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立人,以文化人:教育教学改革新高度
——2022 年全国高考乙卷历史试题对教学改进的启示
2023-01-03山西省榆次第一中学校
董 健 山西省榆次第一中学校
郭 鑫 山西省榆次第二中学校
2022 年高考已落下帷幕,2023 年高考备考已开始。作为很多仍使用旧教材省份的最后一届高考,2022 年高考为2023 年第一届新教材高考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深研解读2022 年高考试题对把握高考命题动向、促进教学改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的高考更加凸显学术性、思想性、人文性、创新性和选拔性,在试题的高度、深度、广度上都做了大量尝试,充分体现了“一核四层四翼”的考查导向,对一线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需要我们深刻领会,勇于改革,推陈出新。本文试图通过对2022 年高考试题的解读和分析,找出其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导向和需要处理好的几组重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教育教学改进的策略和建议。
一、试题呈现的教育教学改革导向
由于新旧教材的交替,2022 年高考必然会为适应过渡发展做出一些相应的尝试和探索。
(一)核心价值: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学科育人价值
高考改革经历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现在的素养立意和价值立意。高考通过精心选取素材,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引领,助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尤其是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更加突出价值引领,侧重考查优秀传统文化,特别突出“四史”教育,意在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五个认同”,学科思政理念导向鲜明、目标清晰、内涵丰富,这也说明学科教学正走向学科教育。
2022 年全国乙卷中,颜体书法体现的唐代社会气象、江南园林体现的明代经济风貌、人文精神影响下的国家意识觉醒、二战后中日技术对比引发的科技创新理念、虎患治理折射的儒家思想和官员选用、毛泽东对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视反映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意识等均包含着丰富的价值内涵。第41 题将日本技术引进和我国技术创新放到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的国际大背景下,既考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亚洲各国的冲击和影响,又突出了亚洲国家向西方学习推动现代化发展的历程。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中国在建设现代化科技强国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既要努力学习先进科技成就,又要依靠自身力量彻底解决被西方大国卡脖子的核心技术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
(二)学科特色:突出核心素养,积极发掘学科文化特色
2022 年高考历史试题浓厚的书卷气构成了历史学科的底色,严谨的学术性展现了命题者的风范,鲜明的文化观凸显了时代发展的特色。无论是题干还是选项都很注重表述的严谨性、丰富性,语言优雅、语境清晰、旁征博引,对教学语言的表达提出了规范性。高考历史试题材料选取的范围广、视角新、内容多,且援引多部历史专著的史料和观点,充分体现了学科的专业性、科学性、前瞻性等特点。大气厚重的历史底蕴、深入浅出的话语表达、以小见大的人文视域、恢宏博大的结构认知,反映出当前我国高中历史教学已经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近年来,阎立本的《步辇图》、张旭的草书、敦煌壁画《五台山图》、中医药经典《唐本草》等纷纷进入高考试题。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深入领会大唐文化的博大精深。2022年乙卷第25题中颜真卿的楷书再次让我们感受到盛唐艺术的恢宏壮阔、昂扬向上。命题者通过此类试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的历程”,不断丰富审美体验,不断提高审美品位,不断增进审美素养。
(三)选材路径:注重教考衔接,大力发扬学科选拔功能
为解决唯分数论的问题,上一轮课改中曾经有人提出过教考分离的建议,即教学不是为了应试,而应实现教学的独立化。此次课改突出了教考衔接,特别是教、学、评一体化,其实质是强化课程标准在教学检测中的指向作用,避免超标教学、超本教学,让学生感觉到学有所获,让教师感觉到教有所值。此外,教考衔接有利于引导教学更加关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学生强化基础知识、把握历史线索、注重学科规律,从而形成教与学的合力。
2022 年高考命题遵循课程标准,深化基础性,加强教考衔接,促进教学提质增效,减少机械刷题,服务“双减”工作。2022 年全国乙卷选择题均严格按照课标要求命题,同时与往年命题结构和布局保持一致。详见表1:
表1
(四)学习策略:强化逻辑思维,全面推进学习方式转变
当前,教材结论性知识比较多,教辅资料编写过于琐细,各类考试注重现成答案,学生不愿意进行探究,只接受死记硬背的结论,不喜欢总结学习方法,只想参照所谓的标准答案。过程性认识的缺失,导致学生的逻辑思维难以建构。从接受性学习到探究性学习,从碎片化学习到结构化学习,从随意化学习到主题式学习,历史学习的方式急需重构,应学会夯实核心知识,提炼核心概念,探究历史规律。其中,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应当是历史学习的重中之重,探索历史现象之间的关联、历史现象与时代环境的关联,才能让学习进入新境界。
2022 年全国乙卷第26 题考查设置“通判”的目的。学生对“通判”这个概念并不陌生,岳麓版指出“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纲要》(上)指出“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通判显然是为了牵制知州、强化中央集权而设立的。不少学生理解为其功能是要“强干弱枝”,即“削弱州府权力”(D 选项),这是生搬硬套,没有真正吃透概念,也没有从逻辑上理解。事实上,通判作为地方要员,本身属于州府权力的一部分,只有加强对地方州府的管控,才能最终达到强化中央集权的目的。
二、需要处理的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关系
(一)关于知识传习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均是高考评价体系中明确规定的考查内容,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共生共长,不能将两者对立或分开。首先,不能离开知识学习空谈能力培养。学生要在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专业能力。其次,不能将知识窄化为单一史实知识。历史知识主要包括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思维性知识、观点性知识等。最后,解题技巧绝不是能力培养的重点。高考命题长期以来坚持反重复、反模式、反套路、反样本,要避免在教学中用所谓技巧固化学生思维。
以2022年全国乙卷第29题为例。材料中提出了两个时间概念:第一个是“五四”初期,第二个是“五四后”不久,非常相近的两个阶段,思想观念却发生了重要的转变。结合所学,对事物“一概称新旧”体现了绝对化的认识,这是唯心史观的反映;对事物“不一概否定或肯定”则体现了客观性的认识,这是唯物史观的反映。这道题显然是考查“五四”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史实,这是高中历史学习的重点知识之一,但是能否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解释马克思主义观点对中国近代学界的影响就是能力的体现。
(二)关于问题回答与问题解决的关系
思维始于问题,问题的回答与解决是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实现深度学习的关键环节,对学生关键能力训练和学科素养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对此,我们要认识到问题解决远比问题回答更加复杂。对学生来说,回答问题具有一定的被动性,解决问题则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因此,解决问题更能反映出学生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同时,问题解决远比问题回答更加灵活。知识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而问题发生在一个个或不同或相似的真实情境中,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才能检验知识掌握的程度和灵活应变的能力。最后,还要注意到提出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能够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才能真正彰显学生的创造力。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2 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中指出:全国乙卷第42 题选取《后汉书》等史籍中关于东汉良吏与老虎相关的史事记载,要求学生自选角度发现问题,并得出相应的结论。该题材料呈现、设问形式新颖,信息主题集中且思维发散性强,学生需要对史料进行深入挖掘,论证得出合理而深刻的结论,问题设计对引导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促进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历史观点题的设置本身就是为了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发现问题”,并能够领悟到试题背后的历史意蕴和考查导向,这对于教师的常规教学提出了专业化的要求。
(三)关于核心知识与阶段特征的关系
高考一贯强调对核心知识的考查,也使教师非常注重对核心知识全面细致的讲解。对此,要把握好核心知识讲解与阶段特征分析之间的关系,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当然反之亦不可以。核心知识的掌握不能脱离阶段特征,因为历史现象是在一定的时代环境下发生的,必然会打上时代的烙印。阶段特征影响对核心知识的判断,历史发展具有时代性,同样的历史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发展状态,因此,只有正确把握阶段特征才能准确理解核心知识。不同历史时段划分其实代表了看待历史现象的视角不同,同一历史时段,看待历史现象也会因主体不同而有差异。对核心知识的讲解要用以小见大的方式,通过对核心知识细致深刻的分析来认识和理解时代变迁的大势。详见表2:
表2 2022年全国乙卷选择题关于核心知识与阶段特征的关系示例
(四)关于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对主导与主体理解的偏差常导致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难以把握重点。其实要认识到教师与学生是共生共荣、相生相长的关系,师生关系绝不能割裂,更不能为了突出“以生为本”,就轻易弱化或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时,教学与学习是互补互促、和谐共进的关系,学生要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阅读、记诵、理解、体验、试错、反思、交流等方式自主发展核心素养。在“三新”背景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空前的,教师必须大力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不能再穿新鞋走旧路,要自觉走到时代改革的前沿,大胆尝试各种可能,方能成为达人。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
以2022 年全国乙卷第43 题对商鞅变法的考查为例。首先思考教什么。单纯教授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已经不能满足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因为高考命题日益突出内涵挖掘、细节认知、多元评价。那应该怎么教?可以通过任务式教学、主题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引导学生聚焦商鞅变法的前尘后事,同时还要适当援引各方评价来增强认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怎么学?要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主题探讨、情境体验、经典阅读等形式逐层深入地了解商鞅的成长历程、政见立场、主要政绩和功过是非等。
三、高考提出的教育教学改进策略
(一)从史实叙述式教学走向问题解决式教学
真正有效的教学是能够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没有问题的教学根本谈不上是合格的教学。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在发挥提问授业功能的同时,应该重视提问的求知价值。教师应围绕主题将教材资源和课外相关资源作为创设情境的材料,并设计出恰当的问题。同时,问题设计应体现层次性、适切性、开放性。通过在特定情境下的问题探讨,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从知识建构型教学走向主题探究型教学
历史教育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价值观教育的功能。从历史中寻找价值观教育资源,是每个历史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和完成的任务。知识建构仅呈现单纯的学科逻辑,需要充分挖掘学科的育人价值。主题探究型教学是实现立德树人,利用价值立意驱动的必然。主题探究本身包含着价值引领、情境创设、任务驱动等多种元素,有利于聚焦核心价值,厘清教材主线,实现梯级研究。同时,主题探究型教学也是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构成一个系统,其培育需要有系统化的策略,主题探究型教学可以将各素养要求有机融合。主题探究型教学还有助于推动教学内容情境化。课堂教学应当依据主题探究的需要整合课内外资源,并设计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三)从传统分课时教学走向学科大单元教学
传统分课时教学方式能够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全面的讲解,但学生很难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大单元教学具有整体性和规划性,更加突出课程内容的结构化,有利于引导学生建立相对完整的认知结构。大单元教学也具有逻辑性和层次性,更加突出课程内容的逻辑性,有利于引导学生厘清单元学习活动的逻辑。大单元教学还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更加突出课程内容的全面性,有利于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历史发展的复杂变化。
(四)从基础统整型教学走向学科大概念教学
学科大概念是新课标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新课标提出要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学科大概念可以有效地统摄各层级概念。历史学科最重要的学科观念就是唯物史观,其基本观点包括历史学科基本概念、核心概念和史实概念等,可将所有历史事物放在唯物史观的大概念下进行解读和建构。学科大概念还可以有效统筹课程内容结构。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以纲要的方式贯穿于高中全部课程,呈现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历程、原因及其规律,并可用于对各历史阶段具体历史事物的分析解读。
(五)日常历史教学中应当强化的几个意识
1.课程思政意识
为积极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和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教师需牢固树立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以史为鉴、全面育人的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2.深度阅读意识
“让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去思考”是当前历史教学的最高要求。要让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教师要先学会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这就需要教师有广博的阅读和深刻的钻研。同时,高考命题的专业性、学术性、思想性也对教师的历史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项目学习意识
知识灌输、面面俱到的传统教学已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中学基础教育阶段,更需要教师聚焦核心问题、核心概念、核心认知,通过创设情境、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项目式学习,帮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提升能力,发展素养。
4.共同研修意识
个体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团队协作才能走得更远。现在社会的发展也要求我们走出单打独斗的精英时代,拥抱平等对话的平民时代,建立平等、互助、自由、自主的研修共同体,实现联手共进,开创教育教学的一片新天地。
总之,以高考为导向的新时代教育教学对我们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需要我们跳出传统的模式,摆脱功利的束缚,从实践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教学,开拓教学新境界。只有通古今、理文脉、悟道理、成人事,才能铸造教学新文化,并通过历史教学走向最终的落点——历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