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定西市梯田建设的思考

2023-01-03孛永明王丽洁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7期
关键词:坡耕地定西市梯田

孛永明,陈 瑾,王丽洁

(定西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甘肃 定西 743000)

梯田是一项体现水土保持技术的基础工程。大规模梯田建设形成的优质耕地,为国土空间优化利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定西市地处甘肃中部、黄土高原西端,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定西的一张名片,而美如画的梯田则是定西的另一张名片。

1 定西市梯田建设的发展历程

定西市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山地面积大,历史上农业用地主要是坡耕地,多年来一直是水土流失产生的重要区域。坡耕地生产效果是广种薄收,如何既防止坡耕地水土流失,又提高坡耕地粮食产量,是定西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关键。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坡改梯工程,建设水平梯田,改变了坡地的地表形态,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实践证明,梯田不仅是减少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一项有效措施,也是解决山区农民粮食问题的基本农田,因此梯田建设是一项惠及定西市乃至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关键措施。定西市提出的“水保搭台各业唱戏”发展思路,其基础工程就是梯田,由于有大量梯田的支撑,马铃薯、中药材、畜草等特色产业才有适宜的土地资源作保障,实现了“有土斯有粮,有土斯有业”。定西市梯田建设大致经历了探索启动、综合治理、转型、稳步发展四个阶段。

1.1 探索启动阶段

20世纪50年代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定西市开启了同严酷的自然环境做斗争的伟大征程,全市先后两次掀起治山治水、改土造田的热潮。先以“大战华家岭”为代表,主要从打腰埂、培地埂逐步转为修条田、平田整地,在坡耕地培地埂33.07 万hm2。后在“农业学大寨”时期,以安定区大坪、景泉,通渭县杏树湾,临洮县羊嘶川为代表,开展了大规模群众性的改土造田,以治理坡耕地、兴修水平梯田为主,把一块块陡坡地修成了水平梯田。这一阶段全市平均每年以新建梯条田0.62万hm2的速度递增,共新建梯条田约9.93万hm2。在生产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蛇蜕皮”保活土,“椽帮堰”保质量和“等高线,沿山转;宽度适当,长度不限;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的梯田建设经验。

1.2 综合治理阶段

1983年起,以国家“三西”建设为依托,大力推进连片梯田的修筑。20世纪90年代后,定西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确立了梯田建设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将其列入农业生产的“四大工程”之一,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施工、统一验收和集中领导、集中时间、集中劳力、集中连片的“四统一、四集中”组织形式,并以县域为单位、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综合配套、综合治理,共新修梯田13.8 万hm2。

1.3 转型阶段

这一阶段,梯田建设开始由人工修建向人机结合、全面机修转变,面临着建设任务重、强度高、时间紧、投资大等问题。定西市为了配合大规模梯田建设,调整思路,完善机制,制定出台了梯田建设实施细则,并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机修力度,共新修梯田9.51 万hm2。

1.4 稳步发展阶段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梯田建设进入以国家投资为主、地方和农民投劳投资为辅的,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的新发展阶段。2009年,甘肃省委提出了“启动实施新增500万亩(15亩=1 hm2)梯田建设工程”的战略决策,按照“渠道不变,政策不乱”和“各投其资、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各收其效”的原则,将发改、财政、国土、扶贫、水保、水务、交通等部门的土地整理、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涉农项目和资金,在梯田建设重点实施区域内集中整合、统筹实施。2010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启动实施,全市每年完成基本口粮田0.56万hm2,每公顷国家补助资金6 000元;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由点向面全面铺开,在安定、通渭、陇西、临洮、漳县、渭源等县(区)相继实施,国家投资1 000万元,地方配套和群众投劳折资250万元,新修梯田556 hm2,并配套建设道路、水土保持林和小型拦蓄工程,做到了“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截至2020年底,定西市累计兴修梯田49.09 万hm2,农村人均0.18 hm2。梯田的质量及效益进一步提高,为全市发展马铃薯、药材等产业,打造“中国薯都”“中国药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梯田发挥的作用

2.1 是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纽带工程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就是根据小流域内水土资源现状及社会经济条件,确定生产发展方向,合理安排农、林、牧用地的位置和比例,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梯田是减少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一项有效措施,定西市坡改梯工程改善了流域水沙条件。甘肃省坡耕地年均径流量270 m3/hm2、侵蚀量86 t/hm2,修成梯田后分别下降到42 m3/hm2和5 t/hm2[1],梯田蓄水效益达84%以上,拦沙效益达94%以上,蓄水保墒和拦泥减沙能力高,能大幅度减少小流域的水土流失,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的目的。在87 mm/h的模拟降雨强度(相当于定西20年一遇的暴雨强度)下,种植小麦的坡耕地产生径流,水平梯田则在整个模拟过程中不产生径流,分散储蓄了暴雨径流。另外,梯田有效提高了农田单位面积的产出,大幅度减少了农业生产用地,使腾出的土地变成植被建设用地,提高了植被覆盖度,改善了小流域生态环境。由此可见,梯田是小流域“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中的纽带工程。

2.2 改善局部小气候

通过梯田可实现雨水的叠加利用,雨水的叠加利用技术是干旱半干旱区雨养农业的核心技术之一。雨水的叠加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土壤水,为植被恢复创造了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随着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当地小气候逐渐改善。梯田让地貌形态发生改变,影响干热空气和干冷空气的交换,使土壤的温度、湿度都向着有利于作物生长的条件转变。在阴坡修筑梯田,增加了土壤阳光照射时间,使冷凉的土壤比原地面温度高,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在阳坡修筑梯田,减少了阳光照射时间,使干热的土壤温度降低,减少了土壤的水分蒸发。

2.3 支撑农业产业化发展

梯田为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实施及保护地栽培技术应用提供了土地条件。根据资料,定西市现有耕地82.71万hm2,其中梯田49.09万hm2,占全市耕地的59.35%,梯田成了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土地。坡耕地修成梯田后,能有效拦蓄20年一遇的降雨,蓄水保墒,有利于农业生产。即使在大旱之年,梯田种植的马铃薯产量也在2.25万kg/hm2以上,较坡耕地净增5倍以上。在正常年景下,梯田比坡耕地平均增产30%~50%,其中小麦、马铃薯每公顷可分别增产780 kg和7 500 kg以上。梯田修到哪里,道路通到哪里,不但改善了山区交通条件,而且还催生了农业机械化、产业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劳务输转和土地流转,为大规模发展马铃薯、中药材、畜草等特色优势产业提供了支撑。

3 新时代梯田建设的发展方向

定西梯田建设在规模和效益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变革,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发生了变化,家庭承包的土地出现了弃耕甚至撂荒的现象。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规模宏大的梯田工程,应在建设、管理、利用等方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实际操作中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因地制宜、需求引领,科学布局、创新技术,让梯田工程的建设、管理、经营与社会经济变革相适应,从而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3.1 及时开展建设后评价

通过对已投资项目的检查,评价其投资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或规划是否合理有效、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并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及时处理。及时有效的建后评价可为未建项目提供决策支持。

3.2 构建梯田新格局

梯田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新时期,随着劳务产业的发展和农村易地搬迁等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逐年减少,提高农业生产率成了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的田间道路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因此需重新定位梯田的发展战略和建设目标,打破小流域的界限,突破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田林路村”的发展格局,建设以道路为骨架的交通网络,让大片区的梯田互联互通,在种、管、收、运、加等各个环节实现机械化。依托梯田这一平台,将梯田、水窖、地膜、大棚等多项农业技术及抗旱技术进行组装配套、综合运用,不断探索和集成创新,初步形成“梯田+马铃薯”“梯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梯田+地膜穴播覆土小麦”“梯田+中药材”“梯田+畜草”“梯田+小杂粮”等多种经营管理模式,推动农业由精耕细作的传统种植农业向集约高产的现代化农业转变。

3.3 加快老旧梯田改造

截至目前,定西市尚有6.67 万hm2老旧梯田。这些梯田在解决当时粮食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基本特点是田面窄、田间道路配套不完善,很难适应农业机械化及现代化生产。另外,由于多年化肥施用量大,土壤中存在农残污染,地力下降。老旧梯田大多分布在土壤环境较好的区域,具备改造成高标准梯田的客观条件,只需加大田面宽度,构建新的田间道路,配置排水系统、生态林网,注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用运,就能达到新的发展标准。

3.4 科学推进撂荒梯田复耕复种

农村劳动力匮乏,农产品价格低,农业生产成本高,农民收入少,导致部分梯田撂荒,长此以往,不利于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定西市积极出台了有关撂荒梯田复耕复种的政策机制,科学布局,将荒田变粮田,彻底扭转梯田建后闲置的尴尬局面,同时加大对撂荒梯田复耕复种的资金投入和补贴,加大科研推广力度,提升农业科技含量,精准复耕复种。

3.5 推动梯田旅游

我国南方的梯田,如广西桂林龙胜龙脊梯田、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等,在景观上是水波潋滟、云雾缭绕、逶迤绵延,为当地的特色旅游景点。黄土高原是地球上的一道独特地理景观,大规模的梯田已形成了一幅幅独特壮丽的黄土画卷,春夏秋三季均有秀丽风光,在水保林和淤地坝的映衬下更是层次分明,意境悠长。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旅游已逐步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选择,可以抓住机遇,将梯田农产品与梯田旅游紧密结合,打造 “新时代魅力陇中梯田”,讲好梯田故事,宣传好梯田文化,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4 结 语

在广袤的陇中大地上,梯田建设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时代,新发展,新要求,定西市应通过运用建设后评价、构建梯田新格局、加快老旧梯田改造、科学推进撂荒梯田复耕复种和推动梯田旅游等,实现梯田效益最大化,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 邓刚,张富,马瑞,等. 以坡耕地梯田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22(3):5-8.

猜你喜欢

坡耕地定西市梯田
喀斯特坡耕地块石出露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甘肃梯田
亢蕾作品精选
土壤侵蚀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障碍因素的影响*
亢蕾作品精选
原继斌作品精选
《晨云soho》《初晨soho》《漫漫云峰》《日出梯田》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幼儿园
龙脊梯田
岩溶槽谷区坡耕地利用的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