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进种养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2023-01-03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菜篮子”保供工作。“十三五”以来,抓住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契机,着力推进种养业机械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在粮食生产无人农场、蔬果生产“机器换人”以及畜牧水产智慧养殖等领域,重点推进,提早谋划,科学布局,取得积极成效。
一、政策引领,推动农机化技术装备创新
《 上海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上海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确定了现代设施种养业目标任务,提出到2025 年打造10 万亩粮食生产无人农场目标。上海市农业绿色生产补贴、科技兴农项目、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等专项扶持政策,投入财政资金近3 亿元,支持智能农机装备研发、生产和应用。上海市还将蔬果生产“机器换人”示范基地创建、高标准设施菜田建设、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等列为年度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纳入“挂图作战”机制,强化对涉农区的考核,在全市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
截至目前,上海市已在农业机器人研制、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建设、蔬果生产“机器换人”、高精度农业北斗导航技术、智能控制关键技术应用、鸡毛菜等六种蔬菜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短板弱项方面取得了突破,构建起了科研、推广、生产相互贯通的协同创新产业体系。
二、协同发力,打造示范应用场景
一是布局建设无人农场。在中国工程院罗锡文院士团队、联适导航等技术团队支持下,率先在嘉定外冈、上实现代农业园区等地建成水稻生产无人农场,初步实现了300 亩地耕种收无人化生产作业。
二是组织创建蔬菜水果生产“机器换人”示范基地。以基地创建为抓手,开展果菜园宜机化改造、标准化生产,优化品种结构、遴选试验薄弱环节机具,推进技术集成配套,创建了3 个果树和27 个蔬菜生产“机器换人”示范基地。
三是发挥示范效应。利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引导企业开展果蔬机械化智能化生产、智能牧场和智慧农场建设。如:光明牧业智能牧场、光明渔业智慧渔场、正大集团蛋鸡养殖场,均实现了数字化、自动化、生态化养殖;国兴农公司与清美集团合作建设的鸡毛菜植物工厂,实现了从播种到采收、包装全过程的机械化、数字化生产,人工成本下降95%,亩均产值增长2 倍左右。
三、整合资源,打造农机物联网管理平台
综合利用GIS、北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对全市2017 年以来购置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穴直播机和喷秆喷雾机5 种类别自走式农业机械安装北斗定位终端,目前总量达到5195 台。统一采集和管理农机化参与者的运行数据,对接上海市农业数字化底座,将高精度地理位置信息、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和农机作业信息相互联通,形成精准的生产作业数据,实现了“谁的地、谁在种、种了没有”的实时动态管理,并集成跨区预警、数据统计、动态展示等功能,形成“安全监管、作业监测、应急调度”三位一体管理体系,在国内率先实现现有自走式农业机械全面物联,进一步推动了农机化与数字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提高了“农机智联”水平和精准施策能力。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