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中医药院校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构建

2023-01-02秦小玲陈世艺韦俞伽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辨析三位一体医学

秦小玲,李 海*,罗 丹,陈世艺,韦俞伽,甘 丽

(广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200)

目前,大数据及信息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据处理及分析能力逐渐成为医学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对中医药院校而言,培养具有数据综合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是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医学统计学系统地讲述了医学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以及推断结论的内容,作为培养医学生驾驭数据的重要课程,在医学本科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传统医学统计学教学模式的不足逐渐凸显,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脱节给教师和学生均带来了困扰,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分析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教学对象上,不同学生的数学基础、逻辑思维能力存在差异,尤其是文科生在高中教育阶段所受到的逻辑思维培养相对欠缺;第二,在课程设置上,国内大多数中医药院校将医学统计学设置为限制选修课,且课时被一再压缩而导致授课时长不足,这就可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重视度不够;第三,在学科特征上,医学统计学课程知识点繁杂、概念抽象,学生短时间内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确有一定难度;第四,在教学模式上,传统教学模式单一,仍以“满堂灌”形式为主,缺乏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五,在教学内容上,教材案例泛化,内容稍显陈旧,案例缺少时效性,出现教学内容与时代背景脱节的现象;第六,在教学过程中,目前多数中医药院校现有医学统计学课程未能突出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

近年来,针对上述问题,为了帮助医学生学好医学统计学课程,广大的统计学教师从教育教学方法着手,进行了大量探讨、改革与创新。例如李晨等[1]采用模块化教学法,通过提供选择性知识模块提高学生对医学统计学课程的积极认知;韩梅等[2]利用案例教学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马晓梅等[3]通过项目分层教学法将“教与学”融为一体,引导学生根据层次差异寻找适合自己学习方式。这些新引入的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效果,医学生能按部就班地解决一些相对简单的、典型的实例,一旦遇到稍微复杂的、非典型的问题,学生则难以挖掘问题的本质而束手无策。因此,如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突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增强其对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仍是当前统计学教师所面临的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1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是在模块化教学、辨析式教学以及多维互动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上进行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模式将三者的特征进一步融合,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模块化教学模式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由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一种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教学模式[4]。这一模式是依据程序模块化的构想和原则来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以既定培养目标作为指导,将教学内容按照一定规则或标准细化分解成多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各个模块之间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合并重组。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界将其引入并应用于理工、文史、经管、医学等教育领域。一些学者在统计学大类的教学研究中也实行了模块化教学的探究,并获得了有益成效,该模式教学实践的学术影响力与日俱增[5]。模块化教学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学时设置选择部分模块进行组合,更合理地安排教学实践,另外,模块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繁杂的知识点结构化,形成清晰的框架,更有利于学生记忆和掌握。

辨析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案例辨析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一种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于一身的教学方式[6]。辨析式教学模式的关键是依托典型实例,其实施的基本程序为:首先,教师从公开发表的论著或期刊出发,结合已学知识点选取正面或错误实例,还原问题原型,构建正面或逆向的辨析案例;然后,在课堂上呈现案例,让学生经过自主思考、相互交流后开展辨析活动;最后由教师对辨析过程及内容进行归纳、总结[7]。可见,逆向辨析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对概念的理解更准确,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全面,进一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多维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作为基础,优化组合各种相关的教学要素,建立起教师间、师生间、学生间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式、多主体的和谐互动,促使师生间产生思想共鸣、教学共振,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一种教学模式[8]。该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落实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和谐理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强化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维交互,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构建

2.1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课前准备

2.1.1 教学内容的模块划分

教师相互交流讨论,基于医学统计学第7版教材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三大部分(共14个小模块):理论知识模块(包括学科认知、资料整理及描述、统计推断、实验设计)、技能实操模块(SPSS基本操作、SPSS进行资料整理及描述、SPSS进行统计图表、SPSS进行t检验、SPSS进行方差分析、SPSS进行卡方检验、SPSS进行秩和检验、SPSS进行相关回归)、综合应用模块(正面案例、逆向案例辨析),其中正面和逆向案例可灵活融入理论知识或技能实操两个部分中。教师可结合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以及学时安排选择适合的模块组合构成完整的教学内容,后续进行教学实践。

2.1.2 辨析案例的构建

为了唤起中医药院校医学生的共鸣,案例不仅要包含临床相关案例,更应涵盖能体现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的实例。以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的论文或科研实验研究作为案例的素材来源,结合授课内容,寻找典型案例。选择辨析案例时可根据经验有所侧重,重点关注率、构成比的使用、t检验、方差分析2检验、非参数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教师针对收集的素材进行专题讨论,甄别出适用于医学统计学教学的正面或逆向案例,进一步提炼出核心内容(如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等)作为辨析背景,同时设置启发式问题(如资料类型、设计类型、应用条件等)帮助把握辨析方向,最终构建辨析案例库以方便后续教学实践中使用。

2.1.3 教师之间的互动

在教学准备阶段,互动形式以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为主,无论是教学模块的划分还是辨析案例的构建都离不开教师们的合作交流。模块的合理划分需要教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结合学生的学情特征,方能起到简化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辨析案例的构建要求与各模块知识紧密联系,正反面案例反映的问题是否准确、全面,仍然需要教师们的反复推敲,反复讨论。因此,教师之间的讨论务必充分、交流务必透彻,这样才能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当然,在这个阶段,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基本学情,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模块的组合从而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做出相应调整。

2.2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

2.2.1 模块化讲解理论,正向案例引入

首先,教师按照事先划分好的知识模块进行理论授课,对章节的知识点展开讲解,过程中需要注意弱化公式推导、计算等复杂过程,把重点放在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条件、选择依据、分析结果及推断结论的正确表述等方面。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课程内容,可结合正向案例,以提问的形式层层递进,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从实际问题出发,从而理清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选择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

2.2.2 实操技能培养,逆向案例巩固

根据实操模块的具体内容安排适宜的正向案例,进行SPSS软件操作之前,回顾理论知识,并通过提问、互动的形式对案例进行剖析,确定可能的统计分析方法。然后借助案例的详细数据,由教师示范具体SPSS软件操作过程,并强调结果的正确读取。接下来,学生进入实操阶段,教师展示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完成分析及软件操作。若遇容易误用的知识模块,则增加逆向案例进行辨析,教师适时地导入逆向案例,交代案例事件的背景或情境,提出关键问题。之后,学生根据案例及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后分组展开讨论、辨析,从而提出解决方案。最后,教师对辨析思路及解决方案进行评价、总结。

2.2.3 生生、师生互动

在教学实践的阶段,以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理论模块讲解时,可通过即问即答、实例研讨、习题考核的形式增进师生间的互动,引发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且案例的分析和问题的解决,更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案例辨析及SPSS软件实操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实操能力,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思想碰撞,也更好的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2.3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总结

“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课堂表现及其反馈意见,进一步改进并完善教学方案及案例库资源等。首先,教师对知识模块划分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调整和完善;其次,根据案例辨析的情况和学生反馈,教师对正、逆向案例进行改进,以完善案例的核心要素、启发性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内容,继而形成贴近中医药院校医学生科研日常的辨析实例;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书籍、文献的形式进行查漏补缺,建立完整的知识架构,形成系统的统计思维,最终做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3 讨论

3.1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优势

将模块化教学、辨析式教学以及多维互动式教学融合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统计学的教学实践,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和缺陷。对医学生而言,“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能结构化、模块化教学内容,是一个简单化、条理化理论知识的过程,能帮助学生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学习要点;案例辨析过程也是学生查漏补缺的有效途径,能够帮助其完善自身知识架构,提高医学生实践意识及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而采用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落实其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质量。对教师而言,“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实施的整个过程,教师之间进行充分交流和深入探讨,这助力了教师向专业化、职业化、技能化方向的快速成长,尤其是对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专业素质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总而言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在医学统计学的教与学过程中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对中医药院校医学统计学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中医药人才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3.2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构建的挑战

第一,在备课阶段,教师需要完成大量工作,特别是辨析案例的甄别,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对正反面案例足够敏感,才能顺利完成案例的构建;第二,课堂教学阶段是师生、生生之间频繁互动的阶段,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既要有自主的思考又要有团队的合作;最后,教师则需要具备较强课的堂把控能力,能在辨析偏离主题时及时调控讨论方向,避免出现“跑题”现象。由此可见,“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教学的实施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同频共振,共同努力才能攻克难关。

猜你喜欢

辨析三位一体医学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医学的进步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
“征、伐、侵、袭、讨、攻”辨析
“assess”和“evaluate”辨析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