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技术在果树栽培管理中的应用

2023-01-03马红月河北省迁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河北迁安064400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9期

马红月(河北省迁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河北 迁安 0644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无公害水果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日常饮食的结构中影响越来越大。果树栽培也应该注重绿色环保的种植理念,严格按照预防为主,在综合防治的基础上探索和应用绿色防治技术,减少环境污染,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果树栽培目标。合理运用物理防治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能够为果树栽培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1 信息化技术在果树栽培中的重要性

果树的栽培需要考虑的方面有很多,首先是土壤的选择。因为不同的土壤中所含有的微量元素不同,在果树的成长方面影响较大。一些果农在果树的种植时,只是简单地对土地进行翻地,对其中微量元素、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并不重视,容易在栽培后期出现很大麻烦。在种植前期就采用信息化技术对土壤条件进行勘测,了解其中微量元素含量以及病虫害的情况,有利于在栽培过程中有相对应的措施进行预防,避免造成经济损失。另一方面,需要根据果树品种选择合适的种植区域。果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果树的需求,对温度、光照、土壤的微量元素以及湿度等条件进行综合的考虑,避免在栽培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导致果树生病或死亡。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信息化技术科学的监测温度、光照、土壤条件,为果树栽培控制好变量因素,通过工具建立果树档案,有效提高果树栽培的工作效率,保证果树的培育方式不断进步。

2 信息化技术在果树栽培中的措施

2.1 建立有害生物的监控体系

病虫害防治是果树栽培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气候环境改变、生存条件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都是导致果树病虫害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正是影响因素过多,很多果树有害生物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变异、迁移的问题,使得病虫害防控难度加大,导致果园生态环境失衡,影响果树产业发展。在绿色环保理念的影响下,果农应该严格按照预防为主的原则进行果树有害生物的治理,重视果园内果树有害生物的监控,根据果树的栽培特点,选择科学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控,建立完善的果园有害生物防控体系[1]。通过在果园林区内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有害生物侦测识别系统地手段,可以实时监控果园内有害生物种类和种群发展,推测危害程度的大小,获取爆发率的数据,然后结合当地气象信息,与生物调查的数据做对比,制定防控病虫害的预防措施,提高果树生存质量。

2.2 膜下滴灌技术促进果树增产

传统果树栽培中使用的无滴灌设施,容易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不可控因素较多,加上大量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会破坏水果的品质和产量。运用膜下滴灌技术,可以提升肥水利用率,降低病虫害滋生的概率,节约水资源。这种技术实际是滴灌技术与覆膜技术融合的产物。结合了两者优点,作为新型灌溉技术,它改变了传统灌溉模式,由水浇地转化成水浇作物。其根本原理是,以果树栽培所需要的生长需求为基础,在深化和延伸地膜栽培技术的同时,借助滴灌系统将水一滴一滴地传送到果树的根部区域[2]。这种方式有效避免了水在地表层的蒸发流失,促进深层渗透,同时保护了果树根部的土壤结构。膜下滴灌技术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果树的管理,通过电脑控制滴灌时间、渗透速度以及施药施肥的比例,使水、肥、药的利用率达到最大,为果树根系的发育创造良好条件,促进果树增产。

2.3 科技应用助力规模效益发展

科学技术见证了时代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无人机、大数据和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与设施,都可以和果树栽培技术相结合,推动林果业的种植水平不断提高。在无人机应用方面,可以帮助果农实现植保飞防,尤其是一些地理环境复杂、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无人机进行巡护可以大大提高果园防护效率;大数据分析可以借助遥感技术,综合气象学、病虫害防治和土壤条件相关的数据,对当地果林的现状作实时的追踪和调查,精确到每一块土地,绘制当地果林发展的电子地图。在现代大规模林果种植的背景下,利用信息化技术大大提升栽培效能和产量,发挥林果种植的规模效益,更好推动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另外,在强化果树栽培技术研究方面,为了推进研究成果的实施,促进果树栽培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当地有关部门应该加大研究经费支持,多多举办学术会议进行交流。对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解决和改进,从而进一步促进果树栽培技术的发展[3]。

3 结语

综上所述,越来越多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成果被应用到果树栽培中来,为果树种植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保障。在实际的培育过程中,更应当科学合理地选择栽培区域,根据果树品种积极采取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控手段,密切结合信息化技术。完善果园的生态质量体系,推广科学栽培种植方式,坚持走绿色可持续的农业道路,果树的质量会得到群众的认可,也推动种植者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