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研究

2022-12-31郭亚娜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灌篮 2022年14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培育农民

郭亚娜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政府大力支持和鼓励农民拓宽收入渠道,扩大就业创业机会,同时加强建设农村的基层工作,健全农村治理体系,造就一支擅长农业、热爱农村、关心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一、新型职业农民概念

新型职业概念下的农民与传统的农民存在很大区别,主要区别在于,新型职业概念下的农民是一种主动选择的“职业”,这是一种职业,同时需要具有相应的职业技能,而且收入主要来自其经营的生产。随着农民新型职业概念的提出,农民这一身份变成了一种可以自由选择的职业,而不再是一种被单纯赋予身份的职业。从社会角度来看,这一职业更加尊重农民的选择,更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符合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振兴乡村、振兴农业的重要主体是农民。

研究内涵发现,新型职业农民要热爱农业、热爱农村、有情怀、愿意把农业发展和自己的追求相联系。新型职业农民还要有能力、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捕捉现代市场的敏感度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新型职业农民要过上更加体面、更有尊严、更加文明的新生活,农村生活中有幸福感、有获得感、有尊严。

二、农村身份的转变

农民,指长时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谷梁传·成公元年》有:“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农民,有工民,有商民。即士农工商四民”。农民身份的内涵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学和经济学界专家争论的焦点问题。对农民的培育需要在改革实践中稳步向前发展,前期提出开展的教育培训主要以提高素质,促进劳动力转移为目标;后期提出是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改革的发展中,不断探索,以向职业化培育转变为主。

(一)农民身份的演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中将我国公民的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至此城乡人员有了不同的身份标记,有了明确的区别。1984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中指出农民的身份问题,指出农民出现工和农的两重身份,农民不只是局限于农村的土地上,随着工字身份的出现,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留在当地务农的农民越来越少,“农民工”成了这一时期进城务工农民的代名词。接下来在2003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规定农民可以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这时开始有一些农民流转出去自己家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这时,这些拥有土地权不耕种土地的人虽然具有“农民”的身份,但却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这时出现了有农民身份而不耕种土地、靠外出打工谋生的农民。

(二)“新型农民”的概念

土地流转的出现,开始出现土地经营权的集中,出现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出现了农产品种植大户,进一步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新型农民”的概念,目的是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

在目前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化转移,劳动力外流,农村的老龄化严重,农村的社会活力退化。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对从业者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2007 年 10 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培育“新型农民”的必要性,同时应该发挥其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和责任意识,同时明确培养新型农民队伍既需要培训他们的技能,也需要靠国家或地方的经济支持和立法来保障。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概念的出现

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由此产生。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撑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是农民。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写入文件之中。农民培育历经萌芽—生成—发展—繁荣四个发展阶段。培育的提出,让其感到从事农业“体面”“尊严”“有成就”,能认识到自身所从事的工作是被社会广泛认同的、具有特殊价值的体面职业,通往幸福生活的重要方式。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价值

农民新型职业观点的提出,对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农业从业者的文化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储备人才

综合我国国情、结合我国城乡发展需要、结合经济发展,国家提出了振兴乡村的战略,这是让农民更有尊严的一种战略方针。培育工作,需要结合各地乡村振兴建设需求,是对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技能等培训,是根据本地建设需求引导当地农民进行不断学习,以提升个人需求的培训,培训为具体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储备更多实用的人才。

(二)提高生产效率

随着国家对农村发展质量的重视,最新的理论、技术被广泛用于支撑三农发展的每个环节,这提高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也可以增加当地人的经济收入。经济上升了,农民的幸福感也在提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出的农民培育工作,能为当地愿意深耕农业的年轻人提供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同时能吸纳更多进城务工的有能力的青年人返乡学习新的技术,这既可以提高青年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更有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三)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各地政府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可以根据当地建设的需求,开展具体、有特色的符合当地情况的培育工作,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实在在落地。

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存在的问题

加快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农业科技支撑水平、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更好的种地”问题都需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始需要循序渐进,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留住人才是关键。但是,目前农村仍在务农的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年龄大、兼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妇女、老人成为务农劳动力的主流,有文化、有知识的农村新生代严重匮乏,导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人才基础薄弱。

(一)城乡差距明显

由于城市和农村在各方面的差异,比如在孩子教育、医疗条件、社会保障、养老条件等方面,乡村现代化文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出于各方面的生活压力,大量人选择将生活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导致了农村各方面人才的大量流失。一方面农民城镇务工可以获取相对较高的报酬;另一方面农村籍大学生在大学毕业后大多不愿去农村参与建设。

(二)培育力度不够

在培训开展之前需要做好对当地农村现状的调研,需要调研当地的教育情况、当地的农民年龄结构、经济来源、优势和劣势等,确保培训的内容、形式等适应当地的发展。另外师资队伍也需要完善,目前培训师一般是来自理论研究一线,他们的理论经验丰富,但缺乏农村工作经验,往往生产技能的实践经验不足,缺乏实用操作型案例,导致被培训人员对培训认可度不高。

乡镇农技人员对培训工作没有系统化管理,使得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缺乏整体规划,培训工作比较无序。又由于农村技术种类繁多,集中教育培训的课程设置受到影响,很难根据行业发展和农事生产开展细化培训。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要政府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又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系统。

(三)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机制不健全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当前主要靠的是中央财政的支持,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很难保证。从财政项目上看,多部门均有扶持资金,存在扶持不协调、不均衡的现象,导致有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能得不到政策支持,而有的主体则得到了重复支持。目前国家涉农扶持政策多是以下两种扶持:产业扶持和技术扶持,响应的社会保障扶持政策不够完善。农村实用人才的待遇和优惠政策落实不够,难以吸引人才,而且对农村的人才一般没有统一的、协调一致的管理模式,管理服务有时不到位,形成不了有效的人才带动机制,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带动作用很难充分有效的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

目前我国针对职业农民培育的法律文件也不尽完善,在文件中对各部门职责的界定、培育的内容不清晰。从财政方面看国家财政对农民培育的支持虽然在逐年增加,但对补贴制度不完善,社会各方面参与培育的积极性有待提高,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

(四)培育跟进服务不到位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主体的涉及面比较广泛,包括各级政府、社会培训机构或组织、相应高校等。培训过程中,存在跟进服务不到位,农民接受完培训,遇到无培训后服务短缺问题。

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研究

(一)营造培育氛围

新型职业农民肩负着振兴家乡、振兴乡村的责任,解决新型职业农民长远发展的后顾之忧。把乡村振兴与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结合,把职业农民培育与确保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相融合。积极创设全社会积极参加并持续关心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良好氛围,树立起职业农民的职业自豪感及社会使命感,提高了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影响力、地位,可以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储备强有力的人才。

乡村振兴,不仅体现在产业的兴盛、生活的富裕,更表现在农民思想观念的改变,精神面貌的大提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依靠宣传舆论力量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大力营造乡村振兴浓厚氛围。还要注重挖掘榜样式的典型人物,用接地气的方式宣传身边的故事,听得懂的方式来宣传,用百姓身边人、身边事来培育百姓,切实做到接地气、能传神、入人心,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活力。围绕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主题,在产业建设、脱贫攻坚、生态宜居等方面深入挖掘报道,集中展示乡村振兴取得的新成就。

(二)盘活产业,发挥榜样力量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支撑,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当地特色,借助特色,发挥土地、区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盘活整合资源,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只有将农村的各项产业全面、高效的盘活,效益才能持续稳定,才能解决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及家庭增收入问题,才能为农村留住人才,才能不断持续的激活农村的新动能。

要盘活乡村各种资源,既要有政策的倾斜,也要有改革的思维,更要有技术的融入,充分调动农民的主体积极性,激发发展活力。

乡村振兴任务繁重,难度不可低估,要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就需要着力推动资本、人才、科技等要素的有效流动。

培训主管部门要及时宣扬好经验、好典型,充分利用宣传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模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各类等评选、评优活动。针对为农业农村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农民,给予一定的物质或者精神奖励作为激励,宣传农村的先进,推动榜样示范的带动作用。

(三)分类培育

结合当地的农民水平以及乡村振兴对农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分类选出培育对象。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能力培育,依据培育对象制定不同类型的培育内容,切实做到使培育能满足乡村振兴的实际需要。针对培育对象的不同,健全教育培训体系,科学遴选培育主体,提供阶梯状的高端培育内容。分类培育需要科学的遴选培育主体,既要坚持政府主导作用,也要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引导符合标准的市场主体参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培育生产经营型的新型职业农民,需要重点帮助其掌握市场分析、品牌建设、市场运营等方面的能力,培育其成长为产销一条龙的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专业技能型的新型职业农民,重点立足于培养其科学化、规模化、精细化的种植或农产品加工能力,帮助其成长为技能大师。培育专业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将培训重点放在服务礼仪、环境优化等从业知识和技能上。

六、结束语

乡村振兴战略涉及农村农业发展的各面,其中对人的培育是振兴乡村的重要工作之一,乡村振兴需要吸引并培育一批高素质、有能力、愿意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的新型职业农民。农民是新时代可持续发展观的自觉践行者。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业发展的水平和速度。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应立足当地的农村发展实际情况,盘活产业、分类培育,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培育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