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分析
2023-01-02赵小静
赵小静
(遵义医科大学,贵州 遵义 563000)
特种设备指的是具有较大风险性的设备,包括压力容器及起重器械、压力管道等,此类设备发生故障容易诱发事故,产生重大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失的概率高。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背景下,特种设备数量增多,实验室特种设备是高校关注的重点。在日常实验室工作中,特种设备摆放较为分散,学生在实验室中活动,教师对特种设备的关注度不高,容易导致特种设备无法有效管理,实验室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针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现状,提出有效的安全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针对高校实验室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展开分析。
1 高校特种设备管理现状
在高校实验室工作中,特种设备管理工作呈现数量多、种类丰富、分布广泛、管理难度及要求高,管理意识不强的现状,以上现状均对高校特种设备管理产生不利影响,对此展开以下分析。
1.1 特种设备种类及分布管理现状
伴随高校实验课程丰富,特种设备的数量增多。高校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及压力容器、起重设备、气瓶等,涉及的种类较为丰富,电梯是其中的特种设备,在教学楼及实验楼等分布,物业公司负责管理。压力管路及元件一般在食堂等分布,后勤服务公司负责管理。其他类型的特种设备与教学相关,在实验室及科研室分布,比如,起重机一般在重型机械实验室分布,气瓶在各个需求压缩气体的实验室分布。锅炉及压力容器在化工及生物等实验室分布。在教学实验中,科研室及实验室特种设备时机情况存在差异,教学实验室特种设备较为集中,设备类型少,操作相对简单,分配明确的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实验室管理相对规范,实验室针对特种设备情况制定相关的管理规程,但并未制定应急预案,设备使用人员是教师及学生,使用人员具有固定化特点。但实验室学生流动性大,无法设置固定的管理人员,设备管理相对混乱,甚至部分教师无证上岗,此情况体现出高校对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不重视。
1.2 特种设备管理要求及难度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对特种设备有明确的管理要求,特种设备在购置后在安全管理单位登记,获得相关的使用证书。使用单位根据技术规范严格管理特种设备,在规定时间向检验机构作出申请,检查合格后继续使用。特种设备具有专业性特点,对高校实验室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高校实验室中的特种设备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包括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压力管道等,也要包括一些气瓶,其中含有氧气及天然气、乙炔等,此类气体属于易燃易爆炸危险品。不同种类特种设备管理要求不同,安全附件中相关特种设备应当每间隔一年进行一次检验,根据投入使用情况适当对检验周期进行动态调整。此情况下,高校实验室特种设备管理难度随之提升,教师及学生对管理要求认识不足,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1.3 管理人员管理意识相对淡薄
在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学校配置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管理人员具有特种设备的指挥权,同样承担安全管理义务。特种设备管理员根据国家及学校特种设备管理要求,对特种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处理紧急情况时,可申请停止使用特种设备,或者将特种设备的危急情况报告,申请地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处理。高校中特种设备种类复杂,部分特种设备使用频率低及范围小,管理人员存在重视科研及轻视维护的思想,安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管理人员没有按照管理要求完成维护管理工作。比如,在实际工作中,没有确立岗位责任制,并未对安全隐患进行综合处理,或者构建起完善的应急救援制度。没有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查,安全技术档案随意填写,此类问题均导致高校特种设备存在使用风险。
2 高校实验室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策略
2.1 注重监督培训,处理管理盲点
高校实验室使用的特种设备数量众多,若高校并未制定特种设备的管理预案,按照常规操作方法完成实验,特种设备在反复使用中,容易发生不规范操作问题,导致设备存在安全隐患。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中,应当对教师及学生宣传特种设备的管理规范,让教师及学生认识到规范使用及管理的意义,为缩减安全风险提供帮助。安全管理培训通过平台培训及定期培训等方式,让管理人员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完成工作,管理员考取上岗证书。学校事宜按时及设备管理单位聘请技术监督局等进入学校培训,针对可能使用特种设备的学生进行线上及线下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特种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危害性。通过微信公众号及微博、抖音等为学生推送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内容,使特种设备知识在一定范围内宣传。特种设备部门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并构建起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结合本校情况,建立学校及学院、实验室三级管理制度,明确各个岗位责任。学校管理部门根据特种设备数量及特点,制定检查制度及抽查制度,定期对特种设备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包括使用方法、检修工作等。在随机抽查中,分析是否存在无证上岗及超过使用年限的设备。各个管理单位应当积极协作,对特种设备系统进行检验,及时查缺补漏。学校管理单位应当做好全周期监督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防止重大事故发生。实验室管理人员关注日常管理及维护工作,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
2.2 建立预警制度,降低使用风险
学校及学院管理单位针对特种设备情况制定隐患排查及安全风险管控预案,降低安全隐患。隐患排查中坚持目标导向及问题导向,在本校特种设备使用中,定期及不定期完成隐患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在检查过程中,关注易燃易爆及液体气体等介质,包括移动式压力容器及固定式压力容器、气瓶等。在检查后,分析特种设备是否登记,安全管理制度是否落实,操作规范是否严格,使用人员是否持证上岗,设备档案是否完善等。在特种设备管理中,组织管理人员及检查人员完成全方位的隐患排查,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台账,记录隐患排查工作情况,积极接受各级对特种设备的监督管理。安全风险控制工作,主要是对使用后的特种设备进行检查,以免存在使用风险。根据特种设备情况及安全隐患情况,分别标注红、黄、橙、蓝风险预警牌,一旦发生安全风险,应当根据标识牌进行及时处理,红色牌子的特种设备在检修前禁止使用。在清晰的预警及辨识过程中,对危险源进行控制,以此建立起完善的特种设备联动预警机制。
2.3 完善信息化系统,提升管理效率
现阶段,我国高校建设信息化系统,通过信息化系统对特种设备进行管理。在管理工作中,在设备购买及维护、使用各个层面进行闭环管理,特种设备具有较高的维护要求,整体管理难度较大,相比一般设备具有特殊性。在采购特种设备中,系统标记已经采购的设备,人工对设备进行排查,系统给出缺失的设备。部分管理人员及教师对特种设备认识不足,可能发生产生监督及管理盲区。在采购“气瓶”“容器”过程中,信息化系统中出现压力及承压文字,系统会提示购买的设备是特种设备,经过人工复核后,确定特种设备是否购买成功,并录入合格证书,确定其中的安全附件。在使用设备前,信息化系统提示管理人员登记使用手续,获得使用许可证,在系统内完成登记。设备在使用中,系统建立预约登记制度,以免特种设备使用发生矛盾,达到规范性管理目标。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系统根据设备情况,推荐安全管理提醒,尤其是提醒管理人员定期检查设备情况,以免产生安全隐患。设备在报废前3个月,系统发出警报,以免设备超过使用期。建立针对性的信息平台,监督特种设备运行中的情况,高效完成设备管理工作。
3 结语
高校实验室中的特种设备承担着重大的任务,对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产生直接影响。在高校特种设备管理中,应当认识到特种设备数量多及管理难度大的现状,提高质量管理的认识。通过强化健康教育及检查活动的方式进行管理。高校也可适当引入信息化技术建立高质量的平台,通过信息化平台完成管理,有利于缩减管理盲目,以人员及系统联合管理方式,特种设备的管理质量显著提升。在建设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中,通过信息维护机制及联动管理模式,为闭环管理奠定基础,推动特种设备管理工作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