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路径研究
2022-12-31王蕴弢詹书汇都宏霞顾艳霞
蔡 源 孙 源 王蕴弢 詹书汇 都宏霞 顾艳霞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为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增长动力,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该文件提出需丰富职业学校办学形态,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内容,职业学校要积极与优质企业开展双边多边技术协作,共建技术技能创新平台[1]。这一政策,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增进校企双方的交流合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双元”协同育人模式应运而生,这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促进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校企“双元”协同育人的实践价值
(一)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
校企合作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更加强调以社会或行业的发展痛点为突破口,切合当下经济发展的需要。与传统的学校单一育人模式相比,该模式更加注重实践活动的引入,并强调教学与社会、教学与生产、教学与时代发展的紧密联系。因此,该模式倒逼高职院校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以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校企共同研发与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紧密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紧跟高质量发展步伐,培养社会急需的知识型、技能型人才,平衡人才培养的同步性与教育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
(二)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基础相对薄弱,通常在就业市场中表现出就业能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强等特征。校企双方通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实现企业案例和技术“嵌入式”教学[2],聚焦于培养具有开创性和个性化的学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多方面素养,成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抓手。通过从虚拟到现实、从课堂到实战等转变,大学生充分发挥了主体性地位的作用,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习得了成长型思维模式,创新实践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
(三)助力企业高效生产和转型升级
随着各行各业的产品不断转型升级,高新技术更新的步伐将进一步提速。企业对劳动者的各方面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元”模式通过搭建实践平台,直接对标新业态的发展要求,引导学生在实际项目中锻炼自己,全面提升学生的技能,为企业储备优秀的高素质人才,有效缓解结构性人才的供给难题。同时,具备创新思维的人才可以帮助企业攻关技术难题,助力企业实现高效生产并推进成果转化。产教融合模式通过帮助企业提升创新型人才的聚合力,不断吸引创新型人才,将创新理念在产品周期中进行迭代,进而快速实现产品的转型升级,迅速响应市场的发展需求,让企业实现持续发展。
(四)契合创新型国家战略要求
创新人才是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执行主体,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3]。“双元”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大学生更加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且富有首创精神。此类学生更容易从求职者转变为创业者,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在创业的过程中,就业压力得到缓解,市场主体活力被进一步释放,催生了多种灵活的就业形态,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异军突起带动资金链和政策链的萌生和发展,进而形成一套全新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契合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要求。
二、校企“双元”协同培育创新人才目前存在的问题
校企协同育人是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接班人、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学校与企业虽然已经广泛开展“双元”育人的合作,但其合作的层次和具体程度及深度参差不齐,效果较差。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校企合作缺乏互动机制
由于企业的参与途径来源较少,这就使企业在合作中无法发挥其在产业、资源、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大部分高职院校针对学生群体搭建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仅仅局限于校内市场,学生无法在更大的平台上真正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演练,其项目成果无法迎合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孵化落地。虽然高职院校树立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大部分高校仍然将课程规划的重点放在专业教育上,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导致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脱节,再加上学生对创新创业要求较高的课程学习兴趣不强等原因,学习缺乏主动性,导致学生职业可迁移能力的不足。高校与企业的沟通不善,缺乏长远的互动机制和项目平台,并未形成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共享体系,致使人才培养呈现“格式化”“定向化”等特征,限制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二)校企合作缺乏实践平台
为适应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企业都在尝试培育新业态的发展模式。由于校企双方数据平台搭建不完善,以及校企双方未能围绕社会人才的需求和新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人才的定向培养,这使学校和企业的产学研未能有效融合。同时,从企业视角来看,利润最大化的功利动机使企业的生产项目无法转换为学校所需要的实训教学项目,这不仅不利于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而且将阻碍企业内部工业产业链的升级。企业是以盈利为主的市场经济主体,它参与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动力则是满足其经营目标。对学校而言,校企合作无疑是利大于弊,学校既能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又能拓宽就业资源,促进大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但对企业而言,企业在合作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技术人员需要对学生进行定向培训,并且要建设符合双方需求的实训基地。这些都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流程,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成本。因此,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实现校企双方互利共赢的坚实平台。
(三)校企合作培养体系不完善
目前校企合作模式下构建的培养体系更多体现为学校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和企业的订单式、现代学徒制模式[4]等实习方式。这些培养模式只能适用于学校培养技工,满足通用的毕业要求和就业需求,并不能培养出富有创新性的学生。学校创新实践培养课程不够完善,没有与企业共同开发一系列关于项目孵化、生产、管理等环节的实践平台,学生的创新意识无法在现行教育体系中得到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公众等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具有政策性、公众性和系统性。虽然中央制定并出台了很多关于校企合作的宏观政策,但具体的实施方案以及配套政策匮乏,缺少对学校与企业合作机制的有效实证研究案例,导致校企双方难以实现共赢。此外,政府没有设立专业的机构来监督、考核并推广校企合作模式,导致校企之间的资源较为匮乏,难以形成规制成熟的共建体系。
(四)校企合作缺乏项目依托
高职院校研究的项目往往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背离,不能有效利用企业自身的资源优势。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理念认知相对滞后,缺乏相应的实战经验,往往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案举棋不定。再者,很多高职院校由于硬件设施较为薄弱,本身并不具备搭建实践平台的能力,学生无法通过实践来验证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而限制了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供给和助力企业发展等方面的不适应性成了亟须解决的难题。很多高职院校把校企合作仅仅视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和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实践环节。在合作模式上,学校通常会聘请企业内有经验的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邀请企业进校园进行招聘、将高素质技能人才送去企业实习等传统合作方式。从企业层面看,企业存在短期功利行为,往往把学生视为解决短期用工荒的劳动力,缺乏长期培养意识。因此,当前校企合作的培养方案、目标、课程实训不成体系,仅停留在接收学生进企业实习的单一层次上,缺乏系统性、长期性的项目合作关系。
三、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路径
(一)借鉴“双元制”模式,推行新型学徒制
根据新型学徒制的实战性经验,校企双方共同商议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全面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5]。因此,需要不断拓宽企业的参与途径,增进企业和学校的深度交流;做好深化“引企入教”[6]改革,提倡企业以独资、合资等方式积极开展职业教育;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全面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高校可以聘请一批具有创业经验和技能水平的企业工程师组成创新创业导师团队,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形成校内校外“双导师”学徒培养机制。
(二)通过教育基地,搭建创新实践平台
校企双方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搭建公共创新实践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校企合作共同打造协同创新集成平台,促进校企之间的信息对称。通过聚焦绿色工业产业链,依托企业,在现有的绿色产业集成平台的基础上,围绕不同行业的人才需求及新技术发展方向,以企业生产研发为导向,将生产项目转化为教学课程,解决企业在生产中所遇到的实际技术与工艺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教育中增强创新能力。高校可以聚焦高端产业,打造以学校为主体的绿色工艺、先进装备、过程控制、分析检测、信息技术、通用技能等实训中心。同时,高校可以尝试在校内建设产业园区,秉承选优、培优、创优、争优的理念,招募中小型企业入驻园区,并提供一定程度的租金减免和配套设施服务,提高园区的集聚效应,为学生提供“第一手”的实践平台,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
(三)依托地方资源,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校企的深度合作可以支撑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并弥补当地人力资源发展短板。本土资源是校企合作中最为重要的资源。高校应制定“根植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及时关注学校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将区域发展与专业建设紧密融合,发挥地方区位优势。如紧密围绕制造业基地、化工园区、物流基地等大型地方产业进行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积极探索“政行企校”多方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产教融合新路径。企业的人才招聘应紧密依托地方人才市场,实现人力资源共享、产业文化互鉴。同时,校企双方可以共同举办一些具备地方特色的创新创业大赛和技能大赛,组织在校学生与企业员工同台竞技,互学互鉴,营造富有区域特色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以上扩大创新实践的“训练营”与“朋友圈”。
(四)依托企业优势,拓展校企协同发展新模式
深化校企之间的合作,依托研究项目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校人才聚集和知识密集的优势,依托企业的资源优势和经验优势,开启高校与企业协同发展新模式。一是校企双方共同合作确立研究项目选题。学校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结合学生兴趣,选择既符合科技创新理念又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研究项目,更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二是根据项目选题确定项目运行的具体实施方案。由学校主导并制定好与项目有关的专业课程,确定项目的实施流程图;同时企业参与共建完善的实践平台,由企业指导学生运用先进的技术按照既定步骤进行项目实施。三是对项目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总与分析。指导老师积极指导学生及时处理数据和总结研究成果,鼓励学生撰写论文和申请专利,保护学生的知识产权;此外,研究团队需要对项目的成果进行汇总和分析,为后来者提供经验和借鉴。四是以项目成员为主体组建创新团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校企双方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双创大赛,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拓展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实践思路,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懂得学以致用的道理,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为学生提升创新实践能力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总之,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必须与企业达成创新共识,不仅要对当前校企“双元”育人协同模式存在的弊端进行改革,同时还要将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纳入常规课程之中,只有学校和企业共同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不断发展,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有针对性地提供时效性数据平台,学生才能在创新实践的舞台上大放异彩,激发更加强劲的社会创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