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分析
——以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为例

2023-01-02舒盼盼赵朋程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任课老师原理线下

舒盼盼,赵朋程

(1.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1)

0 引言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主要开设在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大二或大三年级,是高等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专业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相关人才能力的培养水平。目前,高等院校的授课模式正朝着信息化、智能化、互联网化等非传统模式发展。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方式已经成为目前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工作的新常态。为了加强高校自身综合竞争力,诸多高校积极推进信息化平台、智能移动终端设备、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等教学辅助技术的发展,纷纷建立了“互联网+教学”模式。如何高效地借助“互联网+教学平台”增强授课模式的创新、提升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效果已经成为高校教学工作的重点[1]。

目前,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仍然是高等学校课程教学的常见模式。这种方式具有教学周期较短而学生学习效果明显的特点。然而,传统的线下教学偏重数据库的基础理论,内容较为单一且缺乏实际应用,因而不利于培养新工科背景下的创新型人才。线下教学知识点主要依赖于教科书,大大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传统的线下课堂场景是任课老师在讲台上进行大量的理论讲解,学生们在讲台下面被动地、甚至不假思索地听课。这种方式导致学生对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学习仅仅局限在理论方面,会做习题、应付期末考试,但是很难开展数据库的应用,达不到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贯通。

线上教学模式突破了学习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有效地提升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打破了传统的线下教学中信息传播单一性的现状,提高了任课老师的教学效率。然而,与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比较,线上教学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不足、缺乏课堂监督、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等问题,这可能导致线上授课效果得不到保障。

在笔者近年来混合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课程内容以及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的现状。通过对比混合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明确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缺点,以探索混合教学的实施效果和提升策略。最后,本文对如何提升混合教学效果提出了若干建议。

1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概述

1.1 课程内容的简述

针对高校培养工程应用和研究型人才的双向定位,并结合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制定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大概如下:(1)理解和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基于数理知识描述数据模型和构建数据库系统;(2)掌握操作关系的SQL语言,熟悉数据库编程的基本思想,能够设计有效的SQL程序代码,并可以实现代码的优化;(3)具备数据库设计工具的选择能力,可对一个小型应用系统的数据库进行分析、设计以及生成,初步掌握利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掌握数据库管理和维护技术,能够制订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解决方案[2]。

1.2 课程内容的制定

开设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专业主要是计算机专业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开展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课程教学时,依据不同专业的要求需要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数据库知识的需求相对全面,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应尽量覆盖上述的全部内容。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重点掌握数据库的应用,在授课内容上应主要涉及数据库的基本理论、数据库管理以及维护等内容。

1.3 课程的工程实践

根据数据库在各专业中掌握内容的情况,让学生自主研发一套简单的数据库系统,使得学生可以亲自体验数据库系统的开发,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贯通。例如,让学生基于数据库技术编制虚拟职工信息浏览界面,该程序能够基于windows系统安装和使用。在实践活动中,基于学生竞赛和实践项目夯实学习内容,突破以往的仅仅以书本为依据的授课内容,增加课程知识的创新性,从而实现课程学习能力培养与工程创新的融会贯通[3]。

1.4 课程的思政建设

通过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思政建设。新工科背景下专业建设的立足点之一就是立德树人。基于课程知识所涉及的先进事迹或教学文化,将代表性的科学家事例、科学修养、学术道德、社会责任等诸多元素引入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讲解中,恰当地开展课程的思政学习。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动计算机软件的国产化。在指导学生开发数据库系统时,推荐学生使用相关的国产软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讲解科学知识的同时,将爱国的教育文化引入课程讲解中,弥补以往教学缺乏思政学习的不足。

2 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

2.1 课前预习

上课前预习是混合教学工作的第一环节。预习的质量对课程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进行混合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可在上课前结合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知识点,在互联网上搜索并整理有价值或有趣味的资料内容。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大纲,将搜集的预习资料通过社交平台或学习软件分发给学生,并且布置相应的预习问题。同时,让学生将认为难懂的问题进行反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任课老师可以将短视频、文献资料、案例等诸多网络资源通过社交平台或学习软件等途径进行资料分发,介绍知识点,并对课程预习的反馈情况进行整理,以便在授课时可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提高课堂效率。

2.2 线上与线下混合模式的课堂教学

各个高校对于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教学课时都安排得非常紧凑。虽然课时安排的较少,但需要介绍的内容则较多。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很显然没法达到上述授课的要求,因此任课老师可通过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途径,高效地应用线下的课堂时间。任课老师依据学生的预习反馈情况,获悉关于学生学习知识点的薄弱环节。通过社交平台或学习软件等途径来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而在线下的课堂中重点对多数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充分体现出混合教学的高效性。

2.3 基于多样化的互动形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与传统的线下课堂相比,线上课堂教学由于受到网络带宽和授课时间的限制,很难做到全部人员的视频连线,所以任课老师没有办法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学生们则缺少线下课堂的仪式感,这对学生学习的专注力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开展小班教学,任课老师和学生具有更多交流和互动的机会,如此就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专注力和积极性。在线上课堂教学时,任课老师可以大力推动以问题为学习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学习平台上的提问、抢答、视频连线、打字互动、匿名探讨等多样化的互动模式加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专注度。通过平时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提高线上提问的积极性,真正实现有效的学生反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增加适当的指导,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探索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在课余时间或者课下,可增加与学习委员或其他学生的交流,以获得在线授课效果的反馈。这些反馈信息主要涉及对任课老师的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难以理解的问题等。通过这些反馈信息,任课老师可以较为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改进课堂教学的质量。

2.4 学习平台

任课老师可以根据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教学需求,合理地选择线上学习平台,如腾讯会议、雨课堂、超星等学习平台软件,充分发挥这些软件的价值。这些学习平台通常具有通知、作业、考试、讨论、统计、共享屏幕等多个功能。相对于传统的线下授课,在学习平台上教学更加灵活、有趣。

3 混合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3.1 传统教学的利弊

传统的线下教学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优势:(1)任课老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可以合理地对数据库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区分,提高课程内容的讲解效率;(2)从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出发,指导学生进行快速地学习课程内容,及时避免误区,尽量保障学生少走弯路;(3)能够实现固定时间段内丰富的课程内容的讲解,授课环节高效,以至于有较多的时间开展课程实践及应用;(4)由于任课老师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教学活动,所以任课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4]。然而,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也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不足:(1)学生被动地学习数据库知识,缺乏主观的思考,并且不能感受数据库理论知识点的未知和挑战;(2)由于学生缺乏自我探索、思考答案的环节,如此不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传统的线下教学过度地依赖教科书,知识面狭隘,根本无法基于开课专业的特点以及借助互联网资源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5]。

3.2 混合教学的利弊

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1)应用情景或问题导入方式,从事物发展的过程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学习;(2)基于开放式提问的方式,恰当地布置有趣甚至稀奇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着力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3)大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与任课老师实现良好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自主探索能力;(4)可实现学生在零散的时间段内学习,打破传统的线下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扩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有效实现了碎片化的学习;(5)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通过利用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实现数据库理论知识与时代工程应用的接轨,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6]。然而,混合教学的劣势也是很明显的,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在进行线上授课时,由于缺乏任课老师对学生学习的监督,部分学生自我管控能力差、开小差,以至于不能高质量地进行课上学习和完成小组课程学习报告;(2)由于网络带宽和课堂时间的限制,线上授课时任课老师和学生们的互动不充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混合教学的效果;(3)由于部分学校缺乏系统的软硬件设备,这给混合教学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6]。

3.3 两种教学模式的对比

通过对上述两种教学模式的比较可知,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传统授课与混合模式各有利弊。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合普通的理论知识学习,然而无法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线上与线下混合模式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精力和把控水平、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校的软硬件设备均具有较高的要求。只有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高效的教学环节以及信息化教育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大大提高混合教学的质量。

4 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的若干建议

鉴于开设专业的差异,导致对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要求会有很大的区别,因此讲课的侧重点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指导学生自主搜集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增强对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认知,从而提升任课老师的课堂效率以及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为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考核需求,调整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的评估方法,进而达到评价与学习过程的有机结合。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是一门工程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应当适度增加实验教学环节,进而强化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贯通。随着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深入,可以让学生自发提出问题并组建学习小组进行探讨,这是锻炼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方法。在开展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积极性和专注度。开展小班教学,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机会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有效策略。将先进的事迹或教学文化融入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讲解中,适当地开展课程的思政学习。

5 总结

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课程内容,并指出授课内容的知识点应该取决于开设专业的需求。其次,介绍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特点。通过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混合教学模式可发现,两种教学模式均具有利弊。值得强调的是,线上与线下混合授课方式具有灵活性和一定的先进性,更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最后,本文对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提出了包括加强思政建设在内的若干建议,以提升混合教学模式的效果。

猜你喜欢

任课老师原理线下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策略与实践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
任课老师参与班级管理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