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预后分析
2023-01-03袁小兰
袁小兰,陈 宇,王 宇
(德阳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 四川 德阳 618000)
乳腺癌是临床肿瘤科常见恶性肿瘤,好发于有乳腺癌家族史、未生育人群等,近些年,其发病率逐渐升高,且趋于年轻化[1-2]。该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晚期出现乳头回缩、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3]。临床治疗该疾病主要采用放化疗以及手术治疗等方式,其中手术治疗是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首选方法,且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美的追求,保乳术已逐步普及[4]。然而临床研究发现,部分行常规保乳术的患者在术后出现乳房畸形的情况,从而无法保证塑形效果[5]。整形保乳术是在保乳的基础上,保证患者形体美学,显著提高乳房美观度[6]。本研究选取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分析探讨整形保乳术的近期疗效及预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所有纳入对象均来自笔者医院2015年3月-2019年5月收治的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50),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原则,且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例,±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例,±s)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肿瘤直径/mm 肿瘤分期 Ⅰ期 Ⅱ期对照组 46 36.58±4.01 22.51±3.12 20 26观察组 50 36.87±3.91 22.78±2.98 22 28 t/χ2值 0.359 0.434 0.003 P值 0.721 0.666 0.959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且TNM临床分期为Ⅰ~Ⅱ期;②术前均未进行放化疗治疗;③乳头与非中央区肿瘤距离大于20 mm;④符合保乳术指征。
1.2.2 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者;②合并患有肝肾功能不足者;③凝血功能障碍者;④临床资料不完善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行常规保乳术。根据影像学资料确定患者肿瘤位置,观察肿瘤具体形态及大小制定方案,操作医师将乳房周围的癌细胞清除完毕后,再进行纤维蛋白及血清填充操作,恢复乳房完整形态。
1.3.2 观察组:行整形保乳术。确定病灶及切除操作同上;①对于乳房组织切除小于20%的患者,在病灶切除后直接缝合腺体,并进行乳房悬吊固定及塑形,使用提拉、旋转等方式进行组织填充,并观察患者两乳头以及乳晕是否对称,发现有偏移则及时纠正与调节;②对于乳房组织切除20%~50%的患者,需要借助自身组织进行缺损修复,当无法直接缝合时,采用带蒂乳腺组织修复法,从胸大肌筋膜层与皮下脂肪层处将乳腺组织游离,并移位、旋转乳腺组织瓣后间断将乳腺组织缝合;乳房下方缺损修复,是在乳房下褶皱处将皮下脂肪组织游离,并翻转腹直肌鞘脂肪筋瓣膜,再进行填充缝合。
1.4 观察指标:①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及切缘阳性率;②术后对两组患者乳房美观效果进行评估,双乳对称且双侧乳头保持水平为优;乳房外观正常,双乳对称,但双乳头不在统一水平线上为良;未达到以上标准为差;③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远处转移率、复发率;④借助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工具(BREAST-Q)[7]评估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社会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性健康,以及乳房、结局、服务满意度,每个维度满分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分析: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肿瘤分期、切缘阳性率等计数资料采取[例(%)]表示,组间对比行χ2检验;年龄、手术时间等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两组切缘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长,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 [±s,例(%)]
表2 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 [±s,例(%)]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住院时间/d 术后引流量/ml 切缘阳性对照组 46 106.58±11.21 120.36±13.45 7.58±1.42 215.69±22.01 3(6.52)观察组 50 153.27±16.02 103.65±12.98 5.39±1.07 159.67±16.23 4(8.00)t/χ2值 16.410 6.193 8.577 14.270 0.077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781
2.2 两组乳房美观优良率比较:观察组乳房美观优良率(94.00%)较对照组(80.43%)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乳房优良率比较 [例(%)]
2.3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两组患者生存率均为100.00%;对照组远处转移率为4.35%(2/46),复发率为6.52%(3/46);观察组远处转移率为6.00%(3/50),复发率为2.00%(1/50)。两组远处转移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33、1.227,P=0.716、0.268)。
2.4 两组术后BREAST-Q评分比较:术后6个月,观察组BREAST-Q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BREAST-Q评分比较 (±s,分)
表4 两组术后BREAST-Q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社会心理健康 身体健康 性健康 乳房满意度 结局满意度 服务满意度对照组 46 78.59±8.01 85.12±8.05 74.52±8.01 75.17±8.01 82.59±8.14 81.37±8.45观察组 50 91.25±5.12 89.52±9.01 90.27±7.85 88.45±9.01 87.14±8.77 90.57±7.59 t值 9.302 2.515 9.725 7.606 2.628 5.620 P值 <0.001 0.014 <0.001 <0.001 0.010 <0.001
3 讨论
现代女性生活及工作压力逐渐提高,乳腺癌发病率呈现升高的趋势,与宫颈癌合称为危害女性健康的“两大杀手”[8-9]。随着乳腺癌的深入研究及诊疗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癌变早期被发现,其死亡率并未出现大幅度升高。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乳腺癌保乳术和全乳房切除术具有相同的疗效,且前者能保留患者的乳房外形[10-11]。常规保乳术易引起皮肤及腺体缺损、乳晕以及乳房不对称等后果,无法满足患者对乳房美观度的需求,因此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加入整形理念,预防再次手术对机体造成损害[12-13]。
常规保乳术在实施过程中,通常需要对肿瘤进行扩大面积切除,甚至在特殊情况下进行象限切除术,因此对患者正常乳腺组织损伤较多[14]。而整形保乳术增加乳房修复、残存乳腺组织重塑、非乳腺组织填充等过程;且该术式对患者皮下脂肪的腺体层及筋膜进行游离,继而让腺体瓣修复转移,并关闭缺损,减轻患者术后瘢痕,最终促进术后恢复[15-16]。另一方面,在开展保乳术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整形,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患者机体再次受到手术损伤。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切缘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说明两种术式均可获取手术安全切缘;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长,其主要原因在于整形保乳术增加乳房修复等步骤;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更少,说明改术式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患者术后乳房畸形及美学效果较差均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造成不利影响。相关临床研究表明,行常规保乳术的患者术后美学优良率能达到80%以上,而影响上述指标的主要原因在于血肿的形成[17]。整形保乳术主要是运用腺体重塑以及自体组织替代技术对乳腺组织的缺损进行填充,能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继而减少畸形风险;同时,术中为保证将病灶清除完全,会替换乳房中未癌变的乳腺组织,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假体、纤维蛋白等,在乳房形态及弹性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继而提高美学优良率[18-19]。毕博文等[20]研究指出,整形保乳术与常规保乳术均能保证患者的安全性。此外,在随访中发现,两组患者远处转移率、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说明整形保乳术能保证肿瘤局部控制效果。据文献报道,在乳腺癌肿瘤切除后,患者出现乳房不对称、乳房美观度较低等情况,其负性情绪增加,从而影响患者的自我价值观和正常社交生活[21]。本次研究中,术后6个月观察组BREAST-Q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整形保乳术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利于预后。
综上所述,整形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确切,可促进术后恢复,提高优良率,改善生活质量,且远期转移和复发风险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