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艺技术推广及应用要点分析
2023-01-03吴展培
吴展培
(贵州省锦屏县偶里乡农业服务中心,贵州 黔东南 556704)
尽管我国是农业大国,且现阶段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但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我国对各类农作物的总体需求量仍持续增长。而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直接影响国家的综合实力,这就需要推广和应用科学的农艺技术,做好农作物种子的筛选、栽培、育苗、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浇灌等工作,通过水肥一体化、滴灌、农业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减少人力投入,提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进而提高我国农艺技术水平和农业经济水平。
1 农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1 确保种植的科学性
农作物播种缺口会对农作物生长产生重大影响,农业生产者需要密切注意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人员主要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工作,播种间隔不够科学,大大降低了农作物质量和单产,无法促进农业长远发展。新形势下,农业生产人员将在工作中增加农业技术的应用,使种植间隔更加科学,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资源浪费,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环境,提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1]。
1.2 科学施肥提高产量
施肥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环节,应特别注意分析不同时期农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注重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的平衡。许多农民在种植过程中一直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有机物和微量元素严重短缺。因此,在施肥过程中,农业技术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生长条件进行科学合理分析,合理施肥,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综合产量。
1.3 合理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是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农作物发病期间,如果没有采用积极的应对措施,就会导致农作物大面积死亡,从而给农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而对于农户来说,他们通常采用农药防治病虫害,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但是如果农户对药量的控制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这样不仅无法防治病虫害,甚至还会出现反作用,加剧农作物的死亡。运用农艺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农户防治病虫害,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对农作物造成的影响,使农作物健康生长,从而达到利益和经济的最大化[2]。
1.4 设置农作物种植间隙
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就应保证农作物的间隙达到一定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走访和观察中,农户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基本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农作物之间的间隙过密或过疏,均会导致农作物的产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应用农艺技术可以让农民在一段时间内学会一定的耕作方法,在种植农作物时,根据农作物的种类调整农作物的种植间隙,保证农作物种植间隙的合理性,从而为农作物的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农作物充分、有效利用阳光和水源,为作物的生长提供更高比例的养分[3]。
2 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意义
1)优化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将先进的农业理念和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通过优化作物生长环境中的水、肥、光、温等环境条件,如控制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和有机质,满足农作物生长要求。在大棚种植时通过科学运用农艺技术来延长农作物的光照时间,提高农作物产量。2)科学设定种植密度,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应用科学的农艺技术可以设置播种机的播种间距,保证栽种空间的合理性,防止土地资源浪费,也减少了农作物生长阶段的杂草量,保证农作物可以正常授粉,否则就会由于栽种空间过小而影响农作物的正常光合作用,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为此,在播种阶段,应结合农作物具体的类型和特点,对农作物生长时所需要的光照、温湿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科学设定种植密度,提升经济效益。3)科学合理施肥,提升施肥效果。农作物生长阶段需要大量的肥料,但是施加大量化学肥料会影响土壤质量,导致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降低并出现土壤板结问题。应用科学农艺技术,可以控制施肥次数和肥料用量、种类,通过对化肥、有机肥和微量元素等不同肥料的科学搭配和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的应用,能在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养分的同时,防止出现施肥过量的问题,节约成本并且提升农作物产量,进而提升经济效益[4-5]。
3 农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1 农业技术利用率不高
农业生产者对农艺技术的低利用率是当前农业生产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原因可能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农艺技术本身的复杂性,农业生产者对技术没有完全掌握;二是农业生产者使用农艺技术的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者自身农艺技术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不高,难以全面掌握农艺技术,使用农艺技术的积极性低。
3.2 农业生产者综合素质低
农艺技术应用必须与高素质的农业生产人员相匹配,才能实现高质量的技术应用。但是,当前的农业生产者通常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并且通常利用自己的经验来种植各种农作物。农业生产者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因此他们不擅长应用农艺技术或根本就无法使用农艺技术。
3.3 农艺技术应用方式不准确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生产者无法正确使用农艺技术。不同农作物的生产需要使用不同的农艺技术。但现在农业生产者通常将一种农艺技术应用于所有作物生产,导致农艺技术的应用不合理。而且,农艺技术使用缺乏精确性和标准化,导致农作物质量和产量下降,降低了农业生产者对农艺技术应用的信心,从而出现了减少或停止在后续农业生产活动中使用农艺技术的情况,并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危害农业生产。
4 农艺技术应用策略
4.1 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整合和融合
随着我国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一些先进的技术已经被大范围应用在农业日常生产过程中。为了促进农业机械化进程,传统的体力劳动逐渐被取代。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机械装备尤为重要,而机械装备的发展也是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重点内容。所以要不断发展农机技术,并将其运用在农艺技术中,使两者相结合,共同促进农业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成活率和产量[6]。
农业机械的应用也是农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一体化程度直接反映了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农业机械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农业科技的引进和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农业科技推广和宣传的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应意识到农业机械的重要作用,始终做好农艺学与农业机械的结合。在农机与农业一体化工作中,关注当前生产力发展方向和社会生产发展要求,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和条件,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使农机技术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应用支持和技术支持。
4.2 严格把关农艺技术的各个环节
在农艺技术应用中,只有积极、严格地把关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科学合理性,从而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7]。总体来说,就是及时处理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农户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病虫害和环境治理等严格把关,切实完成各项措施,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保障农户经济利益。农户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等综合因素选种;在施肥时,观察农作物的生长情况,选择不同肥料以满足农作物的实际要求,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4.3 加大资金投入
农艺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需要资金购买农机设备,否则就无法充分发挥农艺技术的优势。这就需要政府在提高重视程度的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审批工作,保证资金充足,满足农艺技术的应用需求。地方政府还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现场开展调研工作,合理规划资金的使用,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保证每个部门和环节所需要的资金被用到实处。
4.4 科学施肥
农作物的健康生长与充足的营养供应密不可分,因此农民需要合理施肥。在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生产者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决定肥料的数量和种类,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随机性,导致肥料施用效果不充分。科学合理施肥,可以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所需的养分,使农作物高质量生长。
5 农艺技术推广措施
在农艺技术推广中,要注重分析大规模种植产业化过程要素,结合作物栽培、土地施肥、灌溉、除草、施肥等环节,调整技术操作。面对我国基层农艺的发展需要,必须不断加快推广应用基层农艺技术,注重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应用一体化,结合现阶段相关战略,明确农业发展的理论指导[8]。
5.1 提高利益相关者的技能水平
人力资源是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对农业工程师和农民农艺技术的培训。在培训农业技术员时,有必要提供适当的奖励,同时支持多种使用途径,以便农业技术员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为专业人员提供专业培训,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在培训农民时,应选择文化程度较高、思想较积极的农民。
5.2 熟悉农艺技术的具体应用
农艺技术具有一系列的要素,而且它们是紧密相关的。从最初的农作物选择到后来的农作物种植以及农作物病虫害的预防和管理,农艺技术在农业生产的所有环节都得到了使用[9]。因此,了解各个方面的农艺技术应用非常重要。播种前,使用农艺技术选择种子是确保后期作物健康生长的关键。因此,在选种阶段,要确保品种适合当地的气候、土壤和各种种植条件,合理使用化肥,真正发挥农艺技术的作用,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5.3 拓展资金筹集渠道
1)吸引多方投资。在加快农业发展进程的阶段,由于全方位建设和多元化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农艺技术推广部门应在推广技术的同时,结合实际需求引进多元化投资,满足农艺技术推广所需。鼓励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增加资金投入,推进农艺技术推广工作[10]。2)争取财政支持。除了上述多元化资金筹集渠道,农机合作社更应发挥支柱作用,加强与农机推广中心、农委会和农经站等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通过不同农机合作社之间的帮扶和项目支持,加大宣传力度,争取财政支持,满足产、供、销不同方面的农艺技术推广需求。
5.4 构建完善的推广服务网络
在政府提高重视的同时,充分发挥服务网络的作用引导和推动合作社的发展,联合政府、科研机构和科研单位、企业等,加强与农户的联系。比如通过构建远程教育平台,利用服务网络的优势展示科研成果,积极转变农户对农艺新技术的认识,使其逐渐接受农艺新技术。还可将农艺技术应用结果反馈给农机推广部门和科研机构,便于后者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6 结语
对于农艺技术来说,其不仅可以使农作物的日常生长达到一定要求,也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推动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而对于农艺技术的应用来说,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地区情况合理科学实施,这样才能保证农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高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