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体悟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理论遵循
——学习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系列重要论述
2023-01-03侯勇,钱锦
侯 勇,钱 锦
(江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更为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外部压力前所未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凸显。习近平同志强调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敢于同风险挑战斗争、敢于胜利,站在维护总体国家安全高度作出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推动实现国家安全的理论创新与理论创造。从内容体系、生成逻辑、时代意义和实践要求等维度梳理和总结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系列重要论述,对于丰富和发展总体国家安全观,一以贯之地增强忧患风险意识,坚持不懈增强斗争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挑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风险挑战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从多个维度对当前我国面临的风险挑战进行了深刻揭示与分析。
1. 防范化解政治安全风险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1]218,不仅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更与民族复兴、人民福祉息息相关,决定和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社会安全等各个领域的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安全涉及国家主权、政权、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稳固,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需求,是一切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是政治安全的核心,“我们治国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2]24只有坚定不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更好地保障国家利益,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也正因此,敌对势力始终企图在我国策划“颜色革命”,也从未停止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而这往往都是从政治制度特别是政党制度开始发难。此外,民族分裂作为具有高度政治分离目标和主权诉求的活动,严重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必须坚决肃清。维护政治安全,必须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深入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三股势力”,警惕西方“颜色革命”和民族分裂风险,坚定制度自信,提高防范政治风险能力。
2. 防范化解意识形态安全风险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世界范围内意识形态交锋与斗争激烈,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错误思潮外表鲜亮、迷惑性强,逆全球化的“回头浪”不时汹涌,消解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侵蚀着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国梦,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西方敌对势力扬言“社会主义国家投入西方怀抱,将从互联网开始”[2]103,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战场,鼓吹“意识形态终结论”“去意识形态化”“非意识形态化”等谬论,想方设法制裁、打压我国,企图让人们丢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国家政治安全。”[2]103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毫不妥协,取得全胜。
3. 防范化解经济发展风险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不可避免地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风险和挑战。世界经济深度衰退、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国际贸易和投资萎缩等国际环境给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加之我国经济发展中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带来的挑战让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当前面对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交往受限、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不利局面,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空间大的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具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各类专业技能人才、超大规模内需市场等优势。“严密防范化解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影子银行业务风险、资本市场异常波动风险、保险市场风险、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风险,切实防范金融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风险”[4],确保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新阶段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也是各类风险易发多发阶段,要运用新发展理念,一体推进惩治金融腐败和防控金融风险,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
4. 防范化解科技安全风险
科技领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防范化解科技风险,维护国家科技安全是新时代重要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创新基础还不牢,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创力还不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2]156-157高端科学技术已经是现代国家竞争的重要利器,但真正的核心技术不是靠钱就能买来的,必须把创新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把握创新主动权。前沿科技的发展能引领整个科技发展方向,深刻影响国家的前途命运,必须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不断增强科技支撑国家安全的体系化能力。当前,缺乏前瞻布局、拙于把握大势、错失先机等是制约我国前沿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努力破除以传统安全观看待科技安全风险的束缚,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5.防范化解社会稳定和生态安全风险
社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新形势下我国社会安定面临的风险挑战增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全面做好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住房市场调控等各方面工作”[1]221,积极预防、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始终是我们须臾不可放松的大事;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生态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幸福安康,水安全、流域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更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生物安全风险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安全发展,要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等。维护社会稳定和生态安全始终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防范化解社会稳定风险,要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以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
6. 防范化解外部环境风险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局部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风险挑战交织叠加情况增多,我国发展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需要开“顶风船”的外部环境。气候变化、网络攻击、生物安全、毒品威胁、重大疫情、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挑战层出不穷,与传统安全交织叠加,成为影响国际安全的突出因素,也是我国发展需要面对的风险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负面效应,逆全球化趋势加剧,世界多极化进程充满坎坷。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要警惕国际政治格局深刻调整带来的影响、疫情对国际经济活动造成的巨大挑战以及保守主义、民粹主义思潮上升带来的意识形态激荡碰撞。“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既聚焦重点、又统揽全局,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连锁联动”[1]222,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环境。
7. 防范化解党的建设面临的风险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但并不意味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风险”是长期的、尖锐的。党内也存在不少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存在不少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问题,有些地方和部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盛行,存在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形式主义方面的知行不一、贪图虚名、弄虚作假,官僚主义方面的脱离实际、高高在上、自我膨胀,享乐主义方面的追名逐利、不思进取、贪图享乐,奢靡之风方面的挥霍无度、骄奢淫逸、以权谋私等等,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和威信,都在不断削弱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靠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8. 防范化解其他领域重大风险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针对粮食安全问题,强调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针对核恐怖主义威胁,强调从国家层面部署实施核安全战略,完善核安全立法和监管机制,完善核安全政策举措;针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强调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针对放射源安全问题,强调要健全安保制度重点提高对高风险移动放射源地监控监管水平;针对军队安全问题,强调狠抓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打仗意识,扎扎实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1]390-391,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等等。这对切实做好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维护国家总体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风险挑战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风险挑战重要论述作为维护新时代国家安全的理论遵循,体现在维护国家安全和保障人民利益的各个方面,其生成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时代逻辑。
1. 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
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继承、根本观点的坚持和科学方法的创新。首先,这一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根本政治立场的继承。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敢于斗争,防范化解风险挑战,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保证人民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政治责任。其次,这一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根本观点的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在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这个根本观点,确保对各类风险挑战的科学、准确、有效的研判、应对、化解。第三,这一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创新。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重要论述,就是创造性地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到防范化解风险挑战实践中的理论成果,特别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坚持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的基本方法中。
2. 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人忧患意识的一以贯之
中国共产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建立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都是在同诸多风险挑战进行坚决斗争、敢于胜利中实现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防范化解风险挑战而奋勇开拓前进道路的历史。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遭遇了许多风险挑战,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迎难而上,同革命时期面临的诸多风险挑战进行坚决斗争并成功应对。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指出:“许多事情是意料不到的,但是一定要想到。”[5]毛泽东同志强调忧患意识具有鲜明的战略性和实践性,在指导革命的过程中使我们党具备了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先手,为革命的胜利以及革命胜利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到必然会有很大的风险挑战,提醒全党同志要注意“每项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很深刻,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需要审慎从事”[6]。江泽民也反复强调“讲忧患意识,首先要忧党”[7]。胡锦涛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提出“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8]613的重要论断,告诫全党“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8]658,特别是要“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8]534。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就是要告诫全党时刻牢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1]96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充分证明了只有继承和保持忧患意识、坚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优良传统,经受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才能百炼成钢,无所畏惧,不断取得新的斗争胜利。
3.实践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深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成功经验,立足新时代新的伟大实践。首先,“伟大斗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前行的动力,必须要克服一切困难进行到底。所谓伟大斗争,就是指为了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重大矛盾、问题、风险、挑战,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工作。新时代,我们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复杂程度、艰巨程度都很高。要将伟大斗争进行下去,必须未雨绸缪,常备不懈,系统科学研判、从容自信面对。其次,“伟大工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稳致远的保障,具有独特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建设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并不能一蹴而就,整个过程潜藏着数不清的风险挑战,只有不断防范化解这些风险挑战,才能使党在实践中永葆先进性,不断巩固执政地位。再次,“伟大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发展的路径,是一项继往开来的宏伟事业。伟大事业是一项系统综合的有机整体,推进伟大事业必须时刻准备好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最后,“伟大梦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今天,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9],要增强忧患意识,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以更好应对赶考路上的新矛盾新挑战。
4. 时代逻辑: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内在要求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国际局势变幻莫测,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国内全面深化改革步入“深水区”,难啃的“硬骨头”和所涉“险滩”愈来愈多。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重要论述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回应了新的风险挑战,其形成有着深刻的时代逻辑。一是回应了统筹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的现实需要。内外风险相互交织异常复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安全基础。二是回应了统筹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相统一的内在诉求。国土安全是立国之基,维护国土安全任务重大。国民安全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国家安全领域的具体体现,突出国民安全的重要地位,将其与国土安全相统一,是新时代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努力方向。三是回应了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现实需要。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没有孰轻孰重的区别,都需要高度重视。四是回应了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实践要求。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当前我国的国家安全保障能力与发展能力不匹配,快速发展带来的风险破坏了稳定条件下的安全,不及时化解将阻碍发展的步伐。五是这一重要论述回应了统筹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的现实需要。我国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很多是全球性的或是与别国利益紧密相关的,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国与国之间的紧密合作。
三、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风险挑战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对防范化解风险挑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做出了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深刻把握和回答了新时代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重要时代意义。
1. 深化了对新时代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规律性认识
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重要论述是基于新时代中国社会现实状况对国家安全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阐明了新时代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客观规律。一是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走过百年风雨历程的中国共产党早已练就一身本领,形势越复杂,挑战越严峻,党的全面领导作用就越必要。二是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党战胜各种风险、应对各种挑战的重要法宝。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激发制度活力、增强制度动力、形成制度合力,以发挥战胜风险挑战的强大力量。三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现在和将来都应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显在和潜在的风险挑战,着眼于应对策略的思考,不断促进安全发展。四是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要充分发挥人民的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把人民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力量,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五是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实的物质基础是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重要因素,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筑牢防范风险挑战的坚实的基础。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重要论述扎根防范化解风险挑战实践的深厚土壤,揭示了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客观规律。尊重规律、掌握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必将有力推动新时代防范化解风险挑战取得更大实效。
2. 明确了新时代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方针方略
防范化解风险挑战并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决不能在取得一点成绩时就松劲懈怠。面对风险挑战沉着冷静、化解风险挑战卓有成效,就必须努力做到几点。一是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防范”早于“化解”,要力争将可能带来风险的隐患发现和处置于萌芽状态,将小风险或局部风险遏制在传导、叠加、演变、升级前,聚焦防范,趋利避害。二是要有防范的“先手”和应对的“高招”。面对风险必须做到“两条腿走路”,谋划采取科学的方案加以防范,这是先手;从根本着手做好化解风险的制度建设,这是高招。三是审时度势,科学研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风险挑战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对于这样的复杂形势,必须因时因事因地采取不同的科学方法,辨别发展方向、摸清发生原因、探求应对方式。四是要统筹全局,多措并举。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发展问题与安全问题、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形成防范风险挑战的强大合力,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3. 贡献了坚持同各类风险挑战敢于斗争维护国家安全的中国智慧
波诡云谲的国际形势下,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表面惊涛骇浪,内里暗潮涌动,逆流丛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通过自身发展促进全球共同发展,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引领人类进步潮流。一是共同安全体现奋斗目标。“共同安全”就是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的安全,追求普遍安全,主张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强调各国权利与责任统一。二是综合安全指明奋斗方向。“综合安全”就是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追求综合安全是这个时代全球风险治理的方向,要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综合考量,综合施策,以取得综合成果。三是合作安全明确奋斗路径。习近平指出:“要有效应对人类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合作是我们唯一的选择。”[2]249“合作安全”就是要通过对话合作促进各国和本地区安全。四是可持续安全开拓奋斗前景。“可持续安全”就是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实现持久安全。可持续安全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全人类的前途命运,谋求共同安全和促进人类进步,推动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动全球治理进程、促进人类进步事业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四、新的赶考路上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实践要求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新形势,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保持忧患意识,坚持系统观念和敢于斗争精神,不断增强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能力。
1. 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
坚持党对防范化解风险挑战工作的绝对领导是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不是抽象、空洞的,而是具体、实在的。第一,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提高把握全局、谋划发展的战略能力上下功夫,大力加强党领导防范化解风险挑战工作的政策制定能力和宏观领导能力,健全风险研判、风险评估、防控协同、防控责任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第二,健全党集中统一领导的风险防范化解体系。一方面完善风险防范化解战略和重点领域防范政策,持续增强风险防范化解战略支撑能力、科学统筹能力,聚合力量,形成优势;另一方面完善风险防范化解法律体系,以法律规范为引领,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开展防范化解风险挑战工作。第三,发挥党集中统一领导的组织优势。党的力量来源于组织,防范化解风险挑战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充分发挥我们党上下贯通、执行有力、赏罚分明的组织优势。
2. 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安全工作归根结底是保障人民利益,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2]11只有深刻认识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内容,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安全感。第一,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防范化解风险挑战,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围绕影响、威胁人民利益的风险展开防范工作,体现人民利益、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第二,把保障人民根本利益作为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把保障人民根本利益作为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根本目的,也要把人民群众作为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主体力量。在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实践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三,生命安全是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始终要摆在第一位。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基础上,要将健康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妥善解决好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重大突发卫生安全等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
3. 坚持底线思维
底线思维是一种战略考量、一种忧患意识、一种主动思维、一种积极准备。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底线思维的运用,强调:“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1]219有备无患,未焚徙薪,才能打好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有准备之仗。一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红线意识、创新意识,不断提高运用底线思维能力。忧患意识就是要发挥批判性思维,善于察变、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在实践中做到心中有数、胸中有谱、手里有招;红线意识就是要发挥战略主动性,摆脱孤立静止的束缚,立足全局和长远;创新意识就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时代新变化积极破旧、谋新、求变。二要增强底线思维蕴含的大局意识、辩证思维和发展观念。大局意识就是要坚持从大局出发,系统地看待问题,既看到有利条件也看到不利条件,科学研判,把握整体利益;辩证思维就是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善于发现机遇,善于转危为机,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
4. 发扬斗争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1]226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风险挑战层出不穷,必须要有百折不屈的斗争意志、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扎扎实实的斗争本领,承认斗争、坚持斗争、不懈斗争,掌握斗争规律、讲求斗争方法、争取斗争胜利。一要增强斗争主动性。防患于未然是最好的方式,以早防、严防、联防等举措大大加强斗争主动性。立足防范在早、发现在先,强化预测预警,将风险化解于无形。二要增强斗争针对性。在各种重大斗争中,我们要坚持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防范化解风险挑战是一场真正的战斗,我们必须将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政策策略以及科学的方法结合起来,协调战术,精准开展斗争,以确保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三是增强斗争有效性。斗争有效性要求把握时、度、效,及时转变斗争策略、调整斗争方法。有效性是衡量防范化解风险挑战斗争是否取得胜利的重要尺度,要在斗争中磨砺锻造。四要增强斗争彻底性。要能从现象看到本质,善于把握本源、把握要点,实施综合治理,从根本上解决风险挑战背后的深层问题。防范化解风险挑战,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弥补缺点并巩固短板,消除隐患,以达到斗争彻底性。
5. 增强风险化解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风险化解能力和本领提出了“八大本领”和“七种能力”的总体性要求。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都需要提高风险防范、化解的高超本领。一要增强风险研判本领。当前我们面对的风险挑战错综复杂,风险爆发联动性、系统性、危害性增强。要坚持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对于一般重大风险、系统性风险、全局性风险和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的风险等进行系统研判和鉴别,以更加精准有效地防范化解不同类型的风险挑战。二要增强科学决策本领。集思广益、科学决策是避免防范化解风险挑战工作软弱涣散、各行其是的重要手段。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臆断,进行科学思考、科学预测、科学评估,充分考虑变量因素、不确定因素。三要增强协同治理本领。协同治理是当前国家治理的主要趋势之一。重大风险挑战具有的连锁联动特征让协同防控治理成为取得斗争胜利的重要战略性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信息共享、资源互动、能力互补、共同行动将是主要的途径。四要增强把握规律本领。事物发展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按规律办事才不会手忙脚乱。要常观大势、常思大局,结合防范化解风险挑战实践,总结规律,聚焦重点,把握战略主动,打有把握之仗。
总之,面对新的赶考路上的风险挑战,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增强系统观念,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不懈地在学习领会上“吃透”,在研究阐释上“抓准”,在知行合一上“务实”,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有效防范化解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