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油加工工程”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2023-01-03张莹莹李昀衡葛登文

化工时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石油加工思政

刘 说 何 萍 蒋 芳 张莹莹 张 强 李昀衡 葛登文

(营口理工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辽宁 营口 115014)

课程思政的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课程思政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明确和加强。全国高校不仅在认识上得到了提升,而且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1]。但是必须看到,我们对课程思政的本质与作用、内容与形式、方法与路径等方面还缺少科学全面系统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2]。工科类专业在开展课程思政的实际教学工作中问题尤为突出:(1)定位上的偏失。实践证明,最高明、最有效的思政教育往往是通过各个学科专业和各门课程自然渗透、有效迁移来实现的。但在现实中,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度不高,结合度不紧,往往是两个相互独立、封闭运行的系统。(2)认识上的偏失。提起思政工作,不少人习惯认为这是思政工作部门和学工队伍的事,是思政课职责和任务,认为不应该占用专业课课时。(3)方法上的偏失。不少人提到课程思政就认为是在专业课课堂上讲政治课,现实中也的确出现了生搬硬套、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和形式,造成了非常不好的教育影响和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石油加工工程课程为例,开展工科类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深入挖掘蕴含在石油加工工程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把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德育目标相融合,将思政教育元素适当地引入到工科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以期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1 石油加工工程课程思政的途径

“石油加工工程”课程作为高校化工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性,与化工过程密切相关[3,4]。本课程涉及石油及石油产品的物理性质及化学组成,石油及其馏分物理化学性质的基本计算,石油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与其化学组成之间的关系,发动机燃料的使用规格和发展趋势,原油的评价方法和炼油厂的构成,石油蒸馏的原理及其工艺流程,石油蒸馏过程的工艺计算,石油的热加工过程以及石油化学加工的典型过程。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石油加工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运算技能以及工程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工程研究能力,并能解决石油加工工程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复杂工程问题[5,6]。“石油加工工程”中的每一部分教学都有自己的特点,针对不同特点展开了不同的教学方式。

1.1 把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融入思政教育

在“石油加工工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选择性地切入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感人事迹、突出贡献或杰出成就等,在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点产生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比如,在第一章绪论里讲到石油加工工程课程的发展概况以及对炼油工业的贡献时,我们会介绍被誉为“新中国石油战线的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

1.2 把抗挫能力和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

在“石油加工工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选择性地将工匠精神切入到教学中,在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点产生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比如,在第六章第三节原油蒸馏塔的操作特征里讲到求解精馏塔各点的操作温度时,会综合运用热平衡和相平衡两个工具和试差法。“石油加工工程”课程中有很多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关联式,比如,在第三章石油及油品的物理性质第二节密度、特性因数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里讲到石油馏分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经验公式,如“杨朝合-孙昱东”关联式时,可以介绍这些科学家具有的“工匠精神”和感人事迹。

1.3 把绿色发展和环保理念融入思政教育

在“石油加工工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选择性地将绿色发展和环保理念切入到教学中,在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点产生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培养生态环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7]。比如,在第四章第一节汽油里讲到清洁汽油时,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切入汽车尾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危害及治理的方式。人类历史发展至今,石油炼制工业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有危害人体健康、破坏自然环境、加剧资源枯竭的负面效应。通过课堂讨论帮助学生培养生态环保意识。比如,在第五章第一节炼油厂的构成里讲到三废处理系统时,考虑废水、废气、废渣的妥善处理,原料的循环利用和回收等等,都是为了把对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和蓝天白云,引导学生从更高的角度探寻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关系。

1.4 把循环利用和成本意识融入思政教育

循环利用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必由之路,也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有效方式。在“石油加工工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讲解第五章第一节炼油厂的构成中提及工厂中大量冷却用水的循环使用过程,有效拓展学生对资源循环利用的理解,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工业实际应用进行耦联。另外,在第六章石油蒸馏第一节蒸馏概述里介绍多级闪蒸最终演变成精馏时,讲明多级过程较为复杂,并且投资高、占地面积大、控制结点数极多,工程实现十分困难。因此,要提高回流闪蒸过程的技术经济性,必须对现有流程进行深度简化。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成本对于精馏顺利进行的重要性,又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对成本的关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成本意识。

1.5 把中国梦和抗击疫情精神意识融入思政教育

在“石油加工工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将中国梦和抗击疫情精神等内容融入到课堂讲授之中。在讲第八章第二节加氢过程的催化剂时,同时介绍柴油加氢裂化催化剂最新研究进展。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2019年“一号工程”——柴油加氢裂化催化剂成套技术工业试验传来捷报,柴油加氢裂化催化剂PHU-211专用分子筛完成工业生产,分子筛各项指标均满足技术要求,工业试验评议材料、装置开工指南等工作正在展开,催化剂工业生产即将全面启动。很多人不知道,中石化不仅是国内最大的油品商,同时还是国内年产近百万吨的最大医疗卫生用品材料供应商。倘若不是这场疫情,或许没有人会将中石化和生产口罩联系起来。非常时期,许多央企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跨界造口罩,连夜做设备,让人惊叹。如由于口罩原料熔喷布(熔喷布的原料为聚丙烯,是石化行业的产品之一)紧缺,中国石化硬核转产,子公司燕山石化半个月建了一座工厂。

在新型冠状病毒袭击全球的今天,中国抗击疫情的成绩有目共睹。抗击疫情的成绩是党中央、各级政府、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抗击疫情的过程体现了新时代的中国精神,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图谱。摘下口罩、身体健康,也是中国梦的一部分,这充分说明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代人来续写,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前行道路上必然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考验,但我们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2 结语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是走向一线生产工程师,在石油加工工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自豪感,是我们高校基层专业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义务。“课程思政” 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化、长期化的工作,课程建设任重而道远,本课程将立足办学定位、基于人才培养特色、针对学生思想特点,继续加强“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之路,立足营口,服务辽宁,面向行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忠诚的建设者。

猜你喜欢

石油加工思政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石油石化展会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奇妙的石油
思政课“需求侧”
复杂三维微细加工技术创新与研究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