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术前访视及健康宣教对改善患者术前睡眠的效果观察

2022-12-31曹雅南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33期
关键词:手术室满意度评分

曹雅南

(丹东市第一医院手术室,辽宁 丹东 118000)

手术室集诊断、治疗于一体,在患者救治方面作用突出。当前,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手术患者的安全性、耐受度和接受度。虽然,医疗水平的进步减轻了患者的手术创伤,但是手术作为应激源,仍会不同程度上刺激患者生理、心理,从而影响患者术前睡眠质量以及手术配合程度、手术效果、安全性。针对以上问题,需重视手术患者术前阶段的护理工作[1-2]。临床工作中发现,术前阶段手术室护士通过术前访视以及健康宣教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和睡眠质量,且助于患者手术治疗配合、术后康复,术前护理效果显著[3-4]。基于此,本文就我院112例手术患者为例,分析护理术前访视、健康宣教方案与效果,以优化术前护理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手术治疗患者,时间选自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总计112例。纳入标 准[5]:①患者意识清楚,>18岁,手术耐受,言语功能正常、具备配合能力。②手术方案患者具有适应证,签署知情同意书。③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6-8]:①过敏史患者。②脏器严重功能障碍患者。③精神、意识、语言沟通障碍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分组,两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30、26例;患者年龄区间19~73岁,平均年龄(46.00±5.60)岁;疾病手术类型:普外科以及心胸外科患者各15例,骨科患者10例,泌尿外科以及耳鼻喉科患者各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33、23例;患者年龄区间 20~75岁,平均年龄(46.50±6.80)岁;疾病手术类型:普外科患者16例,心胸外科患者14例,骨科患者12例,泌尿外科患者8例,耳鼻喉科患者6例。参与研究的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接近,具有比较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予以手术患者术前常规护理,即术前手术项目、操作过程介绍以及注意事项告知、手术准备、术前评估、心理安慰等。

1.2.2 观察组 在此基础上进行术前访视与健康宣教。

1.2.2.1 完善术前访视 手术室责任护理人员根据访视需求做好准备,将注意事项、手术须知内容制定成册,术前发放给患者、家属并进行简单的讲解,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手术设备、器械、手术室环境以短片的形式播放帮助患者提前熟悉,减轻、消除患者陌生/恐惧感。另外,与患者交流中态度温和、语言与动作轻柔,安抚患者情绪,引导患者说明身体状况,分享生活中开心经历,以移情、借情方式转移患者疾病注意力,减轻心理情绪。叮嘱家属多陪伴患者,予以患者家庭支持,叮嘱患者白天不要午睡,适当活动,晚睡前播放舒缓音乐调节情绪、提高睡眠 质量[9]。

1.2.2.2 完善术前健康宣教 手术室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以视频、图片等形式传播手术知识并做进一步指导,创建微信公众号、制作手术短视频向患者介绍手术流程、注意事项等,叮嘱患者阅读、观看,强化防护意识,并以相同疾病成功治疗案例起到榜样的力量,建立患者手术治疗、康复信心。

1.3 观察指标与评分标准 参考量表PSQI以及SAS、SDS,记录两组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状况,评分越高说明患者对应睡眠障碍、情绪状况越 差[10-12]。另外,进行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

1.4 数据分析 112例手术治疗患者研究观察指标基于统计学软件SPSS21.0版本计算,计量型指标PSQI以及SAS、SDS评分以均数(Mean Value)±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的形式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型指标护理满意度以例(n)、率(%)的形式描述,采用(χ2)检验。手术患者观察指标P值小于0.05,表示参与比较的数据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睡眠质量比较 观察组手术患者护理前PSQI评分为(25.30±3.00)分、护理后PSQI评分为(15.50± 2.50)分。

对照组手术患者护理前PSQI评分为(25.50± 2.80)分、护理后PSQI评分为(20.60±2.90)分。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患者护理前PSQI评分经统计学计算,P>0.05;护理后PSQI评分经统计学计 算,P<0.05。

2.2 负性情绪状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患者护理前SAS评分为(45.50±4.50)分、SDS评分为(45.80± 4.30)分,护理后SAS评分为(28.80±2.50)分、SDS评分为(27.50±2.50)分。

对照组手术患者护理前SAS评分为(46.60± 5.00)分、SDS评分为(46.00±4.50)分,护理后SAS评分为(36.60±3.00)分、SDS评分为(36.00± 3.00)分。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患者护理前SAS与SDS评分经统计学计算,均P>0.05;护理后SAS与SDS评分经统计学计算,均P<0.05。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手术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非常满意患者34例,基本满意患者20例,不满意患者2例,护理总满意度96.43%(54/56)。

对照组手术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非常满意患者24例,基本满意患者21例,不满意患者11例,护理总满意度80.36%(45/56)。

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P<0.05。

3 讨论

手术室兼具诊断与治疗的双重功能,且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手术创伤明显减轻,接受度大大提高[13]。但是,手术作为应激性刺激源,加上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手术耐受能力,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机体功能,增加患者心理负担,进而影响术前睡眠质量,且进一步影响患者手术治疗配合度和效果。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状况差,直接影响手术配合,增加了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且导致医患、护患矛盾问题。为了确保手术效果、安全性,需重视患者术前阶段护理工作[14-16]。手术室护士术前护理工作中注重患者整体状态方向发展,进行人性化指导与服务,在完善术前访视、健康宣教工作中,结合患者临床实际需求、疾病情况、手术治疗方案等制订方案,提供合理性指导,考虑患者负性情绪、睡眠障碍问题,强化心理疏导,并以借情、移情等方式有效转移了患者的注意力,改善了睡眠质量,进一步稳定了患者的心理,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的应激性刺激,缓解不良情绪,调节身体功能,确保手术治疗效果与术后恢复状况[17-20]。吴毅研究指出,手术室护理中术前访视及宣教用于准备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效果十分明显,改善了患者的术前不良情绪、睡眠障碍,帮助患者以最佳身心状态迎接手术治疗,从而有助于患者术后 康复[21]。

本文研究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手术患者的PSQI评分(15.50±2.5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患者的(20.60±2.90)分,护理后SAS评分(28.80± 2.5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患者的(36.60± 3.00)分,SDS评分(27.50±2.5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患者的(36.00±3.00)分,护理满意度96.43%高于对照组80.36%。观察指标评分差异显著,经统计学计算均P<0.05。本文研究结果与牛雯[22]研究结果有一致性,对照组患者术前行常规访视,观察组患者接受术前互动宣教式访视,观察两组患者焦虑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入院时,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比较,差异并无显著性P>0.05。访视后及术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指标评分差异显著(P<0.01/0.05)。由此证明,术前阶段护理工作满足了手术患者的护理需求,在稳定患者生理以及心理方面效果显著,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手术治疗患者术前阶段护理中术前访视与健康宣教能够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在稳定患者心理、生理状况的基础上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满足患者护理需求,为患者手术治疗顺利进行、安全性、术后康复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手术室满意度评分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手术室体位护理对手术室脑瘤患者长时间手术压疮形成的影响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我给爸爸评分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