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子宫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超声表现1例

2023-01-03张美兰,喻珍,罗满珍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弥漫性淋巴瘤原发性

患者女,62 岁,因反复下腹闷痛1 个月余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专科检查:阴道通畅,后穹窿无饱满及触痛;宫颈萎缩,光滑,质中,无举痛及摇摆痛,无接触性出血;宫体前位,如孕18周大小,表面尚光滑,质地硬,活动尚可,压痛;双侧附件区无增厚、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糖类抗原72-4 82.29 U/ml,余肿瘤标志物、血常规、生化全套检查均未见异常。人乳头瘤病毒23型呈阴性。宫颈细胞学检查:未见上皮内病变。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前位,大小为10.8 cm×8.0 cm×10.2 cm,轮廓饱满,子宫肌壁回声明显减低不均匀(图1),子宫内膜厚约0.3 cm,宫底部探及一大小为0.6 cm×0.4 cm 无回声区,内透声稍差。经阴道超声提示:子宫增大,肌壁回声明显减低,宫腔少量积液(血性?),建议进一步检查。盆腔MRI 平扫:①子宫体积增大伴弥漫性病变,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图2),建议结合临床评估;②宫腔少许积血可能。宫腔镜检查:镜下见宫颈萎缩,宫腔内见暗褐色积液,冲尽积液后见子宫内膜菲薄,未见占位,行诊刮术未刮出明显组织。后患者行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全子宫)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生发中心源性(图3)。

讨论: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常见于卵巢(37.0%)、宫颈(21.4%)和子宫(16.5%)[1]。该病无发热、体质量减轻、盗汗及疲劳等典型淋巴瘤相关症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表现为阴道流血、骨盆疼痛、腹痛、腹胀等[2],故较难与其他妇科疾病鉴别。原发性子宫淋巴瘤早期主要浸润间质,未累及子宫内膜和宫颈上皮,因此患者宫颈细胞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术前明确诊断较困难,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本例为全子宫累及,超声表现为子宫弥漫性增大、肌壁回声明显减低,后方回声增强,内膜线较清晰完整,与董鹏等[3]报道相符。该病超声表现需与以下妇科疾病鉴别:①子宫肌瘤,表现为子宫低回声结节或团块,边界清,包膜完整,周边可见半环状血流信号,而子宫淋巴瘤表现为均匀的极低回声,边界不清;②子宫腺肌症,可分为局灶型和弥漫型,均可表现为子宫体积增大,弥漫型子宫腺肌症常表现为回声增粗不均,边界不清,后方伴“栅栏”样回声衰减,内见星点状血流信号,而子宫淋巴瘤表现为子宫弥漫性增大、回声均匀性减低,后方回声增强;③子宫肉瘤,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回声不均匀的团状低回声,内呈蜂窝状回声,内膜不清,血流信号丰富,血流阻力指数低,而子宫淋巴瘤回声较均匀,内膜较完整;④子宫内膜癌,表现为内膜不清,宫腔内见不均质回声,血流信号丰富,而早期子宫淋巴瘤内膜较完整,后期侵犯内膜不易区分。

图2 盆腔MRI平扫示子宫体积增大,宫壁增厚

图3 原发性子宫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病理图(免疫组化染色,×100)

总之,超声对原发性子宫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当超声发现子宫均匀性极低回声而内膜或宫颈上皮完整的肿瘤,应考虑淋巴瘤的可能。

猜你喜欢

弥漫性淋巴瘤原发性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以皮肤结节为首诊表现的滤泡性淋巴瘤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CMYC、BCL2、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以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枯骨逢春饮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当心! 淋巴瘤会伪装
肿瘤专家眼中的癌症治疗
外伤导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血巨核细胞体外扩散的相关性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