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武将真会互报姓名单挑吗

2022-12-31

新传奇 2022年51期
关键词:武将吕布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中有不少精彩的打斗场面,只见两军阵前双方各派出一员武将,先互相通报姓名,有信心者往往还会高呼“某刀下不斩无名之辈”。随后,二将开始单挑,战至数十回合……古代双方武将在单挑之前,真的会互相通报姓名吗?

《三国演义》(本刊有售,原价980 元,现价180 元)中有不少精彩的打斗场面,只见两军阵前双方各派出一员武将,先互相通报姓名,有信心者往往还会高呼“某刀下不斩无名之辈”。随后,二将开始单挑,战至数十回合,一将翻身落马,另一方就会趁势出兵,将单挑输了的敌军打得落荒而逃。

类似的场面,还发生在《水浒传》《隋唐演义》等小说或影视作品中。虽然这种叙事方式早已形成一种固定结构,但这绝非真实的古代作战场景。

单挑能赢,打仗却输了

单挑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随处可见,那么它是否会发生在真实的三国历史中呢?

答案是肯定的。虽然正史记载中的单挑事件很少,只有吕布战郭氾(史料中多为郭汜,据《三国志丛考》,郭汜本作“郭氾”)、太史慈酣斗小霸王等寥寥几例,但足以说明单挑是可能发生在古代战争中的。只是,单挑能赢,打起仗来却未必能赢。

汉献帝初平三年(192 年),王允巧施连环计,借吕布之手杀死董卓。谋士贾诩担心自己受到牵连,便以“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为由,策动凉州军阀李傕、郭氾二将反攻长安。当时长安城内空虚,吕布自知不敌,乃心生一计,指名道姓要与郭氾单挑。随即,二人在长安城北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单挑。

据《三国志·吕布传》注引《英雄记》记载:“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骑遂前救汜,汜、布遂各两罢。”看来,吕布“飞将”之名并非浪得虚传,即便是以勇武而著称的西凉悍将郭氾,单打独斗也并非其对手。只是,战争面前并无道义可言,吕布的个人勇武也无法阻挡成千上万的悍卒。不过数日光景,凉州军便攻破长安,赢得单挑胜利的吕布也只好匆匆出逃,亡奔中原。

张飞战马超是《三国演义》中的精彩一幕

由此可见,单挑无法对战争造成直接影响。在冷兵器时代,两军交战要短兵相接,打的是肉搏战,军队数量才是影响战争结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既然单挑都很少有,双方主将相见并互相通报姓名一事,也就很少出现了。作为一支军队的灵魂人物,一旦主将倒下,军心就会涣散,士兵群龙无首,也更容易被敌人击溃。故而在多数情况下,为了避免被敌人认出,主将往往不轻易露面。

安史之乱期间,唐军将领许远、张巡率众死守睢阳,安庆绪得知此事后,当即派出勇将尹子奇。面对叛军的重重围困,张巡想到“擒贼擒王”的办法,只要把尹子奇解决掉,这支由乌合之众组建的叛军自然会一哄而散。可尹子奇十分狡猾,在上阵时派出好几个人扮成他的模样,以此扰乱唐军视线。

了解到这个情况,张巡心生一计,他故意令人把一支由野蒿削成的箭射到敌阵中,叛军捡到后,以为城中无箭,就兴高采烈地找到真正的尹子奇汇报。结果这一幕,正被守在城门上的神射手南霁云看到,只见他拈弓搭箭,一下就射中了尹子奇的一只眼。尽管尹子奇侥幸捡回一条命,但因为他受重伤,叛军暂缓了攻势,这便为睢阳守军提供了喘息之机。

由此可见,古代两军交战时,双方主将互相通报姓名并进行单挑的情况是极少的。既然如此,这种情况又为何会成为小说叙事的固定结构呢?

追根溯源,演义的想象

以小说《三国演义》为例,对照正史不难发现,其中有不少情节都是作者“移花接木”而来。如“千里走单骑”的是廖化,不是关羽;“草船借箭”的灵感来自于孙权,而非诸葛亮所为。同理,小说中反复提及的“单挑”与“斗武通名”,未必就没有渊源。

先秦时,车战曾一度流行,在四匹战马拉着的战车上,驾驶员、主将、副将全副武装,各司其职。主将挥舞着手中长戈,向敌军冲杀过去,一顿横冲直撞,犹如一柄尖刀插入敌军阵营;在其后方,则有不少步兵紧跟战车而行。随着主将在战车上展现神勇之姿,一举掀翻敌方战车、斩杀其主将,敌军士兵就会很自然地选择逃跑或是投降。

十六国时,随着马鞍的不断增高与双马镫的出现,铁骑被大规模运用在战争中。用骑兵进攻时,必然要处在高速运动当中。因此,主将若想要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之上得心应手地指挥骑兵,便需要亲自战斗在第一线。东晋永和十年(354年),桓温北伐,与前秦军队展开交锋。前秦景明帝苻健之子苻生一骑当先,冲入晋军之中,“杀温将应庭、刘泓,死伤千数”,而后又“搴旗斩将者前后十数”。在他的指挥下,其麾下骑兵亦在晋军之中左右冲杀,如入无人之境。

可见,车战与骑兵作战都非常依赖主将在前方的冲杀与引导,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个人英雄主义”的诞生。这与小说作者的创作思路是一致的:主将在单挑中取得胜利,既能增加人物角色的魅力,也能把复杂的战争简单化,使读者将注意力放在人物身上。

再说说“斗武通名”。双方武将在单挑之前,为何要互相通报姓名呢?这显然与古人的姓名崇拜有关。两军交战,不斩无名之辈,知道对手的名字,以示尊敬之意——不论胜负如何,礼节起码到位了。对自己而言,出战之前报上大名,还符合儒家强调的“名正言顺”,堂堂正正,本身就是一种底气。

入木三分,人物的刻画

小说演义诞生、兴起于市民阶层,阅读门槛普遍不高,且在创作过程中,作者还要考虑文本的趣味性与可读性。因此,用一种模式化的固定结构代替原本复杂、枯燥的战争,更有利于小说的传播与推广。

小说中有许多人物,有昙花一现的“路人”,也有占据了大量篇幅的主角。若一般人物走个过场,其人物背景便不用单独再作交代,只需在“斗武通名”的环节中一笔带过;若主角登场,其首次亮相自然也要精心设计,干脆利落地在单挑中解决对手,其独特的名号能在凸显其人物性格、特征的同时,更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如后世再提及关羽,就会想起他初出茅庐“温酒斩华雄”的那惊艳一幕。还有“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的秦叔宝,“日抢三关,夜夺八寨”的尉迟恭,这种描写方式进一步渲染了两位“门神”早年的非凡之姿。

总之,“斗武通名与单挑”这一固定叙事方式虽看似结构单一且模式化,却总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经典“名场面”,从而使故事情节达到一次又一次的高潮。在一众戏剧、评书以及小说中,“双方主将互通姓名随后再单挑”这一场景,也总是最受读者和观众期待。

猜你喜欢

武将吕布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大话三国志
吕布其实有情义?
吕布其实有情有义?
外婆家的“花武将”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猛将吕布缘何成了最失败的跳槽者
日本女性喜欢男人扮武将
斗联话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