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多维度评价体系研究
——以河南科技大学为例

2023-01-02刘丽娜刘刚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多维度指标体系权重

刘丽娜,刘刚田

(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1 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形成、作用与重要性概述

本科教育是构成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是各大高校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落脚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从1985年的《教育体制改革决定》到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升教学质量的要求明确贯穿改革始终。再到2016年的《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特别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国家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提高质量、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对提升教学质量而言,建立完善全面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其重要的一环。质量评价是否客观、直接影响质量保障体系中其他环节的反馈信息输入,进而影响到判断和下一步采取的措施。因此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本科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是国内外高等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2 目前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虽然本科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并逐渐完善。但是本科高校中某些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河南科技大学设计学专业为例,仍存在以下问题:(1)评价体系中,通常以专业或教师为中心,第三方评价权威性不够,“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体现不够。(2)教学资源多指学校和教师直接给予的教育资源,如:教学设计、学习产出。对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学习氛围以及学情关注不足。(3)师生的评价主要指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标准的动态评价,未将课程嵌入式评价、表现性评价等评价方式纳入其中。

因此迫切需要重新构建适用于设计学本科专业多维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首先以本科生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目标的达成度作为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以产出导向教育理念(OBE)的核心要义为价值引领,借鉴全面质量管理和戴明环理论,全面构建设计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并从“目标保障、资源与过程保障、产出质量保障、持续改进”四个方面探究其运行机制,以期对现有的设计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行优化,再对其进行评价。

具体的解决方案包括:

2.1 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运用戴明环理论、采取德尔菲法,制定多维度设计学专业教育质量总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咨询省设计学专业教指委专家委员,国内不同高校学者、专家,行业专家意见建议,对方案进一步完善。首先形成总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再根据不同维度评价重点的不同,分别构建六个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一级、二级指标,以及二级指标的观测点,最终形成多维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成果。

2.2 多维度评价的综合评价的合成

多维度评价系统由六个维度各自采取一套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六个评价结果综合成总的评价结果,先采取德尔菲法确定每个维度评价值的权重,再采用AHP层次分析法计算,最后两者对比分析确定。

2.3 各维度所占权重的确定

各维度所占权重确定采取方法包括:

(1)基本原则:从整体指标体系中筛选适合某一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专家咨询分别独立对评价指标负权重,再经过多轮研讨,再由专家独立评价指标负权重值,最后对专家权重分配值进行算数平均。

(2)采用统计数学方法:AHP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是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设计学专业中多维度本科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在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时,采用层次分析法。同时将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权重与采用德尔菲法得到的指标权重进行对比。

采用AHP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计算指标权重。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综合构造各层指标的对比矩阵,求解对比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进而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用以判定所求权重的可行性。

3 本研究的特色之处与具体实施情况

本研究中采用的多维度质量评价首先分清各自评价的立足点,在此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不同维度的评价指标视角不同,各有侧重,相互关联,也有重合,评价更能反映各自关注的核心问题,特别是对于不同类别高校中不同专业本科生培养的目标定位与特色。弥补过去评价指标体系视角较为单一的“一刀切”问题。采用多维度构建设计学本科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方式与方法,而且引入学生自身的主体评价,解决了评价主体、客体关系不清带来的评价界限、内容混沌不清的难题。

同时,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河南科技大学设计学专业2022届、2023届毕业生作为样本,进行试验研究,从评估指标体系以及学院自评评价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从实践中验证该评价体系的科学性,进一步完善多维评价体系。

河南科技大学在省内高校中开展设计学本科专业较早,招生规模较大,设计学专业本科生约1400余人,生源充足,为多维度教学质量评价提供了宽广的生源平台。其次,校企深度合作实践,更加丰富的评价因素纳入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中,不断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实践,从用人企业的维度加强其对学校教学质量体系的评价与反馈,力求完善高校办学定位相适应的融合方式、进一步建立开放式培养体系。

尽管如此,该研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多不利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设计学专业属于多元交叉型学科,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文化、逻辑思维等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但是河南科技大学属于地方高校,生源结构相对单一,学生的专业能力存在一定先天不足,对于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全方位运行而言存在一定不利因素。

(2)设计学专业下面还分为更多的专业方向,不同专业方向在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上差异性较大,尽管教学改革质量评价体系是多维度构建的,但是在评价标准以及权重设置方面仍存在一定缺失。

(3)设计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式以实操为主,但受公共卫生事件等因素影响,经济不景气,实操型就业岗位数量减少,将会对毕业生就业率产生一定影响,将会能影响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某些指标,从而影响评价体系的整体性与客观性。

为了尽可能地克服以上不利因素,需要在构建多维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对教学过程进行相应地改革,使其能够达到多维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要求,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教学改革,使得多维评价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标,使高校减少行政干扰和压力,专注于人才培养;使学生作为评价主体主动参与到学校的培养体系中来,以达到互惠共赢的目的。

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而且通过实践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于政府研判我校设计学专业教育的宏观决策,政府职能的转变,对于高校的管理模式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也为教育主管部门在设计学专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面提供有益的探索和经验。

其次,充分利用多维度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种渠道的教学资源。在时间、空间、内容三个维度上对现有设计学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完善多种授课形式、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同时,选择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法。教学评价应以促进学习为目的,合理使用评价结果,能够及时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贯彻“学有所评、以评促学、评学相长”的教学理念。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设计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水平仍较为有限。尤其是地方本科高校的设计学专业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和所处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其教学质量的提升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统筹构建设计学专业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成为深化设计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着力点。本研究在建立起适用于设计学专业本科多维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框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客观分析,进而建立各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再综合成多维评价体系,从而解决设计学专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切实提高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多维度指标体系权重
权重常思“浮名轻”
“多维度评改”方法初探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基于公约式权重的截短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层次分析法权重的计算:基于Lingo的数学模型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