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对策
2023-01-03袁春斌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中安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富源655500
袁春斌(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中安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富源 655500)
农业机械化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重要内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可以显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更好地助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云南省富源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
为了更好地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健康发展,云南省富源县紧密抓住5年的过渡时间窗口,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出有效地规划,切实将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作为推动乡村健康文明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提升人才凝聚力,发挥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遴选干部人才培养高素质的农业致富带头人,加强技能人才的有效培训,切实提升基层农民群众的农业生产能力和生产的专业性。目前云南省富源县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过程中累计培训各类实用性人才超过了600人,并开展农业致富培训超过了14批70人次,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作用
2.1 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之下,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能够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在现代农业机械设备的支撑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扶持之下,能够切实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缩短农业生产周期,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降低劳动强度,将农民群众从繁重的农业劳作中解脱出来。
2.2 实现经营主体的创新发展
通过加快农机化的发展能够更好地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更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高效开展,实现农业土地的高效聚集和劳动力的快速转移,增加农村群众的经济收入,同时在农村土地流转背景之下,也能够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切实提高单位面积内的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农业生产效益。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几点问题
3.1 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
从当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来看,由于受到区域经济自然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机械化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区域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能够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的农机设备,并且生产效率较高,而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或者经济实力不足的偏远地区,农民群众往往没有更多的经济实力来购买现代化的农机设备,大型农机设备无法在广大基层地区得以很好地应用,农民群众购买先进农机设备的积极性不是很强,没有实现大范围的辐射带动[2]。
3.2 农业机械装备不够合理
当前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有效推行和实施,农村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呈现逐渐提升的态势。基层地区农机的保有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农民群众能够更好地掌握现代农机设备的使用方法,机械设备的应用频率进一步增加,但是与东部的沿海地区或者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农业机械化的水平相对较低,主要体现在边缘地区主要以小型的农机设备为主,机械设备的更新速度较为缓慢,生产效率相对比较低下,传统生产模式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机械设备的规模相对较小,现代化高水平技术并没有在基层地区得以有效地推广[3]。
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4.1 持续加强政策资金扶持
要想实现大型农业机械设备的有效推广和应用,就需要在政策上做出保障,通过完善政策体系,让农业机械化发展有强力的资金支持。在农业机械补贴、农机产品售后、维修、农机技术推广应用方面都需要加快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有效统筹规划,抢抓机遇,整合各项资源,不断壮大农机化发展合力。对于农机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经济较为薄弱的区域,应该不断加强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以政策为出发,调动农民群众购买农机的积极性。
4.2 推动农机产品质量和品种的更新换代
当前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以农业生产为出发,通过科研院校机构和制造企业的联合攻关,突破技术核心和技术壁垒,既要推进大宗粮食作物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又要动经济类作物、养殖产业、丘陵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全面机械化,同时还应该注重农业机械产品的品质,保证农机产品质量过硬,符合生产需求,提升农机设备的使用寿命。
4.3 加强现代化农机体系建设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农业机械化当中,能够为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获得重大突破。尤其是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为现代化的农机体系构建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
5 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之下,人们高度关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问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就需要相关人员针对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采取应对措施,更好地助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