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带头示范效应研究
2022-12-31张明敏黄嘉荣
梁 博,张明敏,黄嘉荣
(西安交通大学宗濂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0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应用,作为“非常态”的突发事件在全球各地“常态化”地出现在民众生活中,呈现出频率高、种类多、辐射广、损失大、控制难的复合性危机趋势。埃博拉病毒感染、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对公众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影响和冲击。2003年上半年因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暴发,助推突发事件的规范处置迈入法治化进程,同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条例》第二条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从此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纳入法治化管理。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0年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称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恩格斯曾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于国家而言,正是在一次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痛定思痛,通过对经验教训的总结与完善,逐步提高国家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完善行政运行机制、提升国民参控实效。于高校而言,伴随现代信息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频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也蕴含着深远的精神资源和宝贵的教育资源。如何在危中寻机,将全民防控战场就地转化为高校思政考场,也必将成为立德树人的生动诠释。于青年而言,民族需要英雄,国家需要榜样,如何通过实践检验大学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带头示范效应,成为来势汹汹的疫情对危机管理中“关键少数”的呼唤与考验。
1 大学生成为带头示范主体的原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社会危机的一种,虽然形式多样,但针对其发展历程来说大致可以分为萌芽潜伏期、暴发蔓延期和恢复重建期,不同类型的危机事件基本都存在产生的瞬间性、暴发的偶然性、发展趋势的危机性以及后果对主体与社会具有危害性等共同特征[2]。
基于其突发性,在毫无准备或者准备尚不充分、不足以应对的状态下,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对社会基本价值、资源分配、行为准则造成严重威胁或破坏,导致在一定空间范围,一定时间周期内的群体性恐慌。在信息受阻、信心受挫、信任受疑的多重影响下需要政府及相关专家快速做出科学决策,整合社会资源,动员各方力量准确行动迅速恢复社会生活秩序。
所以,有效地预防、控制和管理危机将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核心。希斯(Robrt Health)在《危机管理》一书中率先提出4R危机管理理论。该理论将危机管理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缩减(reduction)、预备(readiness)、反应(response)、恢复(recovery)阶段。4R危机管理理论,将危机管理的全过程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强调危机管理的系统性、阶段性与效能性,四个阶段的管理策略各有侧重,但目标都聚焦于将危机带来的危害与损失降到最小[3-4]。
我国教育领域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认识到突发事件的危害性,对此类事件进行专门研究,内容涉及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等主要方面。研究领域虽然广泛,但行为主体的施出方多为学校或者政府等集体组织,目标客体的接受方多为学生或定向教师群体等个人类别,鲜有研究将大学生同时既作为主体又作为客体进行群体性深入探讨。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2022届本科毕业生已经迈入“00后”,在校大学生群体特征再一次刷新转变。中国青年报与腾讯QQ联合发布的《“00后”画像报告》显示,“00后”使用互联网追星、打游戏、交友、自拍、看动漫、看综艺、读书等(排名按照选择比例由高到低),行为选择及活动频率表现出重娱乐而轻学习、对网络高度依赖等特征。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暴发的背景下,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开展现场调研和访谈,多数受访同学表示虽然身处信息迭代百年未有的变局之下,认同所处群体个人意识强烈、网络行为多样且情绪多变需求多元,但坚持理性爱国,相信科技改变生活。
因此本文尝试从大学生主观群体特征和客观资源优势两方面,遵循环境激发-认知形成-行为塑造的工作机制,研究大学生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同历程中,如何通过充分扮演战斗员、联络员、宣传员的角色,在引领广大民众保持敏锐的危机管理意识、增强执行应急预案的行动力、积极掌握防控知识的技术支撑、不断提升应对危机的协调能力等方面产生的综合带头示范效应。
1.1 大学生的主体特征
1.1.1 拥有作为“稳定器”的价值观: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一致信仰
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需要在实践检验中向人民交出的答卷。各高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系统性、学理化、学科化的研究阐释,多渠道配齐建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不断提升思政课程教学质量和研究能力。各高校还把“两课”建设作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来抓,作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措施来抓,持续深化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并举。以“两课”教育和课程思政为抓手,注重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融入大学生专业教育,强化将大学生理想信念融入民族振兴,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5]。从而实现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同向同行,共同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场人民战争,要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6]疫情是人民的战场,更是青年的考场。青年学子坚信党的领导,自觉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全面配合各项防疫措施;他们自觉高扬集体主义旗帜,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优势,相信集体的伟大力量,在守望互助中获取前进的动力,并用自己的奉献壮大集体力量,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他们自觉高扬英雄主义旗帜,勇于创新突破,敢于担当社会责任,积极追求危机管理的目标和个人参与完成指标的“微纳尺度”;他们自觉高扬乐观主义旗帜,危中见机,感悟突发事件中的人性光辉,战胜恐惧和悲伤等负面情绪,激发斗志奋勇前行。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大考中,大学生做到了主动将每一份小我贡献融入对国之大者的不断追求中。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7]
1.1.2 拥有作为“推进器”的行动力:专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协同支持
不同的社会组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往往在短时间内因其自身参与主体多元、可支配时间零散、专业素养参差不齐、行为动机复杂多变等多种因素,难以成为“重要支撑”而快速发挥带头示范效应。作为知识密集群体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校园文化熏陶,注重培育社会责任感,由于高校具有良好的实践平台和规范的志愿服务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意愿强烈、动机单纯、时间统一、专业高效、保障有力,更能快速有效地整合专业资源,充分利用专业知识,集中统一开展实践或志愿服务,在促进专业认知,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带头服务社会。例如2007年浙江工商大学设置大学生卫生督导员,在2009年甲型流感肆虐时,卫生督导员弥补学校防疫工作的人力缺口,在他们的努力下,避免了学生的恐慌情绪蔓延,稳定了学校的正常工作秩序,最终取得了甲流防控的阶段性胜利[8]。2021年底西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各高校立即启动短期封闭式管理,西安交通大学的大学生们在遵循防疫规定的前提条件下,有序活跃在防疫一线。核酸检测缺少信息核验和秩序维护人员,医学生更是随时补足岗位缺口;物资转运缺少人力,学生党团支部主动承担分发配送任务,确保防疫物资及时准确发放到每位师生手中,有效保证了各项防疫工作的精准落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青春力量和专业支持。
1.1.3 拥有作为“压舱石”的知识库:专业支撑与学科融合的统筹发力
高校内各专业人才高度聚集,知识的传播能力、共享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要高于社会其他任何空间下的群体。大学通过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体系和领导力计划培养着青年一代在合作中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的能力;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学科建设与能力发展,注重专业支撑和学科融合,为大学生提供了作为“压舱石”的知识库。汇聚着世界未来与希望的大学生通过将自身所学的“知识点”,在理论联系实际中串结为危机管理的“知识面”。在经历实践检验的系统放大后,深度思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后的综合社会问题,从而发现学科创新的研究起点,明确个人发展的时代使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身体力行的参与国家治理,主动发挥先锋示范作用。
1.2 大学生的资源优势
1.2.1 拥有良好的思维认知素养
作为社会中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群体,大学生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加工能力,对于相关部门发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更准确地掌握。在刘明畅等[9]关于大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认知、态度和行为的调查分析中显示,有78.2%的被调查大学生对新冠肺炎认知程度较高,大部分被调查的大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预防知识有着良好的认知,尤其是在病毒名称、密切接触者隔离天数、感染症状等方面知晓率均在70%以上。与此同时,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充满信心,自我效能感较其他社会群体普遍偏高。总体来看,多数大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着较好的社会感知与自我认知,具备在危机事件中起到带头示范效应的认知前提。
1.2.2 拥有较高的信息媒介素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互联网信息准入门槛相对较低,网络中的信息数据容量巨大、内容繁杂、良莠不齐。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召开的会议上提出了信息疫情概念,过载的信息反而导致人们难于筛选真实有效的信息来源、难于获得可依靠的科学指导,反而降低了信息对于健康的实际价值。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指出,我们不只是与疫情作斗争,而且还与信息疫情作斗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信息的甄别能力和处理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陈春菲等[10]研究显示,受访大学生对于网络谣言的社会危害和治理方法有着较为清晰的认知,并且对于关于疫情的网络谣言具有较强的主动甄别意识和坚决反对的态度。大学生通过关注权威媒体所发布的信息,立足专业知识科学辨别真伪,并且十分重视事件信息的逻辑合理性、叙述方式客观中立程度、内容完整性、准确性,具备在危机事件中起到带头示范效应的能力保障。
1.2.3 拥有健全的社会支持系统
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需要完备的预案准备,以便减少应急处置中的无序消耗,从而为危机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心理支撑。王娜等[11]的调查研究中显示,在7 719名大学生中,67.7%的人表示学校有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53.9%的人表示学校开展过模拟应急训练,64.7%的人表示学校开展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通过政府一级响应、高校快速启动“停课不停学”、社会各界提供心理疏导、父母持续关爱、朋友主动问候等跨越地域阻隔的学社衔接和家校互动的新方式,社会各界从不同方面给予了大学生良好的社会支持[12]。大学生得以在相对平静的空间里,在相对单一的心境下细心感受全方位被支持、被接纳的身心体验,从而有利于增强自我效能的心理氛围,以更为积极的方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力所能及的主动向他人提供疫情防控、心理疏导、学业互助等跨越群体的各类援助,具备在危机事件中起到带头示范效应的心理优势。
2 大学生带头示范效应的育人设计
带头效应,须以时间和精力为保障,强调“快”字当先;示范效应,须以认知和技能为储备,注重科学精准。
2.1 确立思路:立德树人
发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立德树人的育人效应,要求各高校充分把握事件特质,遵循育人目标和原则,敏锐挖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教育资源,及时开展价值引领,充分搭建育人平台,通过开展一系列具体措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然而全社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带头示范与日常生活中的带头示范大不相同,它更加考验大学生在面临风险的不确定中是不是“敢”于当先;在参与防控的不停歇中是不是“勇”于承担;在系统协调的不稳定中是不是“善”于补位;在科学处置的不及时中是不是“能”于引领。
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大学生而言是一次难得锻炼,对高校而言更是一次成果的检验。
2.2 抓住契机:引发“良性冲动”,规范“激情发泄”
冲动是人的情感特别强烈、理性控制很薄弱的一种心理现象。作为生命的一种特性,但其发展方向却可能是积极正向的促发,也可能沦为盲从非理性的开始。冲动作为一种难以克制的个人心理情绪是无法避免的,借鉴“良性冲动”理论,对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采取宜疏不宜堵的战术引导,规范情感抒发,合理及时地将大学生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情感和情绪冲动导向积极方向显得非常必要。教育者要对大学生冲动下的思想情绪及行为予以理解和包容。摒弃教育者个人视角的同情心,立足学生视角给予同理心,辅以综合运用说理引导、感染熏陶、情感体验和实践参与的方式,全方位全过程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其带头示范的情感共鸣。通过柔性管理,矫正盲目冲动,保护理性爱国的责任心,引发大学生良性冲动,强化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贡献社会服务人民的认知。
2.3 策划引导:建设性参与实现具身教育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思想敏锐、善于创新、家国情怀浓厚大学生提供了参与社会治理的平等政治舞台。只要充分把握好大学生建设性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就可以在规范、合理的条件下增强其参与互动,从而避免产生不良的群体事件。通过构建身体与精神共同参与的体验式自我教育,倡导大学生知行合一的领悟专业知识促进人格健全。然而,自我教育不可能是自发生成的,社会教育性活动或精心创设的教育情境便是最佳的实现载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恰恰为大学生自我教育提供了最现实、最鲜活的教育情境,为大学生自我教育提供了最便捷的途径。
2.4 成效评估:服务学习促进价值认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于高校而言可以将其作为重要的体验式教育场景,通过开展“服务学习”,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将恰当及时有意义的社会服务与学术学习、个人成长和公民责任深度融合。各高校通过科学解构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重视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塑造学生健康善良的公益人格,正确理解社会认知和社会关系的同时,将其融入专业培养任务,赋予大学生带头示范的多维度、立体、全面的教育意义,使其不仅具有公益服务的功能作用,更能进一步从目标理念和实际价值上服务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总目标。用好新时期育人评价的指挥棒,把评估的落脚点放在育人效果上,注重多元考评主体,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通过评价实现资源调度配给,让育人链条转动起来,最大程度释放育人活力,让学生在认同中感受被需要的价值与意义,在评估中感受被关注的成长与进步。
3 大学生带头示范效应的体现
3.1 事前:知识储备助推常态预防与前置预警
高校拥有丰富的专业文献数据库,教授学生查阅各类语言专业文献的基本技能,因此“00后”大学生作为当前高等教育的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可以快速掌握最新的全球学术知识。获取信息的意识、获取渠道、检索能力无疑优于普通民众。在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下,各类会议平台大批涌现,联动全球各高校通过举办专家报告和讲座共享科技前沿。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成为继相关专家之后,最快获得专业信息的群体,信息处理能力较强,信息评价相对理性客观。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萌芽潜伏期,大学生可快速成为危机管理中政治动员和社会动员的先锋。例如荣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的西安交通大学“西行雪莲同心雪域”综合志愿服务团队,已连续7年在青藏高原多地开展医疗卫生知识宣讲、义务支教和产业帮扶。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团队第一时间统筹安排医学专业大学生启动对疫情防控信息和医学知识的语言翻译工作,在最短时间内将相关汉语信息翻译为藏语,并配合音视频及插画等多种方式以最快速度支持藏区百姓科学防疫,极大提高了服务地区藏族百姓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和预防能力。
伴随互联网成长的青年大学生群体,利用多种新媒体平台,为以家庭为单位的民众和相关专家及政府组织之间搭建知识信息通道,构建信任基础,有效传递知识,积极参与早期全面预防,及时反馈必要预警。
3.2 事发:习惯技能助推信息传递与沟通协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旦发生,借助互联网广泛的信息触角和已经超越传统媒体的迅猛发展势头,在信息化浪潮之下必然席卷网络空间。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大学生学习能力强,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因此必然成为新媒体使用的主力军,具有不可动摇的传递沟通地位[13]。首先,大学生跨圈层的参与能够及时快速地捕捉疫情信息;其次,多元化的信息获取渠道能够有助于辨别谣言,做到不相信谣言,不散布谣言;最后,通过牢牢占据网络话语权的影响力,能够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中给予真正的勇士高度的评价,从榜样身上吸取力量,传递正义感和抗击疫情的勇气[14]。2021年网络上就多次出现以校园封闭式管理的大学生为第一视角的视频素材,从自身做起现身说法让社会大众更加直观、真实地了解到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作为专业智库,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出台的一系列措施的开展成效,从而有效疏导负面舆论和心理情绪,树立大众信心,坚定科学决策。
3.3 事中:认知转化助推执行处置与纠正偏差
多项研究表明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志愿服务热情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通过提供志愿服务来促进公共卫生事件执行处置的积极性。卓高生等学者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查及对策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热情较高,参与志愿服务积极性较强,并且涉及不同领域[15]。Yonge等[16]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67.9%的护理专业学生表示他们可能会在流感大流行发生时做志愿者,77.4%的护理学生表示如果提供防护服,他们会自愿参加志愿服务。大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较好的信息获取、知识加工学习能力,拥有较强的认知转化能力和防控措施的执行能力。尤其是医药类专业学生可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中促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和相关知识培训活动,纠正大众认知偏差、理解认知,进一步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晓率和处置能力[17]。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四川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党员积极对接当地社区党组织,主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与相关工作人员24小时轮班执勤,给来往车辆消毒、给群众量体温并作好登记,为社区疫情防控的执行处置作出重要贡献。不仅积极参与一线,大学生还善于运用专业所学,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成为抗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线的主干力量。如浙江师范大学800名大学生云“带娃”,帮助一线防疫工作人员解决后顾之忧,间接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由此可见,大学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不仅可以参加一线工作,也可以作为一线工作的强大辅助力量,极大提高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大学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纠正大众认知偏差的例子也不胜枚举。2014年,塞拉利昂和几内亚四所医学院的医科学生组成了国际医科学生协会联合会(IFMSA)的分支团队,于2014年8月发起了“驱逐埃博拉”运动,他们不仅进入社区分发消毒液和肥皂,通过访谈嫁接起民众和媒体的信息通道,面向社会提供关于埃博拉病毒致病的准确健康资讯,提高了民众对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感染后临床表现的全面认识,同时减少了民众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18]。
3.4 事后:行为示范助推科研创新与民众宣教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拥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敏锐的社会需求洞察力,思维活跃,创新激情高涨,能够从学术的角度审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后的科研新目标,充分围绕国家和高校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的重大科研项目,多学科联合攻关,聚焦核心关键,为日后此类突发事件的处置管理提供新思路新方法,积累行之有效的科学经验[4]。河北科技大学大学生快速发明无接触式气体消毒机,华中科技大学发明新冠肺炎AI辅助诊断系统已在全球100多家医院落地使用。天津大学研发“智能穿戴监测系统”,能够对新冠肺炎患者病情进行动态分析和实时预警,还能够远程监控患者的血氧含量、呼吸频率、心跳速度、体位、呼吸阻力等生理指标,并集合临床诊断原则,提取出呼吸疾病相关数据,进而判断患者的病情状态与变化趋势。西安交通大学研制的“新冠肺炎肺部感染辅助诊断系统”实现了对新冠肺炎感染者肺内病变部位的快速检出,可有效提高肺炎鉴别诊断和病例筛查的效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制“高压静电防病毒电子口罩”能够吸附直径小于1微米的颗粒物,再用射线和高压场将病毒生命体杀死。
与此同时,大学生通过参与各类党团组织的校内外活动,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围绕重点人群,围绕重点场所,开展科学普及宣传,帮助民众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软实力”。2021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体学生党员开展以“疫苗科普心贴心,公卫党员我先行”为主题的新冠肺炎疫苗知识科普活动,分别在食堂、图书馆设立党员服务站,通过解读国家卫健委的文件、回答同学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现场互动答疑解惑、分发宣传单等形式,从疫苗的安全性、接种人群、接种流程及注意事项、禁忌证等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解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的相关事宜,以实际行动服务广大师生。
4 带头示范效应的差异化分析
虽然大学生群体相较于其他社会群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带头示范效应。然而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大学生个体之间因为环境、性格、身处事件的历程状态等客观因素影响,带头示范效应的发挥也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
4.1 群体不同
群体指专业、培养层次、性别、年级等多个方面。在专业方面,研究表示非医学专业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情绪反应较医学专业学生大,其原因可能为医学生由于专业特殊性,具备对疫情谣言辨析真假的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更高的抗压能力[19]。同时,有多个研究显示[20-21],不同培养层次、性别、年级、生源地的大学生群体在新冠肺炎知识知晓情况、对待新冠肺炎情绪反应等方面具有不同表现。理科与医科、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的学生的风险认知程度有显著性差异,医科的学生的认知程度优于其他学科的学生,这与医科学生的专业知识及比较高的关注度有很大关系。
4.2 环境不同
环境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家庭环境体现在家庭成员的品行、文化素养和对大学生的培养方式上,在家庭成员品行端正、文化素养较高、重视责任感和创造力培养的家庭中成长的大学生,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起到更好的带头作用。社会环境的影响体现在社会支持与社会氛围上,在具有更高社会支持和更加开放、互助的社会氛围中成长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向社会给予援助和支持。随着疫情形势不断变化,每个地区所处的状态不同,所以不同地区的大学生对于新冠肺炎的认知和态度存在着差异[22],这种外界环境的差异必然激发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影响不同的行为表现。处在或者曾经处在高风险的大学生会比低风险的大学生对于新冠肺炎用着更深的理解,对于志愿服务具有更高的积极性,起到更好的带头示范效应。
4.3 历程不同
从疫情最初的暴发到现在已经过去两年有余,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起到的带头作用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由于大学生具有崇尚理性、尊重知识等特征,并且对于信息具有较好的甄别能力,所以相关方面的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地迭代更新,此后大学生相较于疫情暴发初期可以起到更稳定的带头示范效应。
4.4 人格不同
每个人拥有独一无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人格特质必然导致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心理状态、思维模式、应对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别。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通过积极的自我调节改变认知模式和应对行为方式、缓解负性情绪、加强与外界联系的大学生可以拥有更好的表现。
5 结语
新冠肺炎病毒仍在继续变异,世界面对不确定性的风险依然很高。如何持续发挥大学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带头示范效应,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即高校有责任主动对标“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育人理念因材施教,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科学执行力。同时还需要汇聚学生个人努力、家庭科学教养、学校全面培养、社会精准支持四位一体融合推进。共同构建情感激励,形成人文关怀合力,全民构筑预防体系,全面科学应对突发事件。在融动力、合机制、全覆盖的框架下,高效率助推健康中国战略早日实现,人人得享高质量的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