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美乡村项目推进广德乡村振兴
2023-01-02安徽省广德市副市长韩家清
安徽省广德市副市长 韩家清
广德市入选全国第一批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后,全市以此为契机,着力打通农村水系“最后一公里”,不断做好做活“水文章”,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呈现出“一村一品一风景”“一镇一河一风情”的美丽景象。
广德市水美乡村项目2020 年启动,实施期两年。 全市先后完成滨岸带治理0.212 9 km2,水源涵养与水保综合治理面积0.213 km2,增加水面面积400 亩(1 亩=1/15 hm2,下同),补充生态水量6 995.2 万m3,防洪除涝受益面积11.72万亩,防洪保护村庄133 个,保护人口83 300 人,封堵改造污水口70 处,新建人文景观18 处。 经过治理后的河道行洪能力显著提高, 有效保障了沿河两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农业生产旱涝保收。 同时,以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目标,结合当地文旅特色,通过整合非水利项目资金投入,开发水文化,激发水活力,促进旅游业发展,提升了群众对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项目的满意度。
一、水利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作用重大
近年,广德市坚持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化水利改革,探索出一条具有广德特色水利发展道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发展总体要求,不断增强水利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中的作用,统筹谋划“防洪水、排涝水、供优水、保绿水、秀美水、管好水”,补齐防洪、供水、生态等短板,推进重点领域监管,努力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人和”的河湖水环境,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
农村水系是指位于农田或农民居住区域的河流、 湖泊、塘坝等水体组成的水网系统,承担着行洪、排涝、灌溉、供水、养殖等功能,是农村水环境的重要载体,也是农村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不可分离的重要要素,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农民生活息息相关。
广德市水美乡村项目对应全市9 个乡镇(桃州镇、新杭镇、邱村镇、誓节镇、柏垫镇、杨滩镇、卢村乡、四合乡、东亭乡),共分为9 个项目区。 方案规划以无量溪河、桐汭河为主线,以其主要支流为脉络,着力恢复农村河湖防洪、供水、灌溉、生态等基本功能,通过水系连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景观人文和防污控污等措施恢复河湖功能,同时整合其他行业项目,以乡镇乡村建设为主,充分融合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等项目,共同打造水美乡村。
项目实施以提升河道行洪能力为主要目标,注重与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旅游发展有机结合,积极改善河道两岸周边环境,实现水岸同治,打造“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的人水和谐乐园。 各个项目区坚持“补短板、出亮点、树品牌、见成效、管长远”,以经营美丽乡村的理念结合乡镇自身特色定位,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确保建一个片区、成一个精品、造一个景点。 因水系连通项目的实施,一批文旅项目纷纷落户广德,如新杭镇投资2 亿元的新天地农旅发展项目,四合乡的童心谷生态休闲项目、灵山大峡谷漂流项目、柏垫镇的鑫龙湖旅游度假村项目,以及杨滩镇菊花基地项目等,初步实现了以水利项目助力农业增绿、农村增美、农民增富。
二、多措并举建设水美乡村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落实责任保障。为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项目建设责任制,顺利推进广德市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项目申报及后期建设管理工作,统筹协调要素资源整合,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财政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规划局、生态环境分局、发改委、国投公司、数据资源管理局、审计局以及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 并明确各相关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在项目全过程中进行协调推进。
二是积极整合资金,落实资金保障。广德市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总投资97 047 万元, 其中水利投资53 797 万元,非水利投资43 250 万元。为做好资金保障,广德市充分发挥领导小组作用,创新投融资机制,整合当地有效资源,争取中央资金支持1.5 亿元,通过国投公司向农发行贷款4 亿元,吸纳水利、交通、环保、农业、旅游等项目资金约3.19 亿元,吸纳社会资本投入约1.13 亿元,保障了建设资金的充足。
三是出台管理办法, 落实制度保障。为切实做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建设,广德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广政秘〔2020〕114 号),制定了项目建设管理制度。 办法对项目建设中涉及的工程建设管理、招标投标管理及涉及变更管理、资金管理、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程验收及建后管理等予以明确规定,保证了项目实施过程的规范性。
四是多举推动管护,落实管理保障。将管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广德县小型水利工程管护考核奖补实施细则》,对河道进行分级管理,并给予不同的补助标准。 对市级河长管理的河道,实行向社会购买服务,由专业水利养护公司承担养护职责;对乡镇级河长管理的河道,由乡镇与保洁公司签订管护合同。 同时通过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水生态环境,进一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工程管护。 将水系连通项目建后管护纳入河湖长考核,市水利局工程建设管理所和中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心承担对管护工作的考核验收工作,保障工程效益的发挥。
三、进一步巩固水美乡村建设
一是继续谋划申报新一批水美乡村项目建设。 广德市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项目于2021 年12 月底前全部完成,项目建设已初见成效。 通过水系连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景观人文和防污控污等方式恢复河湖功能, 综合治理河长285.77 km,治理湖泊1 个,治理后村庄堤防防洪标准达到10 年一遇,其余岸段维持现状,河道生态空间恢复90%、生态岸线率达90%,群众满意度高、呼声高。 借此再次谋划一批水美乡村建设,积极争取中央支持,整合资源打造幸福河湖。
二是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巩固治理成果。 广德市在提高河道防洪能力同时注重水文化品位提升, 继试点县项目批复内容完成后,广德市又投入9 000 万元实施无量溪河新建9 号闸工程项目,水闸上部采用“高山流水”造型结构,将水文化展示中心与水利智能化监测设施融为一体,在提升水环境的同时展示水文化、现代化水利建设,更是为水美乡村建设树立一块金字招牌。
三是深化河湖长制工作,着力打造示范点。 广德市结合河长制工作,计划将集中治理的河段打造成河长制示范点。 持续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将整治工作向中小河流、农村水系延伸,打通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实现全市河湖全覆盖,全力改善河道水域岸线面貌。
四是总结建设经验,进行全域推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的实施在组织保障、 规划与方案比选、 部门协同推进、建设管护机制创新、资金渠道整合等方面成功探索出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经验,可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绿色发展的工作中得到借鉴与运用。今后五年,广德将围绕“全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目标,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洪涝可防、供水可保、河湖可赏”,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同时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美丽庭院示范创建,系统推进庭院美化、道路净化、河道靓化、村居景观化,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让美丽广德更加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