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养鸡的饲养管理技术和措施

2023-01-03罗文钊

河南畜牧兽医 2022年6期
关键词:养鸡雏鸡鸡群

罗文钊

(广西东兰立腾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广西 东兰 547400)

东兰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地处云贵高原的南部边缘,桂西北部山区,自然资源丰富,因其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家禽养殖业逐渐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生态养鸡逐渐成为当地家禽养殖业的一大经济特色。生态养鸡是一种绿色家禽养殖模式,不仅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还能获得一定的生态效益,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能有效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人们提供营养价值较高且安全的鸡肉产品。生态养鸡对饲养管理条件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养殖管理者掌握先进、科学的饲养管理模式,提高自身饲养管理技术水平,做好疫病防控等措施。该文从生态养鸡的优势开始阐述,相继介绍了生态养鸡饲养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部分事项,希望为生态养鸡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生态养鸡的优势

1.1 生态优势

生态养鸡模式根据生态学原理,将传统养殖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利用林地、草场、果园、荒山、竹园等自然资源实现鸡群的长期自由放养。生态养鸡模式下,鸡群在原生态环境下自行觅食昆虫、嫩草、籽实、树叶和腐殖质等自然饲料,减少了化学药品、饲料添加剂、激素、人工合成促生长剂等的使用,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提高了鸡群免疫力,使鸡肉制品、鸡蛋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提升了鸡群的绿色生态价值。

1.2 经济优势

与传统的养鸡模式相比,生态养鸡模式具备更高的经济效益。传统养鸡模式需要建设标准鸡舍,且需要为鸡群提供充足的饲料、水、规模化消毒及疾病防治等工作,资金投入大,整体成本较高。生态养鸡模式以林间放养为主,林间食物链供应完整,家禽可在林中自行寻找食物和水源,养殖户仅需要给予少量辅食即可,且鸡群在林间活动空间大,空气和食物均较新鲜,鸡群免疫力得到增强,疾病防控成本相应减少。因此,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生态养鸡与传统养鸡模式相比更具优势。

2 生态养鸡饲养管理技术

2.1 鸡舍选址

生态养鸡场地多选择林地、山地等,选址要远离居民住宅区、学校、农田、饮用水源等地区,避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工作。要具备良好的通风、排水条件,且应向阳、干燥,要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交通方便,水源充足,环境清幽。可选择斜度约10~25°的山坡,覆盖面积最好达到45%以上,由经济果树或阔叶林组成的林地为最佳养殖基地。在地势较高地段选择地势相对平坦、向阳、背风处搭建坐北朝南的鸡棚、鸡舍。可采用竹条、塑料、钢管等经济适用的材料搭建简易鸡舍,也可搭建棚盖为塑料、周边打木桩围网的半开放式棚舍。鸡舍面积设计为200~300 m2为宜,运动场地面积要根据养殖规模测算与设计,要大于1只/平方米,棚舍内利用竹子木材或铁丝网等材料搭建鸡群休憩架,地面铺设一层细料、谷壳、木屑等,棚舍内和棚舍周边要放置多个补料槽和饮水器,运动场周边采用铁丝网做围栏,周边挖0.5 m以上的排污深沟。另外,在建设鸡舍时要选择质量较好的材料,保证鸡舍整体的牢固性,以防范鸟兽进入,保护鸡群安全。

2.2 品种选择

选择雏鸡品种时,要根据鸡群的生物学特征,优先选择适合当地气候、耐粗粮、抗病能力强的优质本地雏鸡。购买雏鸡前,要对雏鸡原产地进行一定的调查,确保产自非疫情区,要从正规鸡场、孵化场中采购纯种、健康的雏鸡,挑选活泼好动、眼神明亮、绒毛整洁光亮、脐部干燥、腹部平坦、肛门无粪便、腿部粗壮有力且叫声洪亮的雏鸡。另外,选择品种时要结合当地市场实际需求,进购符合大众消费习惯的品种,以提升养殖户经济效益。

2.3 雏鸡饲养管理

雏鸡管理多采用集约化饲养管理方式。饲养期间,要保证育雏室内所有待发育的雏鸡在完全脱温后再转换为放养模式。要根据雏鸡生长阶段及时调控育雏室内温度、密度和湿度,温度不可过高也不能过低,温度过高会引发雏鸡呼吸道疾病,温度过低又会使雏鸡扎堆取暖容易发生拥挤压伤和发生疾病,也会因靠近热源导致烫伤等情况。雏鸡1 周龄内,育雏室内温度要控制在32~35 ℃范围内,以后每周降温1~2 ℃,截至第4 周时,温度降至21~24 ℃即可停止降温。相对湿度63%为宜。另外,要合理控制养殖密度,育雏室内养殖密度控制为35 只/平方米最佳,第1 周时可适当增加雏鸡数量,以维持室内温度,随后逐渐降低饲养密度,确保雏鸡活动空间适宜。此外,育雏期间要严格控制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第1~5 d时要保证24 h的光照时长,随后逐渐减少,转变为自然光照。要为雏鸡提供充足的饲料和饮水,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以提高雏鸡免疫力。需要注意的是,雏鸡刚进入鸡舍后要先提供饮水,然后再为其提供饲料。

2.4 放养管理

雏鸡培育1 周后,要适当将食具移开使其逐渐转变为自由采食饲料模式,培养其自主觅食的习惯。3 周龄后开始将雏鸡驱赶至运动场上进行饲喂,安排专业人员引导、训练鸡群,饲喂时采用固定的唤叫声或哨声以培养雏鸡条件反射能力,便于日后放养与管理。在雏鸡放养期间,鸡舍内外温度差异较大,容易发生传染病。因此,在放养时要确保雏鸡完全脱温后,在室内养殖1 周左右时间,鸡群逐渐适应外部环境与温度后再进行大规模放养活动。放养时要选择天气较好、温度较稳定的时间,每天保持活动时长不超过4 h,而后逐渐增加放养时间。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时,要避免开展室外放养活动,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另外,要结合放养地区的地形、自然草料等实际情况确定放养数量,当放养场地昆虫、杂草数量较多时可适当增加放养密度,反之要适当减少放养密度,保证鸡群获取足够的饮食。条件较好的可将放养区域进行科学划分,中间利用篱笆等材料将其隔开,遵循区域休养的原则,实行不同区域的轮牧放养,避免因过度啃食造成部分养殖区域土壤荒芜等情况,不利于后期鸡群的饲养管理工作。

2.5 适当补饲

由于鸡群在放养期间食物来源不固定,部分自主觅食能力弱的鸡群会出现食物短缺、营养缺乏等情况。因此,在放养期间要适当为鸡群补给饲料。可选择玉米、豆粕等饲料,并适当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等,将多种饲料混合后早晚各一次进行适量投喂。为满足鸡群充足的营养供给,饲养员可采用人工诱捕方式捕获虫子为鸡群补充动物蛋白。

2.6 疾病防控

2.6.1 做好鸡舍消毒工作

由于鸡群每天会大量排便,鸡舍内常常会含有氨气、硫化氢等恶臭气体,极容易孳生大量细菌进而引发传染病。饲养员要定期对鸡舍进行全面清洁及消毒管理,条件较好的养殖场可安装负压通风设备和发酵床。通风设备能保证鸡舍内空气清新,发酵床能有效抑制鸡舍内的病原微生物。消毒方式主要有带鸡消毒、饮水消毒和环境消毒3种,消毒剂要轮换使用,避免病原菌出现耐药性,提高实际消毒效果,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生率。

2.6.2 强化免疫和防治

生态养殖模式中,疾病防控和免疫较为关键,能对产品安全及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饲养员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为鸡群接种各类疫苗,定期进行防疫检查。要从正规厂家购买疫苗,对疫苗的生产日期及产品质量等严格把关,做好疫苗的贮藏与管理工作,在疫苗使用时要控制好接种剂量,确保成功免疫。平时要注意对饲料槽、饮水器、相关器械等进行彻底清理与消毒,严格控制好蚊虫、老鼠、飞禽、蛇等进入鸡群活动范围,做好鸡群活动范围的保护工作。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鸡群出栏后要及时对鸡舍进行全面清理,空置30 d后再放进下批鸡,杜绝引进不明来源的外来雏鸡,从源头上防控疫情。

常见的鸡疫病包括禽流感、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等。一旦发生疫情,要及时将病鸡隔离治疗,做好消杀工作,病死鸡要尽早进行无害化处理。如患病鸡出现食欲减退、羽毛蓬乱、排稀便或血便等症状,可使用球痢灵、地克珠利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出现呼吸道、肠道混合感染的优先选择中草药进行治疗。

2.6.3 做好观察、检查及记录工作

生态鸡放养期间,鸡群会在林间四处觅食、刨土、刨草、抓虫等,对异常情况反应不及时或不够敏感时则容易引发各种疾病,一旦鸡个体感染上疫病,则会在短时间内传染蔓延至整个鸡群,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放养期间养殖户要加强巡查,仔细观察鸡群健康状态,一旦发现鸡只出现精神不振、状态不佳等情况的,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发现鸡群采食不足的要及时补饲,傍晚收牧时要清点数量,做好各项检查并如实记录,便于管理与及时发现问题。□

猜你喜欢

养鸡雏鸡鸡群
林下养殖鸡群人工免疫失败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引起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因素
冬春养鸡如何提效
伏天养鸡 注意这四点
春季健康养鸡突出“四个关注”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画里有话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3)
食醋可防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