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各民族齐心治沙固沙的成功实践研究
2023-01-02牟旎睿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牟旎睿(内蒙古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布仁吉日嘎拉(内蒙古大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一、引言
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共同居住在“地球村”的世界各国人民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如何在高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高质量的生活不仅仅是高耸入云的楼房、高档便捷的吃穿住行,更是与大自然同呼吸的生态环境。我们看得见世界经济的发展,但不能忽略生态环境正面临的短板。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估计,全球有四分之一的土地都处于荒漠化状态。在遥远的非洲,在每个国家的疆域中,都存在着不同严重程度的荒漠化现象。1994年,联合国制定并颁布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2]。公约的核心目的是世界各国政府携手共同制定国家层次、区域层次等各层次行动规划方案,共同解决荒漠化问题。公约提出后各国政府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并没有使持续恶化的荒漠化问题得到改善。联合国宣布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为世界各国针对土地干旱即荒漠化问题得到解决方法的“十年决议”。这项决议代表了联合国联合世界各国共同改善地球生态,为人类福祉创造长远可持续性的决心。在1979年至2010年近三十年间,我国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国家级生态工程,如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平原绿化工程等等。这些工程的建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生态压力,改善了自然环境[3~4]。自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政府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不仅在“五位一体战略”中新增了生态战略,并且国家高层领导人也提出了一系列生态理念,其中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最具代表性。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与指导下,我国荒漠化治理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试图结合国家政策、科学技术发展及经济扶持等方面研究内蒙古自治区各民族合力治沙固沙成果,分析其中的成功实践经验。
二、党中央及地方政府针对治沙固沙的相关政策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荒漠化进行了定义:因为自然气候的变化或人类的各种活动造成土地呈现出干旱、半干旱、亚湿润干旱的现象。也被称之为土地沙漠化[5]。土地荒漠化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生态功能的退化丧失,其对于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经济发展都造成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无论是在荒漠化土地面积上,还是在地域分布上,抑或是受到的负面影响程度,都排名前列[6]。特别是横跨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的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与土地沙化情况尤为严重。
(一)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基本情况
分布着库布齐、毛乌素、巴音温都尔等沙漠、沙地的内蒙古自治区横跨东北、华北和西北三个大区,与黑龙江、辽宁、河北等八个省份相邻,是我国面积第三大省区。地域辽阔的内蒙古属于干旱、半干旱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降水量较少且分布不均。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大片干旱与半干旱地带的土地,同时长期依赖矿产资源进行经济增长,导致土地被破坏,土地退化,加上我国境内的沙漠、沙地有三分之一分布其中,造成风沙源聚集,土壤状况不佳,沙化现象比较严重。
(二)党中央及地方政府针对治沙固沙的相关政策
内蒙古自治区的土地荒漠化不仅影响了区内的生产生活,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土地面积,对西北、华北、东北地界与其毗邻的八个省份的经济发展和生活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党中央及地方政府对治沙固沙、防治土地荒漠化高度重视。
1.党中央及领导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
2012年,党的十八大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成了“五位一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证明了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度。此外,国家高层领导人都在不同的场合肯定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国家未来长远发展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前往海南考察,看着祖国的南部海河他说道:“优质的生态环境是公平性程度最高的一种公共产品,具有普惠性,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8]这一论断充分体现了生态环境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同年,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表示:“生态环境是最重要的生产力之一,如果能够改善现阶段的生产环境,就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增长。”[9]这一论断显示了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前者对于后者在战略上处于同等位置。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调研时强调:“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10]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解决与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同等重要。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生态理念。这句话多层次地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2018—2020年期间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第二、第三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内蒙古代表团交流过程中,不止一次地强调,在未来的发展阶段要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力度,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政府工作的第一位,这既是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深化,同时传递的是对坚守环境保护的嘱托。同时,总书记还细心地提醒与会代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11]内蒙古自治区也在党中央的期望中扛起建设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大旗,在祖国的大北方构筑万里绿色长城[12]。2021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核心目标,促进民族工作效果的提升,要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支持,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将人民幸福感的增强上升到社会经济生态文明发展的第一位。
2.党中央及地方政府针对治沙固沙的相关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党中央就相当重视土地荒漠化的问题,开始了治沙固沙的征程。但是由于治沙固沙与人为破坏环境的行为同时存在,多年的工作成效不明显。在十二五期间,我国陆续推出了多个生态环保工程,如京津冀风沙源治理工程、粮改饲试点工程、退耕还草工程等等[13]。党的十八召开,生态文明建设提上日程,同时,治沙固沙工作也被提到政府工作的重心。在2013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在未来的发展阶段,要进一步提升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各种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力度,解决好荒漠化、石漠化以及水土流失等各种生态问题,确保退耕还林成果不被侵蚀,并陆续推进新的退耕还林项目。尝试推进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小规模试点,继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14]。2013年,我国制定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文件中对未来我国防沙治沙的主要手段、目标等进行了详细说明[15]。“十二五”时期国家在治沙工作上的成就已经初步显现,为了进一步加强生态工程建设,2016年发布了《国家沙漠公园发展规划(2016—2025年)》和《“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共同行动倡议》,并基于文件要求开始推进“一带一路”防沙治沙项目[15]。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不仅积极配合联合国所提倡的关于治沙固沙相关国际公约,同时深刻履行党中央出台的各种有关生态环境的大政策,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实施细则,如《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内蒙古自治区构筑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规划纲要(2013—2020年)》等[16~17]。治沙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党中央与自治区政府的战略规划与全力支持,今日的成功得益于长期以来的战略布局。
三、科学方法与技术创新促进治沙固沙工作取得成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政策制度与科学技术创新双向带动我国治沙工作的展开,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果。为世界展示了政府政策结合科技创新形成具有“中国模式”的治沙防治荒漠化的成果。
(一)内蒙古自治区各地所采取的科学的治沙固沙方法
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以及赤峰市等盟市分布着我国的“五大沙漠”与“五大沙地”。内蒙古自治区治沙固沙的重点区域——“五大沙漠”中有四个沙漠皆地处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阿拉善盟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格局中“内蒙古防沙屏障带”的重要组成部分[18]。阿拉善盟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沙漠、戈壁和荒漠化草原分成了三个部分,其中沙漠的面积接近10万平方公里。治沙固沙,道阻且长。
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阿拉善盟的政府人员与技术人员不断地在为当地的治沙固沙工作思考与改良方式方法。1950年至1980年,阿拉善盟当地政府用三十年的时间在沙漠腹地和边缘地带建立了二十多个林场,荒漠化防治的重点为人工乔木造林。1980年至1990年,造林方法比之前科学,采用飞播造林,同时保护和复壮更新现有天然林。1991年至1999年,技术措施更新,“封、飞、造相结合,以封为主”等技术措施更符合科学治沙的标准被运用。2000年至2013年,科学治沙理念——“绿进带动沙退”得到肯定与运用,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也考虑到了农牧民的生产生活。2013年至今,20年前的飞播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创新,飞播用种也采用各种新技术,梭梭造林技术与人工接种肉苁蓉种植技术在技术人员常年坚持的探索与开创的征程中不断成长更新,保证了梭梭与肉苁蓉的存活率。如今百万亩梭梭林生长在阿拉善盟的大地上,为黄沙地穿上了绿毛衣;百万肉苁蓉产业为阿拉善盟的居民们开创了巨大的市场。
不只是阿拉善盟,区内各盟市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生态环境破坏情况提出解决方案,创造出不同的治沙模式。鄂尔多斯市的库布齐沙漠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大沙漠”之一,面对茫茫沙海,当地的农牧民坚持“善待自然”的原则,逐渐将具有特色的“库布齐模式”的治沙工程名扬中外。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当地政府在治理科尔沁沙地的同时,开展企业与农牧民合作治沙创收,将生态与经济发展结合,走出生态经济双丰收的道路。赤峰市翁牛特旗在治沙过程中采用修建穿沙公路的办法,逐渐缩小沙漠、沙地的面积,实现“以路治沙”。国家的大力支持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治沙固沙工作鼓舞了士气,破坏行为与防治工作同时存在,沙海进一步扩大,自治区政府坚持国家战略,开始思考顶层设计,在剖析宏观政策的基础上为自身问题谋划出最合适的针对性技术政策。从宏观到微观,从国家战略到当地政府细化模式,内蒙古自治区各个盟市都在运用科学的方法治沙固沙,逐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结合。
(二)技术创新为治沙固沙工作增添动力
在治沙固沙工作的推进中不断有科技创新的涌现,从政府支持到地方政府的创新比比皆是。党中央将荒漠化防治列入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从荒漠化防治理论与应用基础两个方面对治沙固沙进行研究。陆续制定了“937”计划、“863”计划等等,这些计划明确了治沙固沙的工作方向,并设立了高达5亿元的专项资金,为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19]。
治沙固沙与疫情防控有相似的地方,两者都是需要预防与治理。国家基于沙尘暴这一特殊自然灾害的个性特征,建立了专门的综合检测系统,对沙尘暴的形成以及发展进程进行全面、立体的动态监控,为政府相关决策的制定以及公民的出行提供及时的信息[19]。同时我国的土地荒漠化检测技术也得到长足的进步,建立起了一个集空间技术、传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检测系统,并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检测标准,如《防沙治沙技术规范》、《沙化土地检测技术规程等等》[13]。内蒙古自治区的自然条件与气候都具有特殊性,我国在降水量极低而蒸发量极高的阿拉善盟地区的沙地中实现了包括GPS定位、种子包衣处理等在内的一整套飞播技术,是一次突破国际学术瓶颈的创新行为,是具有内蒙古治沙特色的治沙技术,与之类似的还有抗旱造林系列技术、干旱区节水造林技术以及植物再生沙障治沙技术等[20]。
机械沙障、工业品材料沙障这些沙障固沙技术是在治沙固沙中逐渐摸索出来的。技术的学习与推广是国家、自治区及许多县市通过建立技术推广网络、定期举办培训、编发技术推广手册的途径实现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治沙固沙工作向沙区人民乃至全国人民推广土地荒漠化基本知识与技术。
四、治沙固沙过程中的经济扶持
治沙固沙防治土地荒漠化的过程漫长而艰辛,近年来,为了支持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治沙固沙工作的开展,各种扶持政策相继出台。
(一)国家针对治沙固沙的经济政策支持
治沙固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事情,拥有今天的喜人成绩离不开党中央及地方政府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给予的全力支持。开展治沙固沙工作以来,国家陆续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林业补贴政策、沙化土地封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等,这些政策一定程度上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19]。
早在200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已经明确规定,政府安排资金用于草原改良、人工种草和草种生产[20]。同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显示国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单位和个人防沙治沙,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等,为从事防沙治沙工作的部门、个人提供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各种各样的政策[21]。尽管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会有一定程度的不足性,但是根据相关法制规定,对于治沙固沙的经济政策扶持具有国家层面的保证。
内蒙古自治区各级政府部门要本着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原则将国家重点生态工程项目资金落到实处,并且还要定期为生态保护、治沙固沙工作提供专项扶持资金,并制定各种贷款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主体参与到防沙固沙工作中[2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国家一直在大力治理土地荒漠化的问题,内蒙古自治区在防治荒漠化、治沙固沙的这条道路上也开创了新的格局。将国家、企业与当地农牧民统一起来,以经济支持为基础,政治设计为引导,科技发展为道路,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沙漠、沙地中创造出了一番事业。
(二)沙漠里的”黄金产业”——沙产业
沙漠、沙地严重缺水,降水量本来就少,再加上水的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想在沙漠里种植和黑土地里一样的植物是非常困难的。将沙漠和沙地尽快地改良,也就是完全治沙固沙成功,也是需要很长时间和成本的。但是转换思维,如果在沙漠沙地里种植原本就可以在沙子里面生长的植物,会产生什么效果呢?会带来什么效益呢?
1.沙产业的由来
钱学森是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中的佼佼者,1984年,他第一次在相关研究中提出了“沙产业”这一全新的概念,其属于农业行业中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涉及多个方面[23]。沙产业最大的优点就是在不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这就说明沙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保护环境,同时也是在增加农牧民的收入,这是一种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2.沙产业的蓬勃发展
沙产业的蓬勃发展与当地民营企业和农牧民合力奋斗是分不开的。沙漠、沙地发展产业会收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改善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的建设都要求必须要治沙固沙,同时治沙固沙也是为了改善当地农牧民的生存环境,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沙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如内蒙古汉森酒业、亿利资源集团等等,这些企业在内蒙古治沙固沙工作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目前为止,在沙区创办企业并参与治沙固沙,甚至做出一定成绩的民营企业已经很多了。最典型的是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代表了内蒙古自治区沙产业发展的大致脉络。亿利集团原本是杭锦盐厂,出于保护盐场不被沙漠吞没,开始了盐厂周边的治沙固沙工作。初次治沙的成果使得企业决定为了确保公路交通安全运营继续扩大面积治沙,由于收到资金、技术以及设备的局限,治沙成果不明显。总结前期经验教训后,选择理性治理,制定科学的治沙方法,提高了治沙造林的效率。打造的七星湖等旅游景点,是一处治沙效果明显的治沙旅游基地。企业在治沙的同时借助自身在甘草资源方面的独特优势,形成了一个以沙漠甘草为核心的药材产业链,不仅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农牧民的经济收入也得到了显著增加,实现企业与农户的双赢。亿利集团的成功只是现在沙区成功企业的其中之一,当地企业科学治沙,配合政府政策,利用创新科技,合理发挥沙生药植物的变现能力,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沙产业与当地人口脱贫的关系密切,在当地脱贫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4]。沙产业的崛起真正受益的是当地的农牧民,同时他们也成为了国家治沙固沙巨大工程的参与者,经过他们的双手创造出了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通往致富的绿色大道。
五、结语
我国一半的沙漠和绝大部分的沙地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中,沙地面积为2.09亿亩,沙漠面积为1.71亿亩,在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中所占的比例达到了20%。平均每一年完成的林业生态建设任务超过了1200万亩,在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的森林覆盖率已经上涨到了22.1%,与2013年的数据相比,增长了约1.07%;森林蓄积量达到15.27亿立方米,与2013年的数据相比,提高了约1.82亿立方米;年均完成人工种草1500万亩,居全国前列[22][25]。上世纪80年代,我国着手开展治沙固沙工作,至今已取得全国瞩目的成就,与当地的农牧民、民营企业有密切联系。治沙固沙过程中涌现的一大批先进个人,时代楷模苏和、“绿色长城奖章”获得者王文彪、全国“十大治沙标兵”唐臣等等名字都来自内蒙古治沙事业[1]。赤峰市、呼伦贝尔、鄂尔多斯……都是治沙重点区域,也都是这些先进个人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地方。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带,治沙固沙工作取得阶段性的成功是区内各民族齐心奋斗的结果,是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当地政府的积极响应、当地民营企业的积极拥护和农牧民的勤劳团结共同创造出来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