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夯实水利基础设施 助力稳定经济大盘
——访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副司长乔建华

2023-01-02李卢祎,石珊珊

中国水利 2022年12期
关键词:建华水利部基础设施

中国水利:国务院关于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中明确提出, 要加快推进一批论证成熟的水利工程项目。请您介绍一下目前这批水利工程项目的相关情况。

乔建华:在水利部、有关部门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水利项目开工全力加快。 截至2022 年5 月底, 全国新开工10 644 个项目,投资规模4 144 亿元,其中投资规模超过1亿元的项目609 个;2022 年重点推进的55 项重大水利工程,已批复可研18 项;开工吴淞江整治(江苏段)、福建木兰溪下游水生态修复与治理、 雄安新区防洪治理等12 项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达756 亿元;6 月底前还将开工6项,全年确保开工30 项、力争40 项。 2022 年重点推进的6项新建大型灌区,已批复可研4 项、开工2 项,6 月底前将再开工1 项,确保年内全部开工建设。

中国水利:重大水利工程前期论证比较复杂,推进难度大, 水利部采取了哪些举措来加快推进前期工作进展,推动工程尽早开工建设?

乔建华:重大水利工程在保障国家水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2022 年国务院167 次常务会明确重点推进55 项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 力争开工30 项以上。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建立纵横贯通的前期工作推进机制,合力推动工程早开工、多开工。

纵向推进机制方面, 重点是充分调动水利系统积极性,上下联动起来。 逐项细化工程用地预审、项目环评、可研审批、开工时间等工作节点,构建脉络清晰的项目推进矩阵,明确各级的责任分工、工作措施,细化时间表、路线图,实行台账管理,每周通报重大工程前期工作进展,精准推进。

横向协同机制方面,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重大水利项目推进的部门会商机制,及时跟踪项目前置要件办理进展情况,分析解决推进中的难点问题。 对于引江补汉等标志性重大项目,加密会商频次,指导项目责任单位抓好前期工作。 2022年以来, 已联合开展了10 多次会商, 有效提高了审批效率,加快了工作进度。

中国水利:如何理解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需求、有条件、有基础? 加快建设重大水利工程对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有何作用?

乔建华:有需求,就是指对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水利目前仍然存在防洪排涝减灾体系不完善、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不足、水生态水环境治理任务重、水利基础设施系统化网络化智能化程度不高等突出问题, 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水利工程建设。虽然我们已经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但是要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还必须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有条件、有基础,就是指一批具有较好规划和前期工作基础的水利工程项目,为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奠定了良好基础。 2021 年11 月国务院批准了“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已经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目标任务, 匡算投资总规模约2.5 万亿元。2022 年将重点推进55 项重大水利工程, 可研已批复18项,可研审查意见已报发改部门30 项,可研已完成技术审查6 项,1 项正在修改完善可研报告。

重大水利工程具有吸纳投资大、产业链条长、创造就业机会多的特点。 具体表现,可以用“三多”来说明:一是需要的用工多。 尽管施工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工程建设中还需要大量的工人,需要一些农民工、群众加入水利工程建设中。 用工多就可以促进就业和农民增收。二是需要的设备多。 工程建设涉及大量的土石方施工、混凝土浇筑等,会使用大量的施工机械设备,工程本身还需要大量的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三是需要的原材料多。水泥、砂石料、钢材等的需求量很大。 根据有关机构的研究成果,重大水利工程每投资1 000 亿元, 可带动GDP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15 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岗位49 万个。 2022 年完成8 000 亿元水利投资,对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水利: 国务院确定了2022 年完成水利投资约8 000 亿元的目标任务,请问目前全国完成水利投资的情况如何? 水利部将采取哪些举措来确保全年目标如期完成?

乔建华:2022 年1 至5 月,水利建设投资大幅度增长。目前,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3 108 亿元,较2021 年同期增加1 090 亿元,增长54%,广东、山东、云南、河北、浙江、河南等6 个省份完成投资超200 亿元。

水利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确保项目尽早发挥效益,保障全年目标如期完成。

一是进一步细化工作责任。 对重大工程实行清单化管理,逐项细化要件办理时限,明确责任单位、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严格落实工程建设管理制度,确保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和安全。

二是加快项目前期工作。 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地方沟通协调,及时研究推进用地、移民、环评等方面的工作,加快完善项目审批法定要件,推动尽早审批立项。

三是积极落实建设资金。 水利部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证监会、人民银行等部门,以及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投入的同时,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金融资金、社会资本等方面想办法,千方百计增加水利建设投入。

四是加大建设监管力度。 完善中央、省级、市县分级监管网络,强化调度会商,加强分析研判,对进展较慢、问题突出的地区和重大项目,综合采取挂牌督办、实地抽查、集中约谈、专项稽察等方式,督促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中国水利:水利工程建设离不开资金保障。 在积极争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水利部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拓宽水利建设资金投融资渠道?

乔建华:水利建设投资需求大,需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 水利部在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投入的同时,指导地方创新工作思路,拓宽投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水利部健全多元化水利投融资机制, 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进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推进水利基础设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发展等方面的系列文件,并召开省、市、县三级水利部门参加的视频会议部署落实, 针对性开展专门培训,指导地方想方设法扩大水利投资规模,满足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 ■

猜你喜欢

建华水利部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米沙在书里
可怕的事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水利部2017年1月批准发布的第一批水利行业标准
水利部2017年1月批准发布的第二批水利行业标准
变变变
阿呜想做猫
5G——“互联网+”的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