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食疗药膳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改革

2023-01-02李秀娟陈少珍郑姗姗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药膳食疗教学质量

李秀娟,陈少珍,何 冰,梁 艳,郑姗姗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3)

《食疗药膳技术》课程是在辩证配膳理论指导下,以营养观、食药一体营养观、全面膳食与审因用膳相结合营养观为依据,用药物、食物和制作料三者精制有药物功效用的特殊食品的“理实一体化”课程[1]。传统的药膳技艺以线下面授课程理论、实践操作烹饪为主,然而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进步,在学习食疗药膳技术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应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需求,打造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充分保证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基础上,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实践素养[2]。

本文就当前食疗药膳课程传统技艺授课期间,以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及教学现状反思为导向,深入分析和研究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与教学手段,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的策略措施,期望能够在有效保证课程教学质量效果的同时提升食疗药膳课程的教学效率与课程教学效果,培养更多具有学术能力与专业技艺的高素质学科人才。

1 食疗药膳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1.1 食疗药膳技术教学创新与改革的意义

食疗药膳课程是研究食物与健康、医学与药膳学关系的重要课程,对学生中医药基础理论有较高的要求。在课程教学期间,通过改革与创新,引导学生研究事物药材的性能功效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通过知识的巩固形成一个实际的概念,进而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丰富课程教学策略,充分利用网络等信息化资源,强化信息教学模式,如播放药膳制作过程视频或药膳成品精美图片,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新鲜的学习体验,多种感官体验可加强学生对食疗药膳学习的内驱力,塑造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环境。

丰富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打造出更为现代化的教育模式与课堂教学体系,也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自主上进意识观念的形成与进步,是适应时代发展变革的高效性教学策略措施,与“以学生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食疗药膳课程相呼应,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全方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能力[3],为行业和社会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1.2 信息化教学模式存在的优势

开展信息化课程教学,可以有效弥补药膳传统教学授课期间药材、食材、烹饪用具不足等教学短板和教学时间有限等具体问题。教师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和创新课程教学策略方法,现代技术手段尤其是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使得课堂来源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和课本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来源,从而通过多方面的教育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自身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探索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与学生互动交流与教学引导的机会,也能够节省课程实践教学时间,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和了解食疗药膳的实效作用与价值。

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料,有助于开拓学生的知识阅历,促进形成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的学习模式,为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开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实践研究中进一步掌握理解和熟悉运用食疗药膳的相关知识和内容。

2 食疗药膳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反思

相较于其他专业课程,食疗药膳技术课程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强,记忆力良好,能够在教师讲授中医药理论与药膳特点等知识后,依靠记忆很快熟悉掌握课程理论知识。然而,食疗药膳技术是“理实一体化”课程,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烹饪基础和经验,如此学生在实际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困难。通过面授讲述药膳的制作方法,包括烹饪过程烹饪技艺注意事项等,学生很难理解把握烹饪的实际操作。因此,对于学生们药膳制作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需要多方面考虑和研究,探寻出合适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帮助学生们全面掌握药膳的制作方式与技巧,避免由于实践操作能力不足等问题情况,影响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水平的全面发展与进步[4]。

食疗药膳技术课程信息化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的引进,与药膳传统技艺面授讲述授课方式存在较大差异。传统的授课通过老师口头描述和讲解,学生理解起来会相对抽象难懂,而信息化技术改革后,不仅可以为学生直接展示不同食疗药膳的制作过程和制作方法,甚至有精美的药膳成品图,通过不同的感官体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甚至体会到食疗药膳的魅力,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和兴趣。食疗药膳技术课程结合教学资源进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改革,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体验与课程感受中体会到食疗药膳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作用价值,促使学生在不断掌握食疗药膳技术扎实理论知识与实践综合能力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专业技能与创新思维学习能力。

3 食疗药膳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改革

3.1 明确教学目标,强化教育改革

食疗药膳技术课程教学期间,应以学生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成长与发展需求。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更强调以人为本的素质教学理念与任务目标,强化对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打造适应现代化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课堂。做好对信息化技术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能够在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促使学生食疗药膳课程中理论知识基础与实践操作能力素养的全面提升[5]。

首先,根据教材做好教学设计,结合信息化教学模式规划好课程教学策略与具体教学方案,科学合理的设计课程教学方式与课堂结构体系,保证信息化教学模式有效发挥。同时可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与活动,完善课程教学手段与方法,营造良好的课程教学环境与学习氛围,可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保证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发挥[6]。

其次,总结现有的教学问题,对教学期间的教学方式不足和学生存在的问题情况进行针对性处理。比如:当前课程教学效果不好,教师可以优先反思自身存在的教学问题和不足。是否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得不到位导致课程教学质量低?或是学生长期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安排,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与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好?但是,过于依赖信息化教学技术,忽略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想法,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应用之间的联系,也会造成学习积极性不足等问题。另外,对于学生们本身存在的个性化差异情况与问题,教师也需要集中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一些阶段式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有效建立学生们的学习信念感与学习自信心。

最后,食疗药膳技术课程应强化对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做好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保持课程教学现代化与信息化效果,让学生们体会到食疗药膳课程学习的乐趣,进而更加积极主动配合教师,完成课程学习任务。例如:通过搜集网络资源或者直接拍摄现实素材,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不同药膳的制作方式与注意事项;也可以借助慕课、智慧树等网络平台,直接以网络教学形式,为学生图文并茂地讲解《食疗药膳技术》课本中的各种药膳制作方式,增加学生的感官感受,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食疗药膳的乐趣。对于学生们学习成果的检验,可以借助课堂派、雨课堂等平台直接利用网上直播或者视频录制的方式,进行统一的评价和考核,全方位保证和锻炼学生们的药膳制作以及对食疗药膳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在此期间,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与困难,教师也可以直接通过平台进行解惑,帮助学生们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减少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效果的损耗。

3.2 创新教学设计,应用信息技术

食疗药膳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可以通过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教学手段的创新来实现。多媒体教学技术是常见的教学手段,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根据多媒体课件,直接了解到不同食疗药膳的制作过程,包括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和药膳操作食物烹调方式等注意事项。丰富的教学素材与课件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丰富学生们的见识视野,降低教学工具及用具的损耗。但是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学生和教师都会形成固定刻板模式,导致主动探索实践的意识缺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7]。因此,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结合学生互动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引导式课程很有必要,丰富的教学设计,有趣的教学安排,合理的上课节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内容。讲授与图片视频等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直观了解到食疗药膳的制作流程与烹调技艺,更充分的掌握不同食疗药膳的药用和实用价值。

比如:选择一些简单的食材和药膳食谱,让学生们观看视频,根据视频内容分小组研究探讨药膳的制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分析出正确的药膳烹调方案,并按方案进行实践操作烹饪。存在疑惑或者争议的地方,可以采用小组分析和研究的方法,共同探究视频中存在的操作问题和不足。也可以向教师请教,一起到实训室动手操作,配合完成相关药膳,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和总结,共同分析和探寻出合适的药膳制作方式及注意要点。通过多媒体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及药膳技艺的掌握程度。

3.3 丰富教学手段,强化素质教育

食疗药膳技术课程的教学创新与改革,尤其是对学生创新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首先,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与活动,调动和激发学生们在食疗药膳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完成课程学习任务,能够有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比如:驱动式教学策略与手段,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适合当前学生的学习成长需求。根据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派、雨课堂等平台向学生们展示多媒体课件、微课等教学资源,提醒学生课前预习和了解课程知识重点,同时发布学习任务和课堂可能会参与的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们的自主上进意识,甚至可以激发学生主动积累或实践课程知识内容的行动,锻炼和提升了学生们的实践探索能力,养成学生们良好的课前预习与实践探索意识。

其次,多种方式的交流互动,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学习发展需求,灵活调整食疗药膳课程教学策略与手段。增加与学生们的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想法,让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学生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给予肯定的赞扬,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上进意识与学习积极性,也能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比如,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课堂派、雨课堂、腾讯课堂等平台,可以让学生发表弹幕说出自己想法,也可以让学生匿名留言通过文字表达自身学习情况,给性格内向或者不善于语言表达的同学一种新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说出自身的需求,甚至可以开展网上话题讨论,自由发表意见和建议等。线上线下不同的方式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师生关系,有利于更好地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最后,丰富课程教学评价方式,有助于奠定学生们良好的学习思维观念与上进意识。相较于课程教学活动与内容上的创新与改革,课程教学评价上的创新与互动交流,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进而更加积极努力地学习和完成实践学习任务。比如:教师不强制要求学生选择某种药膳,只对于学生具体实践操作方面进行精细化的点评。如“冬季养生”的课题学习过程中,一部分学生会因为“韭菜炒虾仁”操作相对简单,进而积极主动地选择制作这道药膳,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会选择相对复杂的“当归生姜羊肉汤”。两种药膳的选择不同,制作方法亦有很大差别,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信息化手段包括拍照片、录视频等方式进行记录,从食材药材原材料到制作过程,包括烹饪技艺和注意事项等,到成品进行记录总结。让学生小组直接相互观看进行点评,通过自省与提出问题等方式,分析当前药膳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情况再进行统一性的总结,甚至可以直接现场展示,或者为学生们展示教师自己录制的成品,帮助学生们更加清晰明了的发现和总结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与互动交流形式,调动学生们的探索积极性,让学生们体会到自己学习能力与实践操作水平的不断成长与进步。

4 结语

综上,食疗药膳技术课程,强化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能够给予学生们丰富的课程学习体验与感受,还能够有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现代化教育发展时期,学生的专业核心素养与实践综合能力是重要的培养教育目标,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以学生为主体,进一步发挥信息化技术教学的优势以加强教学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引导学生们构建扎实稳固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能力,促使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成长与进步,培养出更多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和需要的专业型人才。

猜你喜欢

药膳食疗教学质量
可缓解干咳的两款药膳
能让你越喝越瘦的药膳方
湿气不可怕,药膳起居健康行
消化不良 食疗帮忙
耳鸣的中医治疗与食疗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改善消化不良的两款药膳
食疗助你远离感冒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