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践行初心使命的理论逻辑、实践要求与保障路径

2022-12-31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感性马克思资本

刘 俊

(1.中共三明市委党校,福建 三明 365000;2.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190)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践行初心使命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命题,又是一个重大的实践命题。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整体理论出发,揭示出践行初心使命的理论逻辑。随后,由该理论逻辑推出践行初心使命的实践要求。最后,从落实实践要求的角度,提出践行初心使命的保障路径。

一、践行初心使命的理论逻辑

理论清醒才能政治清醒,践行初心使命才能更加自觉、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理论源头,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内涵具有最根本的规定性。为此,我们将从整体上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揭示出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理论逻辑。

1.以回归现实生活世界为前提

马克思主义克服旧唯物主义缺陷,批判了唯心主义的错误,从而创立了“新世界观”。这一“新世界观”是其整个宏大理论的基石,也自然成为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形成的理论基石。为此,理解这一“新世界观”新在哪,才能使中国共产党人更加自觉地在“新世界观”指导下践行初心使命。

该世界观之所以称为“新”就在于其在本体论上完成划时代哲学革命,与整个柏拉图主义传统为敌,从根本上终结了西方理性形而上学。自柏拉图以来,西方传统哲学把世界分为感性世界和理念世界。这一理念世界就常被当作现实的世界,而感性世界则是易变的。真理和现实性在理念世界中,感性世界被其所规定、所包含。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评这种形而上学“错误地把思想、观念、现存世界在思想上的独立化了的表现当作这个现存世界的基础”。这种形而上学原则扼杀了真正的感性。比如,有种说法把人规定为理性加上生物性。在这种说法里,“理性”和“生物性”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范畴规定,活生生的人被扼杀了,体现出理念世界相对于感性世界的优先权与统治权。

为此,历史唯物主义的起始概念“现实的个人”出场,孕育着终结形而上学世界。这一概念看起来极为平常,似乎是个常识,但却具有伟大的洞见。马克思并没有如理性形而上学般给“人”以范畴规定,否则就进入了唯心主义、知识论的解释,从而把人变为“抽象的人”。这种“抽象的人”把人与世界的认知关系假定为前提,人似乎先得思考然后在某种知识指导下改变世界,由此凸显了理念世界的优先性。而马克思却以经验的方式给“现实的个人”设定为“感性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也是人的感性活动的结果)。通俗地说,人是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劳动。这样的设定,并没有假定,清除了一切范畴规定,都是经验可以观察到的,谁都会承认。这种存在首先是感性的、理性前的、概念前的、思维规定前的。这为把哲学从抽象的理性王国回归到现实生活世界奠基。

随后,马克思把感性活动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这里特别强调人在与事物打交道时,并非先有一个封闭的、纯思的精神主体去理性认识外部世界,而是早在认识前就在世界中。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它所以能创造或设定对象,只是因为它本身是被对象所设定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对象世界是人的存在的确证物。人的意识能够领会自我与他物的关系,从而把自我做出来,也把对象做出来。马克思击穿“意识内在性”的幻想,揭示出意识的外在性,从而凸显出感性活动的优先权,反而理念世界的真理性要依赖于感性活动的验证。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所强调,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由此,马克思哲学革命发生了,这意味着形而上学世界的终结,用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话来表达即“超感性领域的本质性崩塌”。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历史不再是思想史,而是在自身的感性活动中建构出感性世界的历史即感性活动史。

这是全新的世界观,它呼唤着人们回归现实生活世界,说出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言,社会存在就是“现实生活过程”“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要始终在这一“新世界观”指导下,高度重视现实生活世界,凸显感性活动的优先性。

2.以开创崭新文明形态为使命

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感性活动史。人类史会走向何方?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人指引了奋斗方向。我们沿着马克思的分析思路来揭示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趋势。马克思认为,在感性活动中创造了一个属人的自然界,同时也创造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两者统一于感性活动之中。而以自然界为中介的人与人的关系叫生产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叫生产力。因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不断带来生产关系的变更,推动人类社会形态演变,由此不断展开感性活动史即人类史。

马克思运用其哲学革命的伟大成果观察资本主义文明的生产关系,试图揭示其未来命运。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成果就是《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他认为,资本主义文明的生产关系表现为积累起来的劳动与活劳动的关系。积累起来的劳动就是过去的劳动所创造出的生产资料,支配着活劳动。资本是积累起来的劳动。口袋里货币越多,意味着积累起来的抽象劳动的量的增多。因此,积累起来的劳动支配活劳动,即抽象劳动对具体劳动统治,也可通俗称为资本对雇佣劳动的统治。在资本时代,抽象数字的资本如今君临天下,资本增值成为绝对命令,统治着具体的劳动、真实的感性世界。这是理性对感性的支配,是前面论述的马克思批判的理性形而上学原则在现实的呈现。资本与理性形而上学共同支撑、拱卫着现代社会。由此,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不得不对两者同时展开批判。

当然,马克思在展开批判前首先肯定了资本的伟大文明作用,它促使劳动生产力和社会化程度极大提高,丰富的使用价值领域被空前打开。这得易于资本对劳动统治这一资本时代的生存条件。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所说,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值自身。全社会都被纳入到进步强制之中,每个人都以其自身的具体劳动服务于资本增值。同时,资本增值以雇佣劳动或资本对劳动统治为前提,则不可避免地引发三大危机。

一是人与人之间的两极分化;马克思对两极分化矛盾何以产生给出过精辟答案,称“贫困从现代劳动本身的本质中产生出来”。[1](P43)现代劳动的本质就是前面论述的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在这种资本统治关系下,资本不仅仅是物,其背后体现人与人的关系,是资方统治劳方的关系,是一部分人支配另一部分人的社会权力。所以,马克思说,每个个人行使支配别人的活动或支配社会财富的权力,就在于他是交换价值的或货币的所有者。他在衣袋里装着自己的社会权力和自己同社会的联系。[1](P311)劳方获取的是工资,而资方获取的却是支配劳方一部分生命时间,从而推动资本增值,再加上资本的权力属性,必然造成价值分配上的两极分化。劳动者不断劳动进一步推动资本增值,同时也就进一步扩大了资本支配自身的权力,带来更大不平等。财富积累增多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贫困积累的增多。

二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危机;在强大资本增值的驱动之下,必然需要生产大量商品,甚至需要不断创造新的消费空间。商品生产也必然需要汲取生态系统中的能源、资源和材料等自然力母乳,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从而引发生态危机。

三是人自身发展的危机;马克思把自由自觉的活动视为人的真正本质。共产主义就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从而达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而在资本逻辑中,人不是目的,资本增值才是目的。比如,挖掘煤炭资源是为资本增值服务的,而现在我们把人也称作资源叫“人力资源”。人沦为工具,以从事专业化工种嵌入到严密、合理的组织机构中,服务于资本扩张。“由此将具有多方面发展潜能的人塑造为只能从事指定工种的‘蚂蚁’,从而失去了发展能力。”[2](P327)

如前所述,资本主义危机是资本增值自身所带来的。比如,资本要增值,一方面资方付给其公司员工的工资绝不能超过其利润,另一方面资方又希望自己公司员工走向市场能成为有足够购买力的消费者,这是自相矛盾的。生产的无限性与员工购买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难以克服。资本对劳动统治的社会条件,决定了资本时代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再如,资本无限增值的本性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之间存在难以克服的矛盾。资本主义越是展开,越是准备好自身的否定性力量,其必然走向灭亡。

马克思不仅仅帮助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了资本主义,也为克服其弊端指明了方向,即把资本对劳动统治的关系颠倒过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圣麦克斯篇中马克思强调,在现代,物的关系对个人的统治、偶然性对个性的压抑,已具有最尖锐最普遍的形式,这样就给现有的个人提出了十分明确的任务。这种情况向他们提出了这样的任务:确立个人对偶然性和关系的统治,以之代替关系和偶然性对个人的统治。资本统治劳动,颠倒为劳动统治资本,这是生产关系的重大变更,意味着崭新文明形态的生成。

3.以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为动力

什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个问题对于守住初心、完成使命至关重要。有人说,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即生产方式变更,推动历史发展。这就需要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会有矛盾运动从而导致生产方式的必然变更?由此,引出重要概念“感性需要”,是它导致了生产方式的必然变更,从而成为历史变迁的根本动力。马克思认为,人的欲望、感觉、利益、激情、热情等都可视为感性需要。人类最先有吃喝住穿等生存需要,促使其制造生产工具予以满足时,生产力开始发展。随后,新的需要必然产生,因为想要获得更多更好,以便在人与自然关系中获得更多自由。随后马克思论述到,“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1](P160)再后来部落人口不断增加又会有更多新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必然要以劳动解决。这一切都导致生产力必然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是不能和生产关系相分离的,一个叫内容,一个叫形式,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叫形式。生产力的必然发展,一定要突破其旧有的社会形式,由此带来两者矛盾运动,引发生产关系的变更。1846年马克思在致帕·瓦·安年科夫的信中指出,“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这里“为了不致”表达着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互动中人类整体主观需要的极端重要性。人们的感性需要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深层动因。

比如,行会手工业是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第三等级形成的新的感性需要,推动着工场手工业逐渐取代行会手工业。当时广泛贸易积累起来大量货币的商人,因封建土地制度限制,无法购得土地。这批商人向往动产自由的社会关系,期望有朝一日动产对不动产的胜利。而因贵族无法维持其封建庄园经济,大量仆从及半农奴逃亡奔向城市成为劳动力。商人货币与这些劳动者结合,形成了崭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批人有守护个人自由劳动的愿望,而仍在封建关系束缚下的人比如手工业者等,又有奔向个人自由劳动的愿望。人们的这种感性需要最终推动着欧洲人从近代走向了现代资本主义。因此,践行初心使命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二、践行初心使命的实践要求

上文所述的理论逻辑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实践要求,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保持不懈的奋斗精神、高扬理想信念的伟大旗帜、勇于自我革命的批判意志、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1.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揭示出人类史就是一部感性活动史。而感性活动的不同即人民生命实践方向不同,由此造成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发展方向及社会现实生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晓明曾撰文揭示出中国与西方社会的显著差异,他强调“市民社会”以原子个人为前提,而迄今为止中国社会乃是区别于“市民社会”的 “伦理社会”,而且其现代变迁并不趋向于造就原子个人一途。[3]东西方社会现实生活的差异有目共睹,但总被人忽视。当前不少人在谈及诸如法治、政治等上层建筑领域的建设时,常把理念与现实分离开,热衷于现成拿来西方或中国古代的抽象原则或方案指导、评论当代,讲起来头头是道,实际上是撇开中国现实生活特点谈论单纯的“应当”。这就是走了马克思“新世界观”所批判的唯心主义路子,犯了“言必称希腊”的教条主义错误,只不过现在变为“言必称西方”。

因此,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主观理念揭示和把握中国现实生活发展的本质和必然性并按规律实践,才是成功践行初心使命的思想方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时,其中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坚持中国道路”,即“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仍要保持开放心态,要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但绝不能忘记中国社会现实生活。否则,教条主义祸患无穷,百年党史中所犯的教条主义错误给人民事业带来的重大挫折就是明证。

2.始终保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一部人类感性活动史就是一部人类奋斗史。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强调:“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同时,感性活动史展开又是有阶段性的,前一代人感性活动产生的结果构成后一代人活动的条件。历史不外是各个时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活动来改变旧的环境。[1](P165)回溯百年党史,正是一代一代人的前仆后继不懈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光明前景。十九届六中全会对民族复兴历程中各阶段价值进行了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机遇与挑战之大前所未有,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践行初心使命的“新世界观”要求我们始终保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3.高扬理想信念的伟大旗帜

孕育于西方历史文化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由于其要求不断增值的资本本性,必然把全球自然资源和市场卷入到资本运作之中,由此开创了真正的世界史。为了理解这一现象,马克思发动了一场伟大哲学革命,创立了唯物史观。随后又运用这一伟大“新世界观”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描绘出资本增值的内在本性,孕育出否定自身的物质力量的运行图景,最终科学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在科学真理和伟大使命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彻底改变了中国面貌。实践发展充分证明,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没有对这一理想信念终将实现的自信,就无法激发磅礴精神力量。为此,践行初心使命一刻都不能丢了这一灵魂。

4.勇于自我革命的批判意志

前文所述马克思所揭示“开创崭新文明形态”的使命,要求共产党人要有勇于自我革命的批判意志。因为通向共产主义之路是驾驭“资本逻辑”并超越“资本逻辑”的事业,是以中国共产党超越集团利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事业,是高扬伟大的理想又不离开脚踏实地行动的事业,其最终将开创区别于已有文明的崭新文明形态。完成这一伟大使命,其背后要遵循超越资本宰制、切实反映民意、资源分配公正、人类全面解放等价值指引。从事如此前无古人、雄伟壮丽的事业,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共产党必须一刻不放松地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做坚决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勇于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只有通过自我否定、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的路径,才能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才能承担起实现伟大使命的重任。

5.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正如前文所述,马克思指出历史前进的动力源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符合历史前进的逻辑,必将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百年党史贯穿始终的一根红线就是人民至上。从毛泽东同志提出“为人民服务”,到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初心使命论”“美好生活目标论”“为民造福政绩论”[4],无不彰显着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包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2035年远景目标包括“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当前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重要体现。坚持人民至上,稳步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中国共产党就一定能够领导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

三、践行初心使命的保障路径

为了把践行初心使命的实践要求落到实处,需要相应保障举措。以下将从党性修养、权力和权利三个维度提出保障路径。

1.用制度保障党性锻炼实效

一是完善理论学习制度。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对中国共产党辉煌历史的深刻总结,是贯彻落实践行初心使命实践要求的必然举措。坚持思想建党重在培育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和为民服务根本宗旨;推进理论强党重在弘扬实事求是、不懈探索真理、勇于推动理论创新的精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为此,要形成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长效机制,完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工作、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集中轮训、专题培训、干部脱产进修、干部在职自学、理论学习考核激励等制度。二是完善党性教育制度。党性教育的重点在于使广大党员思想政治受洗礼,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为此,在学习制度安排上,要健全党章学习教育制度,强化对党忠诚教育。在学习内容上要突出“四史”主线,聚焦“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主题,弘扬红色精神,塑造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在实践制度安排上,要完善主题党日制度,完善重温入党誓词、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要运用好地方党史资源打造党性教育品牌。三是完善党性检视制度。党员要根据理论学习与党性教育的体会,以自我革命精神检视违背初心使命的问题,并予以整改。党性修养要做到慎独,不是易事,还需他律。为此,既要完善“政治体检”制度,又要完善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谈话谈心等制度。

2. 构建一体推进“三不”机制

践行初心使命要有勇于自我革命的批判意志,要敢于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和意志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反腐倡廉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关乎民心向背、事业成败,其成效是检视能否守初心担使命的试金石。因此,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是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保障举措。一是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敢腐是前提,指向对腐败分子保持最大震慑,解决的是腐败成本问题。当前在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基础上,仍要紧盯关键少数,聚焦重点领域,完善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工作格局,重拳整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让胆敢腐败者付出惨重代价。二是构建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能腐是关键,指向权力制约与监督,解决的是腐败机会问题。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加强国家监察,构建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四个全覆盖”的权力监督格局,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让胆敢腐败者无机可乘。三是构建不想腐的免疫机制。不想腐是根本,指向廉政文化建设,解决的是腐败动机问题。要突出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干部政德和廉政警示等教育重点,拓展多种教育形式,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炉温”,使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热”起来,标准要求进一步“严”起来,营造“不想腐”的组织氛围。

3.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践行初心使命的实践要求是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人民至上的本质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回答了发展为了谁的问题。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搭建多样化的表达利益诉求的参与平台,最广泛地收集民意,并经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最终实施政策满足人民需要。同时,全过程人民民主还回答了发展依靠谁的问题。全过程人民民主还具有全民参与、全面参与和全程参与的特征。比如从参与内容上看,具有全面参与特征,不仅仅表现在政治选举上,还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全过程。再如从参与环节上看,全民依法参与到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全过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以人民的广泛完整参与实践为动力的,体现了发展依靠人民的特点。因此,践行初心使命、彰显人民至上价值理念,要求不断发展全过程民主。一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要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特别要完善落实调查研究、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问题的工作机制,完善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机制等。二是加强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建设。要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机制,不断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与基本政治制度,激发基层群众自治活力;要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运行机制,要在议题设置、协商程序、监督机制等方面予以改革创新。三是运用技术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质量。要依托网络政治参与平台、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算法等,既能广泛精准地收集民意,提升了全民政治参与度,又能降低民主制度运行成本。

猜你喜欢

感性马克思资本
马克思像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感性概念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资本策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