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构建劳动教育实践体系的路径探索

2023-01-02李建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劳动课程

李建涛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济宁 273165)

劳动观念不仅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发展的重要理念。在社会教育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的时代,劳动教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劳动教育对于创造和发展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从学术向应用和技能演进,大学生作为一个更高层次的人才群体,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工作理念和技能息息相关。为进一步强调教育价值和培养技能,地方高校应着力贯彻新时代注重劳动教育项目体系的建设。所以,不仅是高校还有全社会都必须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帮大学生们树立良好的劳动观念、培养良好劳动习惯、提高劳动综合技能。

1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

1.1 深化劳动教育的认识

对于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而言,劳动教育是助推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手段以及重要内容。并且,地方本科师范院校需要结合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发展特点,确定劳动教育的范围并选取适当的劳动形式。简而言之,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劳动教育,即根据国家教育的总体目标,结合地方教育发展和院校培养模式,凭借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的实践课程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1]由此可见,劳动教育必将成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中之重,也将成为学校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素养,以及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1.2 强化劳动教育的过程

新时代背景下,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培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高度契合、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不仅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最终目标,也是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必须坚守的最重要底线,要将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落实到学校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贯彻于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个体系中。[2]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意义上,劳动教育是一种增强学生技术技能培养、创造社会价值的身心体验活动,是应用型大学生的未来事业发展的立足之本。因此,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保障课时充足。引导学生形成社会主义劳动观,有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知和精神,增进对劳动者的尊重与感情。高校肩负着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任,而劳动教育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多途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以致用让教学成果真正实现与社会接轨。

1.3 提升劳动教育的价值

培养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重要的目标,劳动过程既能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又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让他们热爱劳动,懂得如何劳动。新的社会发展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生产力发展,劳动的具体形式自然而然会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劳动既是人类生存之基,也是人类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劳动教育现在已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劳动教育提升学生素质教育的水平,让学生从思想方面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新时代高等教育的要求已经不仅局限于德智体美劳选择性的发展,而是要提升劳动教育的价值,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教育水平。

2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存在思想认识偏差

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地和社会舆论环境的推动,高校劳动教育虽然逐渐落到实处,但相对专业教育而言依旧式微。全社会对劳动教育的战略意义尚未达成共识,一部分人依然将其狭隘理解为劳动技能教育,将劳动等同于脏、累,轻视劳动教育蕴藏的育人价值,没有认识到劳动对人、对托起中国梦的基础性作用。[3]在以成绩分数为导向的升学模式中,智育占据绝对地位,劳动教育则是软指标,没有相应的考核机制,在家庭教育中也通常被淡化。劳动教育不受到重视,部分学生将劳动看成一种负担,由此导致学生的劳动意识淡薄,甚至对体力劳动存在偏见,没有正确看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紧密结合的特性。这些思想认识偏差,其根源在于没有正确认识劳动的本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劳动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中的作用。

2.2 劳动价值取向趋于功利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的组织形式和利益分配关系日益多样,与世界交往更加密切。受到多元社会文化的冲击,尤其是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一种个人利益至上、以“有用”作为价值取向的判断标准、追求享乐的社会风气悄然浮现。青年学生的劳动观念随之发生变化,部分学生进行劳动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得到等价的物质报酬,劳动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趋于功利性的判断标准无疑是肤浅短视的,只看到劳动能带来经济报酬和一定的物质利益,没有意识到劳动对现实生活的重要性。[4]同时,网络新媒体迅猛发展,过低的准入门槛导致拜金主义和崇尚娱乐的错误思潮不断出现,投机心理取代了脚踏实地、勤劳致富的传统劳动伦理观,不良风气对学生劳动观的塑造产生了消极影响,在就业市场中表现为毕业生一味追求轻松高薪的工作,忽视了自身劳动素养与现实条件等客观因素,造成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失衡。

2.3 劳动教育内容浅层化

尽管劳动教育在全学段的推行已有政策保障,但各校落实程度的差异较大,部分学校存在认知误区,对开设专门的劳动课程持观望态度,或是等同于专业课程实践,仅简单地在原有课程中增设劳动教育内容,未形成完整的体系。部分学校虽然已经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但实际的教育效果也并不理想。由于缺乏专门的师资队伍,为迎合课程设置的需要,只能安排其他专业领域的教师、思政教师、辅导员、后勤行政等师资进行教授,相较其他学科领域教师,这些师资在年龄结构、专业性质、学历层次等方面处于弱势。[5]在所有学生必须修读的前提下,受到繁重的教学任务以及非专业的限制,课程质量难以保证,形式意义大于实际价值,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此外,劳动教育开展的模式比较单一,以知识灌输为主,未渗透到大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局限于课堂与实习基地中。授课场域狭窄和授课时间有限的问题,使得劳动教育还是停留在浅层的知识教授方面,学生必备的软素养难以提高,工作基本观念、工作精神、工作质量等内隐素养缺乏提升。各阶段学校教育评价导向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完整体系,劳动教育内容浅层化的现象,使劳动的知识性、创造性和文化内涵无法传递给学生,学生无法从学校教育中真正认识和把握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

3 新时代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学生劳动教育的实现路径

3.1 健全保障制度,加强学生劳动意识

鉴于学生劳动教育机制薄弱是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存在地突出问题,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建立和完善劳动机制,从而促进高校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一是高校可以整合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两者有机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工作活动,达到全面育人的效果;二是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同时进行,在思政课上,工作理念教育始终与人生观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而他们的奉献精神、劳动意识会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6]因此,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对学生劳动实践的具体展开具有尤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3.2 发挥劳动课程示范效应,健全劳动课程评价体系

纵观当前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劳动的独特教育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也发生了偏离。面对当今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全面教育的基本要求,加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迫在眉睫。要正确认识劳动价值的课程目标,丰富劳动力资源课程的内容,优化劳动力分配方案的实施,完善劳动课程评价机制和改进高校劳动教育的课程建设。除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外,劳动教育课程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进行灵活设置,鼓励其他课程有机结合到劳动教育内容中。除了开放新领域外,还要注重创新创业,将学科和专业条件相结合。

3.3 拓宽高校教育实践平台

开展劳动教育,传授理论知识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还是要付诸实践。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使知识更好地入脑入心。在高校的思政教育课程中,可把文化活动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参观纪念馆及革命圣地,感受上一代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高校通过组织各种相关活动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和观念,为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能考察知识运用技能,也能增强学生的组织和行动能力,使得他们能独立思考和互相协作,从而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通过社会实践,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大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大学生主动参加相关实践活动中,感悟生活的乐趣。大学生的思想还不太成熟,本身处于青春成长期,更需要多与社会接触,开阔自己的视野,从实践中学习知识。[7]高校的劳动教育通过使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更能让大学生知道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帮助大学生深刻体会劳动的价值,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让学生走出校园,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劳动意识,有利于适应社会的需求变化,树立新时代劳动观念。

3.4 劳动教育要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

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结合,不仅有利于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而且实现了社会主义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特征,能够为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大学劳动教育应把劳动教育和创造性教育结合起来。因为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体现着人自由创造的本质。物质财富越充沛,科技越发展,越需要审视人的创造价值,越需要尊重人的智慧成果。教育专业学生创新思维活跃、创业能力强,在劳动教育中,一定要把劳动的创造属性突出出来。而这就需要高校进一步加强关于劳动方面的教育,开展劳动教育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因此,通过“进阶”教育目标的设计、“响应式”课程体系的建立、“渗透式”实践经验的形成、“综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将两者紧密结合,彼此相得益彰。

3.5 劳动教育课程要更为合理且多样化

大学劳动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交换经济。“等价交换、不劳者不得食、不劳而获可耻”等是大学各专业都应认同的基本劳动观。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要把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与社会财富增长的一致性,以及劳动观念的培育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创造、公平交换的价值观。大学劳动教育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知识点,将劳动要素和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课外活动等相结合。高校专业各类课程有丰富的劳动元素,如政治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具有系统而深刻的解释,教师要主动发掘、加工和利用,并运用好社会实践活动,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相结合,最终让所有专业和课程都体现出“劳动味”。

3.6 开放共享、优化配置劳动教育资源

完善劳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的体制机制,构建劳动教育资源协同育人、优化配置的劳动教育模式。学校要强化认知、合作、创新、职业四大关键能力,增加工作价值观文化、工作操作文化、劳动技能文化和体验技能文化,将工作实践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其他学科。[8]统筹各类优质的社会资源,鼓励学校利用大型社会课堂,安排学生开展农业生产、产业体验、商业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农业+”“产业+”“旅游+”“企业+”等各行业的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因地制宜,建设规模适度、运作规范的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实践是认知的基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中转站和加油站,大学生活的实践经验和收获,将直接影响学生未来价值观的方向和职业发展。同时,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和生活素养的培养,不能单靠言语来传达,更多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实践去品味和体验。

4 结语

劳动教育发展到今天,其受重视程度及规范程度已有较大提高。在新时代,劳动教育内容的多重耦合进一步丰富了其内涵,劳动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培养劳动者使他们满足社会生产需求,更重要的是实现体面劳动,增进社会福祉。因此,面对当前劳动教育思想认识偏差、劳动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劳动教育内容浅层化等实践困境,我们必须主动回应,不断完善顶层设计,优化劳动教育的制度体系,形成育人同向发力,聚合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促进劳动教育入脑入心,切实增强高校学生的劳动能力,升华他们的劳动情感,为全面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奠定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劳动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热爱劳动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