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人大代表丁烈云:加快培养满足“数据驱动”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2022-12-31丁烈云

中国勘察设计 2022年3期
关键词:数据驱动科技人才创新型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度融合进各个行业。我国正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迫切需要能够满足‘数据驱动’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烈云表示。

“新工科人才培养应当面向数字经济情境下行业转型需要,人才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应当与企业需求相匹配。”丁烈云认为,要加强校企合作,制定符合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需求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在制定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时应主动开展校企合作,企业要深度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共同制定校人才培养方案,并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环境。

针对复合型人才所需要的专业基础不全的问题,丁烈云表示,要推进交叉融合,打通不同工科专业应具备的新基础,通过“腾空间、增内容、提难度”来构建知识体系。同时,鼓励分类发展,促进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强化融会贯通,完善实践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但是,不同于传统学科在教师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等方面拥有较为成熟的机制和体系,智能建造专业面临的普遍问题是: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学科积累不够,难以满足智能建造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打造复合型智能建造教师人才队伍迫在眉睫。”丁烈云的建议包括:成立跨学科的智能建造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其在智能建造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指导作用;布局增设“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智能建造岗位,打造一支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和青年长江学者为代表的高水平智能建造教育教学的主力军。

丁烈云表示,这对于加强我国智能建造核心关键技术创新,推动我国工程建造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数据驱动科技人才创新型
DARPA:美国创新型机构成功实例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智能制造“四维”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中芬科技产业园:科技人才与产业技术的“强强联合”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基于网络与数据智能化的数码印花产品设计定制模式研究
数据驱动理念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大数据背景下的警务模式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