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2022-12-31方金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5期
关键词:支气管炎雾化盐酸

方金艳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是常发于春冬季的小儿临床常见病,该病症的临床症状多为患儿出现咳嗽、发热、呕吐、腹痛等,对患儿进行听诊,患儿双肺的呼吸音粗糙,并且有不固定的干啰音和粗、中湿啰音存在[1]。该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患儿出现感染现象,病原多为病毒、肺炎支原体或者是细菌,以及这些因素进行共混合感染所致。患儿的身体各项功能发育并不完全,身体免疫能力较差,对于这些病原的感染没有较强的抵抗作用,如果患儿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容易诱发产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组织、神经组织等系统组织发生相应的病变,对患儿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2]。临床上对于该症状的治疗极为重视,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对其通过抗生素进行相应的治疗,但是近年来抗生素的使用不规范性,导致抗生素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患有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患儿致病以及致死率每年都在增加,给患儿的家庭带来了一定负担。为了能对该病症患儿提供更好的治疗,临床上开始通过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对该病症进行治疗。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这种治疗方式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8 年1 月~2021 年1 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96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 例。对照组中男24 例,女24 例;年龄最小4 个月,最大6 岁,平均年龄(2.25±0.16)岁;病程1~10 d,平均病程(3.31±0.35)d。观察组中男26 例,女22 例;年龄最小5 个月,最大6.5 岁,平均年龄(2.26±0.21)岁;病程2~11 d,平均病程(3.41±0.46)d。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对比(n,)

表1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对比(n,)

注:两组对比,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经临床诊断,患儿确诊为小儿急性支气管炎;②家属知晓本次研究的目的,并自愿签署相关文件。

1.2.2排除标准 ①患儿不能对治疗进行配合者;②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的患儿;③患儿合并患有其他严重疾病;④有手术史,或者在近3 个月内进行过手术治疗的患儿;⑤有先天性疾病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 患儿通过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即在患儿进行治疗前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将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对患儿进行镇咳、退热以及补液等常规治疗,让患儿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和水平衡保持在稳定状态。

1.3.2观察组 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盐酸氨溴索注射液(Boehringer Ingelheim Espana,S.A.,国药准字J20140032,规格:15 mg/2 ml/支)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具体的操作方式为:在患儿的病房安装中心吸氧的相关装置,将2 ml 的生理盐水与7.5 mg 的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混合,将其混匀之后填充至咬嘴式雾化器中,然后将雾化器与吸氧装置进行相对应的连接,将吸氧器的流速控制在6~10 L/min,进行为期15 min 的雾化治疗,年龄≤2 岁的患儿1 次/d,年龄>2 岁的患儿2 次/d。患儿在接受雾化治疗的期间需要采用的体位为直立位,年龄较小无法自主进行坐立的患儿应该由家长通过抱坐的形式进行直立位,同时在进行治疗时,患儿的唇齿应该将雾化器中的口含器牢牢包裹住,然后利用匀速的呼吸进行雾化治疗。将患儿每天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严格的记录,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情况。

1.4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为:显效:患儿的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都消失,气促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肺部听诊没有湿啰音;有效:患儿听诊肺部湿啰音出现次数减少,患儿的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无效:患儿的各临床症状没有消失的迹象,甚至出现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中显效25 例,有效13 例,无效10 例,总有效率为79.17%(38/48);观察组中显效26 例,有效20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为95.83%(46/48)。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2.2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51±0.76)、(4.31±0.51)、(2.69±0.30)、(5.41±0.86)d,均短于对照组 的(7.52±1.51)、(6.39±1.42)、(4.28±0.62)、(7.55±0.9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d)

表3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d)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3 讨论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是在医院的呼吸疾病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这种疾病的发病时期多集中在温差变化较大的春季和冬季,因为患儿的身体发育并不完全,各项系统功能的作用不能完全进行运用,所以患儿的抵御能力低下,免疫力较差,而人体中含有较多黏膜的薄弱的血管部分是气管与支气管,患儿体内的这种组织较成人的支气管长度相对较短,没有良好的弹性,并且保护能力也更弱,自身组织上存在的纤毛通过运动进行清洁的能力也并不理想,因此患有该病症的患儿有着较高的致死率与致病率[3-8]。患儿在出现这种病症之后,其支气管以及分支支气管组织处的黏膜容易出现出血水肿的现象,同时患儿的肺部通气功能被降低,这种情况下患儿极易出现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的情况[9-12]。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病毒、细菌感染引发的,当出现感染症状时,产生的炎症黏液分泌物容易导致气管出现阻塞,继而诱发产生肺气肿或肺不张症状。

盐酸氨溴索的作用是能够使患儿体内的痰液黏稠程度降低,将肺泡上皮细胞中所分泌的活性物质的数量增多,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将气管黏膜上纤毛组织的运输功能加强,从而使体内的痰液更容易排出,并且还具有抗氧化的效果,能够对患儿出现的呼吸障碍症状有效进行缓解。对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则是通过将氧气的流通速度加快从而使盐酸氨溴索转化为雾状,有利于患儿对药物的吸收作用,将药物与病灶组织间所接触的面积大小进行增加,同时黏膜对药物进行直接的吸收利用,对患儿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同时由于药物与氧气进行混合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改善患儿的缺氧现象,将患儿的治疗进程有效缩短。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儿通过盐酸氨溴索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有效增加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儿的恢复进程。

综上所述,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通过盐酸氨溴索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患儿的恢复速度变快,应该得到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支气管炎雾化盐酸
盐酸泄漏
冬病夏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雾化吸入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雾化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