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时代价值

2022-12-31周晓杰孙云霞刘祥梅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自然界手稿共产主义

周晓杰,孙云霞,刘祥梅

(1.黑龙江工程学院 宣传统战部, 哈尔滨 150050;2.黑龙江工程学院 组织部,哈尔滨 150050;3.黑龙江工程学院 纪委办公室,哈尔滨 150050)

任何一个思想理论从产生、发展到成熟,都不是凭空出现、毫无根由的,都需要经历一定历史阶段的知识积累和认知沉淀。马克思思想也同样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马克思在流亡巴黎期间,撰写了关于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读书笔记,最终被其他学者汇编成册,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手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欧洲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本主义社会激烈的阶级矛盾,代表了马克思当时的思想水平和理论高度,从中能够窥探到马克思思想的一些早期萌芽,有的理论观点是首次登台亮相。《手稿》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开篇之作,是后来马克思创作一系列经典著作的思想起点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思想从萌芽到发展到逐步成熟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学术价值和学术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对于当今世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1 理论价值:《手稿》对西方哲学思想的批判与思考

1.1 对西方哲学思想的批判与辨思

欧洲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对政治思想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现代思想的起源。而政治革命也始终与工业革命、科学革命并行发展。同时,思想观念的进步也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快速发展。工业革命催生新的利益和新的阶级,新的阶级提出自身权利和利益合理化的诉求,必然会寻求具有强大力量的政治权力来保障和维护自身的权利和利益。英国革命、美国革命、法国革命等政治革命的爆发,代表着普通民众在政治上已经开始觉醒。一些“哲人”开始理性地思考人权、财产权等问题,思想启蒙运动使人类从迷信与无知的“黑暗”时代走进光明。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哲学家、思想家,他们用“自由放任”“社会契约”等思想观念,来挑战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宗教观念和君主制度,一度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思想理论格局。马克思思想诞生于欧洲、发展于欧洲、成熟于欧洲,深受西方思想史的影响。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等学说,成为马克思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哲学、政治经济学、各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以及社会历史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或评论、或批判,或引申、或吸收,从而得出了一些新结论、作出了一些新判断。

1.1.1 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与辨思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私有财产的本质就是已经异化了的劳动。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国民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按照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理论范畴,马克思逐一分析了工资、利润、地租以及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土地所有者三个社会阶级的关系,并以异化劳动为思维工具剖析了私有财产本质[1]。国民经济学家虽然基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将劳动看作是私有财产的源泉,但却没有意识到这种劳动已然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国民经济学家仅站在资本家的立场和角度,从表面上承认从事劳动的人,却规避和忽视了背后隐藏着从事劳动的人的困苦境地和悲惨遭遇。马克思深入剖析了私有财产的起源、私有财产的内部矛盾运动和私有财产的“积极本质”。私有财产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伴随着生产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历史环节。私有财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促使私有财产的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私有财产不再是简单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剩余,而是劳动和资本的根本对立。马克思没有否认私有财产推动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积极意义,而是以辩证思维揭示了私有财产具有积极的本质和消极的影响的两面性。私有财产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但也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2]。马克思对私有财产的认识为马克思唯物史观与共产主义早期思想萌芽奠定了基础。

1.1.2 对蒲鲁东主义的批判与辨思

马克思在《手稿》中还批判了蒲鲁东主义。蒲鲁东等人把工资的平等看作社会革命的目标,只是简单地要求私有财产的普遍化和财产的平均化,以此来改善工人窘迫的生存状况。蒲鲁东主义没有从根本上看透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没有认识到工资和私有财产在本质上是同一的,没有看到私有财产积极的一面,片面单纯地追求工资平等,其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使今天工人对自己的劳动关系变成一切人对劳动的关系”[3]。

1.1.3 对“粗陋的共产主义”的批判与辨思

马克思批判了同样带有平均主义思想痕迹、将私有财产等同于物质的财产的“粗陋的共产主义”。法国巴贝夫、德国魏特林、英国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是其中典型代表。他们设想将一切私有财产进行毫无差别的平均分配,实现“私有财产关系的普遍化和完成”,所有人完全平等地、均等地拥有私有财产,这样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就能够完全化解。这种对私有财产简单粗暴的无限放大和无限占有,不仅是对私有财产的直接否定,也是对人的社会性和特殊性的直接否定。特别是这种平均甚至把“妇女变成公有和共有的财产”,所谓的“公妻制”无限地放大了人身而为人的自然属性,却没有看到人的社会属性,是对整个文化和文明世界的抽象否定,不仅没有超越私有财产,而是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严重倒退。

1.1.4 对“政治共产主义”的批判与辨思

马克思还批判了“政治共产主义”遮蔽私有财产积极本质的片面认识。“按政治性质是民主或专制的共产主义”和“废除国家的共产主义”,他们虽然认识到私有财产是“人的自我异化”,但却没有看到私有财产对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他们认为,必须依靠国家力量建立共产主义,或者是将共产主义建立在国家消亡的基础之上,实现人的政治上的解放。但这种解放并非真正的人的解放,最终建立的只能是理想中的“乌托邦”。

1.2 对共产主义的思考与构想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基于对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研究,分析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必然性,第一次阐述了自己的共产主义理论,并对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进行了区分,陈述了对无产阶级革命、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个人理解。《手稿》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进行系统论述的最早文本,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4]。

1.2.1 提出实现共产主义必须扬弃私有财产

马克思认为,要实现人的真正的解放,就必须对私有财产也就是人的异化进行积极的“扬”和“弃”,而不是一刀切地砸烂“旧世界”的一切、予以全盘的否定或是全盘的肯定。这种“扬”,张扬的是私有财产的积极一面。马克思肯定了私有财产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共产主义革命完全可以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找到可以借鉴的经验和理论的基础,吸收和借鉴私有财产条件下所生发的一切积极的文明的因素,站在已有的资本主义社会文明的基础之上,创造新的更高层次的文明。这种“弃”,抛弃的是私有财产的消极一面,抛弃的是已经异化的劳动形式和私有财产关系,以此来真正确证人的类本质。马克思没有回避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所带来的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提出要通过对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促进人类的自由与解放,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进而实现共产主义。

1.2.2 认为共产主义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

早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就明确提出了人类解放的主题。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借鉴了费尔巴哈的观点“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并明确提出“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5],在社会解放的基础之上实现人类的自由解放。在《手稿》中,马克思对私有财产、异化劳动所作的一系列研究,其实都是在为如何解决实现人类的自由解放作铺垫、找依据,他所阐述的共产主义也是紧紧围绕“人”而展开的。马克思认为,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更是“类存在物”。共产主义扬弃私有财产的最终目的是真正解决人的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等矛盾问题,实现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这种真正的占有是通过人的不断社会化而不是通过物来实现作为主体的人和对象化客体的有机统一,使人摆脱了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关系的束缚,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完全平等,人才能够成为完整的人、自由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共产主义是人的复归和解放的一个必然的环节,不是人类历史最终的结局,而是人类真正历史的开端。对私有财产和人的异化的积极扬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追求,生成了马克思早期共产主义思想,“预示着马克思后来那种新世界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真正起点”[6]。此时的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扬弃私有财产的最终目的是复归人的“本真状态”。这与马克思思想成熟时期建立在“现实的人”基础上的唯物史观还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差别[7]。

1.2.3 提出共产主义是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统一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追求的是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统一,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的改变就是自然界的改变,自然界的改变也就是人的改变。人通过自身的劳动进行有意识的改造自然界的活动,将自然界对象化,并将人的生命内化于自然界,用以确证人的本质。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类特性”。自然界为人类劳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前提。人作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8],在劳动过程中创造人化的自然界,但却不能毫无节制地破坏自然、肆无忌惮地从自然界中索取,而是应当遵循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回馈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和有效地开发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人、社会、自然界应当成为有机统一体。只有人与自然界、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人才能实现彻底的解放,成为真正的自由的人。

尽管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刚开始起步,但他却寻找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根源在于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进而提出了解决的根本办法就是要扬弃私有财产、消灭异化劳动。而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最终实现这一目标。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再到共产主义,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有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见解,并且此时的马克思已经对共产主义给出了完整的概念界定,大大超越了当时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与《共产党宣言》相比较,虽然《手稿》中关于共产主义的语言表述还不够成熟,但却标志着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思想雏形已经形成。

2 实践意义:《手稿》回应了现实社会中“苦恼的疑问”

2.1 《手稿》为工人运动提供思想指引

18世纪至19世纪初的西方,当时正处于世界优势地位。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三大革命推动西方特别是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态势发生巨大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研究逐步深入发展,科学上一系列偶然和必然的新发现、新进展层出不穷。科学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技术基础和技术条件,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催生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西方特别是欧洲开始了“一个进入自驱动发展的起飞”。英国在全世界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随后,工业革命迅速在欧洲大陆铺开。比利时是欧洲第一个推进工业化的国家,法国也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工业革命,而德国由于封建势力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工业革命只能在困境中艰难地推进。

在资本主义工业快速发展扩张的同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发生深刻改变,社会矛盾和阶级分化进一步加深加剧。随着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大量手工工人失去赖以维持生计的工作,产业工人队伍虽然日益壮大,但由于受到资本家的残酷压榨和极度盘剥,身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处境也越来越艰难。

工人阶级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迅速觉醒、奋起反抗。这一时期,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丝织工人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三场著名的政治运动昭示着工人阶级作为一支新兴政治力量从此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思想诞生提供了生动的实践基础。马克思在亲自目睹、亲身参与和指导工人运动的过程中,开始尝试运用政治经济学和哲学思维考虑研究社会现实问题,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不断提升,为工人运动提供了思想上的指引。

2.2 《手稿》折射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835年,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读书,攻读法律专业,却对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甚至达到了“没有哲学就不能前进”的地步,大学毕业时还取得了耶拿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年轻的马克思信奉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哲学,加入青年黑格尔派,研读了一系列黑格尔的哲学著作,还经常参加关于哲学理论和普鲁士现实的辩论。大学毕业后,马克思没有从事法律专业,只能在《莱茵报》找了一份工作,有了更多深入了解和感受社会现实生活的机会。在《莱茵报》工作时期,马克思接触到了法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潮,但由于缺乏经济学知识,还没有结合经济学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这一时期,马克思思想成果集中体现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两篇文章上。这两篇文章针砭时弊、寓意深远。其中,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马克思已经完全颠覆了以往的世界观和认知,开始站在大众立场来思考关于物质利益及其同等级和国家、法的关系等问题。此时的马克思深陷于困惑之中,因为这与他所信奉的黑格尔哲学“人的思想观念和国家与法的原则决定社会生活”的法哲学理论产生了严重的思想偏差。马克思发现,在现实社会发生冲突时,往往不是别的而是物质利益占据了上风。在《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中,马克思也同样关注到了物质利益这一现实问题。“物质利益难题”让马克思的思想发生转变[9]。马克思开始对黑格尔哲学进行反思和批判性思考,他的第一部著作就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分析。马克思逐步从唯心主义走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走向共产主义。

面对现实社会产生的关于市民社会和国家之间关系等一系列“苦恼的疑问”始终困扰着马克思。1843年,马克思流亡巴黎以后,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并借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分析货币,提出劳动异化问题。恩格斯也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文章《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作为主编的马克思看到恩格斯的文章后欣喜若狂,仿若找到了打开苦恼大门的钥匙,寻找到了一些关于“苦恼的疑问”的答案。恩格斯的文章深深地影响了马克思,激发了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浓厚兴趣。于是,马克思开始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阅读了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让·巴萨伊、詹姆斯·穆勒、约翰·麦克库格赫等人的一系列经济学著作。在读书的同时,马克思一边思考,一边用笔记录下自己对政治经济学领域问题的感悟和见解,并进行深层次分析和批判性评价,开启了“在政治经济学领域进行批判的最早尝试”[10]。

《手稿》中的具体文章马克思没有公开发表过,有的甚至还没有完成。尽管有些专家学者认为《手稿》还“不成熟”“不系统”,甚至略微“晦涩难懂”,没有形成马克思自己的“话语体系”,与马克思晚年思想相比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存在着明显的黑格尔、费尔巴哈和国民经济学的思想印记。但瑕不掩瑜,将《手稿》与马克思此前《莱茵报》时期、《德法年鉴》时期及其之后的著作纵向对比来看,《手稿》恰恰体现了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马克思开始独立运用政治经济学来思考社会现实问题,体现了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认识过程、思考过程和形成自身认知的过程,其核心思想和主要观点与马克思后来的经典著作呈现出一脉相承的“思想继承性”[11],是符合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的。

3 现实意义:《手稿》为当代中国发展带来启示

170多年过去了,蕴含在《手稿》里的马克思思想和观点对于当代社会发展特别是当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1 《手稿》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

马克思回答了资本主义为什么会灭亡、怎样灭亡这一根本问题,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原则上给出了“历史之谜”的解答[12]。资本主义制度下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不会自我消亡,相反只会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促进资本家和劳动工人的矛盾愈演愈烈,甚至到无法调和的地步。因此,资本主义的灭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积极地扬弃私有财产,逐步消除劳动的异化、人的异化,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一步步取得最终的胜利。我们党强调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就是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13],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地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采取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之治”治理模式,把未来中国发展进步的前途和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3.2 《手稿》关于实现消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论断,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思想的终极价值取向,他在《手稿》中对人的本质和实现人的解放进行了详尽的论述。随着对费尔巴哈哲学的吸收和批判逐步深化,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和实现人的解放的理论也愈加成熟,已经超越了费尔巴哈的思想,认为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体。人的解放是人的全面的自由与发展,实现这个目标只能是等到共产主义真正消灭剥削、消灭压迫、消灭异化劳动,使人真正成为自身劳动的主人,完全复归至人的“类特性”。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有利于构建新型的人际关系[1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劳动活动的主体,必须尊重劳动人民的主体地位,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劳动成果,最大程度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诉求。以《手稿》为起点,马克思逐步形成了其“以人为本”思想。我们党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就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当代表达。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至高重要的位置,站在人民立场解决一切社会问题,高度重视民生、全力保障民生、积极改善民生,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过上共同富裕的日子。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忘的初心和使命。

3.3 《手稿》阐发的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界和谐统一的思想,为推动人类社会和谐进步、人与自然界和谐共生提供了思路方法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界是生命共同体,人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生存与发展脱离不开自然界。这一思想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向着存在之真相的复归提供了指引[15]。人类社会在发展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遵循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人们清楚地看到,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自面对、独立解决疫情,而是要靠世界各国人民齐心协力、守望相助,要靠世界各个国家休戚与共、携手应对,切实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屏障,这是对本国人民的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尽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正是马克思这一思想的当代实践。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以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构筑人与人、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关系提出了“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自然界手稿共产主义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自然界的一秒钟
丢失的手稿
盘点自然界中你没见过的怪异生物
手稿
共产主义就在你我的奋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