶叶占位性病变,检查过程中神志昏迷、呼之不应,急行右侧额顶叶占位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胶质母细胞瘤,WHO Ⅳ级,IDH 野生型。后于外院行放疗治疗。1年后因无法自行咳出白色泡沫状痰就诊,外院复查颅脑CT 提示术后残腔周边及脑干、左侧小脑多发软组织影,考虑肿瘤复发并广泛转移,为求进一步诊治于我院就诊。体格检查:双侧枕后、颌下、颏下、颈前、颈后均触及多发肿物,质硬,活动度差,与周围部分粘连,双侧腋下及腹股沟均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床旁双侧涎腺超声检查:右侧腮腺内见一大小约43 mm×37 mm不均匀低回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其内可见点状强回声(图1);CDFI 于其内探及穿支血流信号,转移瘤未除外。左侧颈部Ⅱ区见一大小约39 mm×18 mm 低回声,边界不清,形态欠规则,皮髓分界不清,未见淋巴门结构;CDFI 于其内探及血流信号,考虑转移。为明确肿瘤来源,行超声引导下腮腺肿物、左侧颈部Ⅱ区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回报:右侧腮腺及左侧颈部Ⅱ区淋巴结瘤细胞呈多边形,异型性明显,可见单核及多核瘤巨细胞,坏死显著(图2)。免疫组化检查:瘤细胞Vim(+),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部分+),Syn(+),MGMT(80%+)。见图3。结合病史诊断为胶质母细胞瘤转移。后患儿家属放弃治疗出院。

图1 声像图示右侧腮腺内不均匀低回声

图2 病理图示瘤细胞呈多边形,异型性明显,可见单核及多核瘤巨细胞(HE染色,×40)

图3 免疫组化图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阳性(×40)

讨论: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之一,文献[1]报道即使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放疗及化疗等标准治疗,其中位生存期也仅为14 个月。胶质母细胞瘤致死率极高且侵袭性极强,虽然可在循环系统内检测到瘤细胞,但很少在外区转移,原因可能是脑胶质瘤细胞很难在脑外部生存[2],或是由于肿瘤发展速度过快,还未发生颅外区转移时患者已经死亡[3]。另有学者[4]认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阳性提示胶质母细胞瘤预后不良。本例右侧腮腺内肿物超声检查认为恶性可能性大,超声医师在临床诊断时应结合患儿病史考虑转移瘤的可能,及时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对确诊有重要作用。本例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提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阳性,与文献[4]报道一致,也是本例预后不良的再现。总之,超声医师在胶质母细胞瘤临床诊断中应结合病史考虑转移瘤的可能,及时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及病理活检对明确诊断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腮腺母细胞胶质
270 例老年人腮腺沃辛瘤术式的选择与改良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成人幕上髓母细胞瘤1例误诊分析
基于腮腺径线磁共振测量评估糖尿病患者腮腺形态变化的研究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转化体内诱导研究进展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研究神经胶质细胞的新兴技术
人类星形胶质细胞和NG2胶质细胞的特性
预防小儿母细胞瘤,10个细节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