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以文化管理促进学校管理的转型
——南京市钟英中学的实践
2022-12-31王小虎江苏省南京市钟英中学
王小虎|江苏省南京市钟英中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文化”是报告中的高频词,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词。从教育的本质意义来说,学校就是一个文化实体,本身就是文化存在。学校文化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经营的,也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的思想、行为方式和物质形式的总和。在经历经验管理、制度管理的各个阶段后,学校文化管理已成为教育改革新的生长点,成为新时代学校发展的新趋势。学校文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型“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与新时代教育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方式。新时代教育所呈现的新气象、所面临的新任务,也要求学校管理者在教育实践中积极构建学校文化,推进学校文化管理。因此,学校一方面要对自身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开发利用,另一方面也要在管理中融入文化,发挥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用文化的润泽来促进管理品位的提升,收到润物无声的管理成效。校级领导特别是校长,要把管理的重点从经验层面、制度层面转向文化层面。南京市钟英中学在学校文化管理中内外兼修,坚定文化自信,激活内生文化资源,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有力促进了学校管理的转型发展、文化育人的纵深发展。
一、激活内生文化资源,完善学校文化管理
学校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历史积淀中不断发展形成的。始建于1904年的南京市钟英中学,在百余年发展历程中积淀并形成了鲜明的学校文化。只有充分激活学校内在生成的文化资源,学校文化管理才能不断完善,自成高格。
(一)以“责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精神内核
南京市钟英中学作为将爱国传统、革命传统和文化传统集于一身的百年老校,在深厚历史底蕴的浸润下,自然形成了以“责任”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精神。学校吸引学生及其家长的原因,不仅是出色的教育教学业绩,更有业绩背后彰显的责任。学校将“责文化”作为文化精神内核,党政同责,坚守“责文化”精神——脚踏实地,勇于担当,开拓进取,争创一流。学校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深化“责文化”精神,为其增添新时代的责任内涵。学校鼓励学生树立与新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健康成长。学校还激励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铸魂育人使命。“责文化”精神凝聚了发展合力,激发了内生动力,“做明责有道好老师,做担责有德好少年,做尽责有方好家长”成为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的自觉追求。
(二)充分挖掘学校传统文化的丰厚内涵
南京市钟英中学在曾公祠办学数十载。曾公祠和曾公家训中蕴含丰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学校以曾公祠为依托,通过“一堂两馆三室”环境建设推进课程文化,凸显祠堂建筑特色,彰显国学精华,具有浓郁的中华传统文化气息。学校邀请专家到曾公祠讲授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专题,同时组织师生制订活动方案,开展传统文化课程项目活动。此外,学校还设置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画、诗文、音乐等活动室、专用室,校文学社、书法社、校史研究社、德育社在活动室多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戏剧排演活动、书画欣赏与创作活动等。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师带领学生在曾公祠开展现场讲解、观察、写作活动,让学生获得强烈的现场体验感。初一、初二年级部与美术组、语文组教师协同实施学校开展的“手绘钟英十三景”活动。很多学生自发选定曾公祠作为胜景进行描绘,学校最终选出十三幅优秀作品,作为“钟英十三景”在全校进行展示,并将其制作成校历,作为奖品颁发给创作者及优秀学生。以曾公祠为活动基地,校党政办、科研与教师发展中心负责的“国学基地建设与江苏省语文课程基地建设”特色项目,实现了国学进课堂、国学进课程、国学进课题。学校将曾公祠打造为典型的文化场域,开展学习、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充分发挥曾公祠作为文化场域的育人作用。学校曾培养出吴良镛等十位院士、钱穆等国学大师、刘宇一等艺术家,这些校友身上也体现了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精神。学校组织学生采用诵读、书画、歌舞、校园剧等形式,生动演绎校友故事,演绎传统文化精神。
(三)结合学校红色文化开展思政主题教育活动
南京市钟英中学是一所有着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学校,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1924届校友朱瑞,1928年入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要职,后成为解放军炮兵奠基人。“两弹一星”元勋任新民,首颗原子弹试验的副总指挥、推动恢复高考的前教育部部长刘西尧等,均为学校著名校友。1945 年11 月,学校成立中共党支部,这是抗战胜利后南京各中学里第一个成立的党支部。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学校加强典型引领,突出红色文化,开展系列浸润式党史学习教育,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在思政育人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以责立人,优化思政教育资源,并将其融入各学科思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激励学生忠心爱党,赤心报国,为学生责任品格的养成指引方向。这样的思政主题教育特色鲜明,成效显著。
学校文化是教育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一所靠精神、文化、内涵、特色发展起来的学校是充满活力的。自觉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管理的基础和重要标志。南京市钟英中学立足于内生文化的优势与特色,通过对自身内在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重组和利用,通过对学校文化的继承、整合与创新,不断完善学校文化管理,努力使每个人在先进的学校文化中自主持续发展。
二、构建内驱机制,形成学校文化管理体系
文化管理是以人为出发点,并以人的价值实现为最终目的的“人化管理”。这种管理依赖于管理者与管理对象之间所形成的文化互动。简而言之,就是“以文化人”。相比之下,制度管理模式的最大不足,是过于强调标准化而忽略人的灵活性、复杂性,过于强调制度的刚性而忽略了文化的柔性,从而导致作为主体人在管理中的缺位。因此,南京市钟英中学把激发师生员工内驱力、构建内驱机制,作为学校文化管理的核心任务。学校文化管理的内驱机制可以概括为一中心、一主线、双主体、三体系:
一中心:以一切为了人的发展培养目标为中心,全方位实施学校文化管理。
一主线:以“责文化”建设为主线,树立绿色教育质量观,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
双主体:以学生、教师为主体,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实现学生成长、教师发展。
三体系:优化管理体系,深化实践体系,强化保障体系。
下面,对学校优化管理体系的相关情况加以阐述。
在学校文化管理中,以校长为首的校级领导将顶层设计引入学校发展战略中,系统规划、统筹安排学校发展的整体框架,为学校发展提供指引。随着学区内学生数的持续增长,学校班级数不断增加。学校必须扩大规模,做大做强并做精做特。这是学校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但同时也成为其发展的契机和愿景。为全体师生员工提供明确、为之奋斗的共同愿景,会极大增强师生的荣誉感、归属感,极大影响师生的日常行为。学校领导通过顶层设计的前瞻性谋划,立足于学校教育实践,明确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与根本动力,设计、勾画学校发展愿景并制订实现这一愿景的教育规划;再自上而下,由“责文化”精神引领,通过策略提效,实现行为跟进。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以关心人、培育人、满足人的更高层次需要为根本出发点,把学校的文化理念转化为干部、师生的良好行为,转化为全体师生员工的理想、信念、作风,转化为学校的制度、规范、机制。这是以校长为首的校级领导在文化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校领导班子将原有的中层管理四部门(党政办、教育处、教务处、总务处)扩大为六部门(增设科研与教师发展中心、校园安全管理中心),再增加三个年级部。中层干部下沉到年级参与管理,以增强中层管理执行力。根据学校文化管理的不同类别和层面,各部门分别侧重承担学校文化的某几个方面,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强化协作与团结,做好相互补位和衔接。如党政办重点负责制度文化、组织文化、校史文化等,教育处着重负责班级文化、学生文化、活动文化等,教务处侧重于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科文化等。诸如活动文化、环境文化、网络文化等,则需要多个部门和年级相互协作管理。校级领导为干部和教师积极搭建发展的舞台,不断拓展他们成长的空间,以保证思想素质过硬、专业技能突出、做事有魄力的干部和教师脱颖而出。学校不断加强对中层管理者的工作指导,但决不是包揽中层管理者的具体工作。校长还依据中层管理者的职权范围和德才状况予以充分授权,放手让他们独立思考问题,自主解决问题。
一所好的学校要有好的领导,更要有好的管理机制。学校文化管理的内驱机制特别强调共同的价值观、精神的激励、和谐的关系、卓越的团队、高超的管理艺术等,以此激发师生员工的内驱力。
三、借助外部力量,提升学校文化管理品位
学校文化管理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援和教育专家的帮助,这些外部力量主要来自大学和教育科研机构。南京市钟英中学根据自身需要,寻找能够完美对接的专家,并找到了适用的教育和管理理论。在与专家共同研讨的过程中,学校不断提升文化管理品位。
2020 年7 月以来,学校与南京大学开启“南大进钟英”系列活动。南京大学有关领导和教授亲临活动现场,为学校的教育注入了“南大元素”。学校随后进一步引进南京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开展“科学小达人”“云端夏令营”“连线名教授”等系列联智共育活动。在系列活动的基础上,打造“南大进钟英”联智共育平台,开发“南大进钟英”系列课程。在原有的人文、科学、艺术、体育等各类校本课程基础上,学校开设了物理竞赛类课程。在南京大学学者的引领下,参加课程学习的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逐步养成了高阶思维。学校还进一步融合南京大学优质资源,丰富学校课程内涵,优化校本课程结构,开发“南大进钟英”精品课程。结合智慧校园建设和“教育现代化初中”建设,学校开设了线上物理、化学竞赛类课程。有了系列活动、系列课程的铺垫,南京大学协同学校于2020 年底建立了“南大钟英少年科学院”。这体现了高校教育资源的影响力,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部分优秀学生成了“南大钟英少年科学院”的首批“小院士”。有了与南京大学联智共育的经验,学校与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智创办了“钟英少年智慧学院”“钟英少年思政学院”,中学—大学联智共育体系整体构架初步形成。学校通过联智共育平台,让具有特长的学生从中脱颖而出,成为不同领域内的“小达人”。
四、建立多种宣传渠道,扩大学校文化管理影响力
学校通过家长口碑、社会舆论、新闻媒介、校际交流、基地培训等多种途径和方式的宣传,让学校文化理念、教育成果“秀于外”。特别是在充分利用融媒体方面,学校把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等进行融合,实现“资源共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建立融媒体与学校文化管理的关联。
学校联合南京电视台《魅力校园》栏目,从学校整体、师德建设、名特优教师、先进教研组、学生文艺活动等方面,拍摄了系列“感动秦淮”宣传片,宣传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办学理念。近三年来,“南京市钟英中学”微信公众号推送消息110 多条,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中赢得了无数点赞,并产生了广泛影响。学校还成立了钟英电视台,与南京电视台《魅力校园》共同制作了学生创作的校园剧,广受好评。
学校成立以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宣传组,完成了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系列推送,制作了《寻访红色秦淮,矗立精神丰碑》等微视频,表达学校同心向党的心声,传播了正能量。2021年5月21日,由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南京市钟英中学承办,南京电视台少儿频道《新魅力校园》栏目协办的南京市第五届初中生“汉语之星”大会在南京市钟英中学举行。来自南京市各区12 支代表队的72 名选手,在曾公祠内闪亮登场,展现新时代少年的风华与自信。此外,南京市秦淮区教育改革发展大会中学分会场活动于2021 年10 月20 日在南京市钟英中学举行,学校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管理成果得到充分展现。会议现场还展示了学生的才艺和融合课,学生们在课上将朗诵、演唱、绘画等多种表现形式相融合,让古文诵读吟唱与沙画同心律动,并以富有创意的形式发出时代强音。这次活动通过“学习强国”、南京教科频道等媒体传播,产生了广泛影响。
学校文化管理不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简单否定与取代,而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整合与超越。追求人的发展是文化管理的首要原则,学校的文化管理强调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四个维度上的发展:全面发展、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文化人”是学校文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即以文化精神熏染人、以文化制度约束人、以文化氛围感召人、以文化品位提升人。南京市钟英中学在不断完善学校文化管理的过程中,坚持内外兼修,以“内”为主、秀外慧中,增强了学校的核心发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