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技术在土地征收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023-01-03王红旭吉林省洮南市自然资源局吉林白城137100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15期

王红旭(吉林省洮南市自然资源局,吉林 白城 137100)

信息化技术具有管理与处理信息的功能,整合了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系统与软件等。该项技术在土地征收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集约化、标准化管理与处理土地征收工作的数据信息,实现土地征收管理与其他各科室信息共享的同时,实现土地征收管理征地组卷、地块资料收集、信息数据处理等工作的提质增效。

1 信息技术在土地征收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困境

1.1 面临信息安全风险

土地征收管理工作部分数据信息需要保密,如土地规划、地理测绘、地籍等。土地征收管理工作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后,系统运行于互联网环境中,面临着计算机病毒与网络攻击的风险,以及系统操作、数据存储安全风险等。因此,土地征收管理工作在运用信息技术过程中,需切实做好管理系统的网络安全防御工作,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保护土地征收保密文件资料的安全。

1.2 信息共享水平较差

土地征收管理只是土地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管理的工作面广、专业性强,还需协调自身与其他土地管理科室之间的各项工作,包括了土地规划、地籍管理、土地综合整治等,各个科室的人员对自身业务较为熟悉,而对其他科室的业务了解不够,在信息技术应用后,实现各个科室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需要土地征收管理工作人员对于其他土地管理业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方可确保工作质效的提升[1]。比如,土地征收管理工作完成了自身专业领域信息化的建设,但与其他土地管理业务未实现信息共享,形成信息孤岛,如果工作人员对土地管理工作整体认识不够,会出现地籍管理与土地规划,土地规划管理与征地管理等之间的信息分离,土地征地管理与各项业务之间数据整合较差,未能充分发挥出信息共享的作用,限制了土地征收管理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

1.3 人员信息技术素养不够

基于土地征收管理工作专业性强的特点,对工作人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工作人员不但要具备土地征收管理良好的业务能力,还需熟练操作计算机与信息化的管理软件,甚至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与软件的维护能力,才能保证信息技术的良好运用。目前,土地征收管理工作人员在信息技术素养上较为薄弱,信息技术与征收管理各项工作融合不够,管理软件与系统运用仅限于数据录入、处理、存储等,深层次运用较少,像是在文件制作中,数据的调用与计算、单位的转换、数据分析等运用较为薄弱。需要在土地征收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注重工作人员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结合土地征收管理工作的实际,针对性地补充知识与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应用上至新的台阶。

2 信息技术在土地征收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途径

2.1 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土地征收管理工作信息技术的运用,首先要基于土地征收管理工作的需要,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统一集约化管理土地征收的数据信息资源,提高信息数据的整合程度,并跟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定期更新升级管理系统功能,引进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提升系统的智能化与数据处理水平,发挥信息技术应用的最大效力,实现土地征收管理各项工作的提质增效。

2.1.1 打造土地征收管理资源库

在土地征收管理工作中形成了大量的文件资料与信息数据,包括了音频、视频、图表、文字等形式的文件,需要一个功能强大的数据资源库存储这些文件资料。在数据资源库中按照土地征收管理的工作内容进行存储类别的划分,如土地规划类、勘测定界类、土地权属变更类等,整合分类存储使数据资源库成为土地征收管理工作的重要辅助工具。

2.1.2 设置数据处理模块

土地征收管理工作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内容,比如征收土地面积、征地补偿费、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等。在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中,按照土地征收管理数据处理的需要,设计相应的功能模块,比如在数据处理模块设置信息检索功能[2],输入地块基础数据就可获取资源库中该地块的面积、权属等信息,以及确定地块的利用情况,有无登记发证等。使用该模块调用资源库中的信息资源,工作人员获取到想要的信息后,进行数据再处理,利用标准文件模板输出标准文件,减轻数据处理工作量的同时,实现土地征收文件资料的标准化处理。

2.1.3 设计文件导出模块

该模块主要用于生成标准文件,工作人员通过输入地块数据查阅地块各项信息,结合手中地块的信息与调用的数据进行比对,输出地块数据并计算后,使用标准文件模板生成标准文件。该模块还应设有文件导入接口,当土地征收政策发生变动后,使用导入接口进行标准文件模板的调整,以满足土地征收管理工作不同阶段的文件要求,提高输出文件的可用性。

2.2 信息收集中的应用

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土地征收管理科室与其他科室,以及财政、社会保障部门等的信息交互渠道。在土地征收工作过程中,进行土地基础信息、各类评估报告、各类政府批复等信息的收集工作,避免工作人员在各个科室及各个政府部门之间来回奔走,节约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在完成数据收集工作后,使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信息的处理,整理成标准化文件,上交给审批管理人员。一是在土地管理系统内部开展征收地块基础信息收集工作,使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分类整合,并赋予相关科室人员登陆管理系统的权限,可随时查阅数据信息;二是科室人员登陆系统后,查阅自身所需的信息,实现各科室土地征收信息的对称,促进各科室之间信息数据的联动,保证土地征收数据信息的全面完整,以提高土地征收管理工作的效率。

2.3 文件制作中的运用

征地组卷上报工作需要制作多种类型、数量较多的文件材料,主要有土地权属情况表、建设用地方案、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协议等,土地征收管理工作人员在制作文件中,直接使用文件的格式,只需填写地块的相关信息与数据即可,而有些数据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如征地补偿标准、社保补贴标准等,需要重复填写、计算等。在文件制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套用公式可直接计算出结果,或者是直接查询数据库就可获取到一些常用数据,直接复制粘贴至文件中,极大减轻了文件制作的工作量。传统土地征收管理的工作量大且工作任务重,在文件制作过程中,人工计算数据存在一定的失误率,使用信息化技术首先保证了数据收集的质量,并且在计算时直接调用公式就可获取到结果,利用较短的时间完成大量数据的计算与数据的处理,对于土地征收管理工作质效的提升非常有利。

3 结语

信息技术为土地征收管理工作提供了最佳的工作方法,实现了土地征收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打造数据资源库,整合土地征收管理的数据信息,为工作人员信息收集、查阅地块信息、数据处理、文件制作等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加快了管理工作的速度,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促进土地征收管理各项工作的高效化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