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2023-01-02贠娟

中国设备工程 2022年6期
关键词:护坡坡面山体

贠娟

(山东省地矿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 济南 250014)

工程项目的建设必然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产生大量的破损山体边坡。受施工建设机械的扰动,山体结构的稳定性降低,会严重威胁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应当加强对破损山体结构防护工程的研究,促使项目的景观策划与破损边坡绿化和生态修复设计等工作顺利展开。

1 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施工技术分类

1.1 爬藤植物法

对于混凝土质与岩质或土质的坡面,同时边坡结构稳定,建议采取爬藤植物法的边坡绿化措施,可采用吸附攀爬能力强的爬藤植物。爬藤植物法有绿色覆盖均匀、不受山体边坡角度限制、景观季相变化丰富、维护成本低等优势特征,但也存在爬藤植物生长缓慢与对破损山体边坡无保护作用和无法达到即时绿化效果等不足。

1.2 叠袋法

叠袋法是集客土与种子直播和水土保持等原理为一体的修复形式。是指将装入土壤的袋子以阶梯状或面状叠放在边坡上,以起到固定的作用。袋内植被种子生长出来后,有绿化覆盖与保护坡面等功能,根据袋材质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生态袋叠袋法与植生袋叠袋法。叠袋法具有操作简单与施工方便和护坡作用发挥快及种子出苗率高等特征。生态袋的高分子聚丙烯材料,有不降解与耐腐蚀和抗紫外线及寿命长等特征,而植生袋受无纺布与尼龙网和植物种子及纸浆等构成材料的影响,存在寿命短等特征。生态袋叠袋法有工程扣、标准扣等内锁结构和辅助加筋格栅等土工材料,能够实现边坡各角度的建立,可永久性修复破损山体。植生袋叠袋法适用于稳定性与结构要求低和坡度低于45°的边坡,随着边坡坡度的增大,需采取防止植生袋滑落的措施。

1.3 植被砼护坡绿化法

先将铁丝网用锚杆或锚钉固定铺挂在岩石边坡上,再用特制的喷射机械将土壤与保水剂和植被砼添加剂及草种子等要素的混合物喷射到工程坡面,以形成10cm厚的人工基质。基质有稳定附着坡面与不龟裂及抗冲刷等优势。植被砼护坡绿化法有操作工艺简单与施工周期较短及防止水土流失等优点,但也存在对山体结构无保护作用与坡度较陡地方的水土流失严重及植物根系成长前期无法保证水土保持等方面的不足。除此之外,加强对植被的检查与养护管理,包括遮荫网与浇水及施肥和补种、病虫害防治等,可以达到理想的绿化效果。

1.4 格子梁客土绿化法

采取二次灌浆工艺的锚杆施工法,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格构梁,在钢筋混凝土格子梁间回填客土与种植植被,其具有施工方法简单等优势特征。种植基层的厚度大,利于保持水肥,使采用灌木或乔木进行生态护坡成为可能。但钢筋混凝土格子梁的自重大,反而会破坏山体稳定性,锚杆深入嵌入山体,受沉降作用影响,格子梁易出现变形的情况。此方式适用于低于60°坡角的岩石边坡,随着坡度增大,格构成型的难度随之增大,同时,该方法的工艺复杂且造价高,施工周期长。

1.5 多维生态护坡绿化法

该方法整合了绿化结构与挡墙结构。挡墙结构的空间网格体系,主要由柔性材料与刚性骨架组成,属于重心向后的稳定结构。绿化结构的种植空间,主要由绿植网片与连结筋组成,并填充种植土进行绿化。该方法有防止水土流失与保护山体边坡及混凝土作业量小和栽植花灌木后即时呈现景观效果等优点,同时,有造价成本高与坡度高度要求高及需山体底部预留足够结构空间等不足。

1.6 V型槽法

V型槽法是指在坡面上打入锚杆,在锚杆的外露部分上,通过现浇混凝土形成挡土板,将挡土板与原有坡面形成V型种植槽。在槽内填充种植土有机覆盖物,灌溉系统敷设后栽植植物。植物栽植的层次不同,在贴近原坡面一侧栽植爬藤植物,实现破面的绿化作用。在中间位置栽植花灌木,实现对坡面的遮挡。在贴近挡土板的一侧种植垂吊类植物,形成对V型槽下方坡面的绿化。有操作方便与绿化效果即时性强和边坡坡度要求低及V型槽间距可灵活调整等优势特征,但有无坡面防护作用与锚杆固定对坡面结构稳定性要求高等不足。

2 破损山体生态修复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 合理编制施工方案

在生态修复施工前,需展开实地考察,科学编制施工设计方案与制定治理技术路线,以达到理想的山体修复治理效果。方案制定不能主观随意,需加强对损毁山体破坏类型的了解,根据表土来源与回填土石方量和山体损毁面积等情况,合理确定植物种类与栽种数量和遮盖方式,明确施工时间与施工要求和工程概算,合理绘制项目位置图与项目生态修复规划图和项目施工设计图等。唯有做到科学规划与严谨设计及规范施工,才能确保破坏山体的修复治理质量。

2.2 把握技术路径

在落实山体修复治理的技术路径上,通常施行营造经济林结合生态林、绿化美化结合景观造园、绿化覆盖结合工程护坡、还土工程结合生物工程等模式。根据损毁山体的类型与区位等情况,采取生物与土建等综合技术方法,将破损山体修复治理成经济效益与休闲观光和生态防护一体化的样板工程。损毁山体修复的设计施工,需严格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做到分类施策及因地制宜。注重损毁山体设计施工与土地整理和城镇化发展及工业区建设、建立矿山治理长效机制、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等方面的结合,实现治理项目效益价值的最大化。

2.3 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

首先,从预防控制措施入手分析。在山区工程建设中,为避免生产者无序地扩大建设面积,防止水土流失与泥石流等灾害,建议施行挡土墙与修建排水沟等水土保持工程。其次,从工程加固措施入手分析。山区项目工程在建设中,出现塌陷地与山体断面等情况,需采取护坡工程措施,如网格固土护坡与土石填埋或砌墙护坡等,确保山体结构的稳定性,夯实生物工程施行的保障基础。最后,从土壤修复措施入手分析。对于地表土壤损失后无法进行树木栽种的情况,建议采取填加基土与客土和回填表土等措施,使林地土壤的理化性状尽快恢复。

2.4 立体多样化设计

对破损山体的生态修复治理中,需根据经济实力与山体损毁的面积和区位及形状等情况,统筹施行景观化与效益化和绿化美化等设计模式,通过因地制宜与景绿结合等原则,实现生态修复项目与城乡绿化美化及植物造林的有机整合,将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建设成为绿化美化的精品工程,并迎合国家推崇的节俭与环保和求实等政策号召,展开立体多样化的设计施工。

2.5 明确施工与管护责任主体

首先,明确业主的治理主体责任。利用行政与经济等手段,要求破损山体生态修复严格按照设计施工,避免出现走过场与返工等问题。在项目施工前,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施工人员对施工规范与技术标准的学习和研究,促使其能够掌握工程设计意图,提高施工计划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围绕施工计划准备全面的技术文件,利用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在正式施工前,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对无问题的技术资料进行印章,避免用错图纸等材料,对施工技术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其次,明确当地政府及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对修复工程施行全程监管,更利于确保施工质量持续改进。因此,需明确落实责任单位与责任人,通过事前与事中及事后的全程审计和监管,确保项目工程严格按照设计施工,以达到理想的修复治理效果。围绕工艺文件规定,对关键的施工流程与环节加强监视,严格执行准则,并加强对质量检查的监督与控制。加大对施工项目的检测与检验力度,规范落实质量检查三级复核制度,监理工程师严格落实核查工作。最后,明确林地所有人的监督管理责任,修复方案的编制,需征得林地所有人的意见,建立林地所有权人与政府部门及业主的多方制约和监督的责任机制。

3 结语

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施工技术的类型多样化,但修复治理措施的应用不能一蹴而就。破损山体的生态修复治理是系统性工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政策要求与项目区实际情况的把握,还需把控科学编制施工方案与技术路径和立体多样化设计及落实治理主体责任等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充分发挥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施工技术的优势特征和应用价值,以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加速自然景色的恢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猜你喜欢

护坡坡面山体
基于不同护坡形式的洞庭湖堤岸稳定性对比分析
深水坡面岩基础施工方法
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风景园林施工坡面绿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究
基于有机材料-三维植生毯技术的黄土边坡抗降雨侵蚀试验研究
对山体滑坡的成因分析与治理
山体别墅设计分析
Overview of Urban PM 2.5 Numerical Forecast Models in China
浅述混凝土护坡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