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提升探索
2023-01-02林令霞高佳男
林令霞,高佳男
2021年12月3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上,来自各学界及中外合作办学专家讨论了中外合作办学提质增效和特色发展问题,“扎根中国、融合创新、办出特色与水平是中外合作办学在新发展阶段的重要命题,也是其承载的核心使命”[1]。对于地方高校来说,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是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核心,人才培养质量是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数十年来,中外合作办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办学主体通过引进合作院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拓展了办学边界,加强了中西融合,推动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大大提升了办学主体的国际影响力。然而,随着近年来疫情在全球的持续影响,使中外合作办学也面临巨大挑战,外方教师由现场授课转为线上直播或录播授课,教学模式的改变给管理带来了不便,也使校校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在这样一个新形势下,探索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如何摆脱困境,扎根中国大地,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持续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意义深远。本文将以通化师范学院为例,通过分析影响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提升的原因,探索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提升新路径。
一、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教育国际化的一种形式,在高校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在范围上增加、在规模上扩大、在管理上规范、在质量上提高,力度和密度前所未有”[2]。截至2022年4月27日,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共有891个,其中地方高校占了绝大多数。不断扩大的数据表明,地方高校在国际化办学中不断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渠道,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努力通过借鉴国外优质资源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以吉林省为例,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就有62项,涉及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医学、经济学、艺术学7个学科门类,每年招生数量在7 000人以上,生源主要以吉林省为主,辐射其他各省生源充足地区,能够顺利完成招生计划。中外合作办学的培养模式大多为“4+0”模式,颁发办学主体院校学位和学历证书,学生可选择“3+1”或“2+2”模式,获得中外双方院校学位证书。
我校共有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3项,分别是与英国格林多大学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韩国岭南大学合作举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与韩国清州大学合作举办生物科学专业,其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于2018年、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21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合格评估。在近几年的不断探索中,各专业所在学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办学质量逐年提高,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首批毕业生的考研率达到20%,生物科学专业考研率达到15%。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在内涵建设、质量提升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尚未形成、国际化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教学模式不够多元化、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制度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
二、影响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原因分析
(一)中外合作办学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通过走访兄弟院校,发现多数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尚未纳入学校的宏观管理,学校内部没有针对中外合作办学特点的有效的中外合作办学评价体系,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评价均按学校其他专业评价标准执行。项目对口管理部门各校不尽相同,有的归属“国际处”,有的归属“国际教育学院”或项目所在的二级学院。我校对项目的具体管理部门为二级学院,管理方式也是沿袭二级学院的管理模式。二级学院管理人员承担普通班和国际班双重管理任务,平均1个辅导员要管理500名左右学生,没有专职的合作办学班辅导员,人员配备严重不足,更无法按项目的特殊性来全身心投入管理。此外,管理人员大多无国外学习经历,对合作项目了解不深,对国际化人才培养认识不足,在学生的学习和职业规划等方面无法进行深入指导,使办学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执行不到位
尽管各高校在申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初期,培养方案中均体现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为地方发展和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人才的想法,但在实际办学中表现出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不突出;国际化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举措不多;引进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和资源,并将其合理融进办学全过程尚未全部落实;中外双方共同开发课程较少,仍停留在探讨阶段,还没有具体实施。教师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专业能力强、外语水平高的教师数量较少,所以对于引进课程理解不深,影响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质资源的利用;学生的国际化程度不高,学生出国深造受各方限制,外语课程开设数量不足,应对国际化标准考试能力不强。
(三)学生对外方教学模式难以适应
根据教育部教外综〔2006〕5号文件,外国教育机构教师需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门数和教学时数应当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全部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目前多数高校采取集中授课的形式,即用2~4周的时间完成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这种集中教学方式使学生“难以消化学科专业知识,缺乏足够的动力和知识储备来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探究和知识内化”[3]。此外,学生习惯于中方的传统教学模式,有依赖和惯性思维倾向,对外方教学模式感觉不适应,不愿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由于外方集中授课,导致大量剩余时间没有得到合理使用,不仅给学生管理带来困扰,而且学习效率和效果也不尽人意。近三年来,受疫情影响,外方课程全部转入线上教学模式,这无疑对学生的学习又是一大挑战。从我校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普遍认为外方教学内容基本能满足需求,但互动较少、缺乏针对性指导;学生自我管理不严、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欠佳。
(四)学生基础差难以完成学习任务
生源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办学质量。地方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有些专业录取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在政策允许的范围下可适当降低录取线,因而有些专业在生源方面存在先天劣势。学生大多是“退而求其次”地选择了高收费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这些学生与普通本科专业学生相比,在学习能力、行为方式、心理特征等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4]。进入项目后,难以习惯较为高强度的学习,甚至逆反,加之外语水平低,即便配有专业语言翻译,也难以适应相对自由度高、自主学习多的学习模式。因此学生对专业兴趣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暴自弃。管理人员和教师普遍反映学生难管难教,学习动力不强,考试及格率低,针对某些课程不得不降低试题难度来提高考试通过率。
(五)缺乏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对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多数地方高校执行学校对所有专业的质量与评价标准,我校也不例外,学校将合作办学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纳入“一制二督三查四评五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但缺少针对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的质量评价标准,对外方老师日常教学质量监督还不够全面,没有建立外方教师的教学考核制度,也没有设立考核任务。学校教学质量监督部门对日常教学,尤其是疫情期间现行的外方录播课、直播课和项目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缺少了解,也不参与项目管理部门召开的项目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管理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2017年,中组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加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坚持立德树人,“开足开好思想政治课,把课程思政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将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凸显出来,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5],才能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因此,中外合作办学应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知识为基、能力为重”的教育教学理念[6],“通过建立适切的组织架构、质量方针和管理制度以及高效运行机制建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对其教育教学过程和人员进行全面质量管理”[7],建立“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全员参与、协调配合”的国际化工作机制,构建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齐抓共管、全员参与、整体融入”的国际化格局,才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坚持“互容互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借鉴外方的人才培养理念,结合地方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完善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吸收外方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切入点,制定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创新性思维、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方案。以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在项目运行的一个周期结束后,根据外方课程特点以及OBE教学理念,合理调整了课程内容,以实现“重基础、强实践”教学特色,促进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与本土教育资源相融合;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增加外语课程比例,并实施分层次教学,强化学生外语能力,同时制定《学生出国留学经费资助管理办法》,鼓励学生出国提升专业能力。
(三)发挥中外教师“双主体”作用,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
中外合作办学教师队伍素质是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的保证,中外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融合与互鉴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保障。以我校为例,学校专门制定了《中外合作办学教师出国培训管理办法》,先后派出10多名教师赴合作院校听课交流、开展科学研究,教师的国际化能力提高进一步促进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了让学生能够“原汁原味”接受外方教师的课程,学校为外方课程配备了语言教师和专业助课教师,弥补了学生语言上的不足。在疫情出现后,学校采用了及时有效的“双主体”授课模式,结合外方的录播和直播的授课内容,组织中方教师,帮助学生消化教学内容,并利用学校教学平台资源,通过“学习通”建设线上课程,将教学资源上传平台供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疫情期间开展的在线教学实践催化了“互联网+教育”和“智能+教育”模式的创新和线上线下教育的深度融合。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学术讲座、短期课程、讲评学生优秀作品、介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优秀范例、为学生答疑解惑,无疑是一种最佳选择,同时也融洽了学生和外方教师的关系。
(四)培育优质生源基地,扩大招生影响力
科学分析历年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情况以及每年考生的报考和报到情况,选择生源充足省份投放计划,同时根据需求培育优质生源基地;对于优质生源,学校可给予奖助学金和学费减免,也可根据学业成绩评定奖学金的措施,提高生源质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加大招生宣传力度,邀请合作院校参与专业介绍和未来职业规划介绍,为意向生做好咨询服务。此外,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实施特色化管理,改善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与学生和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开展具有国际化特色的活动,提升学校的美誉度等,都可成为吸引优质生源的渠道。
(五)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协同监控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监督和教学评价是持续改进中外合作办学教学中的不足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需形成校级、院级联动质量监督机制,参照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指标体系,对标对表,落实要求,并建立符合中外合作办学特点的完善的、多元的、动态的质量监控体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质量监控体系应更具有国际特色,涵盖双方合作的有效性、教学质量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反馈、监控体系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等[7]。学校应将合作办学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纳入学校层面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实行定期常规监控、常态随机监控与年度专项监控相结合的监控模式,实现科学系统的“评教、评管、评学、评研”监评系统框架。同时,项目所在学院要建立“互查互督、协管共进”的教学质量监督机制,通过组织中外方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教师和学生座谈会及时发现和改进存在的问题,促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一直以来,地方高校在教育部评估机制的推动下,本着“提质增效、服务大局、增强能力”的原则,中外合作办学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在专业教学和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但在教育管理、人才培养、教学创新、生源优化、质量监控等方面还需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还需增强应对危机的能力。受到疫情的冲击,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面临巨大挑战,同时也是创新发展的机遇。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应充分认识当前的国际形势,主动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模式,紧盯办学质量提升主线,转变管理模式,调整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优势,融合创新交流方式,与合作院校举办专题报告、学术讲座、学生毕业作品展等。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开发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不断提高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