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值引领融入高职机电类专业课程的策略研究*

2023-01-03杨梦勤

南方农机 2022年14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育人思政

杨梦勤 , 陈 庆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1)

0 引言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益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育重要论述的提出,给高职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2019年5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1-2]。”这些政策和要求凸显了“立德树人”和“价值引领”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表明所有课程包括专业课的任课教师应承担培育和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责任。课程思政建设是一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综合改革,注重教书与育人的同步性和价值意义的同构[3]。据调查,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理想信念模糊、自信心不足、社会责任感不强等问题;而一些教师虽然具备“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的教学理念,但形式大于内容、不明确教学策略与实践方法的现象尚存在。针对上述问题,在日常教学中,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必须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协同发展;然而,如何把政治认同、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原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亟需灵活高效的融入路径与教学策略。

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是为企业输送德技并修的高质量人才。课程思政的提出就是要“在课程建设中既注重知识传授又加强价值引领,正确处理好知识与价值的关系”[4]。结合新形势下的要求和现存问题亟待解决的需要,课题组在思政协同育人格局下进行高职专业课程教学策略的研究,以“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为例,对如何将“课程思政”中以价值引领为代表的元素融入机电类高职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分析和探索,进而凸显协同育人机制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价值,也对培养具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综合性技能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1 研究思路

通过连续3年的在校生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一线岗位的认同感弱,缺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质量与创新意识淡薄。针对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在课程设计中精准对接标杆企业的真实案例,重构了知识、能力递进的任务驱动式教学项目,并结合企业对所需一线人才的素质要求,将一线工匠特质有机融入教学内容。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高职院校思政协同育人现存的问题着手,引出构建思政协同育人大格局的必要性,并提出价值引领融入专业课程而设计的线上探究课堂、理实一体课堂、车间课堂、第二课堂的“四课堂”教学策略。其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坚持价值引领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形成项目任务式的多元化教学资源,通过启发引导法、自主探究法、任务驱动法、虚实结合法、角色扮演法等五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专注度和责任感。最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思政元素为切入点,构建跟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思政元素案例库,采用真人、真事、真案例、真勘、真测、真体验的“六真”手段,以此开发高效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进而形成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的思政协同育人格局,并探索出适合高职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与实践的新策略[5-6]。基于学生的职业需求和情感认知发展规律,使学生从认知一线、认同一线到践行工匠品质,同时树立技能报国的理想,将“价值引领、一线工匠、技能报国”的课程思政主线贯穿专业课程教学全程。

2 思政协同育人格局下价值引领融入专业课程的设计意义

为了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教学的思政协同育人成效,根据当前及今后企业对专业人才更注重道德情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的需求,以国家政策等为理论依据和支撑,结合高职院校教育对象的特点,创建了融入价值引领元素的课程体系。以“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为试点,设计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引领育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项目任务式的多元化教学资源,通过“四课堂”教学策略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同时,有机融入相关的思政育人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品格塑造,并采用启发引导法等五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实现从“认识器件—熟悉原理—分析电路—精通技术”到“创新突破”的蜕变。同时,将文化自信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在课程中的教学价值,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意义重大。

3 价值引领融入高职专业课程的途径与策略

在机电类专业中,选取电机与电器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利用该专业已有的教学资源、师资团队,经过近三年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组从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组织形式、考核方式、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主要提出了下面几点可以推广的价值引领融入高职机电类专业课程的有效途径与策略。相较于传统教学,这种改革方式使学生的综合素养有了显著的提升。

3.1 校企共建课程思政元素案例库

聚焦制造行业一线人才紧缺现状及学生不愿意从事一线岗位的实际情况,校企共建课程思政元素案例库,双师团队教师深挖一线工匠所具备的课程思政元素,并以企业真实的典型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为学习动力驱动,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引领育人主线贯穿教学内容,重构了“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力机车电路的分析与调试”等六大项目任务式教学模块。在云班课线上平台持续更新发布课程思政元素案例库。通过中车株洲所和比亚迪电动汽车研发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打破强国垄断“中国芯”等案例介绍,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大家的政治认同并提升学习兴趣和动力,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文化自信。

为了让烦琐难记的变流原理等知识点更易被学生主动接受,在进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时,以身边的现实典型刘友梅院士多年如一日钻研电力机车变流技术的敬业经历为例,培养学生在器件识记、原理分析、波形绘制、参数计算和实验过程中求真务实、精益求精、敬业奉献的职业素养、个人品格及工匠精神。

在“电力电子技术”各项目任务调试和实验时,通过企业案例介绍、亲身示范关键技能及反面素材警示,引导学生养成谨慎使用和维护保养电气设备和工具及测量仪表的职业习惯,避免因误操作而引起电气火灾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毁。在难度较高的项目训练中锻炼大家分工明确、严谨认真和团结合作地完成任务的综合技能。在各项目训练完成后养成良好的现场整理与学习总结及记录习惯。

3.2 开发思政协同育人混合教学模式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开发与实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自我成就感。通过线上中国大学MOOC平台创建融入价值引领元素的课程思政载体,再利用线上资源结合线下教学,为学生的个性化协作学习提供了更灵活多变的方式,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同时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本研究针对目前专业课程在思政协同育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借鉴国内外研究的成果和经验,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手段创建融入价值引领元素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再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专业课程教学中,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实效。

在线上探究课堂,聚焦“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方面的实际案例和最新发展前沿,对接我国实施“交通强国”“智能高铁”等重大战略,挖掘独特的行业价值,并运用多元化线上教学资源,预先进行社会责任教育。在线下课堂的学习、测试考核及技能实践中,让学生以个人真实的水平诚信参与、脚踏实地训练并友善互助,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将价值引领主线贯穿教学始终,塑造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行。

在思政协同育人的大格局下,依托中国大学MOOC平台自主创建的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开发创新教学项目载体的模块化课程资源。通过线上平台将制作的《科技强国与自力更生之电力电子器件》微视频等网络精品资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思政教育,让学生通过榜样的力量了解学好此课程的重要性,并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的锻炼过程中逐步养成精益求精、科学严谨和沉着冷静的项目训练态度。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引导学生利用灵活的时间在线上思政元素案例库和交流互动讨论区进行融入价值引领素材教学内容的课前预学、课中互动和课后巩固等持续性自主学习,而且还能在线下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的锻炼中逐步培养学生安全规范、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种混合教学模式的运用,在创新教学载体有机融入的前提下,保证了专业知识与思政育人协同发展。

3.3 构建欣赏激励型评价考核体系

在机电类专业开设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评价方面,构建了校内教学名师、企业技能大师、青年骨干教师与学生多主体参与的欣赏激励型思政评价考核体系,采用过程考核的方式,把每个考核点细化、量化、可视化。比如量化制造业一线岗位的认知与认同度的观测点,量化安全规范、质量意识、工艺标准等观测点,做到知识、能力、素质三维考核可测可评。通过校内教师、企业专家与学生全员全程参与的递进式项目任务的量化考核评价及专业协会第二课堂创新能力的拓展评价,使学生在器件识别与选型、电路设计与工作原理分析、负载参数计算及项目实践技能等方面的进步明显,有效提升电路设计和升级改造方面的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增值评价。

4 结语

本研究遵循“以德为先,价值引领”的教学理念,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效结合。在思政协同育人格局下,通过对高职机电类专业课“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构及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合理规划课程体系,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日常教学中,使课程思政改革在机电类专业的“电力电子技术”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7]。课程思政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创新教学项目载体,由校企双师共同开发思政元素案例库,保证“协同发展”与“创新载体”有机融合[8-9]。在教学组织与实施中采用“线上线下,思政协同”的混合教学模式,通过将“价值引领、一线工匠、技能报国”的课程思政主线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及多种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强化诚信教育,促进集体友善团结[10]。在着重塑造好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素养,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同时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亟需的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育人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