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特色一流学科群建设路径研究
2022-12-31黄牛武
黄牛武,金 瑶
(湘潭大学,湖南 湘潭 411105)
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名单,140所高校和375个学科入选。2022年2月,第二轮“双一流”名单发布,共有147所高校和433个学科入选。首轮“双一流”建设的成功实践和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正式启动,“双一流”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非常重视国防科技创新,国防科技工业呈现整体推进、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形成了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融合发展格局。探索推动“双一流”建设与国防科技创新在地方高校中的有效耦合,构建地方高校行业特色一流学科群,是地方高校另辟蹊径加快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的有益尝试。
1 对学科群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1.1 学科群的概念
关于“学科群”,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它既可以是某个学科领域、某门学科分支,也可以是若干相关学科围绕某一共同领域有序结合在一起的学科群体[1]。最早的“学科群”概念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筑波大学实行了“学科群”的学科组织形式,这一引领世人瞩目的新生事物当时颇具轰动效应,引起了高等教育届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先后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建设,许多高校对“学科群”有了实际的建设需要,特别是“双一流”建设战略实施后,不少国内领头的大学便风起云涌般兴起了“学科群”建设的高潮[2]。
1.2 “双一流”高校建设学科群的创新实践
建设学科群一方面打破了学科壁垒,使具有共同性和互补性的学科会聚以解决现实问题,培养领域内“通才”,另一方面也使人才培养走出单一学科的“学术圈地”,走向多学科交叉融合,获得学科创新和突破。可以说,学科群成了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冲向“世界一流”的另一路径。据调研统计,在第一轮“双一流”建设中,有43所一流大学共提到了352个学科群建设[3],如北京大学的理学、信息与工程、人文、社会科学等6个综合交叉学科群;清华大学重点建设的建筑、土木水利、环境、计算机等20个学科群;上海交通大学重点建设船海工程与科学等17个学科群;西北工业大学建设的“三航”(航空、航天、航海)学科群,3M(材料、力学、机械)学科群和3C(计算机、控制、通信)学科群等。
1.3 地方高校建设学科群的现实意义
地方高校与部属大学相比,在学科基础、资源聚集、管理理念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进程中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困难与挑战,很大部分地方高校目前的着力点都在探索有效途径来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群作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趋势,已成为我国高校学科建设进程中最具有探索性和方向性的新趋势,成了地方高校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新途径,提升地方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新渠道[4]。地方高校建设好特色一流学科,要深化高校内部学科的交叉融合、强化高校与外部资源的互通共享,以优势特色学科为龙头,设计更为科学的学科体系、组织多学科跨学科的集体科研、组建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深化与科技工业部门在装备体系、核心关键技术等方面的协同创新,努力提升特色学科的核心能力建设水平,形成具有典型行业特色的学科群优势,力争在与部属高校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2 地方高校特色一流学科群建设路径选择
2.1 强化一流学科引领,提升学校学科整体水平
一是以优势特色学科群为示范,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积极探索跨学科融合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学术国际合作的新途径、与国际接轨的师资队伍建设新机制,打造一流学科引领、高水平学科支撑、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双一流”建设目标相匹配的学科创新体系。二是以特色一流建设学科为核心,搭配若干支撑学科和辐射学科,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跨院系协同创新的特色学科群建设模式,带动学科群相关学科实质性发展,拉升学科高原,同时以支撑学科、辐射学科助推一流建设学科发展,打造学科高峰,培育和带动更多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三是以特色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深化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建设、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关键领域的改革力度,加快建立并完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科群发展的创新机制体制,稳步提升学校整体实力,铸就一流学科群的学术声誉和国际影响力。
2.2 注重一流师资引培,强化高端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着眼学科布局和人才培养、一流建设学科与学科群建设,进一步完善高端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实施特色一流学科群高端杰出人才引培计划,通过提供一流待遇、营造一流环境、创造一流条件,引进和培养一批活跃在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科技领军人物和高端创新人才。二是推进学科群人才遴选、聘用、薪酬、培养、激励和考核综合改革试点,赋予学科群人才特区政策,稳定好关键人才,使用好现有人才,培养好未来人才,建立起一支以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为引领,以跨学科融合的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主体的师资队伍[5]。三是加强师资国际化培养,多渠道、多形式选派教师赴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进修学习,进一步提高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比例,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项目支持渠道出国访学研修、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国际组织活动,以此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
2.3 构建一流科研平台,提升科研协同创新能力
一是聚焦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和地方国防和经济建设发展需求,整合特色学科现有科研平台的优势力量、引入校外优势资源,培育建设一批学科交叉跨界融合度高、创新要素聚集性强、支撑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作用大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二是争取承担一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计划项目,大力开展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制创新、先进制造技术、战略前沿技术研究,力争产出一批自主研发、自主可控的标志性成果,带动学校科研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三是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依托学科群综合优势,加强校际、校企、校所和国际科研合作,提升科学研究围绕产业需求中核心科学问题开展集成攻关的能力,争取产出一批典型社会服务案例成果。
2.4 聚焦一流人才培养,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以培育研究生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导向,推动特色一流学科群建设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把学科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把科研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建立产学研用+多元协同培养新机制,依托特色一流学科的重大科研平台和项目,汇聚交叉学科导师团队,引领学生进团队、入项目、做研究。二是深化本硕博全链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一流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划定培养特区,推行学科群本—硕—博和硕博连读制度,打通本—研课程,实现跨阶段的课程互选、成绩认定与分流衔接,构建“思政课+国防课+专业课+实践课”四位一体、同向同行的全课程育人体系。三是着力培养富有坚定报国情怀,具备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学校人才培养整体质量。
2.5 推动一流成果转化,服务国防经济建设发展
一是强化质量、贡献、绩效导向,突出成果分类评价,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不同成果形式,细化评价标准,提高成果转化绩效在人才工程遴选、职称评定和岗位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为优质科技成果面向行业产业转化营造良好氛围。二是加强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强化校地、校企技术信息与成果需求的对接,提升服务重大研发项目和技术转移的精准度,整合高校综合智力资源和社会优势资源,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运用全链条服务,建立市场导向、要素融合、全流程服务的转移转化服务体系。三是提高学科群科研人员自觉加强与高兴技术企业、高新产业园区开展技术需求对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合力攻克一批重点产业链发展中的“卡脖子”技术,转化一批地方园区企业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成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