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市场监管文化应该如何建设

2022-12-31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谢翱翔

中国质量监管 2022年8期
关键词:海淀监管局海淀区

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 谢翱翔

市场监管机构组建之后,必然面临着资源整合和队伍精神的重塑。作为队伍发展进步的灵魂,组织文化的重要意义越来越来受到重视。建设什么样的市场监管文化,怎样建设市场监管文化成为新机构发展的重要命题。笔者以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的实践为例,谈一下在新形式下如何明确文化建设的框架,从体系上、制度上建章立制,注重包容和鼓励特色文化的发展,在基层形成市场监管文化建设,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需要建设什么样的市场监管文化

广义上的文化,包括了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物质、精神的总和,范围极其广泛。一般认为,文化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而狭义上的文化主要是指其观念形态或“精神财富”部分。

市场监管文化建设,是以整合市场监管资源、凝聚队伍人心为目标开展的探索实践,具有强烈的迫切性和目的性。而市场监管局组建之初,在制度、精神乃至物质层面都面临着破与立、继承与重组等命题,因此,市场监管文化建设从广义上来说,所要建设的内容,不仅是新机构的新制度、新机制,也包含了干部职工的身份认同、价值认同、共同的行为准则以及共同的工作环境,其丰富的内涵已经超越了更加注重精神文明的传统机关文化建设的范围。

开展文化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明确什么是时代发展需要的市场监管文化。

首先,市场监管文化必须是在坚持党建统领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这是作为国家机关一切行为的最基本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明确了道德基础和价值指引。

第二,市场监管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自身职能,服务于区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作为“应运而生”的新机构,海淀市场监管的使命就是服务于海淀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否适应并推动区域发展,关系到机构改革的最终成效。因此,在统筹推动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市场监管职能和区域的发展需求。

第三,市场监管文化建设必须兼顾各方,实现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市场监管文化建设,不是要彻底“消灭”原来各个部门的鲜明特色,也不是简单将各部门文化“揉碎”之后重新拼凑,而是对原有优秀传统的深入挖掘和精准提炼,找出共性,并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推动符合时代特色的文化新因素不断涌现。

第四,市场监管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整体统一,尊重和包容健康多元文化。除了由多部门组建而成这一特点之外,海淀市场监管还有着职能广泛、辖区广大这样的重要特征。30个市场监管所服务属地发展的具体任务也并不完全相同。在此基础上,不同部门“单元”内部形成独特的“微生态”是正常现象。在统筹推进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有共同理念、统一标准,也要充分尊重各部门、各领域存在的“个性”差异,鼓励各部门形成具有专业或区域特色的部门文化、团队文化。

二、海淀市场监管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市场监管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明确了为什么要建设市场监管文化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市场监管文化,为开展实践探索统一了思想认识。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怎样建设市场监管文化,海淀区市场监管局也在前期进行了充足的理论准备。

第一步,通过组织四次由局领导、中层领导、原各部门干部职工代表、企业文化建设顾问参与的座谈研讨会,以及多轮次的个人访谈,深入挖掘“三局五部门”历史传统和干部职工对文化建设的需求,学习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

第二步,对海淀市场监管职责范围、人员构成、各部门文化的显著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华为、小米等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推演”适合海淀市场监管的文化建设路径。

第三步,结合海淀市场监管的机构设置,确定文化建设的成员单位,明确各个成员单位在推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职责使命。

最终,经过摸索和准备阶段,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推出了以顶层设计、党组推动为主,干部职工磨合中自发行为为辅,制度文化引领、物质文化跟进、多元推动精神文化发展的新型文化建设体系方案。

(二)确立文化建设制度机制

海淀市场监管局成立不久,就开始推动“全面建设”,对原有的各项工作制度、管理制度进行优化或重建,全力推动流程再造。“焕然一新”的全局各项制度为文化建设提供了优良的制度土壤。局党组先后推出《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管文化和品牌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京海市监党组〔2020〕53号)和《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进一步加强文化和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京海市监党组〔2021〕45号),明晰了文化和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覆盖范围,首次将核心价值观、党团活动、廉政文化、队伍发展文化、职工关爱与素质拓展文化以及品牌传播等多个领域的文化建设纳入统一的组织领导中,统筹部署和推进。

通过建章立制,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确立了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组织机构和工作内容、保障措施等。成立领导小组,建立文化和品牌建设领导小组例会制度、效果评价机制等工作制度。从根本上有力保障了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市场监管部门落地。

(三)明确文化建设工作体系

制度执行的效果要靠明确的责任体系进行保障。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汲取全国范围内机关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范例,将文化建设作为全局性工作“铺开”来进行推动,避免其成为单个部门职责或者轰轰烈烈的形象工程。文化和品牌建设工作组成员单位包括区局研究室、机关党委、机关纪委、人教科、宣传科、服务办和工会7个部门。分别从海淀市场监管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党团活动、廉政文化建设、队伍发展文化建设、职工关爱与素质拓展文化建设、服务品牌建设以及成果宣传7个方面推进统一多元的海淀市场监管文化形成。

体系建立后,海淀区市场监管局以专项工作的形式推动文化建设贯彻全局工作各个领域、工作环境的方方面面。除了自上而下的推动之外,为了广泛动员干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使新型文化真正成为每一个海淀市场监管人的共识,海淀区市场监管局还推出了形式多样的干部参与机制。

建立文化建设“点子库”,作为干部职工参与文化和品牌建设的长效机制,征集市场监管形象建设、市场监管队伍建设、市场监管数据库建设及推动市场监管力量下沉等四个模块数十项“点子”,通过局内期刊《海淀市场监督管理》持续刊发,并推动干部职工的优秀“点子”成为日常工作中的创新创优亮点。培塑干部职工的海淀市场监管主人翁意识,并进一步激发新型文化中的创新基因。

组建文化建设“观察员”团队,吸纳对市场监管文化建设有创新想法、乐于积极参与的干部,参与文化和品牌建设例会,研讨文化建设措施,提出意见建议。通过这一形式,文化和品牌建设活动在全局的影响力和认可度持续提升,受到年轻干部越来越多的关注。

开展海淀市场监管年度“关键词”征集活动,用干部职工的“心声”触发队伍精神“共鸣”,让大家并肩奋战中形成的新共识凝聚成为市场监管精神;制作海淀市场监管图鉴,用生动影像、活泼语言展示各单位精神面貌、工作职责及主要特色,微信公众号发布后收获阅读量3300余次;发布文化建设调查问卷,对文化建设的总体效果进行评估,调动干部职工关注市场监管文化的积极性。

三、海淀市场监管文化建设实践的总结与启发

海淀市场监管文化和品牌建设将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复杂工程。通过三年以来的大力推动,统一多元的市场监管文化已经取得初步成效,调查问卷显示干部职工多数对当前海淀市场监管文化建设成果持肯定态度,给予了正面反馈,也对下一阶段文化和品牌建设工作成效提出了更高的期待。

(一)处理好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是重塑集体文化的重要任务

市场监管文化和品牌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妥善处理好原各个单位之间身份认同、工作思维、行为习惯等等方面的差异。在部分干部职工看来,机构改革后工作上“各行其是”的情况虽然得到改观,但并未完全达到预期;再加上不同部门的日常交流机会有限,大家相互之间理解和认同的“通道受阻”。换句话说,传统文化的交融和新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工作程序、业务条线的再造,以及干部之间充分的交流,在这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二)要充分发挥正向引领和激励保障对良性组织文化形成的重要作用

从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来看,每一个组织成员实现其人生价值和精神满足的程度,影响着组织文化的基调和发展水平。海淀市场监管当前的工作任务较为繁重,与个人精神需求、总体文化供给与个人精神需求之间客观上确实形成了一定的矛盾,影响了干部个人对组织文化的评价。市场监管部门在人员规模、队伍构成方面的特殊情况,也会使人文关爱、后勤资源供给等受到制约。部分干部多层次需求未能得到满足,进而影响团队归属感的形成。因此,下一阶段的文化建设应当从正向引领和激励保障领域提供更多资源供给。

猜你喜欢

海淀监管局海淀区
我的梦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夏季餐饮食品安全提示
海口市场监管局 用心学党史 真心办实事
“海淀青少年们,欢迎回家!”
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建校60周年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专项抽查106批次农用薄膜8批次没过关
停课不停学 海淀青少展风采
海淀区科技主题公园建设与思考
飞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