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专创融合的环境微生物学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2023-01-02宋宁宁宗海英王芳丽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专创微生物学教学内容

宋宁宁,宗海英,王芳丽,柴 超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

0 引言

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强大引擎,和在“双创”背景下,许多高校纷纷开展双创改革教育课程[1-5]。《环境微生物学》是环境科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传统的课程教育模式创新性不强,灵活性不够,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6-7]。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环境微生物学课程,使学生系统了解微生物学方面的基础理论,掌握微生物在环境中所处地位、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在物质转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课程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自主性研究性学习[8]。基于专创融合,结合时代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从教学内容与资源、方法与设计和实施方案三个方面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和优化,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高素质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1 教学内容与资源

1.1 模块化教学体系

结合专创融合的特点,将环境微生物学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基础模块、提高模块、挑战模块,按照模块层次确定开设的教学内容,从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1.2 课程实践与双创内容

根据课程培养目标的具体知识和能力要求,开发相应的课程实验实践和创新创业项目,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学生双创活力。针对具体专业技能项目开发七个相应的课程实验实践和创新创业项目,包括竞争合作意识培养、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训练、团队信任能力训练、创新思维训练、创业素养训练、数字化营运能力训练等。

在学习中,进行创新思维训练,针对此项目开发“创新思维训练”这一双创能力训练项目,让学生通过讨论、演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微生物学理论素养,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专业技能的具体项目开发,满足岗位的技术技能要求服务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实现双创能力的提升。

2 教学设计与方法

2.1 台阶式实践教学体系

为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在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建设《环境微生物学》教学资源库,将教学课件、教学微课视频、实训任务指导书等资源,上传到课程主要使用的超星学习通线上学习平台,引入线上线下混合课堂教学,形成以资源为核心的混合学习交互活动,建立“课上实践+课后实训+课外延伸”的台阶式实践教学体系。

2.1.1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优势,将教学大纲、教案、PPT、动画视频、案例库、项目库、题库等教学资源上传,进行随堂测试以及课上互动,随时了解学生对内容的掌握情况,利用课前5min小测试,及时了解学生课后复习情况,在完成每一章的教学内容后进行章节测试,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掌握,促进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2.1.2 与实际案例实践相结合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和实际生产中的工程问题,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用反硫化和硫化过程来解释混凝土和铸铁排水管之所以会被腐蚀;利用亚硝化单胞菌和硝化细菌防治猪粪产生恶臭问题。同时聘请行业内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家、投资人或研发人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1.3 以赛促课

以课程竞赛为动力,引入实际生产工艺设计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微生物制品生产工艺设计,通过实际工艺设计和竞赛,进一步使学生具备利用单元操作解决实际工艺设计的能力。

2.2 评价方法

采用“4+1+N”考核方式,以评价学习成效获得情况。“4”主要针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进行的考核,包括超星学习通随堂测试、课前5min测试(平时)、章节测试(平时+期中)、期末考试。“1”主要以大作业的形式呈现,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提交综合课程实验实践报告。“N”针对课程模块,基于成果导向,属于选做内容,学生在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后,设计一个至少包含三个单元操作而实现的一个环境问题解决工艺,考核其解决复杂应用问题的能力。

3 专创融合课程教改实施方案

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将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与课程内容融合,构建专创融合教学项目库,通过校内专业实训室、创新创业工作室与校内学生实训基地等平台落实实践教学目标,专创融合课程教改实施方案。

在巩固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侧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训练以及职业素养的提高[9]。按照学院环境科学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以创新创业大赛优质项目构建实践课程项目资源库,融合校内实训室、师生创新工作室、驻校合作企业与学院孵化基地等平台,建立校内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沟通机制,提升学生多维能力,将人才培养目标对接项目实践,将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能力,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许多教育者的专创融合实践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专创融合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4 结语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环境微生物课程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通过构建台阶式实践教学体系,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理论与案例应用相结合,以赛促课,“4+1+N”考核方式,将创新创业项目与课程内容融合,构建专创融合教学项目库等以上方法,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自主性、研究性和创新性学习。从教学内容与资源、方法与设计和实施方案三个方面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和优化,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专创微生物学教学内容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课程与实践体系建设研究
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专创”融合式教育的实践探索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分析
微生物学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