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亚市农旅融合发展研究

2023-01-03张笑晗三亚理工职业学院旅游与康体产业学院海南三亚572000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15期

张笑晗(三亚理工职业学院 旅游与康体产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00)

伴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消费已经成为居民日常消费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享受生活、回归自然的乡村旅游也成为了旅游消费领域的增长点。三亚市作为旅游胜地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发展条件,旅游业的开发为三亚市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三亚市的产业结构中农业位列第二位,农业人口30.65万人占比29.72%,如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聚焦三亚市农旅融合发展的必然性,就如何实现三亚市农旅融合发展目标提出建议。

1 三亚市农旅融合发展的必然性

三亚市农旅融合发展符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目标,对于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旅融合发展的必然性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有利于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在三亚市的传统农业生产领域,一直存在效率低、收益不稳定的情况,三亚市的农业产业贡献率在全市GDP的贡献率不断下降。通过推动农旅融合能够更好的促进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打造农村旅游“金字招牌”,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的转型,充分利用三亚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产业支持。

1.2 促进农民参与社会分工,增加农民收入

三亚市共有农业人口30.65万人,通过农旅结合能够更深入地帮助农民参与社会分工,实现多种经营,完善农村产业链条,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实现发展利益的共享。

2 三亚市农旅融合发展的模式

2.1 农业观光旅游型

农业观光旅游市农事活动、田园生态来吸引游客的发展模式,农业观光旅游型能够实现农业生态、休闲、体验有机结合,通过观光旅游项目的设计与开发来吸引游客,三亚三力源现代农业产业园已经成为三亚农业观光旅游的成功代表。

2.2 民俗风情依托型

民俗文化是具有地区差异性的风土人情集特色民族民俗文化,民俗风情既可以是特色的建筑、村落,也可以是服饰、餐饮、礼仪,民俗风情是人文景观的绚丽展示。在三亚市民俗风情依托型发展模式中,可以充分挖掘三亚本地民俗文化,黎族打柴舞、崖州民歌都可以成为民俗风情的亮点。

2.3 乡村度假休闲型

乡村度假休闲主要是凭借农、林、渔等资源来吸引客户的兴趣,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休闲等一系列的服务项目,三亚市梦里黎乡开放式村寨就是典型的代表。乡村度假休闲型项目建设过程中不仅能够吸收农村劳动力,还能够完善农村产业基础条件,优化农村风貌。

3 三亚市农旅融合发展的路径

结合当前三亚市农业资源与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农旅融合发展路径应当抓住以下三个关键点。

3.1 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引导与投入

三亚市农旅融合的程度不断提升,但是整体的发展水平不高,尚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在此背景下,三亚市应当积极推动农旅有效融合。三亚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并不高,农业基础欠扎实,历史矛盾问题突出。三亚市在前期发展过程中偏重城市建设而忽视了对农业和农村的投资力度。

在农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要不断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建设的“短板”,尤其在农村饮用水安全、耕地保护、村内道路硬化、电网设施改善等方面,切实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进一步降低农旅融合发展的成本,为农旅融合的深度发展创造条件。此外,在农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坚守环境底线,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原则,对农村地区特有的林地、植被特色风貌进行保护性开发,对农村建设加强规划,以前瞻性、约束性、指导性为原则,兼顾服务、效益、社会、养老等问题,平衡农旅融合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

3.2 完善农旅融合发展综合服务体系

综合服务体系是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纵观整个海南省农旅融合发展的实际情况,提质增效迫在眉睫。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呼声高、项目多,但是现阶段社会对于农旅融合发展的关注度略有下降,社会反应不敏感,由此极大的增加了农旅融合经营主体的运营风险,对于农旅融合发展的社会融资也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三亚市应当完善农旅融合发展综合服务体系,鼓励社会资本与经营主体共同参与建设,在参考国外农旅融合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以三亚市农旅资源为根本,推出多领域参与的服务平台,更好的帮助投资者、经营者节约成本、降低风险、增加效益发挥更大的作用,进而引导农旅两大产业朝着联系紧密、良好协调的方向不断融合发展。

完善农旅融合发展服务体系要发挥政府的组织号召力量,以三亚市政府为核心,结合三亚市农旅融合项目实际情况,围绕项目发展需求完善社会支持体系,发挥三亚旅游资源优势,为农旅融合发展项目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与机会。

3.3 打造和丰富农旅融合产品体系

农旅融合产品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打造和丰富农旅融合产品体系是关键。

首先,应当不断丰富乡土民俗休闲类旅游产品。民俗文化是区域社会历史的发展浓缩,是不可替代的文化竞争力,通过民俗休闲类旅游产品能够实现文化传播与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在打造和丰富农旅融合产品体系的过程中要注重突出文化特色、区域特色,可以以黎族村寨和黎族节庆为依托,体验五大黎族支系的历史文化,开展黎族狩猎、纺织、制陶、黎族歌舞、医疗等体验活动。

其次,还要大力培育主题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主题休闲独家类产品能够突出“主题”对市场的吸引力,比如以村寨等建筑为载体,利用农民多余的房屋,积极发展“民食、民宿、民游”活动,还可以商务会议类客源市场,打造环城市带的度假产品,根据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需求,为国内外商务人士提供更多的度假场所。

在项目开发模式方面,可以参考“政府+投资公司+村集体+个人”的方式为混合开发模式,混合开发模式能够实现有限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在该模式中政府负责基础的硬件设施建设,投资公司负责项目涉及、旅游宣传,村集体则是个人与投资公司之间的纽带,在村集体的组织下个人参与到餐饮服务、交通运输、接待工作中。混合型开发模式兼具了政府的引导与规划、专业旅游公司市场化运营的优势,更好地实现农旅结合、共同发展。

4 结语

农旅结合的发展符合三亚市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要求,是协调地区经济发展、推动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该文聚焦三亚市农旅结合发展任务,对三亚市农旅结合必要性、目的与建设路径进行探讨,希望通过该文研究能够为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提供积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