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下河北省先进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2023-01-03宋立彬宋惠敏耿媛媛齐素慈
宋立彬,宋惠敏,耿媛媛,齐素慈
(1.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91;2.鹿泉一中,河北 石家庄 050000)
1 引言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智能制造成为我国主攻方向,国家出台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等文件,河北省印发了《河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并提出了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提档升级。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在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高技能人才培养面临总量不足、学历不高、培养困难等问题,基于此,必须加快先进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1,2]。
2 河北省先进制造业发展特点
2.1 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特征突出的先进制造业体系转变
河北省始终坚持制造业立省,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制造业结构持续深化,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为84.01,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2021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4097.7亿元[3]。《河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传统优势产业的提档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特征突出的先进制造业体系[1]。
2.2 制造体系从单一直线型向协作互动环式转变
我国先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主要表现为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促使制造体系由直线流程式的单一直线型转变为多组织协同、各环节互动的环式结构,新的制造体系使生产过程更加透明、可视、可控,可满足用户个性化定制化需求,提升生产效率。根据企业调查结果,目前我省先进制造业企业转型的重点方向为:一是高端装备的制造与生产;二是卡脖子技术难点的研发与突破;三是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生产调试的数据化、智能化,四是产品进产销的全数据化等。
3 先进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1 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底全国技能人才总量2亿人,高技能人才5000万人[4],高技能人才占比25%,截至2021年6月底河北省技能人才总量1046.6万人,高技能人才309.7万人,占比30%[5],但这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的“东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35%[6]”还有一定差距。“十四五”时期,河北也提出了累计培养培训高技能人才达到10万人以上[7]的目标,但是由于制造业人才培养周期较长[2],另一方面社会观念导致人们从事制造业的意愿降低,从而导致人才流失,因此还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3.2 先进制造业复合型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缺乏
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加快了制造业转型升级,新的制造模式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具有复合的知识结构,多元的能力特征,还要有卓越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技术技能人才也从一线操作工转向复杂设备维护与管理岗位与解决跨技术领域难题的综合性岗位,据企业调查,目前我省制造业企业中高技能人才的学历水平偏低,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比15.59%,人才总体职业素养、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不高,具有高学历且有一定科技研发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数量还不够,与先进制造体系不相匹配。
3.3 职业教育跟不上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需求
职业教育发展速度赶不上产业发展的速度,无法满足先进制造业企业的高标准需求。截至2022年5月底,职业本科学校为32所,还不具规模;另外,部分高职院校过于重视学历教育,缺乏与市场紧密对接的机制,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滞后于产业发展,致使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先进制造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不匹配。
4 促进河北省先进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机制与对策
4.1 拓展途径,提升先进制造业从业人员的质量[8]
树立“技能成才”的新观念,发挥职业教育大省的优势,建立系统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为一体的政策体系,拓展从业人员培养培训渠道,搭建“政行校企”平台,对接产业开设专业进行学历教育,针对制造业结构转型和升级需求,围绕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链和大数据与物联网、信息技术制造业、人工智能与智能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链构建非学历培训模块,构建常态化的学习培训机制,建立适应不同培训对象需要的职业技能培训超市,让从业者“有地可学,有内容可选”。
4.2 规范管理,发挥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
新职教法明确提出了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培训上岗制度,因此,必须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系统规划并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一是结合生产实践进行多层次的岗位培训;二是与相关院校合作,开展联合、委托技术培训;三是通过企业重点研发项目进行高水平技术技能培训;四是通过开展技能竞赛与技术比武进行高技能培训。为技术工人快速成长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4.3 校企合作,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专业
高职教育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解决制造业人才缺口与素质问题需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专业,围绕制造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建设一批引领制造业改革、支撑制造业发展、展现中国制造特色的先进制造业专业群。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让企业深度参与教学,与优质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扩大规模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河北省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