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PPPS教学模式在眼科实践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实施策略
2023-01-02曹燕娜易军晖高莉茉李文杰覃小丽
曹燕娜,易军晖,高莉茉,李文杰,覃小丽
(1.中南大学 湘雅三医院眼科,湖南 长沙 410013;2.中南大学 湘雅三医院教务部,湖南 长沙 410013)
1 当前眼科实践教学设计状况
当前眼科学实践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及规范化式的讲授、示范为主,学生主动参与率低,操作仍以模仿为主,被动学习效果差。在面临真实病例时,学生往往不知所措,教师不得不介入完成操作示范、讲解病例,再次进入“灌输式”教学,难以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学老师纷纷尝试各种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并不是某一种被其他学科教学认可的模式就能适合所有的学科,必须结合学科的特点,采取更适合眼科的临床教学模式。
2 BOPPPS的教学设计模式
BOPPPS教学模式以有效教学结构著称,强调学生参与和教学反馈的闭环.根据人的注意力特点,将教学进行模块化分解为六个环节:引入、教学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通过六个模块构成一个有效、完整的课堂环节。每个模块都为教学目标服务,强调师生参与式互动,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BOPPPS教学模式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构建了完整的教学过程和理论框架,形成了一个具有完整体系的闭环教学单元,更注重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1]。
BOPPPS模组整合了教学中各个环节,在各个环节中可以穿插使用根据课程所需的教学方式和工具,这使得教学设计变得轻松简单,基于此,BOPPPS教学模式在国内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成为高校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学习知识和实际能力的重要方式,对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BOPPPS教学模式在眼科实践教学中的设计及实施
围绕教师如何教?学生怎么学?我们将BOPPPS教学模式的六大教学模块与眼科临床实际特点相结合,完成教学设计应用于实践教学。
教学设计及其实施办法:
3.1 激发兴趣的导言引入
导言作为引领和铺垫,导入课程相关内容,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导言的设计,既要主题内容合适,也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并促其思考。导入部分在时间上控制在5 min左右,可以结合网络平台安排在课前完成,内容可以为相关的故事、临床案例等。可以将临床症状的知识点设计在案例中,也可用学习内容回溯引入法,温故知新并将知识点前后串联起来。如:播放欣赏爵士乐第一夫人Ella Fitzgerald的代表作,提问:这位“这个星球上最好的歌手”视力很不好,是什么原因让她视力逐渐下降呢?学生会查阅文献,了解到她患有糖尿病。提问: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视力不好呢?糖尿病会影响到眼哪些部位?要怎样才能帮助她?由此引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发学生主动查阅资料,完成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初步了解。
3.2 明确的学习目标
课前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学生的知识结构来制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包含“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完成?学完后达到什么标准?”等,不能笼统简单地表述为了解、熟悉和掌握,而是通过细化来使学生更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和掌握学习内容。如,学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学习目标为:完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病史采集,通过已学的眼科检查法完成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部检查,课堂上完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历汇报,小组讨论该疾病病因,分期,诊断与鉴别诊断,进一步诊疗措施。
整个课程设计都会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重复提出学习目标,反复确认学习目标,反思是否达到预期学习要求。
3.3 激发思考的前测
前测的目的是衔接导入、学习目标与参与式课程学习的重要过程,在明确学习目标后,前测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并帮助学生复习和检测学生对与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
前测设计可以是相关问题与疾病的案例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相结合,也可以是问题与临床病例结合。通过问题设计将不同知识点互相串联,引导学生做好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前测设计应注意短小精悍,简单明了,时间控制在3~5 min,最好以选择题或简短的问题方式进行。过于复杂的问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注意需要根据前测情况对后面开展的课程进行调整,如对学生普遍不能掌握的知识点,在参与式学习中加以引导,讨论,并总结,从而找出问题的关键,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见习实践课的核心在于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参与实践操作,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因此,课程的导入、明确目标以及前测内容可以酌情安排在课前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三个环节可以一气呵成。课前完成这三个环节,不仅留出更多的时间给课堂上面对面学习操作,开展讨论,还可以在进入课堂前预测到该学习环节学生的知识结构盲点,给接下来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提供依据。
3.4 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学习
参与式学习是 BOPPPS教学模式中的关键环节及核心内容。教学设计中,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来促进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显得非常重要。学习过程强调师生间的互动,以及同学间的互动,可以结合课程内容,灵活穿插应用多种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
如,课程可以从前测问题引导开始,如,对爵士夫人的眼睛诊治观点讨论开始,加入情景模拟和师生角色扮演,使用临床案例,然后进行操作实践、小组讨论、提出反思问题及结论汇报等,利用PBL,CBL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不断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有效参与,同时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穿插展示与课程切合的视频资源,创建过程性测试、抢答等活跃课堂,加强参与度。整个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其中的作用重点在于指导操作,引导思维,答疑解惑,评价总结。
3.5 以测评和总结建立评价考核体系
前测是激发学生学习思考并了解学生的课前知识结构,而后测阶段则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效以及是否达到学习目标,用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分析理解和掌握运用,是判断前期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
后测的形式可以根据课程要求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常用方式有小测试、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结果发言或者信息反馈表等来检测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后测的时间一般安排为5~8分钟,内容覆盖重点难点,对课程知识点进行全面检测及评估。
BOPPPS模式尤其重视课程的评估与反馈,以形成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在一个知识点或技能操作完毕后及时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促进教学过程的设计、改进和完善,以形成教学效果螺旋式上升的效应。
在执行评价反馈总结这系列环节中,困扰教师的问题多在于操作复杂费时费力,且反馈滞后。在我们的实践经验中,采用网络信息平台能高效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涌现了一些专门针对教学打造的网络平台,有较强的评价反馈系统,教师在课堂上发布的测试调查,在学生完成时,平台可以立即形成完整的统计分析,这种即时反馈能大大提高形成性评价的效率,能帮助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最快的判断并及时解决,同时也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调整学习策略;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反馈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进度等是否合理和满意,有助于教师更加详细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并逐步优化教学[2]。
4 基于网络平台的BOPPPS教学模式的应用
传统的BOPPPS教学模式需要完善六个环节形成闭环教学单元,完成一个完整闭环教学单元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更多的课时来完成。从既往探索性采用 BOPPPS教学模式教学的情况来看,结合了网络平台的BOPPPS教学模式更适合操作性强的眼科实践教学,不仅拓展了教学时间空间,增加了多种教学参与模式,让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同时也最大可能地增加了专科操作实践的时间。但建立一系列专科教学模块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教学设计,完善课程资源,值得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