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两汉文学中的“手舞足蹈”

2022-12-31郭润佳

戏剧之家 2022年34期
关键词:鸟兽舞者形式

郭润佳

(山东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通过特定动作与形象对情感、生活进行表现的舞蹈,即人以“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展现的“模仿自然或是传达感情的身体思维”[1]。自上古时期开始,我国先民的舞蹈形式从举手、跳跃和踏歌,发展到与巫祭相关的禹步和巫舞,以及模仿鸟兽的舞蹈、狩猎舞和袖舞。先秦两汉的文学典籍记录了这些“手舞足蹈”的形式。

一、举手、跳跃和踏歌

举手及跳跃的动作在先秦舞蹈中非常多见,有时二者是结合出现的。这两个动作较为简单,所以自上古时期开始便广泛存在于各类舞蹈中,而单纯以其作为主要动作的舞蹈也不少。譬如上古时期的生殖崇拜舞,见新疆呼图壁生殖崇拜舞岩画[2]、内蒙古乌兰察布岩画[3]。先秦时期有一种长期存在的舞蹈——“万舞”(万舞最早见于甲骨卜辞,在殷商以后至春秋战国的典籍中也经常出现,形式不统一,最初是万人所跳的祈雨舞蹈,后来其形式、内涵不断丰富,逐渐发展为不同风格、不同形式舞蹈的统称),其内容和形式不统一,甲骨文的“万”字,像是人举着双手跳跃舞动的形态[4]。《诗经》中有专门描写万舞诗句,如:《鲁颂·閟宫》云:“笾豆大房,万舞洋洋”,《商颂·那》云:“庸鼓有斁,万舞有奕”[5]。《墨子·非乐》中也提到了万舞:“于《武观》曰:‘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将将铭苋磬以力,湛浊于酒,渝食于野,万舞翼翼,章闻于大,天用弗式。’故上者天鬼弗戒,下者万民弗利”[6]。

“踏歌”源于上古时代踏地为节的原始乐舞形式。《吕氏春秋》中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7]踏地而歌,从“八阙”之名可以看出,这是服务于生产劳动与宗教信仰的,显然是典型的原始乐舞形式。《西京杂记》中记载:“十月十五日,共入灵女庙,以豚黍乐神,吹笛击筑,歌《上灵》之曲,既而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8]。踏歌这种舞蹈形式较为原始,容易给人带来快感,所以直到今天还广泛存在[9]。在出土文物中,可以更直观地看到“踏歌”的舞蹈形式。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上的图案[10]便展现出每组舞人面向一致、尾饰摆向一致、腿向一侧跨出即踏着相同的节拍起舞的画面。最早始于青铜时代的内蒙古阴山岩画则表现了四个舞人连臂起舞,双腿微曲顿足踏地的场景[11]。位于云南的沧源崖画(约公元前1500—前500年)中有围成圆圈、挽手踏足的五名舞者形象[12]。出土于云南江川李家山的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的文物圆形舞蹈铜扣饰也展现了舞人们分开双腿,屈膝踏歌的情形[13]。从上文古籍记载及出土文物可知,踏歌的具体动作正如《吕氏春秋》所载之“投足”,也就是以足踏地,(同时可能与歌相配合)形成有节奏的踏地动作。

二、禹步和巫舞

禹步据说起源于夏禹,《荀子·非相篇》云:“禹跳汤偏,尧舜参牟子”[14],《庄子·盗趾》云:“尧不慈,舜不孝,禹偏枯,汤放其主,武王伐纣,文王拘羑里[15]”,《尸子》记载,夏禹因劳于治水而“生偏枯之病,步不相过,人曰禹步”[16],《帝王世纪》亦记载夏禹“病偏枯,足不相过,至今巫称禹步”[17],由此可以看出,这种步法相当于小碎步。由于奴隶制时代氏族首领就是掌握沟通神灵权力的大巫,禹步后来(可能在重视巫术的殷商时期)发展为巫觋的步法,也就是巫舞动作,《法言·重黎》“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18]可以作为佐证。夏禹还根据自己治水的功德作了《夏龠》(《夏龠》在周代被整理为六代舞中的《大夏》,《大夏》是祭祀山川的文舞),此舞可能在后世发展为祭祀舞,其中也包含着禹步,禹步的动作经过发展后应是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急促细碎的步法[19]。

龙舞在先秦两汉时期是求雨的祭祀舞,起源也较早。《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了上古时期以龙舞求雨之事:“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郭璞注:“今之土龙本此,气应自然冥感,非人所能为也。”[20]

殷商的祭祀舞继承了这种求雨巫舞的形式,龙舞在甲骨文中多次出现[21]。龙舞的动作比较明确,即模仿龙之状,同时,也可能是模仿龙之星宿之状以与龙产生关系而祈雨,《左传·桓公五年》记载:“秋,大雩。书,不时也。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其中的“龙”指苍龙之宿[22]。事实上,学界也有舞和巫同源的说法,《尔雅·释训》云:“舞,号雩也”[23],《楚辞·九歌·礼魂》云:“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与。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24]。

三、对鸟兽的模仿和狩猎舞

模仿是舞蹈的主要产生方式之一,自上古时代起人们就通过模仿自然来表达身体思维。而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舞蹈主要是模仿鸟兽的舞蹈,最初一部分是出于狩猎需求所跳之舞,另一部分是图腾舞。其中,与鸟有关的舞蹈较为多见并发展为不同的形式,这里主要分析先秦模仿鸟类舞蹈的部分动作。

(一)模仿鸟兽形

以模仿鸟兽形为主要形式的舞蹈形成于先秦时期,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及祭祀的需要。《吕氏春秋》载葛天氏的“八阙”中有《玄鸟》,亦载帝喾命咸黑作《九招》《六列》《六英》,即配合歌唱及演奏各种乐器的乐舞,“令凤鸟、天翟舞之”[25],(凤凰鼓翼而舞)。《竹书纪年》载舜作《大韶》:“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击石附石,百兽率舞。”[26]这种有鸟类参与的“百兽率舞”其实是人扮作鸟兽、模仿鸟兽情态的图腾舞。这类原始舞蹈的具体动作在文献中并没有详细说明,但必然与鸟类的典型动作有关,如飞翔、展翅等。这在文物中也可得到印证,在内蒙古阴山岩画展现的群舞场景中,可以看到左侧有一位扮鸟人形的舞者,展臂作飞翔之态,向右侧四位舞人走去[27]。

春秋战国时的巫舞也继承了这种模仿鸟形的动作。河南信阳楚墓出土的战国时期锦瑟漆画直观地展现群巫的巫舞动作或展臂欲扑,或广袖而作鸟形,或张弓欲射,体现了楚地巫舞浓厚的神秘色彩[28]。

(二)执羽

羽毛作为狩猎的战利品象征着猎人的力量与技巧,同时可以在狩猎时遮蔽身体用以伪装,由此便产生了佩羽或执羽的舞蹈。

到了商代,由于商的图腾是玄鸟,又尚事鬼神,这类舞蹈主要用于祭祀,且许多都是执羽作舞。甲骨文中的“舞”字,像是人两手执鸟羽的动作起舞,在金文中,也有两手执羽挥动作舞的人形[29]。

进入周代,羽舞在周代宫廷雅舞中占有一席之地。《周礼》记载的周代《小舞》(或称《六小舞》)中,《帗舞》《羽舞》《皇舞》都是执鸟羽或衣羽饰以祭神或求雨的舞蹈,“(郑司农云)帗舞者,全羽;羽舞者,析羽;皇舞者,以羽冒覆头上,衣饰翡翠之羽”,“(郑玄注)帗,析五采缯,今灵星舞子持之是也;皇,杂五采羽如凤皇色,持以舞”[30]。“析五采缯”与“杂五采羽”都是将众多彩羽集为一体,制成类似旌旗的舞蹈道具,这类羽毛制成的道具必然体积较大,而这样的舞蹈道具举起或挥动起来才会好看,且颜色“如凤皇”,挥舞起来与鸟尤其是动态的鸟更加类似。

《诗经》中也出现了羽舞,不过是单手执羽舞。《邶风·简兮》云:“简兮简兮,方将万舞。……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左手执籥,右手秉翟……”这种“硕人俣俣”的舞蹈充满了力度与动感。《王风·君子阳阳》云:“君子陶陶,左执翿,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31]这种舞蹈则比较随意、活泼。单手执羽舞在春秋战国铜鼓纹饰中也有所体现。

《庄子·徐无鬼》云:“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人投兵”,虽然“秉羽”可解释为“执羽扇”,但在《庄子集释》中也有这样的注解:“‘甘寝秉羽’,如字,又音翮。……或作翅,雩舞者之所执。……庆藩案,太平御览二百七十九引司马云:孙叔敖秉羽之舞,郢人无所攻,故投兵”[32]。显然,亦有将“秉羽”解释为“秉羽之舞”的。

四、袖舞

袖舞除了与巫舞有关,也主要脱胎于对鸟类的模仿[33]。在周代以前,袖舞存在的痕迹尚不明显。但到了周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从古籍及文物中便能看出袖舞的盛行。

上文提到的周代《六小舞》,其中的《人舞》就是没有道具的“手舞”,且“以手袖为威仪”,《韩非子·五蠹篇》云:“长袖善舞,多钱善贾”[34]。由此可见,《人舞》全凭手袖动作为舞,应有扬手、挥手、甩袖之类的动作。

春秋战国时代的袖舞多富有美感,更显得轻盈飘逸。《拾遗记》记载了战国时期以轻盈柔美见长的舞蹈《萦尘》《集羽》《旋怀》,舞者“容冶妖丽,靡于鸾翔”,动作“徘徊翔转”,其中《集羽》“婉转若羽毛之从风”,《旋怀》“肢体缠曼,若入怀袖”[35],明显具有袖舞的特征。袖舞动作在这一时期的文物中展现得更直观且多样,如传世的战国画像铜壶盖,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彩绘舞女奁,山东长岛出土的战国残鉴,山东临淄东周墓出土的陶俑,还有众多战国玉佩、玉雕舞女等,动作多为展臂舒袖、抬臂扬袖、婀娜回袖,行步流畅,舞姿曼妙,轻盈如仙,似欲乘风而去[36]。至秦汉时期,袖舞也十分兴盛,特别是两汉时期,身着长袖亦是一种美态,如《南都赋》《洛神赋》《羽林郎》等文学作品中都有相关描写。

五、结论

舞蹈不仅是兴之所至的身体表达,也产生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其动作从一开始就有特定意义或目的,是有意识进行的身体动作,“手舞足蹈”属于舞蹈的雏形,并为后世舞蹈所继承。这些动作虽看起来零碎而简单,但已经与乐舞产生了联系。这种“手舞足蹈”也是先秦舞蹈的一部分,从先秦文学记载来看,其较为零散、不系统,多见于原始舞蹈及具有神秘色彩的巫舞中。

猜你喜欢

鸟兽舞者形式
舞者
舞者
舞者
BALCONY
雷的尸体
潜入鸟兽争霸战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鸟兽“黑白配”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