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州市南水北调供水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3-01-02邓志刚郭培震乔从恒

海河水利 2022年1期
关键词:东线德州市水价

邓志刚,郭培震,乔从恒

(山东省德州市水利局,山东 德州 253014)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自江苏省扬州市长江引水,利用大运河及平行河道,穿黄河后经小运河进入德州境内的七一·六五河,途径夏津、武城两县,汇入位于武城县郝王庄镇的大屯水库,2013年11月实现全线通水。

1 德州市南水北调工程体系建成情况

作为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重要节点城市,2008 年以来,德州市按照南水北调东线一期鲁北段规划先后完成了东线一期截污导流工程、干线工程、灌区影响工程、续建配套工程以及生态补偿等工程,随着这些工程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德州市逐步达到了黄河水、长江水“双水源”保障的供水目标,并通过城市供水管网实现了两种水源的互联互通,对提高城市供水保障率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2 现阶段运行及建设情况

2.1 德州市引调长江水

南水北调东线干线工程于2013 年正式通水。在配合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公司做好每年度干线调水工作的同时,德州市利用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自2015 年5 月正式调引长江水,截至2021 年6 月累计消纳长江水约1.6 亿m³,供水对象主要为德城区工业用水及武城县居民生活用水,年置换黄河水及地下水2 600 万m³。

2.2 北延应急供水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特大型基础设施。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东线工程拟在2030年以前分三期实施,其中第一期工程首先调水到山东半岛和鲁北地区,补充山东半岛和山东、江苏、安徽等省输水沿线城市的生活、环境和工业用水,适当兼顾农业和其他用水,并为向天津、河北两省市应急供水创造条件。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的纵深推进,京津冀地区对供水安全的保障程度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华北大部分地区都存在水资源过度开发的现状,生态用水被大量占用,地下水超采情况极其严重,迫切需要增加生态环境用水。实施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供水对提高京津冀区域城市生态环境用水保障程度,充分发挥一期工程效益非常必要。在此背景下,为验证东线一期自大屯水库继续向北供水的可行性,2019 年4 月,由水利部组织,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试通水工作正式实施。

北延应急调水线路自干线工程穿黄隧洞,经小运河段输水至邱屯枢纽,自邱屯枢纽沿现状引江线路即六分干、七一·六五河输水,至牛角峪枢纽,通过潘庄引黄穿漳卫新河倒虹吸,于四女寺闸下入南运河,入南运河后继续向下游输水至天津九宣闸,累计调出水量6 868 万m³,分别向河北省补水3 717 万m³、天津市补水2 000 万m³,供水完成率达到130%。此次试通水圆满成功,为开展后续相关配套工程建设、打造向河北、天津两省市供水新线路提供了基础支撑,为进一步向北延伸进行供水、发挥工程的综合供水效益提供了可靠性论据。

为进一步保障北延供水线路常态化利用的安全性,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应运而生。本工程主要内容为针对试通水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北延输水线路进行改善,确保输水安全。北延供水工程东西线全长695 km,投资造价4.77 亿元。德州段工程主要包括七一河衬砌工程和夏津县水库充库工程。德州段工程总投资约1.4 亿元,全部为中央投资。本工程于2020 年1 月开工,2021 年3 月通过通水验收,具备运行条件。

2.3 2021年度北延应急供水

2021 年5 月,水利部组织实施了第一次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调水工作。本次北延调水线路利用北延供水东线,涉及德州市夏津、武城及德城区3 个县(区),供水历时22 d,过六五河节制闸累计输水3 618 万m³。

本次北延应急调水是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全国一盘棋,从中央层面通盘优化资源配置”指示的一项重要举措,工程的成功运行既检验了工程质量和过水能力,也是沿线上下游相关单位协调配合的一次练兵,为今后常态化供水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增加了新的水源保障。

3 德州市南水北调供水存在问题

自古以来,每一项国家级水利工程的规划与建设,无不本着兴利除害、为后代造福的基本原则。南水北调主体工程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规划,21世纪初开始落地实施,2013年正式通水到目前也已有8 a的时间。这期间,长江水对德州市置换地下水及黄河水、改善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用水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德州市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南水北调工程在德州市的运行调度也存在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3.1 水价过高

南水北调东线采取分区段定价的方式,德州市所在的邱屯闸以下取水口综合水价为2.24 元/m³(基本水价1.09 元/m³,计量水价1.15 元/m³),邱屯闸上游聊城市水价为1.34 元/m³。而本地黄河水农业水价为0.01 元/m³,工业水价为0.12 元/m³。德州市南水北调综合水价为全省最高,全国范围内仅低于北京市的2.33 元/m³,高于天津市的2.16 元/m³。德州市经济欠发达,财政薄弱,无力承担如此高额的水费,普通居民用作生活用水更是消费不起。

3.2 水量消纳有难度

长江水水价过高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用水量无法达到保障。受价格差异和利益驱使影响,各地普遍认为只要各自行政区域内地表水、地下水(包括挤占的农业、生态用水)以及黄河水能够满足眼前用水需求,就不用长江水,黄河水量充足的年份,高价的长江水毫无竞争力。

根据山东省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规划,德州市南水北调年供水量为2 亿m³,居全省第一位。为消纳长江水,德州市政府及市水利局积极向企业做宣传工作,勉强能形成用水规模的企业仅有华鲁恒升1 家(1 000 万m³左右)。由于前期配套工程规划设计不够完善,旧城河供水单元利用河道供水,线路跨越5 个县市区,长度近200 km,河道设计流量仅6.5 m³/s,水量损失率大,江水输送保证率受到影响,致使旧城河供水单元不具备大面积使用长江水的条件。截至目前,德州市没有1 a的引江水量能够达到2 亿m³的调水目标。

按照《南水北调供用水管理条例》规定,即使不用长江水,国家也会按照各地承诺水量征收基本水费,也就是说,每年德州市财政仅南水北调基本水费就要上缴2.18 亿元,这就进一步加剧了财政负担,遏制了社会经济发展,长江水消耗进入死循环。

3.3 北延供水加剧灌排负担

七一·六五河是夏津、武城两县骨干灌排河道,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德州市境内的干线供水渠道。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建成使用后,南水北调干线输水时间将达到8~10月,七一·六五河将完全变为南水北调供水专用输水河道。若按本调水方案实施,调水期将涵盖冬灌及春灌等重要时段,七一·六五河作为德州市主要灌溉渠道,承担着夏津县70%及武城县30%以上的农业灌溉任务,而随着两县农业生产规模的发展,用水需求不断增加,2012年建成的灌区影响工程已不足以解决目前两县农业用水需要,沿线近百万亩农田灌溉将无水可用。且个别河段现状河道排涝能力有限,度汛安全得不到保障。可以预见的是,若不采取措施解决北延供水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将会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及安全隐患。

4 有关建议

在2021 年5 月14 日召开的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分析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科学推进工程规划建设,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针对德州市面临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4.1 寻求政策扶持,降低水价

水价高是影响长江水推广利用的重要因素,只有切实降低水价,才能提高企业用水的积极性。

(1)协调降低基本水费。长江水水价包括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两部分,其中基本水价主要用于偿还贷款、支出运管费用和工程基本维护费等。目前,德州市长江水基本水价过高,主要原因是大屯水库投资成本由德州市独自承担。事实上,大屯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全线的调蓄水库,投资成本应由沿线取水城市均摊,而不是由德州独自承担。尤其是东线工程实现向京津冀地区供水后,大屯水库的整体调蓄功能进一步增强,投资成本分摊比例应该重新测算。下一步,要积极协调水利部、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争取将大屯水库投资成本重新分摊到沿线城市,切实降低德州市长江水基本水价,力争让长江水综合水价回归合理水平。

根据2019年9月《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中至天津市供水量5.5亿、3.5 亿m³测算,德州市上游邱屯闸至大屯水库供水成本为1.59、1.80 元/m³,已远远低于德州市当前引江水价。建议在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及东线后续工程中德州市长江水用水价格不高于此价格。

(2)实施区域综合水价改革。《山东省南水北调管理条例》规定,受水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考虑本行政区域内南水北调供水价格与当地地表水、地下水等各种水源的水资源费和供水价格,推行区域综合供水价格。实行区域综合水价改革,有利于加快建立“本地水、黄河水、长江水”相统筹的水市场,形成相对合理的水资源价格,促进长江水的推广利用。尤其是在当前新增以黄河水为水源的取水许可被限制情况下,加快推进区域综合水价改革,对于促进用长江水置换黄河水、保障全市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考虑地方社会经济因素及德州人民为南水北调工程作出的贡献,适当调整长江水价,正面刺激引导当地政府及企业使用长江水,让长江水每流经一方水土就造福一方百姓,使德州人民切实感受到国家政策给生活质量带来的提升。

4.2 积极拓展思路,减轻水量消纳压力

由于配套工程规划时间久远(2001 年),德州市各县市区分配水量与现阶段需求产生了较大差异。针对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建议重新调研核算各地市用水需求,重新分配基本水量,达到供需平衡。鉴于一期工程旧城河供水单元受制于工程规模限制依然用不上长江水的现状,建议合理调整水量配置,将旧城河供水单元涉及县市一期水量整合至后续供给,同时后续工程沿线引水口门均设计为分水泵站管道输水,列入干线工程同期建设,结合《德州市饮水安全水库联通方案》,利用管道工程连通各县水库,解决续建配套工程引水线路长、损失大、水质污染、统一调度难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确保沿线县市区最大限度地就近用上长江水,为扩大长江水使用规模创造良好条件,有效地将地表水、引黄水(潘庄、李家岸两大灌区)、长江水统一调度,提高长江水的利用率。

(2)可转化长江水指标跨行政区划向衡德工业园送水。衡德工业园位于河北省故城、景县境内,与德州市区接壤,利用德州市区供水单元向其输送长江水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2010年引黄济津工程建成通水以来,德州市已多次向天津及河北两省市应急输送黄河水,具备了一定的跨行政区划输水经验。将长江水输送到衡德工业园,可以在必要时为兄弟省市提供应急水源保障,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可进一步消纳长江水,充分发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效益。

(3)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提高企业使用长江水的积极性。抓住地下水压采的有利时机,对新增使用长江水的企业,建议其基本水价部分可以由当地财政部门予以补助,制定3~5 a的扶持期,对使用长江水的各类企业,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切实降低企业用水成本,营造有利于长江水使用的发展环境,有效提高其使用长江水的积极性。

4.3 科学合理规划后续工程项目,解决灌排难题

针对南水北调干线后续调水对德州市灌排体系产生的压力,建议从供水及工程两方面采取措施。

供水方面,加强干线运行部门与当地政府交流沟通,制定切实合理可行的供水方案,协调替代水源。必要时可将长江水与黄河水、运河水用水指标进行置换,减轻地方压力,真正达到南水北调工程“造福于民”的根本初衷。

工程方面,建议东线后续工程干线穿黄工程以北线路适当“东移”,在山东省中部新辟线路向河北及天津两省市送水。如此以来,干线工程覆盖到更多的地市,使得济南东北部、德州、滨州等地区引调长江水更加方便,降低地方长江水价及配套工程成本,提高长江水的利用率,同时减少一期工程中利用老旧河道输水对灌排体系的影响。此外,可开辟新的河道进一步替代七一·六五河的灌溉作用,加大有关河段过水能力,保障汛期安全。另外要考虑到输水带来的人身安全问题,增加过水建筑物安全标准及河道防护设施,避免事故纠纷。

4.4 增加配套工程省级以上资金扶持

德州市属于山东“西部隆起带”规划范围内城市,经济欠发达,财政薄弱,县级财政基本上都是吃饭财政,东线一期配套工程受制于投资规模有限,各受水县市区长江水利用率不高。建议后续工程中加大上级部门对地方配套工程的资金支持,确保德州市建立规范、高效的长江水供水体系,使长江水在德州市经济发展及居民生活中贡献更大力量。

猜你喜欢

东线德州市水价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基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灌区终端水价测算及分析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东线混战
少年闰土 教学设计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开通
俄罗斯天然气通过中俄东线 天然气管道正式进入中国
斗严寒
平凡的岗位 非凡的业绩——记德州市关工委名誉主任蔚立臻
中国各城市水价都在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