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医科背景下翻转课堂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应用探讨

2023-01-02贺立彩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环节医学检验

贺立彩

(温州医科大学,浙江 温州 325035)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特别指出要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新医科提倡促进医学与理科和工科等其他多种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培养能够适应精准医学、转化医学和智能医学等新一代技术革命、能够运用交叉学科知识解决医学领域前沿问题的卓越医生和医学创新人才[1]。所以,探索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医科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医学教育领域的创新和改革至关重要。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等基本理论知识能力,能在各级医院检验科、血站和防疫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高级医学人才[2]。此外,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教材编制和修订周期较长,这就使得部分教材内容陈旧,难以跟上专业知识更新的速度,也会一定程度脱离临床实际应用,无法满足临床检验实践的需求[3]。

翻转课堂是一种主动性、探究性和互动性都很强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利用课堂上的时间专注于既定项目的学习,从而能够更好更深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虽然翻转课堂在医学类院校已开展较多,但翻转课堂在实际开展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优化方案使其不断完善。

1 课前环节准备要充分

翻转课堂开展的课前环节是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环节,在这个环节需要有充足的课程资源和开展多样化的自主学习方式。

(1)充足的课程资源。充足的课程资源是开展翻转课堂的必备条件。教材是课程学习的必备资料,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立足教材资源。除此之外,专业教师应广泛拓展其它学习资源,引入一些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反映学科前沿的教学内容相关学习资料。专业教师应充分利用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超星学习通平台等发布教学资料,这些资料包括教师录制的微课、PPT、专业相关网络资源等。微课视频尽量短小精悍,视频时长尽量控制在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以10分钟左右为宜;视频要针对特定知识点、针对性强、也要方便学生查找和回放;部分微课视频可以适当融入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提升学生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PPT则是在视频基础上对教学目标要求和知识点完整和全面地呈现,PPT格式可以多样化,如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方式让学生对相关内容形成清晰有逻辑的认识;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图文并茂,并且要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拓展。专业相关网络资源是学生拓展专业知识和结合最新研究进展的主要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在线图书馆资源、中国知网中文专业期刊论文数据库、pubmed生物医学类外文文献检索数据库和百度文库等,专业教师在课前应该向学生介绍这些资源的获得途径。此外,在课前准备环节专业教师应向学生传达医学检验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快的理念,教会学生文献检索的技能,使得他们能够随时随地查阅所需要的材料。

(2)多样化的自主学习方式。翻转课堂要在空间和时间上为学生提供弹性的学习环境。在课前学习过程中专业教师可以在多种教学平台(微信群和钉钉群)了解学生的课前学习和预习情况,并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制定个别辅导计划。此外,教师也应积极参与学生的课前学习过程,发布适当的学习资料、营造主动学习和乐于学习的氛围、鼓励并参与学生互动,答疑解惑,必要时进行深入讨论[4]。多样化的自主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使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和辩证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2 课中环节开展要高效

课中环节是学生对专业知识吸收内化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要保证小组分配合理并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引导作用。

(1)分组要合理。小组分配合理才能使课堂开展的学习和互动更为有效。翻转课堂要以学生分组学习和讨论为主,专业教师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优势互补”的原则,合理分配各学习小组成员。可以按4~6人一组,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组员的性格最好互补,优势学科与劣势学科也要结合,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和自愿报名的基础上从小组成员中遴选优秀成员为小组组长,保证整个学习过程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和讨论高效进行。

(2)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引导作用。翻转课堂要求教师的角色从讲师转变为导师,所以要高效开展翻转课堂教学,专业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5]。首先,专业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要求,科学合理地分解教学内容,这是翻转课堂有效开展的前提。教师应根据各专业课程体系特点认真思考分析后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并对各教学环节进行精心准备和设计。适宜讲授的内容可以直接利用视频开展教学,需要做更深入学习探究的内容应该引导学生开展广泛讨论。如一些指标的病理生理功能和生物化学机制可以利用视频教学,而一些病例实验室检查项目的选择和检验报告单的解读则适合在课堂上开展广泛讨论。在课堂上,专业授课教师要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分组学习讨论,相互提问和解答,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辩证思考并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意愿,互动形式要多样化,可以是生问生答、师问生答和生问师答等。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引导作用能够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欲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的理解和掌握更为深入。此外,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把个性化教育的理念引入课堂,根据学生层次不同因材施教,耐心帮助学困生建立自信心,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善于捕捉合适时机激励学生。

3 课后评价机制要多元化

课后环节是翻转课堂效果评价的关键环节。

(1)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要科学评价翻转课堂开展是否有效,是否促进了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提高了学生的辩证思考能力,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客观和全面的评价。可以统计学生课前线上视频资源学习的时长、注意讨论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考察提问环节学生对知识结构体系的理解程度和联系临床疾病检验的能力等,把多个项环节适当纳入评分体系,由师生共同商讨后制定评定细则和各指标所占的权重。

(2)检验评价指标的合理性。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是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效的有力保障。学习成效的多元评价机制初步创建之后还需在各课程体系实际的教学应用过程中对其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检测,对参与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问卷要合理设计题目,使其能够充分反映翻转课堂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环节存在的问题。专业教师需认真分析回收的问卷,找出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不合理的部分提出详细的改善方案。这样就能够在下一次的实施过程中对有问题的各环节及时改进,最终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多元评价机制。

综上,翻转课堂作为信息时代的创新课堂模式已在国内外不少医学院校专业课程中开展应用,总体上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环境更加富有弹性,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生辩证思考的能力。但翻转课堂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中开展时需结合各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教学相长,也需要专业教师在实际的应用中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才能使该课程模式不断完善。此外,翻转课堂需要结合不断更新的教育理念,融合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教育技术,这样才能够培养符合新医科背景需求,紧跟医学科技发展前沿,能熟练运用交叉学科知识解决医学检验实际问题、科研创新能力强的医学检验高级人才。

猜你喜欢

环节医学检验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医学的进步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医学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