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技术文化视野下德国工商业协会的职业教育实践

2022-12-31徐宏伟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22年5期
关键词:职业培训协会工业

徐宏伟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 300222)

工业技术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样态,区别于手工业技术文化,是伴随着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而逐渐兴起并形成的,是被现代社会所共享的一种文化模式。德国工业技术文化则充分融入了德国自身的民族性特色,超越了工业技术文化的一般特点,其发展更具合理性、包容性与可持续性。德国工业技术文化作为一个抽象的整体性概念,又是由具体的实体性组织及其行动实践所衍生出的理念、精神、原则等元素所建构而成的。德国工商业协会(Industrie-und Handelskammer,简称IHK)作为德国社会民间组织的典型代表,通过职业教育实践实质地参与着德国工业技术文化的构建,从而奠定其工业技术文化的行动者身份。德国工商业协会,是代表德国工商业企业利益的民间组织。目前德国境内有79个工商业协会,每个商会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1]。根据德国《工商会法暂行条例》规定,所有德国境内企业(除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及农业加工业外)均必须加入德国工商业协会,德国工商总会(简称DIHK)则是79个独立的德国工商业协会的行政联合机构,是约三百六十万德国企业的最高发言人。从历史角度溯源,最早产生的类似工商业协会的代表商人利益的组织为1665年在汉堡成立的商业代表团。1830年成立的Elberfeld和Barmen商会为第一次出现的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德国商会[2]。此后,相关商会组织的产生与发展被纳入了法制的轨道,即商会组织的成立是在国家设立的相关法律的监管下实现的。1956年底,德国工商会法临时规制法作为联邦法律获得通过,法定确立工商业协会的国家统一模式,标志着德国工商业协会获得了国家层面法律法规的监管与保护。德国各个地方的工商业协会,接受国家工商会法等国家法律的监督,在与地方政府等行政机构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以下核心功能:代表区域工业商企业的整体利益;为区域内工商业企业提供全面的服务和支持;通过多种手段确保公平竞争,促进工商业经济发展;努力维护工商企业的传统与风俗;签发原产地证书和其他服务于商业交易的证书,进行商业发票认证;为法院和行政当局提供专业性的法律政策建议;工商业专家的公开任命和宣誓就职;依据《职业培训法》,促进、规范和监管职业教育和培训;实施具有公认的工商业协会学位的进修和高级培训,颁发工商业协会职业资格证书。

一、德国工商业协会作为工业技术文化行动者的内涵解析

工业技术文化以机器的生产制造及其运行逻辑为内核,衍生扩散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所有领域,成为西方工业社会运转的底层逻辑。工业技术文化以机器为最突出的外在实体表征,以机器运行逻辑及其对应的工具理性为内在逻辑表征。层级化管理、专业化分工、标准化制造、批量化生产、高效率运行、商业化运作、法律制度化约束等标识着工业技术文化的一般性特点。当然要看到,以工具理性为底色的工业技术文化也存在着手段僭越目的,工具性诉求压制价值性原则的隐忧。德国工业技术文化融入了德国的民族性特色,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等基础性精神,创新、伦理、美学等基础性要求[3],理性化、职业性、协调性等基础性原则成为其重要内涵维度[4],一定意义上调校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不平衡状态,超越了工业技术文化的一般特点,呈现出可持续的、开放性的发展态势。德国工业技术文化作为一个抽象实体,弥散、渗透、呈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各个领域当中,并由现实领域的观念、思想、精神、制度、组织、实体等因素所共同建构。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一些社会组织本身就是工业技术文化的重要实体表征,这些组织发挥着具体而重要的载体功能,通过自身的具体行动,促进工业技术文化不断更新与发展。

如何理解德国工商业协会作为工业技术文化的行动者?德国工业技术文化是个整体性概念,正如前文所描述,它渗透反映在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不同领域之中,并呈现为适应各领域的一些典型行为,各领域实践所蕴含的技术文化指向则共同构成了工业技术文化全貌。一般而言,我们主要从各领域自身的制度体系、机制运行、组织架构、功能价值等所谓领域规律与话语体系进行诠释解读。但当我们从更基础、更深层次的文化角度去分析,会发现各领域的实践行为都深深镌刻着工业技术文化的烙印,反过来,各领域的具体行动也不断建构着工业技术文化的新内涵,持续推动其迭代与更新。特别是德国的一些跨领域的行业协会组织,其自身具有很强的跨界属性,在不同领域之间起着中介桥梁的作用,当其通过自身行动而不断发挥整合构建、组织联络、协商对话、政策建议等功能,将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不同领域议题深度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可以认为其不再仅仅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政治实践、经济实践、社会实践、教育实践,而具有综合性的文化实践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德国工商业协会作为行业协会的一个典型代表,其作为工业技术文化的行动者可以被基础性确认。

二、工业技术文化视野下德国工商业协会的职业教育实践

德国工商业协会作为工业技术文化行动者呈现为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多个面向,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实践则极具特色,贯彻着理性化、职业性、协调性等基本原则,成为其参与工业技术文化构建的显著标识。

(一)德国工商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作为工业技术文化“理性化”原则的传承者

理性主义传统是德国文化的重要标识,理性化原则也是德国工业技术文化的最基础与最核心内涵。德国工商业协会将理性化原则贯彻在自己的具体实践中,特别是通过对职业教育政策的决策参与,恪守理性的态度与原则,对联邦政府立法项目和具体行为提出建设性意见,维护与传承着工业技术文化的“理性化”原则。

首先,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政策制定。德国工商业协会近些年按年度都会出台相关声明,表达其对国家相关立法项目的立场,针对联邦政府在工商业领域乃至职业培训领域的相关政策与实践活动提出具体建议。在职业培训领域,工商业协会总会在2019年1月8日发布了关于加强职业培训现代化法案草案的声明[5],对《职业培训现代化法案》(BBiMoG)草案的众多条款给出了十分具体且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其中涉及对职业培训领域的新名词或概念提法使用适切性的建议,对职业培训时长合理性的建议,对草案中与职业教育法矛盾之处的澄清建议,对职业培训主体申请条件合法性的建议,对职业培训证书取证过程监管严格性的建议等。以工商业协会总会的名义发布正式声明并且提出具体而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职业培训现代化法案》草案的修改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参考,为其最终在2020年1月1日的正式实施提供了重要支持。

其次,“理性化”原则也体现在具体的职业教育实践活动中,比如职业培训主体的资格申请与审核。德国《职业培训法》(BBiG)要求所有培训公司满足特定标准。在向学员提供职业培训之前,公司和小型企业必须获得工商业协会的资格认证。其授权需要接受工商业协会的定期审查,这是确保职业培训高质量的基本手段之一。例如,波恩/莱茵锡格工商会在2016年共有52800家公司,其中仅2177家已被正式批准为认证培训公司。授权程序规定职业培训主体须满足以下要求:公司本身需要适合并有权提供职业培训,即工作环境必须是“培训友好型”;这些企业必须符合特定的安全措施和法律标准(尤其是对于18岁以下的学徒);公司必须指定专门人员来指导和监督受训者;这些公司内部培训师必须参加并通过培训师认证,具有真正的培训知识和能力;所有合格的公司内部培训师必须完成在工商业协会的注册。工商业协会专家,即所谓的培训顾问,会在颁发培训授权之前检查公司条件是否符合认证标准。此外,培训公司还须定期接受暗访和检查。最后,工商业协会专家保留在任何不合规情况出现下立即撤销培训授权的权利。工商业协会培训顾问会为公司培训师在各自培训专业中定期举行年会,从而为任何法律修订、变更或可能遇到的困难提供交流平台。他们还就所有职业培训事宜向学生、员工、培训人员和雇主提供支持和建议。此外,《职业培训法》和《工商会法暂行条例》要求所有合同都必须在负责的工商业协会正式合法登记。例如,所有培训合同在注册前都要经过验证程序,检查个人培训津贴、试用期、假期权利和培训期限等问题是否合规。

(二)德国工商业协会实施职业教育全过程的组织与监管:作为工业技术文化“职业性”原则的践行者

“职业性”原则是德国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职业需求与发展作为指引与动力也深深地刻印在德国工业技术文化的基因中。德国工商业协会通过职业培训信息提供、职业教育考试的组织与监管、职业培训机构的认证与实施等任务职能的发挥,践行着“职业性”原则,不断促进工业技术文化的迭代更新。

第一,向企业和培训人员提供咨询信息和指导建议。工商业协会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就所有与培训相关的问题向相关公司企业以及个人提供咨询信息与指导建议。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是培训结构、培训辅助工具的使用、教育、心理和法律问题。对于个人来说,比较关心的是该享有哪些权利和履行哪些义务,需要哪些毕业证书,职业教育年限是多久。工商业协会承担着促进和监管在企业方所进行的职业教育,而且它还要对一个企业是否适合进行职业教育进行评估。此外,工商业协会面向公司企业与受训者个人提供职业教育实习岗位信息以及上千种职业教育实训机会。为此,工商业协会负责职业教育咨询的工作人员需要深入企业了解具体情况,熟知各行各业提供的实践学习岗位。确切地说,首先为实习公司做好宣传工作,之后再做好企业和学生的匹配工作,或者通过中介机构来完成这一工作。在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期间,工商业协会负责咨询的工作人员是总体负责人,解决遇到的所有问题,尤其是供需两方签订合同等事宜。

第二,监管职业培训的条件与过程。工商业协会承担着监管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条件与培训过程质量的任务。首先就是审核相关职业教育培训主体的基础准入性条件。公司必须能够提供相应设施或服务来培训人员。此外,培训主体和任何培训官员必须具有特定的专业资格和教学资格。工商业协会将在培训开始前以及在培训过程中确定这些资格是否存在。这是根据工商业协会保存的职业培训登记簿进行的,所有职业培训合同都必须在其中有签订的备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工商业协会将监督培训事项的任务分配给每个工商业协会的培训顾问。

第三,组织实施职业教育期中和期末考试。根据《职业教育法》,工商业协会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组织职业教育考试。职业教育考试分为三部分内容,包括: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考试。在全德范围内,工商业协会每年由2.8万个考试委员会举办35万场结业考试。每位学员在培训过程中必须参加期中考试。考试用于确定受训者达到的知识能力水平。工商业协会设立考官委员会来举行这些考试。每个受训者都必须在其培训期结束时参加期末考试,以证明他们已获得必要的专业资格。工商业协会将成立由至少三名成员组成的考官委员会,即人数相等的雇主和雇员代表以及至少一名职业学校教师。期末考试规则由工商业协会组建的职业培训委员会发布,这些规则规定了录取条件、考试形式、评分标准、考试证书的颁发、违反规则的后果和重复考试的可能性。培训规定中明确了要考查的能力。根据职业特点的差异,将提供实践或理论技能的测试。实践考试要求提供工作样品或测试工件。理论考试以笔试或口试形式进行。通过考试后,学员将获得主管工商业协会颁发的考试证书,表明有关人员已获得特定职业所需的资格,也是专业进修和职业发展的基础。通过期末考试是进入硕士考试和许多其他进修考试的条件之一,是其在贸易、工业和商业领域能力的最好证明。

第四,开展进修培训。工商业协会还承担着实施进修培训的职责。通常会举行考试,以测试受训者通过进修培训获得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工商业协会组建的职业教育培训委员会针对此类考试的主题、目的、标准、程序和录取条件制定专门规定。工商业协会设立考官委员会来组织实施考试,条件与期末考试相同。为构建有序和统一的进修制度,联邦教育和科学部长可颁布考试规范条例。工商业协会将通过他们任命的专家与政府合作制定此类法规。实际上,各工商业协会在进修领域的活动并不仅限于举办考试。他们还提供多样化、多类型的培训措施。比如晋升培训,其目的是使受训者在其工作中获得进步,以使其在公司中担任更好的合格职位。适应性培训,其目的是为受训者扩展职业知识和技能,并使其适应技术发展。这些通常是短期措施,而晋升培训通常要求受训者参加总计500~700小时的教学课程。通常,只有通过工商业协会举办的考试才能完成这些课程。

第五,开展职业再培训。工商业协会为接受过不同职业再培训的人员举行考试,设立所需的考官委员会。职业培训委员会则发布有关考试主题、目的、标准、程序和录取条件的必要规定。

以上所呈现的五项任务职能集中体现着德国工商业协会的职业教育实践特征,通过其具体行动,以职业教育为纽带,将政策、经济、企业、教育等问题紧密连接起来,并予以集中解决。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它以一种切实、具体、自然的方式建构起以职业性原则为显著特色的德国工业技术文化内涵。

(三)德国工业协会的组织机构在职业教育中的协调合作:作为工业技术文化“协调性”原则的促进者

“协调性”原则是德国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为工业技术文化的孕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精神动力。德国工商业协会的职业教育实践过程则始终贯彻着协调性原则,不断促进工业技术文化的成熟与发展。工商业协会这种协调性原则既表现在工商业协会与联邦政府、地区政府、工商企业围绕职业教育的协调合作中,又呈现在工商业协会内部机构的具体职业教育实践活动中。

其一,德国职业教育实施三级管理,联邦政府、州一级政府以及地区一级的行业协会各司其职、彼此互补、协调合作。“联邦一级,由联邦教育研究部和相关的联邦专业部(如联邦经济与劳动部)负责,是职业教育立法与协调的主管部门。州一级,是州文教以及由雇主、雇员及州政府代表组成的州职业教育委员会。各州教育协调机构为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该委员会下设职业教育委员会。地区一级,是行业协会,它是德国职业教育最重要的自我管理机构。行业协会作为德国职业教育第三级的管理机构,除了政府职能部门对职业教育和培训行使的宏观管理权以及经费运作等监督权外,联邦政府主要授权其对职业教育进行全过程监督”[6]。工商业协会作为行业协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地方政府、州政府乃至联邦政府的互动与对话,平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公司、培训学员之间的需求与利益,围绕着职业教育形成了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多方协调合作的稳定运行机制,促成了工业技术文化“协调性”原则在职业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化表达。

其二,德国工商业协会下设的一些机构在职业教育实践中相互协作,彼此互助,以实现特定职业教育目的。特别是在职业教育国家考试的标准制定与具体组织实施中,商业领域期末考试和期中考试任务办公室(简称AkA)、西北考试任务中心办公室(简称ZPA Nord-West)、考试任务和教具开发办公室(简称PAL)三个机构各自发挥着独特作用,同时彼此协调,保证考试的标准化建设,确保考试组织与实施过程的高质量。

商业领域期末考试和期中考试任务办公室由巴伐利亚州和黑森州的工商业协会于1974年所成立,是一个跨地区任务创建的联合机构。与此同时,巴伐利亚、勃兰登堡、黑森、梅克伦堡-前波默恩州、下萨克森、莱茵兰-普法尔茨、萨尔州、萨克森、萨克森-安哈尔特和图林根十个联邦州的45个工商业协会加入了商业领域期末考试和期中考试任务办公室协会(简称AkA-Verbund)。商业领域期末考试和期中考试任务办公室的基础管理工作由纽伦堡中弗兰肯工商会来负责,其最重要的任务是提供和商业相关的职业培训的考试任务,供附属工商业协会共同使用。它通过成立考试任务创建和评选委员会,科学监督考试任务的创建和选择,开展考试任务评估。此外,它还承担了全国范围内组织和处理与考试相关的所有跨会区工作[7]。

西北考试任务中心办公室是一家总部位于科隆的机构,由柏林、不来梅、汉堡、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工商会联合成立。根据成立协议,它自2007年1月1日起承担着组织协调全国工商业协会中41个与商业相关的职业培训的期中和期末考试任务。考试任务由全国技术委员会制定,由职业学校的雇主、雇员和教师三名平等代表组成。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内容以企业培训框架计划和教育部长会议关于职业学校课程培训条例的相关规定为依据[8]。

商业领域期末考试、期中考试任务办公室和西北考试任务中心办公室的协调合作:德国工商业协会每年要组织接近390000次考试。仅在商业领域,目前在期末考试中考查了将近210000名学员,在期中考试中考查了约180000名学员。考试任务总体上是由商业领域期末考试和期中考试任务办公室与西北考试任务中心办公室根据确定的统一质量标准来协调组织实施。商业领域期末考试和期中考试任务办公室负责职业规模较大的培训考试工作,西北考试任务中心办公室则负责职业规模相对较小的培训考试工作。二类工作互相补充,相关考试结果则将全部纳入到统一的考试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之中,从而确保考试结果的客观可比性[9]。

此外,斯图加特地区的考试任务和教具开发办公室主要为工业技术领域的职业培训创建考试任务[10],与商业领域期末考试和期中考试任务办公室和西北考试任务中心办公室相互补充、相互协调配合,共同成为工商业协会考试任务的标准准制定者与组织实施者。

三、德国工商业协会作为工业技术文化行动者的职业教育实践案例

德国工商业协会作为一种独立实体,在地方层面有79个具体组织。德国工商大会作为行政联合机构则将这些工商业协会有效地组织联络起来。同时,德国工商大会通过分设子公司来更好地促进工商业协会的功能实现。德国工商大会教育有限公司(DIHK-Bildungs-gGmbH)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它是总部设在柏林的德国工商大会(DIHK)的一家非营利性子公司,代表工商业协会和国外商会来开发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产品和服务,并通过工商业协会网络和数字平台提供给公众和经济组织。该公司的核心重点工作是将考试、学习形式和职业培训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发布。具体工作由工商业协会与该领域的专家按照ISO 9001的质量管理体系开展,确保了产品和服务开发的标准和流程的透明化与持续改进性。通过这种方式,德国工商大会教育有限公司整合资源、协同创新并为职业培训制定适合于全国的标准。

德国工商大会教育有限公司的具体工作业务包括有关工商业协会考试准备的教学和学习材料、工商业协会课程参与者的学习状态检查、数字学习媒体和应用程序的开发、职业培训营销辅助工具、全国继续教育考试、全国技术和专业知识测试、工商业协会证书的实践培训、工商业协会证书课程的开发、为IHK/AHK/DIHK组织的员工举办的研讨会和讲习班。其中的工商业协会证书课程开发及考试认证是一项非常核心的工作,并在德国国内外受到了广泛认可和赞誉。工商业协会证书是通过证书考试后由工商业协会颁发的资格文件。持有工商业协会证书,则证明学员在认证学科领域接受了专业地实践培训。通常在考试之前,相应的工商业协会与德国工商大会教育有限公司或合作培训提供者会开发实施相关培训课程项目。学员要参加至少80%的课程,并要成功完成德国工商大会教育有限公司证书考试才可以颁发证书。工商业协会证书课程的特点是与实际工作的高度相关性。它对应至少50到1200小时的学习工作量。工商业协会证书认证作为专业培训证明的一种形式,在雇主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工商业协会证书测试结果不显示在证书中,而仅在特殊情况下由教育机构进行认证(如果有记录的话),这将与根据职业培训法进行的公开期末考试显著不同。工商业协会证书证书本身对应于统一的国家标准,相应地,工商业协会会根据自己的区域要求进行具体调整[11]。

从对教育政策的影响来看,德国工商大会教育有限公司不只是通过与政府的沟通互动而间接地建言献策,而是更具体地参与制定工商业协会证书课程及考试的国家标准。在以客户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质量和成本意识的核心使命的驱动下,德国工商大会教育有限公司通过职业教育行动实践,遵循并定义了德国教育政策的几项基本原则,即灵活性、实用性、及时性。同时成为德国工业技术文化在职业教育维度上的重要构成内容。

四、结语

工业技术文化肇始于工业革命与启蒙运动时代,并在理性原则的促动下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的支配性文化,渗透在所有领域之中。德国工业技术文化的发展超越工业技术文化的一般性特点,更具合理性与包容性,呈现出理性化、职业性、协调性三个基本原则。德国工商业协会(IHK)作为工业技术文化行动者的身份角色,不是抽象构建的,而是经由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实践行动而具体累积形成的,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实践则极具特色,通过传承理性化原则、践行职业性原则、促进协调性原则在本质上参与工业技术文化的构建。工业技术文化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迭代更新,德国工商业协会(IHK)作为工业技术文化行动者的具体实践也必将持续且不断创造新的价值。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协会工业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山西农谷农民职业培训学校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