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疫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3-01-02程淑娟苏玉贤

河南畜牧兽医 2022年9期
关键词:母源疫病机体

程淑娟,苏玉贤

(1.清丰县农业农村局,河南 清丰 457300;2.平顶山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当前,随着我国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高速发展,疫苗免疫接种已成为规模化养殖场对疾病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部分养殖场在免疫接种后,抗体水平参差不齐,甚至仍有发病现象。因此认真分析影响动物免疫效果的因素,完善动物免疫接种相关举措,对畜禽动物疫病的防控至关重要。下面就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1 疫苗因素

1.1 质量

疫苗质量是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最直接原因,有效抗原含量不足会直接导致免疫失败或者免疫后抗体效价达不到保护水平。疫苗佐剂的质量会影响疫苗吸收、抗体免疫应答以及禽群应激。另外,疫苗生产工艺如灭活疫苗的乳化、抗原浓缩和抗原灭活等会影响疫苗粒径大小、内毒素、甲醛和杂蛋白含量,从而影响疫苗吸收及免疫应答,严重者影响禽群的生产成绩。因此,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具有国家批准文号的疫苗产品,疫苗品种要与当地疫病流行毒株相一致,不使用自家苗及没有批准文号的疫苗,确保疫苗质量。

1.2 运输储存

疫苗的运输、储存方式不当,比如在运输过程当中温度过高、阳光长时间直射,疫苗储存时间过长超过有效期,储存时灭活苗进行冷冻或者弱毒苗进行冷藏等都会导致疫苗效价的下降造成免疫效果不佳甚至免疫失败。另外,对于一些特殊的疫苗比如液氮马立克氏病疫苗应严格遵照生产厂家提供的操作程序执行,并由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保管和稀释。

1.3 使用方法

疫苗稀释方法不当:没有按照产品说明书规定比例进行稀释,疫苗稀释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用完。疫苗混合不当:疫苗中混入配伍禁忌的药物或其他疫苗,不同厂家疫苗混合不均匀可能会造成疫苗吸收不良,影响免疫接种的效果。

2 操作因素

免疫操作不规范会直接影响免疫效果。疫苗接种量过多,易发生免疫耐受或炎症反应;接种剂量过少不足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抗体,进而不能产生有效免疫力。接种途径不当,比如颈部皮下注射时注射部位过于靠近头部会引起炎症反应;胸部肌肉注射时,针头插入过深容易刺穿胸腹腔;腿部肌肉注射时,打到内侧腿部肌肉容易伤及腿部神经;点眼、滴鼻过程中操作失当导致滴到禽群鼻孔的疫苗直接甩出而漏免;饮水免疫时,饮水设备消毒不彻底会影响疫苗效价导致免疫失败。灭活疫苗在使用前要注意回温(37℃水浴锅中浸泡30 min),直接注射会引起较大的应激反应。另外,注射器、针头等免疫设备消毒不彻底或者消毒方式不当会导致外源性细菌污染从而影响疫苗免疫效果。

3 疫病因素

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疫病因素包括免疫抑制病、病原变异等。当地流行毒株发生变异或疫苗毒株型不对会直接导致针对此病原的疫苗所产生的抗体不能够有效地杀死病原,从而造成免疫失败。免疫抑制性疾病会损害动物机体的中枢或外周免疫器官(如脾、淋巴结和胸腺等),阻碍淋巴细胞的生成,使免疫球蛋白的生成水平下降或无法生成,从而导致免疫应答功能紊乱,不能产生有效中和抗体进而影响疫苗免疫的效果。临床上常见的家禽免疫抑制的疫病有马立克氏病、禽白血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贫血、呼肠孤病毒感染、球虫病和霉菌毒素中毒等。

4 动物自身因素

动物自身的健康状况、遗传因素也会影响疫苗免疫的效果。动物自身的健康状况分为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疾病的前驱状态和发病状态。不同健康状况下动物机体对于同样的抗原刺激产生的抗体水平会参差不齐,只有让禽群处于最佳健康状态才会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遗传因素(品种、日龄等)对疫苗免疫效果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同品种、日龄,甚至相同品种的不同个体由于自身状况的不同,对同一种疫苗的应答反应也会有所差异。

5 免疫程序因素

免疫程序不合理会影响动物机体的免疫应答水平。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制定,并非疫苗种类越多越好,而是结合本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另外,还要根据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饲养品种、日龄、生产状况、养殖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母源抗体的监测来制定。

5.1 母源抗体的影响

母源抗体是把双刃剑,可以保护初生动物免受疾病感染,也会干扰初生动物的疫苗免疫效果。若养户未对禽群母源抗体进行监测,导致疫苗接种时间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疫苗免疫效果:过早接种疫苗,母源抗体滴度尚处于较高水平,接种后的疫苗会被母源抗体中和,造成免疫接种失败;过晚接种则易产生免疫空白期,给禽群带来感染疾病的风险。因此必须等母源抗体消退到一定的水平之后才能接种疫苗。

5.2 免疫间的相互干扰

将2 种或多种疫苗同时接种给畜禽时,机体免疫细胞可能会因免疫耐受,从而对其中某种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影响疫苗免疫的效果。因此,为了确保免疫效果,对当地比较流行的疫病应使用单价苗进行免疫接种。

6 营养因素

营养不良或过剩会导致免疫器官受损,影响免疫接种效果。机体免疫应答能力的下降受维生素、氨基酸及某些微量元素的影响。例如VE会促进ND 抗体的产生。另外,饲料原料变质,饲喂含霉菌毒素的饲料会导致胸腺淋巴萎缩和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下降,引起免疫抑制。

7 环境和管理因素

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下接种疫苗,如高温、寒冷、阴雨或过度潮湿等,也会影响疫苗免疫效果。温湿度过大、通风不良、饲养密度大或环境卫生差等不适宜禽群生长,也不利于免疫接种。饲养管理不当易诱发禽群的应激反应,环境中存在大量病原微生物,动物易受到感染,若这种情况下接种疫苗,会影响疫苗效果,导致免疫失败。另外,在疫苗免疫前后2 d,使用不当的消毒药会对疫苗效价产生影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

8 药物因素

药物通过抑制和杀灭病原达到治疗和预防疫病的目的。部分药物会抑制免疫细胞的增殖,从而影响疫苗抗体水平。一般来讲,免疫接种细菌活疫苗前后3 d 内,不能使用抗生素及其他抗菌药物,否则会导致免疫失败。抗病毒药物会影响病毒性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所以在接种病毒性活疫苗时不能使用抗病毒药物。免疫接种期间使用免疫抑制性药物会导致机体免疫细胞减少,进而影响机体免疫应答反应。

猜你喜欢

母源疫病机体
H5、H7亚型禽流感母源抗体对蛋雏鸡首免日龄的影响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sncRNAs调控植入前胚胎母源因子降解机制的研究进展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滑液囊支原体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研究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蛋鸡H5、H7亚型禽流感病毒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及其免疫程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