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绣传与“活”
2023-01-03李钰王羿
文 | 李钰 王羿
保护与活化的目的是传承,中国的工艺需要传承,中国的文化更需要传承
>>宫绣盘金绣龙纹
王小潇是易县清宫刺绣(下文简称:宫绣)的传承人,于2008年创立品牌“御绣缘”,用现代设计的手法将宫绣艺术融入到现代服饰中。从初出茅庐的刺绣匠人到将宫绣品牌“御绣缘”打造为“清宫刺绣第一家”,成为肩负重任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王小潇在无数个人生路口都未曾忘记自己立志要发扬易县宫绣的初衷,就像苏轼《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所体现出直抒胸臆的豪爽和畅快潇洒的心境。正是这首词的激励,使他历经艰难险阻也能保持平淡超逸的心态、坚守自己作为非遗传承人的责任、用坚定的步伐面对风风雨雨。他用自身的宫绣学习经历、商业化经历及创作经历切实践行着一个非遗传承人的担当。
“锦绣组绮,精绝天下”
“锦绣组绮,精绝天下”,被用来称赞宫绣。清代宫廷服饰制作的流程复杂、纹样精细绝妙,服饰等级森严,不同的色彩、纹样、搭配方法、刺绣绣法都是区别服装穿用者等级地位的标志,复杂的典章制度推动清代宫廷刺绣的高速发展。
清朝灭亡后,皇宫中专门负责服装服饰的机构“绣作”便失去了服务对象,唯一的谋生手段就是给皇宫的周边地区(包括王小潇的故乡易县)的一些富裕人家刺绣制衣。这成为王小潇的祖辈移居易县的契机。他们在这里扎根,将宫绣的技艺代代相传。在易县的县志中,还有对王小潇家族的记载—“易县凌云册村有手工绣花一家”。2013年,易县宫绣被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宫绣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京绣”,首先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工作模式上,宫绣讲究的是“一人一技”,指每户工匠只做一种技法,每个匠人都专注一种绣法,宫绣匠人之间没有竞争,只有合作关系。这个“老规矩”到了现在因为传承困难而很难遵守。其次是服务对象不同,宫绣的服务对象是清代皇室贵族,清代宫廷服饰注重“正名分,肃观瞻”。因此在纹样、色彩、形制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
“莫听穿林打叶声”
王小潇的宫绣学习经历就像是一段“莫听穿林打叶声”的旅途。他最初的学习经历是“拜师学艺”,一般跟随师傅学习宫绣的时间是三年起步,宫绣师傅在第一年几乎不传授具体的刺绣技法,只在日常生活中磨练学生的心性,所谓想学艺,先树人。
除了传统的拜师学艺之外,他还专门用三年的时间学习中国画。清代宫廷服饰遵照“先画样呈览,准时照做”的设计和制作流程,内务府的宫绣纸质服饰“画样”工笔重彩,花样繁多。《周礼》中这样描述刺绣:“凡绣亦须画乃刺之,故画、绣二工共其职也”。意指绣、画不分家。可见宫绣对于工匠的画功要求极高。王小潇在学画的过程中,不仅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深入了解了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我看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的可能性,更加坚定了自己从事宫绣事业的初衷”。
“中国的东西需要传承”
王小潇的父亲也是一位宫绣非遗传承人,家庭的熏陶是王小潇从事宫绣传承与发扬事业的起点。青年学艺时,他可以不眠不休地观察、描摹刺绣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1993年到2003年这十年,王小潇与许多国外的设计师及品牌进行合作,也是这段工作经历让他看到了中西方艺术的差别。在2004年,他毅然将工作重心转回中国市场。
丰富的学习、创业与合作的经历让他对文化艺术方面有着深层次、独特的见解。“在与西方品牌和设计师的合作中,我发现中西艺术创作方式大相径庭—西方的创作在于观察和模仿,注重事物的写实,而中国的创作在于写意的想象,重视事物的气韵。”这些经历让他明白为什么要重视非遗手工艺的保护与发展,因为非遗工艺的精髓之处就在于隐藏在技巧背后的文化。“保护的目的就是传承,中国的工艺需要传承,中国的文化需要传承。”
>>宫绣海水江崖纹
>>宫绣团花纹样
>>宫绣中的打籽绣工艺
活用宫绣文化
多年的非遗传承与发展的经验被王小潇总结为“非遗必须活化,不活化就没有意义。”如今非遗工艺的宣传和应用难点在于如何将现代设计的手段和理念融入到非遗传承的各个环节中,把握好二者协调的“度”。文创不失为一个好机会,他把握当下年轻人“收集”和“打卡”的文创产品消费偏好,设计出富有创新性、历史性和系列感的文创产品。
御绣缘曾与北海公园合作,以清代宫廷中每逢佳节都会制作专门的补子—“节日补”(或称“应景补子”)为灵感,与中国皇家传统九龙壁纹样相结合,创作了系列文创产品,产品一经推出就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一蓑烟雨任平生
鲁迅先生曾说:“地上本没有路,但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条非遗传承之路正是有了千万非遗人参与进来,步步落印,声声回响,才让这路成为连接千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工艺与美好未来的桥梁。非遗传承与发展活化的脚步从未停止,王小潇在困境中寻找方法、创造机遇、勇敢尝试,做到了真正的“一蓑烟雨任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