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治水新举措 增添振兴新动能

2023-01-02辽宁省水利厅厅长冯东昕

中国水利 2022年12期
关键词:水利厅项目区生态

辽宁省水利厅厅长 冯东昕

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南部,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类型丰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要素齐备,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国家“五大安全”战略、实现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突破的先行区。 辽宁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境内雨热同季,水资源短缺等水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经济和振兴发展。 党的十九大以来,辽宁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深入落实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新举措,有效解决项目区水安全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幸福河湖,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水安全保障。

一、示范引领,突破创新,强化水美乡村建设顶层设计

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水美乡村建设作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辽宁,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现“四水共治”“五水统筹”的抓手,将其纳入《辽宁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辽宁空间均衡水网规划》《辽宁省“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和“水润辽宁”等重要规划以及2022 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省水利厅作为具体分管部门,认真落实水利部、财政部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采取适宜自然禀赋条件的治理原则,充分结合辽宁区位特点、项目区农村居民依水而居的普遍现状和治水兴水的迫切需求,以营造安全生态农村河湖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为主线,推进水美乡村建设惠及千家万户。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和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乡村振兴总体布局,依托项目区山水连绵、林茂水丰的自然优势,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以补齐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完善防洪排涝减灾体系为重点,着力解决乡村河湖功能衰减、水域岸线侵占、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系统扰动,突出生态化、绿色化、自然化,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美乡村, 巩固提升农村山水村野的秀美格局, 有力推动全域旅游战略和生态绿色农业的发展。

坚持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按照高质量发展目标,对全域农村河流及沿岸乡村统筹规划、系统治理,解决现状水问题、确保水安全、改善水环境、弘扬水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同时, 引导项目区政府资金整合和引进社会资本 “两手发力”,积极发挥政府有限资金的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逐步推动建立水利建设资金多渠道筹措机制。

坚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农村水系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当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要求,针对不同区域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 科学合理地确定整体布局和治理措施,分区分级精准落实防治策略,制定切实可行的分期实施计划,确保项目高质量实施。

目前辽宁省已成功申请三批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涉及盘山、喀左、南芬和康平等4 个县(区)。经过两年多实践,初步探索出适宜不同地貌条件的农村水系治理模式,总结出适合机制体制的优秀经验做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持续发力,扎实推进,打造特色水美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水利厅成立专班,组织业务骨干,摸清农村河流现状,深入剖析处于新发展阶段面临的各项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因类施策,发挥水利带动作用,政府和市场齐发力,将水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农村“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宜居”的目标,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具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的“美丽河湖”。

谋篇布局,全力推进。辽宁在辽西干旱丘陵地区、辽南滨海河口平原区、辽宁东部山区及辽宁中北部平原地区各选择一个县进行试点,有利于结合辽宁省情和地貌特点总结出水美乡村试点县经验做法和典型治理措施,缺水少水地区让水留下来,水量年内不均地区让水动起来。 省水利厅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后提升,全力推进水美乡村建设。一是靠前指挥。 省水利厅主要领导多次带队,保证一个项目区年内至少完成两次现场调研和督导工作。 二是加强调度。 省水利厅定期召开专题调度会议,推进工作措施落实,研讨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 三是深化服务。 落实省级专门机构和具体负责人,提供技术支撑与政策咨询服务,对项目前期工作、建设管理、资金筹措、建后管护等全过程进行培训指导。四是压实责任。试点县政府为责任主体,成立以县、区主要领导为总指挥,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项目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研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勇于破局,创新机制。辽宁水美乡村建设项目有着点多、面广、战线长的特点,区别于传统的水利项目,建设内容上还有项目组成复杂、非水利行业参与多和管理模式多元化等特点。 省水利厅积极引导项目区政府,根据县(区)特点和实施内容,选择适宜本地区的水美乡村建设管理模式,建立有效管护机制。 一是引用先进建设管理模式。 为实现水美乡村项目建设目标,项目区结合实际,优选建管模式,全面加强工程建设管理。 南芬区实行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和EPC 总承包模式,康平县实行代建制,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有效解决设计、采购、施工的衔接、协调问题,有力管控安全、质量、投资、进度目标,目前已取得良好效果。二是采用现代化管理方式和手段。为加强全天候、全时段现场管理,项目法人提前在重要节点、重点段落、重点部位建立视频监控终端系统,建设中,作为建设管理的重要手段,建成后,可移交管理部门,作为河道管理的监测平台; 同时, 利用无人机对项目开工前、过程中、完工后进行三维立体拍摄,全面、全方位展示项目实施情况。三是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推行流域性的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基层服务体系完善的长效管理网格,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项目区污水处理、卫生保洁、垃圾清运及河道管理引进第三方管理和服务, 实现河道“有人管、时时管、事事管”,持续发挥项目建设效益。

克服困难,统筹推进。省水利厅深入贯彻落实加快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决策部署,指导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实施, 保障工程按期完工,发挥效益。 一是压实疫情防控责任,确保参建人员健康安全。项目建设指挥部要求各参建单位将复工后的疫情防控作为重中之重,不发生聚集性疫情传播事故。 二是提前预判,提早准备。 省水利厅和项目区建设指挥部对疫情形势进行分析预判,针对项目参建单位实际情况,提前进场,做好建设各项准备工作。 三是建立工作会商制度,实现信息时时共享。 通过即时通信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开展项目日调度、周汇总、月总结等相关工作,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人员聚集接触。

整合资源,两手发力。水美乡村建设项目,工程建设的投入相对较大,省以上水利投资不足三分之一,且项目区靠自有财力难以落实全部地方配套,多渠道资金筹措至关重要。 省水利厅根据项目区经济水平和建设内容,指导探索适宜本地的水利投融资模式, 为项目资金筹措提供支撑。 一是行业融合。 整合交通道路建设、环保污水治理、农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统筹项目建设,实现综合治理目标。二是盘活资本。利用政策优势,以生态治理和修复向生态价值转化, 成功申请农业水利基础设施银行贷款5亿多元。三是吸引社会资本。将建设成效作为预期收益点,吸引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全省共吸引企业注资8 亿多元。

三、生态宜居,产业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通过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实施,项目区内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凸显。 经治理的区域,区域防洪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河流功能得到有效恢复,水域空间、岸线挤占得到有效解决,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整体提高了项目区农村的综合竞争力和宜居指数,增强了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在社会效益方面,一是防洪排涝能力显著提升,经治理河段由实施前5 年一遇达到10 年一遇以上, 排涝标准不低于10 年一遇, 保护项目区2.38 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向好, 生活垃圾收集率达到100%,分类利用率达到70%,休闲运动场地村、组全覆盖,公共设施、场所完善,村容村貌提升,文化生活丰富。 三是农村饮水条件持续改善,区域农民生产生活用水水质全面达标,生活用水管网覆盖率90%以上,供水条件大幅改善。

在生态效益方面,一是保护生活多样性和生物栖息地,动植物资源种群稳定、数量明显增加,465 种动植物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其中,以人参、青羊为代表的国家二级及以上保护动植物12 种。 二是提升河道水质,提高项目区水体达到Ⅲ类以上, 河道水质达标率100%,50%以上监测断面全年达到Ⅱ类以上,生活污水收集率达到70%以上。 三是留足水生态空间,滨河生态保护空间划定率100%,生态岸线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在经济效益方面,一是提高沿线居民收入,项目区的建设实施, 增加就业机会, 直接惠及人口已在2 000 人以上,人均增加年收入约1 300 元。二是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项目区周边区域发展转型升级,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现代化农业手段得以使用,其中,盘山县全域经济每年增加8.67 亿元。三是推动旅游经济,通过项目实施,吸引社会资本,充分融合本地全域旅游总体规划要求,打造度假庄园、精品民宿、生态植物园和水利博物馆等一批产业项目,助力项目区文旅发展,部分乡村节点已成网红打卡地。

在财政部、水利部的关心支持下,辽宁省首批水美乡村试点县已建设完成。 2022 年,南芬区、康平县2 个项目区政府将水美乡村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全局之中, 正在全面加快建设进度,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吸引社会企业,加快建设符合辽宁特色的水美乡村,加速由“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猜你喜欢

水利厅项目区生态
省水利厅开展中国共产党成立102 周年系列庆祝活动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生态养生”娱晚年
水利厅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大会等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省水利厅纪念建党95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
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召开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