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湘西州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3-01-03齐雨娟黄祥芳刘权康
齐雨娟 , 黄祥芳 , 刘权康
(吉首大学,湖南 吉首 416000)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国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以此促进我国“三农”经济的发展[1]。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强调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2]。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背景下,“精准扶贫首倡地”湘西州扎实推进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工作,摆脱了千年绝对贫困,正向着建设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的目标大步迈进,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对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研究,大致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界定、测度、问题、影响因素和发展路径等视角展开。首先,不同学者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概念都作出了不同界定,内涵不一,但大都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和新发展理念这两个角度来界定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其中,杜思梦等(2021)认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以协调为内生特点、以绿色为普遍形态、以开放为必由之路、以共享为根本目的的发展[3]。现有文献中关于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强调因地制宜发展,不同地区发展不同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发挥科研院校和企业的优势作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等。冷功业等(2021)认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主要为:要坚持农业绿色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推动农产品的区域品牌建设、培育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打造现代化的农业物流体系等[4]。唐文浩(2022)对数字技术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化是整体性促成数字技术驱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逻辑[5]。匡远配等(2022)认为要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创新改革、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农村三产深度融合、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改革等六个方面探索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出路,在目前所处的新发展格局下,推动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6]。
已有的关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在全国层面的测度比较丰富,但在省域层面、地区层面较为缺乏,定量测度研究在指标的选取上还不够全面,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衡量有一定局限性,测度研究有待进一步探讨。由于各地区农业发展具有独特性,具体情况不尽相同,所以各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路径也有所区别。基于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本文以“精准扶贫首倡地”湘西州为例,分析湘西州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解决路径。本文采用杜思梦等人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界定,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来衡量湘西州农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并提出具体发展路径。
1 湘西州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湘西州实施了“845”工程,在农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稳定了粮食生产,而且重点培育了以湘西黑猪、湘西黄牛为主的特色畜牧产业,还重点培育了特色种植业,包括烤烟、百合、柑橘、猕猴桃、茶叶、蔬菜等,总体实现了湘西州内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2021年,湘西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 332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01.13亿元[7]。下文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市场化、国际化)、共享五个方面对湘西州农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展开具体分析。
1.1 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程度有待提高
目前,湘西州建设了一批特色产业带,主要包括茶叶产业带、柑橘产业带、百合产业带、猕猴桃产业带等,另外湘西州还大力建设园区,特色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年底,湘西州共创建了395个不同种类的现代农业园区,园区总面积达到103.53万余亩,农民群体在其中获得了较高收益[8]。但同时湘西州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程度不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湘西州的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水平有待提高,科研水平较低,运用科学技术推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比较缓慢,缺乏将农业技术转化为科技成果的能力。与湖南省内其他地区相比,湘西州科技创新能力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具体表现为高水平的科研机构数量少、科研经费投入少、申请专利数量少。第二,湘西州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机械化水平较低,机械动力不足,农业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第三,农民群体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一方面,湘西州农民群体的小农思想深厚,市场经济意识比较淡薄,农民群体受湘西州自然条件和历史环境的影响,主要追求温饱即安、自给自足,州内农民缺乏农业信息,不能很好地捕捉市场信息,农民群体也缺乏互联网意识,不能很好地抓住市场机遇。另一方面,湘西州内农业劳动者缺乏农业生产技能、受教育程度不高,劳动力素质低对农业发展有一定局限性,而且也缺乏龙头企业的带领,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数量较少,导致发展特色优势农业的成本增加,阻碍了湘西州农村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9]。
1.2 农业结构功能不断优化,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协调力度有待加强
一方面,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不协调,具体表现为: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和物流业发展缓慢,农业种植和农产品生产发展相对较快,农业产业内部无法形成协同效应,产业链出现上下游脱节的情况。另一方面,湘西州农业的经济功能偏强,而农业的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偏弱,湘西州内具有丰富的地方特色农业文化遗产,但在农民群体发掘、保护和再生产地方特色农业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存在浪费和破坏现象。
1.3 生态建设取得一定进展,但生态环境仍遭到一定程度破坏
由于国家、省林业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湘西州退耕还林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整个湘西州发展形成了以花卉苗木和速生丰产林为重点的第一产业,以林板、林果、林药等加工业为龙头的第二产业和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湘西州农业绿色发展取得一定成效[10]。但仍存在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一方面,湘西州耕地资源利用率降低,耕地质量逐年下降。目前由于政府建设、耕地改园地以及使用化肥过量等,导致农业耕地水土中重金属含量较高,湘西州的土壤有机质每年在以约1%的速度下降。另一方面,湘西州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足,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水废料等污染物向农村区域扩散,化肥、农药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农药等的利用率较低,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会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环境破坏会致使湘西州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持续。
1.4 品牌建设初显成效,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开放水平不高
湘西州加大了农业品牌建立、培育和整合力度,截至2021年年底,湘西州“三品一标”总数量达上百个,并且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湖南省名牌产品。2020年,湘西州新获得批准39个认证产品,“两品一标”产品高达116个。其中,有三个品牌入选湖南省第一批“一县一特”农产品优秀品牌,分别是“古丈毛尖”“保靖黄金茶”和“龙山百合”。此外,湘西州积极承办了武陵山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全国“一村一品”暨农产品品牌对接等活动,这些活动均取得良好成效[11]。其中,在湘西州特色农产品专场推介活动中现场销售额达100万元,“湘西香伴”原创农产品品牌获得收益23.76亿元,品牌建设使得湘西州农产品不断走出去,为湘西州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总体而言,湘西州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开放水平不高。由于地理位置限制,从地图上来看,湘西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侧,武陵山脉斜贯湘西州,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州内多山地,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致使湘西州与外界联系不畅通,农产品流通的渠道被封锁,严重阻碍了农产品的销售。湘西州农业多数仅限于自给自足,在湘西州内进行交易,较少农产品能“走出去”,市场化机制不完善,农业市场化水平较低。
1.5 农民群体收入提高,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共享机制有待完善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湘西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从数据来看,湘西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为10 667元,2020年为11 005元,2021年为12 315元,农民群体可以更好地共享收益,这适应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保护了农民主体的利益。但由于湘西州大多数农民群体的生产方式是分散经营生产,组织化程度和规模化生产经营程度较低,且湘西州农产品市场和流通管理体制不完善,单家独户的生产经营方式限制了农民群体的销售方式,阻碍了湘西州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此外,农业效益中农民群体直接收益较少,大多被农产品加工流通等过程中的其他主体所获得。
2 乡村振兴背景下湘西州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农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应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原则,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湘西州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2.1 增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活力
第一,健全湘西州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州内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提高农业产品成果的转化率。第二,完善湘西州农村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合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职业农民财务素养,以此降低农业融资成本,解决农业融资难的问题。第三,湘西州政府可以提供回村创业的优惠政策,吸引部分年轻人回村,开展适合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型农业。充分利用湘西州的农业人才资源,加大农业专业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促进州内农业产业转型与升级。
2.2 促进农业高质量协调发展
湘西州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自然条件和历史环境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产业。休闲农业旅游产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可以为农民群体带来丰厚的收益。湘西州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湘西州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号召企业、农民群体积极参与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建设。第二,湘西州农村地区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历史文化特点,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逐步发展完善形成独具特色的湘西州现代农村休闲旅游度假模式。第三,湘西州政府通过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产业为农民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效转移州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产业不仅可以满足旅游者娱乐和休闲的需求,而且可以在促进就业的同时实现收入的增长,推动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此外,湘西州可以采取一定监测手段对化肥农药的使用和污染物的排放进行控制,寻找农业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
2.3 坚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理念
第一,湘西州政府积极搭建农业生态环境知识宣传和科学技术应用平台,对农民群体进行理论教育、政策支持、知识宣传等,引导农业企业和农民群体树立牢固的绿色农业发展理念,推进湘西州农业产业升级,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第二,采取集中用水、废水集中排放等方式,对废水进行集中排放,废水经过专业处理设施处理,减轻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土壤污染。第三,合理利用化肥农药,严禁滥用,引导农民科学开展农业生产。第四,加强农业科技的创新,创新研发使用节能技术,提高农业的节水灌溉率,不浪费水资源,使水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第五,湘西州政府及相关环保部门加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力度,定期对湘西州农村地区进行环保法治教育。第六,相关部门不断完善湘西州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与监管机制,确保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得以有效落实。
2.4 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开放水平
第一,湘西州推进与周边省份及地区农业资源和技术创新的合作,引进其他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结合湘西州山地农业产业特点,创新本地的农业生产方式。第二,湘西州完善农产品的市场流通体系,加强州内农业产品对外合作交流,利用农业交流会、“一带一路”建设利好政策,通过京东、拼多多、天猫等消费平台,扩大湘西州优势农产品出口范围,提高湘西州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5 完善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共享机制
第一,由于农业产业发展不均衡问题可以被农业生产技术共享解决,因此湘西州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将新的农业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等应用到州内农业生产实践中。第二,鼓励湘西州内农村青年劳动力加入农业生产中,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农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大力促进技术创新。第三,湘西州政府应从就业政策、社会保障体系、工资制度等方面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的分配机制,加强收入分配领域的制度建设,使得农民群体能更好地共享农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