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创作教学模式探索

2022-10-21玲,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思政课思政创作

肖 玲, 钱 斌

(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 230601)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1]。习近平的讲话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又在主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2],给出了高等教育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中思政课的科学定位。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对大学生进行精心引导和栽培,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教师还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贴近生活的内容、通俗易懂的故事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指导大学生去思考理想、思考人生,使他们认同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逐步成长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是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一环。

教师要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顺应时代不断发展,适应学生不同特点,探索适宜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发挥思政课在高等教育全方位育人体系中主阵地和主渠道的作用。

1 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高校现行的思政理论课体系是从2005年以后逐步形成的。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各门思政课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对培养大学生政治认同、理论认同等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这些思政课的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学生方面来说,他们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对课程作业及教师布置的任务感到厌倦,这使得教学目标难以高效实现。从教师方面来说,巨大的科研压力、繁重的教学任务和不适当的教学安排,使其无法持续地、彻底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难以满足教学的需求。不仅如此,一些共性问题的存在也使得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有时事倍功半。

1.1 教学目标的狭隘性问题

各个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等相关要求设定的。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内容上大都为“了解历史、认识规律、领会‘四个选择’”。这种侧重于知识传授的教学目标是基于可实现性原则设置的,表面上并无不妥。然而,思政课的根本目的不单只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更重要的还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后,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信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亦是如此[3]。由此看来,这种教学目标的设定无疑是狭隘的。

在教学目标的影响下,教师往往只会注重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忽略了对学生情感意志的培养。通常状态下,学生自己并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完全内化为自身素养,很难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情感认同、实践认同,这与思政课开设的根本要求相去甚远。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面,主要是基于知识掌握的卷面考试,很少将学习过程中所展现的态度、增长的能力、形成的意志品质等纳入考核范围。在这样的教学目标指引下,学生往往将思政课当做是普通的知识型课程进行学习,难以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教学内容的重复性问题

高校思政课课程统一使用的是“马工程”教材。这套由国内顶尖学者参与,集体攻关,并广泛征求高校师生的意见建议,汲取多方智慧的系列教材,无疑具有权威性。但是,由于大中小一体化思政育人的格局并未形成,思政教育内容重复性的问题并未得到很好解决。教师在课堂上依据教材的讲述,许多知识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已经获得,难免产生“炒冷饭”的感觉。不少学生因此产生厌倦,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还有两个重要原因:缺少体验和内容割裂。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学生在两点一线的环境里成长,上大学后又在三点一线的环境里学习,本来就与社会存在着隔膜,更遑论近二百年的中国近现代社会政治生活了。缺少体验,对于以史实为基础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体会理论的魅力,更难以将抽象的理论通过认知转化成具体的行为,这就加大了学习的难度,使学生产生厌倦。由于多种原因,思政课的教学往往与专业课教学在内容上割裂,形成“两张皮”效应,难以发挥思政教育在学科引导方面的特殊作用。学生的专业学习本就负担沉重,对“没什么用”的思政课程也就渐渐失去了兴趣。

1.3 教学方式的单一性问题

高校现行的思政课教学主体上大都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对这种灌输模式的选择,是基于现实的考量。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一直是职称评聘和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教师不得不对此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学校一般是安排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课程教学,而高校师生比不足是普遍现象,因此,专职思政课教师不得不承担更加繁重的工作量。同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内容过多,要将近现代中国近二百年的历史浓缩进几十节课内并完成教学任务,重压之下的教师只能选择“满堂灌”的方式。

客观地说,教师的课堂讲述能够传授完整的知识体系,详细讲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引领学生进行细致的理论推衍,从而提高学生能力;同时,思政教师的理论修养、观念信仰、教师风范等也会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传达,深刻感染现场的学生,引导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认同。因此,在所有的教学方式中,课堂教学是不可替代的。但是课堂教学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这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往往是教师说教,学生听取,与学生的心理需求相去甚远。在这种方式的践行之下,教师上课往往变成一个人的表演,台下的学生连头也不愿意抬(抬头率低)。

1.4 教学对象的个性化问题

“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4],做到因材施教,这是思政课应当遵循的教育教学原则。在加强思政教育的新形势下,一般要求思政课程必须做到小班教学,但是因为各种情况的存在,导致小班制贯彻不彻底,不少学校名为小班教学,实际上还是采用了大班制的形式。在班级人数众多的情况下,教师很难掌握学生的个体情况,因而开展教学活动也就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个性化学习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层次、专业需求、兴趣素养等编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因此,师生、生生之间通畅的沟通和交流成为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反馈实时进行调整,达到精准控制,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同学建议调整学习状态、重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切实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获得感。而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思政课程还较难做到。

2 一些典型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

近年来,为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性,不少高校进行了大量探索,形成了许多思政课教学模式,如专题式、案例式、问题式、参与式、互动式、项目式、情感式、情境式、开放式、MSD式、比较式等。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2.1 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或者是典型的案例,指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刻剖析、深入探讨,从而找出问题答案的一种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比较典型的方式,通过一个个典型、鲜活案例的讲解,使学生对史实有直观的感受,对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案例教学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从而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情感认同。

在赵璐[5]看来,案例教学模式将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同课堂教学的学习规律进行结合,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得以有效提高,对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起到了十分必要的作用。张树焕等[6]对此表示认同,认为案例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运用非常必要。实践也证明,案例教学在思政课中的运用增强了教材内容的感染力、说服力,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不过,这种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是案例的选取。如果案例的典型性不突出,不够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或者完全与学生的专业课相剥离,则较难达到预期效果。

2.2 情境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形象生动的场景,让学生在场景中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思政课中的突出运用是教师指导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或者自拍相关情景短剧并用之于教学。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7],教师创设一种情境,学生产生兴趣、激发情感,并通过情境来感受时代氛围、体验人物命运,从而加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进而形成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实践认同。

黄建红等[8]认为,用情景剧教学倡导了寓教于乐、寓教于情,这同当代大学生乐于自我表达的心理特点相吻合,是一种比较有特点的教学方法。陈国敏[9]则进一步提出,它革新了高校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同时也改变了过去传统教学的枯燥单一。在邱霖[10]看来,这种方法切实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不过,要想真正发挥情景剧教学的作用,教师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情景剧的制作要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11]。

2.3 问题教学模式

问题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提出预设的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最终由教师进行解答并总结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成功的关键是问题的设计,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当紧紧围绕教材内容,难易适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教学模式有很好的适用性。姚晶晶[12]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验证了这一模式对于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合理调控成绩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郭元阳等[13]因此认为,将问题导向的思路应用于思政课教学,既有利于解决教材内容重复性问题,又有利于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而在释疑解惑中让学生对思政课达到真想、真知、真信、真用。胡云等[14]指出,在采用问题教学模式时,应遵循和把握核心问题导向、学生主体、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原则,要将提出、探讨以及解答核心问题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分析和解答,实现教学目标。

2.4 其他教学模式

参与教学模式。董一冰[15]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认为过去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并不能完成思政课的教学目的,也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因而提出参与式教学。这是在师生地位平等的前提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这种模式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用师生共同参与来解决当前思政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参与性不强的问题。此外,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启发教学模式。姚桂荣[16]从学生主体的角度,提出在思政课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这种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民主和平等的教学环境和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以及思想政治状况出发,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但是需要对学生个体有较深入的了解。

分层教学模式。张北根[17]从学生的学科基础层次不齐的角度,提出对思政课程进行分层教学。在大班制的背景下,学生成分较为复杂,来自文、理科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知识结构,因此,有必要进行“分层”。通过“分层”,对文科和理科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对教学目标的设定也有所区别,从而初步实现个性化教学。此举在北京科技大学施行,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上述各种教学模式,都是针对思政课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并结合学校具体情况设计的,注重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各个高校在办学水平、生源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决定了不可能找到一种适合所有高校的普适模式[18],思政课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实际,不断探索,寻找符合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

3 思政理论课微创作教学模式的探索

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应当是在深入了解本校学生学情的基础上,依据思政教育的发展趋势,结合教育教学环境、教育内容、教育对象等的新变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理念、手段、组织、管理等的新发展,在实践中探索产生。

经过长期摸索,形成了微创作教学模式。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短图文、短视频、短音频等各种“微作品”反映、表达或评析某一主题并进行共享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微创作教学模式充分考虑了当前思政课教学目标狭隘性、教学内容重复性、教学方式单一性、教学对象个性化不足等共性问题,参考了其他教学模式的优势,从情感认同入手,以创作为重要手段,以作品为主要载体,以“微”字为鲜明特色,课内课外打通,线上线下结合,特色鲜明,效果显著。

3.1 将微创作融入思政理论课

创作是将认识转化为审美并进行传达的过程。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指导主题创作,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人的理性思维的不同程度参与,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包括他的政治倾向、道德信念、美学理想和哲学观点等,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在作品当中。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近二百年来,中国的国情复杂多变,历史事件波云诡谲,人物命运大起大落,赋予学生极大的创作空间。要表现这样宏大的背景,学生所构想的作品,必然蕴含他的某些理性思考,必然触及他内心的情感因素。这样,在创作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加强了对课堂所学的理解,同时又通过创作的形式认同并且表达出了所学的理论。

其次,在鉴赏优秀的文创作品时,通过细腻的审美感受和想象、激情、联想、共鸣等心理模仿,能够将正确的思想理论、鲜明的政治方向、端正的价值导向、高尚的道德情操深深地扎根到大学生内心,进而转化为始终不渝的情感、坚定不移的信念和自觉自愿的行动。围绕某一主题的创作,实际上是限定了学生创作的时空背景,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展开的理论分析,也就是在这“限定的时空背景”之中。教师课堂上的讲述,经由身边同学艺术化地表现出来,较之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富有感染力,这就强化了学生的认知和认同。

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要遵循适度原则。过重过高的创作要求,学生要么难以完成创作,要么过度挤压课余时间,使学生产生厌倦或抵触情绪。随着微时代的到来,碎片化传播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与之相关的微创作具有“短、快、精”、参与性广、即时性、随意性、形式新颖及趣味性强等特点,深受欢迎。大学生通过各种碎片化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微作品)表达观点、记录生活、展示自我,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习惯,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微作品的创作、制作、分享也都变得简单便捷。因此,将微创作融入思政课程教学,既顺应了这种趋势和习惯,也降低了创作的难度,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同时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师的有效调度下,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围绕主题进行微创作,将严谨但略显枯燥的理论用大量的、生动有趣的微作品丰富起来,使理论具体化、形象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循环往复,从而达成教学的根本目的。

3.2 微创作教学模式的运行

微创作教学模式的实施是在正式上课前的一个学期。授课教师依据课程内容并结合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等,确定下一学期微创作主题,并进行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微创作的主题,可以是全班统一的,也可以根据课程进度安排不同的主题,使学生任务和课程进度紧密融合在一起。

在课前环节,教师要完成两项工作。

首先,建成班制。要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必须要进行有效的教学管理。在大班制的背景下,可将教学班划为班委、小组两级,将所有学生分进不同小组。通过建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骨干管理班级,实现教学过程中的精准控制。同时,还应组建网络虚拟班级,便于师生、生生之间的及时沟通。

其次,落实任务。教师要尽量避免任务虚化,要将微创作的内容和要求落实到每个同学。学生根据各自具体的要求进行创作,避免了抄袭和雷同。他们围绕主题创作的系列作品,也为在后续教学中的运用打下了基础。同时,还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创作指导,以提高创作作品的质量。

在课中环节,教师要在三个方面发力。

首先,督查创作。学生在接受任务之后,大部分都会查找素材,仔细阅读,深入构思,并按照教师的创作指导进行创作。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查找资料时浮光掠影,构思内容时浅尝辄止,进行创作时漫不经心,因而作品质量较低,达不到教学设计的初衷。教师要动员班干部,认真督促,促进求实、创新的创作氛围的形成。

其次,小班讨论。学生创作的作品,上传班级群,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小班讨论。这是微创作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是将教材内容形象化展现、学生接受作品熏陶、内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键一步。网络讨论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通了课内课外,教师应加强督促指导,使教学的实效性得以进一步提高。经过教师审核的作品,还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网络进行社会传播,并将点击率作为考核指标之一。

第三,反哺课堂。遴选部分优秀作品在课堂展示,为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可邀请作者进行现场表演。表演结束,请学生点评,谈感受,说想法,进一步强化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教师进行最后总结,剖析作品的思想内涵,其所反映出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等,从理论的高度加以升华,强化教学效果。

在课后环节,教师要在考核上做文章。

除期末考试外,教师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可以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在班委会的主导下,组成学生评议团,对微作品进行评议,同时考察学生的创作态度、小班讨论情况、作品社会传播情况和课堂活跃度等并及时给出评分。学生在团队的督促下,端正学习态度,发挥主动性,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全力投入中收获新知,在真实体验中强化认同。

4 微创作教学模式在思政理论课中运用的实效

微创作教学模式在合肥工业大学实施以来,已有一万多名学生参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创作了微小说、短故事、家书、微剧本、短诗歌等文字作品1 200余万字,短音视频作品8 000余个,绘图、剪纸、书签、摆件等手工作品近1 000件,出版学生作品集5部。

为深入了解微创作教学模式运用的实效,对相关教学班进行了问卷调研。向1 169名本科生发放了电子问卷,每份问卷含19道选择题和1道问答题,学生成功提交1 107份,有效回收率为94.7%。通过调研发现,微创作教学模式深受学生欢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1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课堂参与度

微创作教学模式集合了多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在课前,参考问题教学模式的方式,向学生发布创作主题(问题);在课中,结合参与教学模式和情境教学模式的特点,组织学生对微作品进行小班讨论,同时在课堂上通过作品演绎的方式创设情境,展开教学。这充分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课堂参与度。调研结果表明:61.88%的学生认为,相较于过去的教学方式,微创作教学模式使他们“由知识的枯燥乏味到对课程内容的深切认同”,更能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情感认同;60.16%的学生表示,微创作教学模式使得他们“由单纯学习知识到深入思考,并主动关心国家大事”,更能做到思政课的“入脑、入心、入行”;53.66%的学生表示,微创作教学模式增强了教材内容的吸引力,使其“由被动听课到主动了解”,不再像过去那样被动地去学习;43.00%的学生认为,在实施微创作教学模式的课堂上,他们“更加享受课堂的每一次参与”,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见图1)。

图1 微创作教学模式的效果

4.2 实现了思政课与专业课间的联动,发挥了思政课的引领作用

在教学内容方面,微创作教学模式初步实现了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动。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同分层教学模式相结合,对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创作主题,将学生的专业所长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微创作相结合,如要求经济类专业学生创作“近现代年度经济汉字”,要求机械类专业学生创作“百年工业发展微剧本”,要求艺术类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艺术表达”等。这些做法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也激起了学生的创作欲,往往会产生许多优秀的作品。学生作品集《中华孝故事》(2018年12月第1版)被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务院研究室主管主办的国家级出版单位出版的第一部大学生原创作品。《微小说:对中国近现代国情的思考与表达》(文化发展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版)更是因为创意好、质量高被国家图书馆收藏。调研结果表明:高达69.92%的学生对我们将思政课与专业课相结合的做法表示满意。不过也有1/4(25.84%)的学生对此表示“无所谓”,这是今后微创作教学模式运行需要深入了解并着力解决的问题。微创作教学模式满意度调查见图2。

图2 微创作教学模式满意度调查

4.3 启发了学生知情意行的自觉,提升了社会责任感

微创作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意志和能力等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各个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目标狭隘性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微创作教学模式具备启发教学模式的许多优势,不过,启发教学模式所强调的是教师主导下的“启发”,而微创作教学模式更侧重于学生在创作活动中产生“自觉”。除了增进学生知识广度、理论的深度外,微创作教学模式还能够增长学生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调研结果表明:有52.39%的学生为自己的作品能够传播正能量、感动他人而自豪。有15.54%的学生反映,微作品的传播,让家人了解到自己的所学,使他们更多地了解了自己。另有25.11%的学生从自己的作品传播也可以对社会产生一些影响的事实,深切感受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表示在日后会更加注意自身的言行,积极传播正能量。通过座谈,不少同学表示,“在微创作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我们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认识,在认识自己的同时,也逐步增强了自信。”

4.4 增强了学生的获得感,提高了学习能力

微创作教学模式着力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如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查阅文献、分析资料,从而对国史、国情等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思和创作、演绎并传播作品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内化理论的过程。与案例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微创作教学模式使用的教学案例是由学生自己创作出来的。调研结果表明:微创作教学模式确实让学生大有收获。有79.58%的学生表示,自己“为了进行创作,查阅了大量资料,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有71.4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进行微创作资料收集的过程中,“掌握了查找资料的方法,学会了许多搜集资料的方式”,便利了今后的学习;有60.43%的同学则表示,微创作教学模式“增强了自身的表达和创作能力”,认为经过一轮微创作实践,自己的写作和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有49.86%的同学表示,自己终于“能够把所学理论付诸于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增强思政课获得感,需要教育主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它不是思政课教师赐予的,而是学生由于现实参与和切身感受而获得的”[19]。

总之,微创作教学模式借鉴其他教学模式的优势,针对教学实际中的个性和共性问题,从提高实效性出发,改革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需要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教学环境的变化、教学内容的更新、教育对象的不同不断探索,才能真正教好思政课程,才能让学生真正有所收益。

猜你喜欢

思政课思政创作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